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室发展及设备构成_第1页
影像科室发展及设备构成_第2页
影像科室发展及设备构成_第3页
影像科室发展及设备构成_第4页
影像科室发展及设备构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像科室发展及设备构成一、医学影像设备的定义广义医学影像设备:所有可以形成医学图像的仪器或装置。狭义医学影像设备:可以获得人体组织内部结构和(或)组织功能影像的设备。现代医学公认的四大医学影像设备:X线成像设;超声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二、广义医学影像设备胶片作为传统X线摄影的接受介质正被检测器所代替,接受介质由器材发展为设备。1页CR、DR成像系统都是以X线为成像能源,是X线成像链的一部分,属于影像设备。数字成像显示终端(观察设备)的显示器,印制照片的激光相机,传输、存储数字图像的PACS等,是当今影像设备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外围设备),都属于影像设备的范畴。小结探测器、CR及DR系统、数字成像外围装置均属于影像设备范畴。X线成像设备:X线成像是通过测量穿透人体的X线来实现人体成像的。X线影像设备分为:①X线直接投影成像设备如X线机、数字X线摄影设备(DSA、CR、DR等)②X线计算机体层(X-CT)设备。1.诊断用X线机

是基于X线成像原理的影像诊断设备,通过摄片和透视的应用,适用于全身各系统,包括呼吸、循环、泌尿生殖、骨骼、中枢神经和五官等疾病的检查,可提供重要的和确切的诊断信息,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2.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CT)技术

自70年代初开始在临床应用以来,由最初的普通头颅CT机发展到现在的多层螺旋CT及双源CT。其结构和性能不断完善和提高,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组织器官的检查,因其密度分辨率高,解剖结构显示清楚,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较高,已成为临床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3.数字减影(DSA)技术DSA是基于顺序图像的数字减影,将未造影的图像和造影的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强,两者相减而获得数字化图像,最后经D/A转换成减影图像,其结果消除了整个骨骼和软件组织结构,浓度很低的对比剂所充盈的血管在减影图中显示出来,具有很强的对比度。用于机体各系统器官的血管造影,并广泛应用于临床。4.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设备,通过测量构成人体组织的元素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实现人体成像。MR成像解剖面定位完全是通过调节磁场,用电子方式确定的,因此能完全自由地按照要求选择剖面图。MR成像不用电离辐射,对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较敏感,能进行功能、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该技术在20年的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它的强大优势和所具有的潜力,使之成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5.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设备分为利用超声回波反射的超声诊断仪和利用超声透射的超声计算机体层两大类。目前医院中用得最多是B型超声诊断仪(俗称B超)和利用超声多普勒系统(俗称彩超)。6.核医学成像技术

核医学成像是一种以脏器内外或脏器内正常组织与病变之间的放射性差别为基础的脏器或病变的显像方法。是通过有选择地测量摄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所放出的γ射线,实现人体成像。常用的核医学成像设备主要有:γ相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①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SPECT);②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PET)。2页知识拓展(一)γ相机既是显像仪器,又是功能仪器,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诊断仪器。主要特点:(1)通过连续显像,追踪和记录放射性药物通过某脏器的形态和功能,进行动态研究;(2)由于检查时间相对较短,方便简单,特别适合儿童和危重病人检查。(3)由于显像迅速,便于多体位、多部位观察;(4)通过对图像的相应处理,可获得有助于诊断的数据或参数。临床上可用它对脏器进行静感式动态照相检查;动态照相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1)ECT是继γ相机之后,又一重大发展的核素脏器显像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在体外从不同角度采集体内某脏器放射分布的二维影像,而后经计算机数据处理重建,并显示出三维图像,并可获得脏器的水平切面(层面)、冠状切面及矢状切面或一定角度的剖面影像;不仅可以使定位准确,提高质量,还可为定量分析提供有关数据。ECT分为:1.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2.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ECT的主要特点是:①可做体层显像,定位准确;②可用来分析脏器组织的生理、代谢变化,做脏器的功能检查。(2)SPECT有两种类型:1.多探头型(亦称扫描机型);2.γ照相机型。多探头SPECT的探头由多个小型的闪烁探测器组成。γ照相机型的SPECT是由高性能、大视野、多功能的γ相机和支架旋转装置,图像重建软件组成,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采集数据。SPECT具有γ照相机的全部功能;加上各种新开发出来的放射性药物,从而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SPECT在动态功能检查或早期诊断方面有其独到之处。(3)PET是在现代核素脏器显像技术中处于前沿的一种新仪器。不仅克服了平面显像的缺点,而且大大地促进了核医学的发展,被认为在核医学上奠定了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PET可以用人体物质组成元素(如15O、11C、13N等)来制造放射性药物,特别适合作人体生理和功能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脑神经功能的研究有独特之处。所获得的图像是反映人体生理、生化或病理功能的图像,被称为“生化体层”或“生命体层”,图像清晰、真实。一、医学影像科室的发展(一)放射科;(二)CT室;(三)超声室及彩超室;(四)磁共振室;(五)核医学科;(六)医学医学科(部)。一、X线的发现和发展X线是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öntgen)偶然发现的。X线的特殊性能使它很快就被应用到医学检查中。二、CT的发明和发展3页CT于1972年问世,由英国EMI公司工程师Housfield发明。CT的诞生使X线进入数字时代,进入了层面影像时代;是X线在医学应用的一次重大革命。CT诞生以来,经历扫描模式发展为主的初期阶段(70年代),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提高的巩固阶段(80年代),螺旋CT阶段(90年代)和多层螺旋阶段(新世纪),目前双源CT已应用于临床,CT发展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影像设备。三、超声成像的发展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的透射和反射现象,对人体组织器官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具有实时、无创、可移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这与其他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形成互补。四、MRI的应用和发展磁共振成像(MRI)的物理基础是已经应用超过50年的化学分析技术――核磁共振(NMR)技术的延伸。它通过测量人体组织中氢质子的磁共振信号,实现人体任意层面成像。20世纪80年代MRI设备应用于临床。五、核医学设备的发展核医学设备是通过测量人体某一脏器或组织对标记有放射性核素药物的选择性吸收、储聚和排泄等情况,实现人体功能成像,观察其代谢功能的装置。主要有γ相机、单光子发射型CT(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CT(PET)。六、数字化放射科在CT诞生之前70余年里X线一直是模拟成像。透视、摄影是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唯有手段。作为图像记录的胶片,集影像的探测、显示、传输、存储功能于一身。数字影像将这些功能分解、单独最优化,使各环节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相关技术得以应用。二、医学影像科室的基本设备构成影像科室基本设备以四大影像设备为主。而X线机,B超仪是影像科应用普及最广泛的设备。知识拓展医院影像设备配置标准(一)基本配置1.县(市)级医院(相当于二级医院):普通胃肠X线机、B超等;2.地(市)级医院、大型厂矿医院及部队医院(相当于二级甲等或三级丙等、乙等医院):除以上医院的设备外,还配置有数字胃肠X线机、X—CT、中低挡彩超仪、永磁体或超导磁共振设备等;3.中、大型医院(相当于三级乙等或甲等医院):除以上医院的设备外还配置有800mA以上的DR设备、DSA设备、16层以上的螺旋X-CT、高挡数字化彩超仪、1.5T超导磁共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