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外国文学作品导论》课件-24第八章 20世纪文学(上)第五节 泰戈尔《吉檀迦利》_第1页
南开大学《外国文学作品导论》课件-24第八章 20世纪文学(上)第五节 泰戈尔《吉檀迦利》_第2页
南开大学《外国文学作品导论》课件-24第八章 20世纪文学(上)第五节 泰戈尔《吉檀迦利》_第3页
南开大学《外国文学作品导论》课件-24第八章 20世纪文学(上)第五节 泰戈尔《吉檀迦利》_第4页
南开大学《外国文学作品导论》课件-24第八章 20世纪文学(上)第五节 泰戈尔《吉檀迦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泰戈尔《吉檀迦利》主讲人:孙霄(西安外国语大学)第八章20世纪文学(上)01作品导读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文学家,被誉为印度的诗哲和诗圣。1913年,他凭借英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861年,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的婆罗门望族,他的家庭是当时孟加拉知识界、文艺界的中心,在那里既有传统印度文化的熏陶,又有现代西方文化的气息。1878年,泰戈尔前往英国,进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880年,他返回印度,此后主要进行文学创作。1913年,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泰戈尔的诗歌创作经历了6个时期。1878-1890年为初期,重要的诗集有《暮歌集》《晨歌集》等。1891-1900年为成熟期,主要诗集有《金色的船集》《缤纷集》《收获集》《微思集》《故事诗集》等。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1900-1910年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渡口时期”,主要诗集有《祭品集》《怀念集》《渡口集》《献歌集》等。1911-1915年是泰戈尔诗歌创作中的“吉檀迦利时期”。主要的孟加拉语诗集有《歌之花环》《妙曲集》等,英语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等。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1916-1929年是泰戈尔诗歌创作中的“鸿雁时期”。主要诗集有《鸿雁集》《普比尔集》《穆胡亚集》等。1930-1941年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最后时期。他创作的几部诗集《边沿集》《新生集》《病榻集》《生辰集》(1941)是他创作生涯的另一个高峰。泰戈尔的短篇小说都取材于现实,构思巧妙,结构单纯,富于抒情色彩,内容和主题与《故事诗》一致,其中批判封建婚姻和种姓制度、塑造受苦受难的年轻女子形象的作品最出色,名篇有《摩诃摩耶》、《河边的台阶》等。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五十岁时从自己已完成的孟加拉语作品中编选出来并翻译为英语的一部散文诗集,共103首。“吉檀”是“歌”的音译,“迦利”是“献”的音译,“吉檀迦利”联合起来就是“献歌”的意思,这表明这些诗歌都是献给神的。02问题研究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1.诗集《吉檀迦利》中的“梵”的精神是什么?诗人信仰、歌颂的神是“梵”,诗人称之为“你”、“他”、“我的主”、“我的神”、“我的朋友”、“圣者”等等。“梵”在《吠陀》、《奥义书》等印度典籍中是世界的本源,泰戈尔认为,梵是一种无限的存在,而现象世界和人是有限的存在,人的灵魂与宇宙精神具有实质的同一性。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泰戈尔哲学探索的核心问题。泰戈尔的诗里,这神有神秘色彩,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存在于尘世所有的生命中的“泛神”。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2.诗集《吉檀迦利》的主题。这首献给神的诗表达了“梵我一如”是泰戈尔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在“有限”中证悟“无限”的欢乐,是泰戈尔文学创作的主题。《吉檀迦利》展现了一种与神的直接的、快乐的、完全无惧的关系,表达了与神融为一体的愿望,表现了对神的追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和体验的喜悦与痛苦,展示了情感的丰富性和敏感性。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3.诗集《吉檀迦利》的结构。《吉檀迦利》这部诗集在结构上经过了精心的编排,遵循着“写作缘起:颂神一追求神时的思念一与神会面的欢乐一再次分离的痛苦一再次相会一对死亡的超越”这样一条内在逻辑线,103首诗首尾相衔,一唱三叹,有力地烘托着人渴望与神结合的主题。03延伸思考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1、何为阿特曼,你对阿特曼四位说是怎样理解的?对泰戈尔<吉檀迦利>有何影响?提示:阿特曼就是自我,按照《奥义书》的观点,自我是由大我(宇宙自我)与小我(个人自我)组成的,大我就是梵,小我是作为梵的“种种名字,种种姿态”中的一个分身独立于梵而存在的,他虽具有梵性,但需要不断地净化灵魂,领悟梵的真谛,才能实现小我向大我的回归。(殷人平《试论<奥义书>对泰戈尔<吉檀迦利>的影响》,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第1期。)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请替换文字内容PLEASEADDYOURTITLEHERE2.如何理解泰戈尔诗歌中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提示:泰戈尔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是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