教育与社会发展课件_第1页
教育与社会发展课件_第2页
教育与社会发展课件_第3页
教育与社会发展课件_第4页
教育与社会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社会的发展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而教育的发展也只有立足于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才能寻求到其最佳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社会的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在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般说来,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正比。(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四)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二、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国家政权的力量

2、经济的力量

3、思想上占优势的力量(二)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三)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教育内容体系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泰勒的《原始文化》:文化是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复合性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是人类学习而来的;人类是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文化;文化是一个复合性整体。(一)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二)社会文化知识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资源,传授系统化、概念化了的文化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三)社会文化水平影响着教育的需求(四)社会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管理模式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

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二)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三)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四)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到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而实现的。一般要实现三个转化:一是由社会提出的人的发展的需要和提供的可能性向教育的转化过程;二是由教育向人的素质的转化;三是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向社会转化的过程。一、教育的经济功能(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1、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的重要手段(三)教育可以影响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二、教育的政治功能(一)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二)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三)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在认识教育的政治功能时应注意的问题:教育对政治的作用有两个不同的结果:当教育反应的是先进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教育反应的是落后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教育服务与某阶级时,就对某阶级的政治具有巩固和促进作用,对对立的阶级起破坏作用。三、教育的文化功能(一)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二)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三)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四)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四、教育的人口功能(一)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三)

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教育的建构与发展是一个能动过程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在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二、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和运行规律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有其独特性,拥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有的社会功能,其发展具有自身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三、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所培育的人这一中介要素作用于社会。在实际的教育运行中与社会其它系统之间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四、教育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具有绝对的独立性第四节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

我国关于教育的本质即社会性质与职能问题的基本观点,长期受此苏联教育学界1952年《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争论总结》的影响,把教育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上层建筑,而且从这个理论前提出发,又把教育的社会职能简单地归结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此后,我国教育理论界一般一直否定教育同生产的直接联系,1979年兴起的“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论争就是对这一观点的反思。一、我国教育本质论争的发展阶段1、教育本质的争鸣和驳辩阶段(1978-1982年)(1)于光远在《学术研究》1978年第3期上发表的《重视培养人的研究》,向我们原认同的“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的观点宣战,激发了教育本质之争。(2)讨论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观点最多。(3)形成了“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社会实践说”等不同观点。2、教育本质论争的沉寂与扩展阶段(1983-1988年)(1)1983年教育本质研究开始走向低谷,一直到1986年又展开新一轮的论争。(2)扩展了观点,主要独钟于“社会实践说”的提法,并且由此进一步分化为“生产实践说”、“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社会实践说”等。3、教育本质论争的总结与反思阶段(1989至今)(1)人们期望通过总结与反思找到探讨教育本质的路径(2)试图站在“制高点”上阐明教育是什么(3)研究方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教育本质论争中的几种不同观点1.教育属于生产力说(1)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2)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3)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4)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5)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2.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说(1)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2)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3)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4)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3.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说4.教育属于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说(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3)教育是引导和促进儿童个性化的过程(4)教育是人的自我构建的实践活动(5)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有的文化传递的形式、手段和工具。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三、教育本质论争的意义1、尽管在讨论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大都带有探索性质,不免有时失之偏颇,有些观点甚至难以入流,然而,片面性本身就会启发另一面的觉悟。2、这场讨论在理论建设上的意义超出了教育领域本身。3、这场讨论在实践上的影响远比理论上的建树更为重要。第五节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影响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1、萌芽:威廉·配第(教育与训练的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区分技术教育、培训和文化教育)、李嘉图(强调教育和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2、突破:欧文·费歇尔:1906年《资本与收入的本性》建立了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全部资本概念的逻辑基础3、标志:舒尔茨1959年《人力资本—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二、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关于人口质量的投资,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和训练的投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保健卫生的投资对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1、人口的质量重于人口的数量;2、人力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教育投资的总量必须不断追加;5、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四、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1、第一次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纯福利性观念,表明教育不仅是资本性事业,而且是可以获得比一般资本更大收益的资本性事业。2、第一次用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型,证明了教育事业的收益率,使原来仅仅存在于思辨中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教育收益,变的清晰明确起来,这对于引导人们尤其是政府对教育的投资热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3、为教育先行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教育先行”的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中首次提出的。该报告是这样写道:“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和成功的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许多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不顾由此带来的沉重牺牲和一切困难,也选择了这条道路。”五、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1、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增长与经济增长并不总是呈正比的。2、教育、教育产品不能像商品、经济组织那样进行严格而准确的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摊,更难以计算它的即时“利润”。3、经济增长是受多因素变量制约的,教育水平仅仅是其众多因素之一,而且相当多的时候也不是决定性因素。4、人力资本理论所预言的那样带来丰厚利润的时候,从80年代中期开始削减教育投入,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