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高考重要知识点分析高三语文高考重要知识点分析赞锐.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如同〞等相联合。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合。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类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类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二、比较1.比较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2.比较的种类: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三、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讲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②详细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线。四、夸大1.夸大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大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符合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衬托气氛,加强联想,给人启示。2.夸大的几种形式:①扩大夸大。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缩小夸大。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③超前夸大。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五、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构造一样,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2.对偶的几种形式: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类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构造、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讲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③依构造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六、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造一样或类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如今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2.排比的几种形式:①成分排比。例如:好似失了东三省,-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要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国倒愈像一个国,能够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襟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七、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考虑。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宏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_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_科学的气力、技术的气力。八、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加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可以打感慨号。反问的形式有两种: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认。例如:_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能够骄傲的呢?②用否认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高三语文高考重要知识点分析2一、语文基本知识1.小讲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讲明、描写7.六种讲明文讲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拟、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讲明文讲明构造:总分总构造、总分构造、分总构造9.三大讲明文讲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比照法、喻证法、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大、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讲话中断延长19.四种曲折号作用:表解释讲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挖苦反语、表特定谓语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悟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构造;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说明主旨。3、划分文章构造四法:根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根据时空顺序、根据逻辑顺序。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衬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加强语言,突出特征。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比照写法、象征写法、衬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三、易错成语50例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沉着不迫地步行。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陈旧的衣服去开拓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辛。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毁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11、不以为然:不以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15、分庭抗礼:如今用来比喻等量齐观,相互对立。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22、集腋成裘:积少能够成多。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25、每况愈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害。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过失。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洁。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特别熟悉。35、三缄其口:形容讲话过分慎重,不敢或不肯开口。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本人的话。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遭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擅长团结或拉拢人,把能够依靠的气力赶到敌人方面去。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49、一傅众咻:一人教,诸多的人干扰。50、余能可贾:还有气力没有用完。高三语文高考重要知识点分析3短语的构造: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也称词组)。根据短语包含词语的多少能够把短语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简单短语的内部只要两个词,一种语法构造关系;复杂短语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可能很多)的词,并且词与词的构造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拟复杂。还能够从构造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短语进行分类,因而就有短语的构造类型和功能类别。从构造上划分短语指的是:根据短语内部两个词的语法构造关系划分短语,而要区分短语(词组)的类型要注意把握三点:1、词性;2、词与词之间所构成的关系;3、词的位置。短语的类型从构造上分主要包括下面几种: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联合短语)。构造特殊的短语还有: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等等。常用的短语类型:(1)主谓短语: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两部分的关系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基本构造: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2)动宾短语:也称“述宾短语〞。动宾短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行为动作,后一部分是受动作支配的,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前一部分为动语,后一部分为宾语。例如:“端正态度〞。(3)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构造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偏正短语有两种类型:定中和状中。基本构造: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构造: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如:“晴朗的天空〞。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构造: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如:“突然离开〞。(4)中补短语(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讲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讲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构造助词“得〞。例如:“平静几天〞、“好极了〞、“干得好〞。(5)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构造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能够直接组合,可以以借用虚词组合。(6)兼语短语:这种短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上一个主谓短语的复杂短语。如:在“叫你去〞中,“你〞兼作“叫〞的宾语和“去〞的主语,因而叫“兼语〞。兼语短语里的两个动词不属于一个主体,而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7)同位短语(复指短语):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从不同角度指称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共作一个句法成分。能够是“名+名〞,可以以是“代+名〞,还能够是“代+代〞。例如:“作家鲁迅〞“为谁服务这个问题〞“他们本人〞。(8)介宾短语:介宾短语就是介词和宾语所构成的短语。介宾短语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中作状语。短语构造类型:一、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相互地位平等。1、类型⑴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⑵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⑶形+形光芒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⑷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⑸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能够互换位置。例如:工厂农村我你他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由于它有一定次序。⑴时间顺序:春、夏、秋、冬⑵大小顺序:省、市、县⑶年龄顺序:老、中、青⑷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喜好文学⑸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一样,但个别也有不同。例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英勇不怕苦(形+形+代)二、偏正短语: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词,后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叫状语,名词代词前的修饰语叫定语)示例:不坚固一辆汽车伟大的祖国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1)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