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学科的设计教案模板_第1页
三年级语文学科的设计教案模板_第2页
三年级语文学科的设计教案模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三年级语文学科的设计教案模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如何制定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三班级语文学科的设计教案模板,盼望大家喜爱!

三班级语文学科的设计教案模板1

学习目标

①熟悉“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日我们来熟悉一位苏联小伴侣,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同学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同学读。

③朗读展现: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同学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老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同学边听边思索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同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⑥同学简洁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同学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同学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索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②同学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索: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③同学齐读最终一段课文,边读边思索: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同学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四周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同学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来说说“我们四周有什么在起变化”。

作业

抄写课文最终一段

三班级语文学科的设计教案模板2

一、素养教育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著名”、“设计”、“创举”、“宏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二)力量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与”“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从著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筑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激发同学的骄傲感。

二、重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宏伟、结实、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二)解决方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看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把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支配

2课时。

四、同学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同学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争论沟通,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预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肯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3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认真观看,想一想与你们平常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敞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筑于哪个年月?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晰。

(三)初读课文,把握生字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理解生词。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索,细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垮:冲破。

3.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同学读。

5.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终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争论沟通。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筑的年月,还告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板书:世界著名)。

4.理解“世界著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同学结合全文内容深化讨论,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著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其次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知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特别宏伟。第②句详细写大桥的宏伟,是用详细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特别宏伟。)

[板书:宏伟桥长桥宽]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其次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简单被大水冲垮,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约了石料。)[板书,既……又……]

(4)对比板书有挨次地说一说其次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特别宏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终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其次自然段知道了是根据这样的挨次介绍有关赵州桥的状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的介绍,还要告知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1)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简单被大水冲垮,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约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其次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头做。

(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其次个句子除了告知我们赵州桥不简单被大水冲垮,实际上也就告知了我们桥怎样:(桥很结实)

(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制造性地设计建筑了这样宏伟、结实的赵州桥,这说明白什么?(说明白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慧的,是有才能的………)

导语:明显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比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与建筑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旧那么宏伟,那么结实,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出示投影片:

(1)赵州桥在________省________县。赵州桥也叫________桥,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设计和参与建筑的,到现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著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其次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龙的几种姿势?

(3)“全部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其次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特别宏伟、也很结实)

导语:赵州桥除了宏伟、结实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知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结实,而且美观。)说桥“结实”是哪一段?(其次自然段说桥结实)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索,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它内容是详细地写桥的美观。)

3.详细描写部分具体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致的图案,详细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超群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消逝而消逝,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观赏栏板上雕刻的精致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同学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致的图案。同学在观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宝贵。)6.让同学叙述栏板上雕刻的精致图案。(在同学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观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讨论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致图案。(有的……有的……有的……全部的……)

(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势不同。)

(3)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很多幅图案。这3幅图案是最精致。)

(4)只描写了3幅最精致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全部的龙好像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知我们什么?(“全部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全部的龙。“好像都在游动”是的想象。由于雕刻的太逼真了,活敏捷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由于雕刻的太精致了,精致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全部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致的,的语言描绘是美丽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蜜的。

9.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比板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详细写栏板上图案很精致,又写了3幅最精致的图案,最终写全部的龙真像活了一样。)

10.按这个挨次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同学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才智,才能,历史遗产。

才智:聪慧。

才能:才能、本事。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珍贵财宝。

再引导同学面对全文思索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宏伟、结实,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宝,是后人引以为骄傲的。)

3.造句练习:参与,而且。

(四)总结、扩展。

老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著名中外,世界上很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直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宏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多么深远。

(1)朗读全文。

(2)背诵2、3自然段。

(3)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著名的石拱桥。

(4)学习生字的字形。

七、布置作业

预习第4课《帐篷》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