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房建项目静压预制桩技术交底课件_第1页
xxx房建项目静压预制桩技术交底课件_第2页
xxx房建项目静压预制桩技术交底课件_第3页
xxx房建项目静压预制桩技术交底课件_第4页
xxx房建项目静压预制桩技术交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压预制桩施工技术交底xxx房建项目

静压预制桩施工技术交底1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2静压预制桩挤土成桩成桩类别:高压缩性黏土层、砂性较轻的软黏土层适用土层:在桩压入过程中,以桩机本身的重量作为反作用力,克服压桩过程中的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从而使预制桩压入土中直至持力层。工作原理:需特别注意挤土效应对周边建筑地基、市政道路管网的影响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静压预制桩挤土成桩成桩类别:高压缩性黏土层、砂性较轻的软黏土3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4施工准备技术准备作业条件材料准备二、施工准备施工技术准备作业条件材料准备二、施工准备51、技术准备:

(1)、静压桩施工应按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应熟悉施工图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并踏勘施工现场。

(2)、施工前必须试桩。

(3)、施工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线、基准点,并按基准线基准点做好相关测量、放线。基准线、基准点应设在不受桩基施工影响的区域,并在施工中加以保护。二、施工准备2、作业条件:

(1)、开工前,对临近建筑物、构筑物、架空线等进行调查,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尤其应注意对周边建筑物地基、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网的影响。

(2)、预先标明和清除桩位处地下障碍物,做好施工场地平整。

(3)、做好施工区域内的供水供电、施工道路、施工设施、材料堆场、生活设施等设置和施工。

(4)、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等。

1、技术准备:二、施工准备2、作业条件:63、材料准备:

(1)、施工机械:液压静力压桩机。

(2)、预制管桩。

(3)、电焊机、气割工具、绳索、钢丝刷(清楚除桩端泥土杂物)等

二、施工准备3、材料准备:二、施工准备7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8三、施工工艺施工基本流程三、施工工艺施工基本流程9施工基本流程三、施工工艺施工基本流程三、施工工艺101、测量定位:通常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圈以标识桩位。如果施工场地较软,由于桩机的行走移动会影响标识钢筋,故当桩机就位后应再进行测量定位。三、施工工艺1、测量定位:通常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圈以标识112、桩机就位:通常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圈以标识桩位。如果施工场地较软,由于桩机的行走移动会影响标识钢筋,故当桩机就位后应再进行测量定位。3、管桩就位,对中,调直: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距离桩20m左右)利用两台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0.5%以内。第一节桩是否垂直,是保证桩身质量的关键。三、施工工艺2、桩机就位:通常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圈以标识12三、施工工艺4、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压桩。压桩过程中,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以判断压桩质量和承载力。压桩过程中,如出现桩身明显裂缝、倾斜、偏移,或者因挤土效应邻近桩上浮、倾斜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上报甲方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后再继续施工。三、施工工艺4、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压13压桩顺序:压桩路线应综合考虑下列原则后确定:

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与周围建(构)筑物的关系:

(1)、

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较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2)、

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3)、

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2、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桩的分布情况:

(1)、

若场地较大且部分区域的上覆土层中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在含砂(碎石、卵石)区域内施压;(2)、当场地内存在30根桩以上的大承台时,宜先施压大承台桩后施压小承台桩;

3、根据静压桩施工特点:

(1)、当工地只有一台压桩机时,压桩路线应简短,不宜交叉或重叠;

(2)、当工地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压桩机时,各机的压桩范围宜独立、分明,压桩路线不宜交叉或重叠。三、施工工艺压桩顺序:三、施工工艺145、接桩:桩的单节长度应根据设备条件和施工工艺确定。当桩的贯穿土层中夹有薄层砂土时,确定单节桩的长度时,应避免桩端停留在砂土层进行接桩。当下一节桩挤压到露出地面0.8-1.0m时,便可接上一节桩。三、施工工艺5、接桩:三、施工工艺156、送桩或截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采用专用送桩器继续送桩,桩与送桩杆应在同一轴线上,在送桩之前应先预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做好明显标志,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标高。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时,则要截桩,以便压桩机移动。7、压桩结束: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定值时,便可停止压桩。三、施工工艺6、送桩或截桩:7、压桩结束:三、施工工艺16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171、材料进场控制:桩尖厚度、预制桩质量2、桩位复测:桩机就位后也应对桩位重新复核3、压桩顺序:4、挤土效应:对周边建筑、桩基、道路管网的影响实时监测、观察5、焊接接桩质量控制6、桩基检测:承载力检测、小应变检测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1、材料进场控制:桩尖厚度、预制桩质量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18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三、施工工艺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三、施工工艺一、19五、质量标准五、质量标准20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桩体质量检验设计要求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桩位偏差第5.1.3条尺量检查3承载力设计要求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3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不于总面积0.5%观察检查4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用裂缝测定仪测量5成品桩尺寸:横载面边长(mm)桩顶对角线差(mm)桩尖中心线(mm)桩身弯曲矢高桩顶平整度(mm)±5<10<10<1/1000L<2尺量检查6电焊接桩:焊缝质量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上下节平面偏差节点弯矩矢高>1.0min<10mm<1/1000L

秒表测定尺量检查尺量检查(L为两节桩长)7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浇注后停歇时间<2min>7min秒表测定秒表测定8桩顶标高±50mm水准仪五、质量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21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三、施工工艺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三、施工工艺一、22安全措施:1、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持证上岗,严禁酒后操作;2、桩机行动时,指挥员应注意地面与空中情况,保证桩架平稳移动,保证行进安全;3、压机作业时,应有统一指挥,压桩人员和吊桩人员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4、压桩时,非工作人员应在10m以外距离,起重机的起重臂下,严禁站人。5、当桩顶不能最后压倒设计标高时应将桩顶部分截去,桩机不得强行行走推断桩顶;6、现场用电应注意安全;7、施工时应注意现场高压电线,保持安全距离;8、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9、预制桩吊运与堆放应符合要求;10、大雨、大雾、五级大风天气应停止施工。六、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六、安全措施23目录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六、安全措施五、质量标准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三、施工工艺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目录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六、安全措施五、质量24浮桩

产生原因:

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场地桩数量较多,桩距较密的情况下,时常后压的桩会对已压的桩产生浮桩,特别对于短桩,易形成所谓的吊脚桩。处理措施:

在处理上出现桩身上抬后一般采用复压的办法使桩基按正常使用,施工前合理安排压桩顺序,同一单体建筑物一般要求先压场地中央的桩,后压周边的桩;先压持力层较深的桩,后压较浅的桩。预防措施:(1)、制定合理打桩顺序;(2)、控制打桩进度和成桩时间;(3)、随时观察监测桩沉降情况。

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浮桩

产生原因: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25桩身断裂:

主要原因:

(1)、压桩过程中遇到硬土层;

(2)、接桩时,两桩不在同一轴线;

(3)、压桩过程中垂直度控制不严;

(4)、桩身质量不合要求、吊运堆放过程中桩身破损。处理措施:作补桩处理。预防措施:(1)、压桩时发现垂直度不符要求,及时纠正;(2)、严格控制接桩质量,确保上下同一轴线;(3)、清除场内地下障碍物;

(4)、堆放、起吊、运输管桩时应注意成品保护。

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桩身断裂:

主要原因: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26桩尖达不到设计深度:

主要原因:

(1)、桩尖碰到了局部的较厚夹层或其他硬层。

(2)、中断沉桩的时间过长,由于设备故障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沉桩突然中断,延时时间过长,沉桩阻力增加,使桩无法沉到设计深度。

(3)、接桩时,桩尖停留在硬土层内,若时间拖长,很可能不能继续沉桩。

(4)、后沉的桩因挤土效应造成压桩困难。处理措施:

发生管桩沉不下去时,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才能继续施工,切不要盲目加大压桩力强行沉桩。。预防措施:(1)、认真查看地勘,若有特殊情况应进行复勘;(2)、合理控制打桩速度和顺序,减少挤土效应;(3)、连续打桩,接桩时避免桩尖停留在硬土层;

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桩尖达不到设计深度:

主要原因: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27挤土效应对周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

静压桩属于挤土成桩,施工之前应充分认识到挤土效应对周边建筑物地基、道路以及管网的影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保证后续施工进度和安全:预防措施:(1)、控制成桩速度和打桩进度;(2)、合理安排压桩顺序;(3)、设置应力释放沟;

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挤土效应对周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

静压桩属于挤土成桩,施工之28静压预制桩施工技术交底xxx房建项目

静压预制桩施工技术交底29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30静压预制桩挤土成桩成桩类别:高压缩性黏土层、砂性较轻的软黏土层适用土层:在桩压入过程中,以桩机本身的重量作为反作用力,克服压桩过程中的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从而使预制桩压入土中直至持力层。工作原理:需特别注意挤土效应对周边建筑地基、市政道路管网的影响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静压预制桩挤土成桩成桩类别:高压缩性黏土层、砂性较轻的软黏土31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32施工准备技术准备作业条件材料准备二、施工准备施工技术准备作业条件材料准备二、施工准备331、技术准备:

(1)、静压桩施工应按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应熟悉施工图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并踏勘施工现场。

(2)、施工前必须试桩。

(3)、施工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线、基准点,并按基准线基准点做好相关测量、放线。基准线、基准点应设在不受桩基施工影响的区域,并在施工中加以保护。二、施工准备2、作业条件:

(1)、开工前,对临近建筑物、构筑物、架空线等进行调查,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尤其应注意对周边建筑物地基、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网的影响。

(2)、预先标明和清除桩位处地下障碍物,做好施工场地平整。

(3)、做好施工区域内的供水供电、施工道路、施工设施、材料堆场、生活设施等设置和施工。

(4)、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等。

1、技术准备:二、施工准备2、作业条件:343、材料准备:

(1)、施工机械:液压静力压桩机。

(2)、预制管桩。

(3)、电焊机、气割工具、绳索、钢丝刷(清楚除桩端泥土杂物)等

二、施工准备3、材料准备:二、施工准备35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36三、施工工艺施工基本流程三、施工工艺施工基本流程37施工基本流程三、施工工艺施工基本流程三、施工工艺381、测量定位:通常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圈以标识桩位。如果施工场地较软,由于桩机的行走移动会影响标识钢筋,故当桩机就位后应再进行测量定位。三、施工工艺1、测量定位:通常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圈以标识392、桩机就位:通常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圈以标识桩位。如果施工场地较软,由于桩机的行走移动会影响标识钢筋,故当桩机就位后应再进行测量定位。3、管桩就位,对中,调直: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距离桩20m左右)利用两台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0.5%以内。第一节桩是否垂直,是保证桩身质量的关键。三、施工工艺2、桩机就位:通常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圈以标识40三、施工工艺4、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压桩。压桩过程中,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以判断压桩质量和承载力。压桩过程中,如出现桩身明显裂缝、倾斜、偏移,或者因挤土效应邻近桩上浮、倾斜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上报甲方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后再继续施工。三、施工工艺4、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压41压桩顺序:压桩路线应综合考虑下列原则后确定:

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桩基础与周围建(构)筑物的关系:

(1)、

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较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2)、

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3)、

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2、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桩的分布情况:

(1)、

若场地较大且部分区域的上覆土层中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在含砂(碎石、卵石)区域内施压;(2)、当场地内存在30根桩以上的大承台时,宜先施压大承台桩后施压小承台桩;

3、根据静压桩施工特点:

(1)、当工地只有一台压桩机时,压桩路线应简短,不宜交叉或重叠;

(2)、当工地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压桩机时,各机的压桩范围宜独立、分明,压桩路线不宜交叉或重叠。三、施工工艺压桩顺序:三、施工工艺425、接桩:桩的单节长度应根据设备条件和施工工艺确定。当桩的贯穿土层中夹有薄层砂土时,确定单节桩的长度时,应避免桩端停留在砂土层进行接桩。当下一节桩挤压到露出地面0.8-1.0m时,便可接上一节桩。三、施工工艺5、接桩:三、施工工艺436、送桩或截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采用专用送桩器继续送桩,桩与送桩杆应在同一轴线上,在送桩之前应先预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做好明显标志,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标高。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时,则要截桩,以便压桩机移动。7、压桩结束: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定值时,便可停止压桩。三、施工工艺6、送桩或截桩:7、压桩结束:三、施工工艺44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三、施工工艺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451、材料进场控制:桩尖厚度、预制桩质量2、桩位复测:桩机就位后也应对桩位重新复核3、压桩顺序:4、挤土效应:对周边建筑、桩基、道路管网的影响实时监测、观察5、焊接接桩质量控制6、桩基检测:承载力检测、小应变检测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1、材料进场控制:桩尖厚度、预制桩质量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46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三、施工工艺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三、施工工艺一、47五、质量标准五、质量标准48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桩体质量检验设计要求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桩位偏差第5.1.3条尺量检查3承载力设计要求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3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不于总面积0.5%观察检查4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用裂缝测定仪测量5成品桩尺寸:横载面边长(mm)桩顶对角线差(mm)桩尖中心线(mm)桩身弯曲矢高桩顶平整度(mm)±5<10<10<1/1000L<2尺量检查6电焊接桩:焊缝质量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上下节平面偏差节点弯矩矢高>1.0min<10mm<1/1000L

秒表测定尺量检查尺量检查(L为两节桩长)7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浇注后停歇时间<2min>7min秒表测定秒表测定8桩顶标高±50mm水准仪五、质量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49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三、施工工艺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五、质量标准六、安全措施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三、施工工艺一、50安全措施:1、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持证上岗,严禁酒后操作;2、桩机行动时,指挥员应注意地面与空中情况,保证桩架平稳移动,保证行进安全;3、压机作业时,应有统一指挥,压桩人员和吊桩人员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4、压桩时,非工作人员应在10m以外距离,起重机的起重臂下,严禁站人。5、当桩顶不能最后压倒设计标高时应将桩顶部分截去,桩机不得强行行走推断桩顶;6、现场用电应注意安全;7、施工时应注意现场高压电线,保持安全距离;8、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9、预制桩吊运与堆放应符合要求;10、大雨、大雾、五级大风天气应停止施工。六、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六、安全措施51目录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六、安全措施五、质量标准四、施工过程管控要点三、施工工艺一、静压预制桩适用范围二、施工准备目录七、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预防措施六、安全措施五、质量52浮桩

产生原因:

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场地桩数量较多,桩距较密的情况下,时常后压的桩会对已压的桩产生浮桩,特别对于短桩,易形成所谓的吊脚桩。处理措施:

在处理上出现桩身上抬后一般采用复压的办法使桩基按正常使用,施工前合理安排压桩顺序,同一单体建筑物一般要求先压场地中央的桩,后压周边的桩;先压持力层较深的桩,后压较浅的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