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一、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二、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又称之为金融体系,是一个包括经营和管理金融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组成的整体系统。金融机构体系是一种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各种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种金融中介机构并存的格局。三、金融机构体系的作用:(一)改善资金转移质量的基本存贷服务1、改善金融资产的期限限制2、增加了金融资产的分割性3、分散金融资产的风险4、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二)经纪人服务:交易服务、金融咨询服务、资信评估等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状况及基本功能(融资风险管理)中央银行(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存款机构(一)商业银行(二)储蓄贷款协会(三)互助储蓄银行(四)信用社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一)金融公司(二)共同基金(又叫投资基金)(三)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合约性储蓄机构(一)保险公司(二)养老基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合约方式定期定量地从持约人手中收取资金(保险费或养老金预付款),然后按合约规定向持约人提供保险服务或养老金五、政策性金融机构(一)农业信贷系统(二)住宅银行(三)学生贷款市场协会了解我国现行金融体系以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为领导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为补充,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1、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P141)1)中国人民银行2)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责职(P141)3)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责职(P141)2、政策性银行(P142—143)1)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2)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三家政策银行的基本业务3、大型商业银行(5家)1)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2)基本业务(P144)4、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5、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P146—147)1)特点2)基本业务6、信托投资公司1)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各省市的信托投资公司等。2)基本业务(P148)7、证券公司1)申银万国、银河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湘财证券等。2)基本业务(P148—149)8、财务公司(P149)1)是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其宗旨和任务是为本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筹资和融通资金,促进其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2)基本业务9、金融租赁公司1)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东方租赁有限公司等2)基本业务(P149)10、邮政储蓄机构11、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中国人保、新华保险、泰康保险等12、汽车金融公司及消费金融公司1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14、在华外资金融机构注:1994—今金融体系改革1、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此相适应的金融体系2、四大国有专业银行转化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组建三家政策性银行4、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组建证监会、保监会5、对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改革6、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7、加入WTO,承诺5年内全面开放金融业务8、组建银监会9、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第七章了解商业银行的职能、含义、组织形式、分业与混业一、含义:现代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中介机构二、商业银行的性质——特殊金融企业1、它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具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2、它经营的业务范围广泛,可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一切金融服务,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经营的特点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一)单一银行制不设分支机构,美国(二)总分行制—分支行制(三)银行持股公司制(在美国最为流行)通过设立持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控制一家或多家银行(四)连锁银行制由个人或集团通过购买股份,控制多家银行商业银行的基本类型(一)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和全能型商业银行银行(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1、分业经营2、混业经营指银行不仅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而且还经营投资银行、证券经纪、保险金融衍生业务以及其他新兴的金融业务。(三)发展趋势:全能型注:中国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制度(一)类型:职能分工型(二)组织制度:分支行制(三)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中信集团控股公司掌握商业银行的功能(反应与业务中)1、作为信用中介2、充当支付中介3、创造信用货币4、提供金融服务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的内容及构成(资产、负债、中间、表外)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一)银行资本1、定义: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2、银行资本构成a.股本(普通股和优先股)b.资本公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c.未分配利润d.补偿性的准备为弥补各种可能出现的经营损失而预留准备金e.从属债务(后期偿付性和长期性)(二)吸收存款1、交易账户:基于交易目的开立的支票账户活期存款:各类创新型存款工具(请查阅)自动转帐帐户(ATS),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2、非交易账户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3、变化趋势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存款比重增加(三)其它负债业务1.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2.银行同业拆借3.回购协议4.发行金融债券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5.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一)现金类资产1.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为应付日常的提款要求而保留的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包括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2.应收现金3.同业存款三项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一级储备(二)贴现业务1.贴现的含义:企业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据的面额,扣除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后,将票面余额付给持票人的资金融通行为。2.计算公式贴现付款额=票据面额×(1一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5天)(三)贷款业务1、贷款种类:(1)按是保障条件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保证贷款)(2)按贷款对象分: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贷款等(3)按贷款期限分:短、中、长期贷款(4)按还款方式分:一次贷款、分期偿还(5)按贷款质量: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2、我国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管理(1)正常类: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1%)(2)关注类:目前能偿还本息,但存在不利因素(本息损失概率5%)(3)次级类: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正常经营收入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30%-50%)(4)可疑类: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存在部分损失(50%-75%)(5)损失类:采取一切措施后,本息基本无法收回(95%-100%)注:西方商业银行贷款的“6C”原则(1)品德(Character)(2)能力(Capacity)(3)资本(Capital)(4)担保(Collateral)(5)经营环境(Condition)(6)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四)证券投资业务(商业银行二级准备)目的:增加收益;增强流动性投资对象:主要是债券,对股票投资有严格限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一)中间业务1、含义:指商业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2.主要类型(1)结算业务(2)信托业务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4)代理业务(5)代理融通业务(6)银行卡业务(7)咨询业务如: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的活动。(二)表外业务1.含义:(表外业务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1)广义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它由中间业务和狭义表外业务构成(2)狭义的表外业务即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国际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因而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资产或负债的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有一定的风险2.狭义表外业务的类型(1)贷款承诺按约定条件向客户发放贷款的诺言,例如:回购协议;透支;信贷额度(2)担保及类似的“或有负债”业务例如:银行承兑汇票、贷款担保;(3)金融衍生产品例如: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协议等等(4)投资银行业务证券包销证券代理和分销熟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1、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2、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现金、满足必要贷款等方面要求的能力,即清偿能力。核心在于保证以最小成本立即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包括资产的流动性与负债的流动性3、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是银行经营的基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4、三性原则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相关,二者与盈利性有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致性。为此银行经营管理必须综合考虑、寻求最佳组合,达到三者的协调统一(在保证安全性前提下,通过灵活调整流动性,来提高盈利性)了解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演变资产管理理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了解金融创新,掌握国内金融创新的最新动态1、含义: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2、根本目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3、金融创新的内容(1)金融业务与金融工具的创新(2)金融技术和服务的创新(3)金融市场的创新(4)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原因(1)规避风险的创新金融期货、金融期权(2)技术创新信用卡、金融市场国际化、证券化(3)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CDS、NOW、ATS金融创新的影响(1)有利的方面a、对金融机构来说,金融创新拓展了其业务规模和范围,增加了赢利机会b、对投资者而言,金融创新扩大了资产选择的空间,提高了金融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c、对筹资者而言,金融创新是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形式灵活化d、对全社会来说,金融创新繁荣了金融业,增加了应付风险的方式,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2)不利方面a、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b、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复杂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力。注: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1、创业投资(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为开发或产业化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通过股权转让收回投资。具有:周期长(3-7)、风险大、股权转让等特征二板市场是相对主板市场而言,是为创新型高科技中小企业服务的股票市场。了解巴塞尔协议基本内容(巴塞尔协议III)1、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从现行的4%上调至6%。总资本充足率维持8%2、商业银行的普通股(“核心”一级资本比率)最低要求从目前的2%提升至4.5%。3、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4、0至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第八章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掌握中央银行的几种主要类型必要性(产生的原因)1、统一货币发行的需要2、票据清算的需要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4、金融监管的需要5、政府融资的需要中央银行的类型1、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a、单一中央银行制度(最主要、最典型中央银行制度)定义: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分类: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绝大部分国家及中国)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利。(美国,德国)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前苏联和东欧等国,我国在1983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行制度)c、跨国中央银行制(西非、中非、欧洲中央银行)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中国香港、新加坡)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2、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a、全部资本国有(加、英、德、法等)b、国有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日、墨西哥、巴基斯坦)c、全部股份非国有(美、意、瑞士)d、无资本金中央银行(韩)e、多国共同所有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a、权力分配结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配置问题◆决策和执行机构一体化模式——其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或理事会(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英格兰银行)◆决策和执行机构相对分离(日本银行,瑞士银行,原德国联邦银行,原法兰西银行)b、内部机构设置c、分支机构设置按经济区域设置按行政区划设置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熟悉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发展过程掌握三大基本职能内涵(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1、从含义角度: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的国家机关,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具有双重属性:机关性与银行性2、特点角度(1)、不以盈利为目的(2)、经营对象限于金融机构和政府(3)、不经营商业银行业务(4)、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方针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5)、资产应具有最大的流动性中央银行的职能(一)发行的银行1、内涵: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2、意义:垄断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形成的基本标志;稳定币值;职能基础3、发行原则:垄断原则、信用保证原则、弹性原则发行库
发行库
(人民银行)业务库(商业银行)市场人民币存量出库入库现金投放现金归行(二)银行的银行内涵: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1、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1)存款准备金是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2)目的:保证流动性、调控货币供给量2、最后贷款人手段:再贴现、再抵押、再贷款3、组织全国清算(三)国家的银行内涵: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1、代理国库:政府的总出纳2、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3、对国家进行信贷支持4、保管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5、进行金融监管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注: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履行下列职责: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8、经理国库;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熟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了解中央银行业务简化的资产负债表注:1、流通中的通货是指流通中的现金2、国外资产和外汇、黄金储备可以一起看作是外汇储备(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占很大比重)二、央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这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2、集中存款准备金3、代理国库4、自有资本5、中央银行其他负债业务(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再贴现和贷款2、有价证券买卖业务3、金银、外汇储备4、中央银行其他资产业务(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支付清算系统常用的清算方式:1.全额实时结算:是指对每一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立即单独全部进行交割。2.净额批量清算:是指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之后,轧出净借记余额或净贷记余额,划拨余额清算。(四)、中央银行业务与基础货币第九章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及类型含义: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各阶层(个人、企业、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财产的需要。类型:(1)名义的货币需求(Md)与实际的货币需求(Md/p)——是否剔除物价变动名义货币需求(NominalDemandForMoney)——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RealDemandForMoney)——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人们更关注实际货币需求:购买能力)(2)宏观货币需求与微观货币需求古典货币需求理论:掌握费雪现金交易方程式和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及二者区别一、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现金交易方程式1、研究出发点: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宏观视角)2、公式:MV=PTM——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平均数;T——商品劳务交易量。注:费雪的现金交易说认为,一国的物价水平决定于三个因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流通货币的效率即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交易数量3、假设及结论假设:V:受支付习惯,制度等因素影响,成稳定状态,短期是常数。T:在完善的价格机制下,经济充分就业从而产出是稳定的结论:货币供应量变化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的变化4、货币需求的表述:Md=PT/V现金余额数量说——剑桥方程式(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1、研究出发点:货币是一种资产而不仅是交易媒介2、公式:M=KPYP—价格,Y—收入,K—总财富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3、影响因素Y:财富总额(收入)K:支付习惯、持有货币便利性与机会成本4、结论:K稳定,Y不变(充分就业),所以M与P同向变动。注:现金余额说开创了四种分析货币需求的方法:从货币为其持有者提供效用的角度来分析;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分析;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来分析;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货币需求。现金交易数量说与现金余额数量说的比较相同:都将货币数量作为物价变动的原因,结论相同。不同: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现金交易方程式:交易媒介现金余额方程式:贮藏手段2、现金交易方程式的货币数量值得是某一时期的货币流通量现金余额方程式的货币数量指的是某一时点的货币存量3、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现金交易方程式:强调制度因素现金余额方程式:强调人的选择行为,隐含着利率的作用掌握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现代货币数量论),以及二者的主要差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称为流动性偏好论主要观点:(一)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1、交易动机——交易性G需求与收入正相关2、预防动机——预防性G需求与收入正相关3、投机动机——投机性G需求跟利率成反向关系(二)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需求曲线1、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增函数,是利息率(r)的减函数。2、流动性陷阱:在一种极端情形下,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此时,若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的情形,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凯恩斯流动性陷阱注: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主要成果: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人们多样化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一)鲍莫尔(W.J.Baumol)的存货模型鲍莫尔则通过分析,发现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平方根公式: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分别为正二分之一和负二分之一。(二)慧伦模型预防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三)托宾(J.Tobin)的资产选择理论托宾模型的解释:托宾通过引入资产风险的概念,用资产组合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人们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资产的现象,并说明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依然成立,即货币需求仍是利率的减函数。二: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想要持有的资产远远不止生息资产和货币两种。而是应该在更广泛的资产范围内进行选择。(一)货币需求函数(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1、财富总量——y(正相关)恒久性收入:在较长时间获得的收入的平均数。2、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w(负相关)3、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rm(正相关)4、其它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rb,re(负相关)5、:预期物价变动率(负相关)6、财富所有者的特殊偏好等其它因素——u(三)、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的政策含义在其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弗里德曼分析了各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通货膨胀,并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弗里德曼认为,引起物价全面上涨和持续性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只能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弗里德曼认为,不能把限定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放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弗里德曼主张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一)凯恩斯考虑的仅仅是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的选择,而弗里德曼所考虑的资产选择范围要广泛得多;(二)凯恩斯把货币的预期报酬率视为零,而弗里德曼则把它当作一个随着其它资产预期报酬率变化而变化的量;(三)货币流通速度是比较稳定的,是可以预测的。注:(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与古典货币理论的区别了解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观点:流通中必需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货币是交换媒介,可多次充当媒介;货币需求量M=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V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商品平均价格P*待实现的商品总量Q所以,M=PQ/V第十章熟悉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及货币层次的划分: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准货币1、内涵:由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持有的,由银行体系供应的债务总量。2、货币层次的划分(一)为什么划分——便于进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策的操作(二)划分依据:资产流动性(三)划分的结果M1=现金+支票存款M1是狭义货币,基本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支付能力,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M2是广义货币构成潜在购买力准货币:M2-M1注: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熟悉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一、货币供给过程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各经济主体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1、原始存款:以现金方式存入商业银行的存款2、派生存款:商业银行以转帐方式办理资产业务时形成的存款(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2、创造过程假定前提条件:1)假定银行不持有任何超额准备金2)假定没有现金从银行系统中漏出3)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而没有定期存款;4)假定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20%例题:见ppt最简单情况下的存款创造模型:可以得出银行的存款货币多倍扩张公式D表示存款总额,R表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表示中央银行所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三)影响派生存款创造的因素有现金漏出:现金漏损率c=现金漏损额/存款总额有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率e=超额准备金/存款总额既有活期存款也有定期存款(有部分活期存款转换为定期存款):rt.tt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rt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d活期存款准备金率假设条件放宽后的存款创造模型有超额准备金有现金漏出有支票存款的转化小结:影响派生存款创造的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2、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3、现金漏损率——k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以及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t与t注: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相反方向)掌握货币供给的计算,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一、货币供给模型(存款货币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因此现实中货币供给模型要进一步扩展)MS=m*BMS:货币供应量(M1ORM2)m:货币乘数B:基础货币★货币供给模型-M1(一)活期存款货币供给模型1、模型分析的有关假定1)只吸收活期存款2)公众不持有通货3)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2、模型分析的结论M1=D=R/rdD为活期存款,rd为法定准备金率,R为银行准备金货币创造乘数m1=1/rd(二)含有通货与活期存款1、模型分析的有关假定基础货币等于银行准备金与通货之和M1=C+DC=k·DR=rd·D(2)模型分析的结论(三)含有通货、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1、模型分析的有关假定银行系统的存款规模由活期与定期存款两部分组成,T为定期存款,令定活比为t,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rt,则有:T=t·D;R=rd·D+rt·T;B=R+C;C=k·D;M1=C+D2、模型分析的结论(四)包含超额准备金的模型1、模型分析的有关假定E为银行保存的超额准备金,e为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M1=C+D;B=R+C;R=rd·D+rt·T+EC=k·D;T=t·D;E=e·D2、模型分析的结论★货币供给模型-M21、模型分析的有关假定:一般认为货币M2是由银行系统以外的通货、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组成的。根据前面对货币M1的有关假定,可得:M2=C+D+T;B=C+R;C=k·DT=t·D;R=rd·D+rt·T+E;E=e·D2、模型分析的结论基础货币(一)基础货币含义1、含义:又称为强力货币、高能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性质上是中央银行的负债)2、静态意义上的基础货币Bs:Bs=R3、动态意义上的基础货币BD:BD=C+R(二)基础货币的决定1、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基础货币为:根据“资产=负债”的原理有:▷在除基础货币项目外的中央银行负债不变的条件下,任何中央银行资产的增加都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在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不变的条件下,除基础货币项目外的中央银行负债的减少也将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2、基础货币=政府债权资产净额+对外金融资产净额+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他资产净额3、基础货币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吗?非借入基础货币——完全控制再贴现贷款——不完全控制货币乘数1、含义:表明货供应量与基础货币倍数关系的系数。2、公示具体影响1)rdm1,m22)rtm1,m23)em1,m24)km1,m25)如果D不变,tm1,m2了解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对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影响居民行为与货币供给1、如何影响(通过k与t影响)2、影响k的因素1)、财富效应——通货比率与财富负相关2)、预期回报率的变动a、活期存款的利率(-)b、银行恐慌(+)c、非法活动(+)d、税率变动(+)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1、如何影响(通过t、e(间接)影响)2、影响企业行为的因素企业经营的扩大或收缩及经营效益的高低影响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1、如何影响1)通过e影响(准备金机会成本、准备金的收益——预期存款外流的损失)2)通过R影响(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的比较)中央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是由对两个环节的调控所构成: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和对乘数的调控。如何影响1)通过B来影响2)通过rd、rt来影响货币乘数具体工具: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财政行为与货币供给1、通过B来影响2、财政收入与货币供给3、财政支出与货币供给4、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增税、发行债券、创造基础货币(发行货币)注: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内生变量: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有局限性。外生变量: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供给,影响经济进程。第十一章(了解)货币均衡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总共给与总需求第十二章熟悉通货膨胀含义,度量指标、类型、成因含义:一定时期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注:弗里德曼:“物价的持续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始终是一个货币现象”萨缪尔森: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通货膨胀的分类(一)爬行、温和和恶性通货膨胀(法币购买力变迁)(二)公开与隐蔽的通货膨胀(三)预期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四)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结构性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度量(一)消费物价指数(CPI)——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二)批发物价指数(W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三)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注:核心价格指数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价指数(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波动虽然大,但其价格的变化往往与社会总供求对比、与货币供应量增减之间并无紧密的直接联系),并用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指数来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货膨胀成因(一)、需求拉上说1、含义:由于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超过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过多的需求拉动了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2、图形两种理论解释1)过度需求论(凯恩斯学派):货币数量增加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要看经济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2)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学派):货币是唯一因素(二)、成本推进说1、含义: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致使产品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这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2、类型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论图形(三)、供求混合推动说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论点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图)、结构性通货膨胀1、封闭型经济条件1)需求移动论(1959,舒尔茨):经济结构变化导致需求在部门间的转移2)不平衡增长模型(1967,鲍莫尔):先进部门与保守部门3)劳动供给理论(希克斯):扩展部分与非扩展部门2、开放型经济(北欧模型,斯堪的纳维亚模型)结论:Π=Πw+As*(λE-λS)W:世界通货膨胀率As:非开放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比重λE: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λS:非开放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1)世界通胀的直接影响ΠE=Πw2)E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WE=λE+ΠE3)工资关联效应WE=WS4)S部门按成本加成定价ΠS=WS-λS5)国内通胀定义Π=AEΠE+ASΠSAE+AS=1掌握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收入分配效应通货膨胀引起社会收入重新再分配,而且是一种不公平的再分配——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实现受益者受害者利润收入者工资收入者债务方债权方实物工资者货币工资者承租人出租人资产结构调整效应——财富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方面: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资产构成状况债务偿还条件强制储蓄效应是指政府可通过通货膨胀来增加政府储蓄在社会总储蓄的比重资源配置效应通货膨胀导致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剧烈变动从而扭曲资源配置,增加资源配置的成本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产出效应争论)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三种观点:促退论(主流观点)持续的通货膨胀会经由降低效率的效应阻碍经济成长。促进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货膨胀促进经济成长的效应尤为明显中性论: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各种效应的作用会相互抵消。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产品销售收入往往不足以补进必要的原材料;地区之间上涨幅度极不均衡会造成原有商路的破坏,流通秩序的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正常信用关系会极度萎缩。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往往是政治的动荡。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了解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治理(一)抑制总需求的政策1、紧缩性货币政策1)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例:减少贴现贷款,增加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2)提高利率2、紧缩性的财政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物价与所得政策★价格政策1、政府与企业订立反涨价合同2、立法限制垄断高价3、管制和冻结物价★收入政策1、确定工资-价格指导线2、管制或冻结工资3、运用税收手段收入指数化政策1、含义:指数化政策,指将主要经济变量(如收入、利率等)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政策。指数化政策中最重要的是收入指数化。所谓收入指数化,是指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他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按物价指数滑动或随物价指数的变动而进行调整。2、类型有限的指数化方案全面的指数化方案3、作用:1)消除政府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的动机。2)指数化政策可以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收入的影响,缓解收入分配不公,3)通过利率的指数化可以抵消或缓解通货膨胀对债权债务关系中的收入分配效应,4、对指数化政策的质疑:实施困难;可能造成工资-物价螺旋(四)其他政策1、供给政策:减税,增加供给2、改革市场结构3、国际间通力合作通货紧缩定义三种经济形势1、物价水平持续下降;2、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负增长,或再加上货币供给的缩减;3、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含义:指社会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升值,经济相对萎缩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的度量1、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2、物价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一定时限,有的国家以一年为界;有的则以半年为界。通货紧缩效应(一)通货紧缩——需求减少——企业利润下降——生产收缩——需求进一步减少……(二)使人们产生悲观预期,减少消费(三)通货紧缩往往会引起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的治理(一)增加有效需求(二)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三)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四)深化改革(五)技术创新注:斯蒂格利茨:通货紧缩表示价格水平的稳定下降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1999.10.-2000.2.)(一)有深刻的全球背景—输入型通货紧缩(二)体制改革—市场供过于求(三)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P下降(四)上一轮经济“软着落”的滞后效应(五)医疗、教育、住房、退休等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六)农业持续丰收强制储蓄效应(effectofforcedsaving)这里“储蓄”暂时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一般由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家庭个人储蓄构成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是指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准的条件下,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导致物价上涨,其结果是政府储蓄在总储蓄的比重增加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如下:第一、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储蓄)可以来源于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投资主体;第二、家庭的储蓄来源于收入剔除消费支出,企业储蓄来源于利润和折旧基金,而政府的储蓄则来源于增加税收或向中央银行举债;第三、如果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储蓄,则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并不增加,只是减少另外两个主体的支出而已;第四、如果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举债方式来筹措资金,也就会产生前面我们提到的强制增加全社会储备的情况。在现实经济中,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是可以作为刺激需求,改变收入分配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在就业不充分,社会资源存在大量或结构性闲置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谨慎地运用强制储蓄政策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第十三章正确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构成,掌握货币政策诸目标的同一与冲突,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含义:(一)广义:一切与货币有关的政策(二)狭义: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即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预期的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目标含义:“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所期望达到最终实施结果,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具有的一致性。货币政策目标1.稳定物价(稳定币值)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静态:指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动态: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1、统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一致性。(奥肯定律)2、矛盾: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菲利浦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涨的关系。(图)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稳定物价需要抑制总需求,而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扩大总需求;最坏的情况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滞胀”。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导致进口增加,资金外流,国际储备减少,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相反,则会引起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国内平衡与国际收支平衡往往逆向运动。4)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这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为了消除国际收支逆差,需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减少国内商品供给,这又可能给国内市场造成压力,导致价格上涨四、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1、观点: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2、中央银行法:“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重点掌握一般性政策工具“三大法宝”再贴现政策1、概念: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的方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对再贴现贷款的需求和超额准备,间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2、原理:再贴现率()银行资金成本及超额存款准备金货币供给量()再贴现政策的告示效应3、局限性: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从对利率的影响看,调整再贴现利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经常调整易引起市场利率经常波动(二)法定准备金率政策1、概念:“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之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达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措施。”2、原理: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量()影响货币乘数;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3、局限性:作用猛烈,不宜经常使用影响预期,产生固化倾向对各类银行影响可能不一致,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注:我国法定准备金制度的调整1)准备金制度的调整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规定: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2)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两次重大改革:1998年3月21日,准备金制度的改革3)2006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2004年4月25日,对股份制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三)公开市场政策1、含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2、原理:买进国债(卖出)货币供给量()3、优势: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可以经常性、连续性操作具有主动性可以微调4、运行条件:中央银行足够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不动产买卖合同2篇
- 2024年标准版施工代理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标的及物流服务范围和要求2篇
- 2024年事业单位合同制员工劳动权益保障与争议解决合同2篇
- 2024年某地区桩基工程实施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医疗器械购销及安装调试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三方合同主体变更及知识产权转移协议3篇
- 2024年度品牌合作合同标的为联合营销活动3篇
- 2024年期货交易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合同3篇
- 2024“智能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合同2篇
- 钢化玻璃的MSDS英文报告
-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2篇
- 2023广东省成人高考《英语》(高升专)考试卷及答案(单选题型)
- 《德米安 埃米尔 辛克莱年少时的故事》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年产万吨天然饮用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临床药理学第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临床用药
- YS/T 682-2008钌粉
- GB/T 5976-2006钢丝绳夹
- 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一级 My Dad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句子专项课件
-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一》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