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力量目标: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觉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试验,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用试验的方法熟悉事物性质,培育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育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力量 四、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法:根据问题试验观看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争论教学。 五、试验预备 药品:铁片

2、、铜片、铝片、黄铜、铜 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展现生活中常见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 2、【新授课】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学问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其次位铝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2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阅读P3相关内容,争论】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打算了物

3、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打算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过渡】

4、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 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试验8-1】 【争论 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拟】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 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合金的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3、【课堂小结 典例拓展 中考延长】 八、【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 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常温下大局部为固体(

5、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性质打算用途 二、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3、合金的优点 九、【课后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初步熟悉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响,能用置换反响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能用金属活动性挨次对有关的置换反响进展简洁地推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挨次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力量目标: 初步学会观看、试验等方法猎取信息,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看,激发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进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挨次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挨次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挨次对置换反响的推断。 四、教学预备 药品: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 仪器:砂纸、火柴、试管(若干)、坩埚钳、。 五、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试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稳固联系实际。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 2、【新授课】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

7、属可与氧气反响 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响时,其外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挡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制品不宜用钢刷来清洗)。 2MgO2=2MgO 2Al3O2=2Al2O3 铁铜在常温下很难与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响。 2Cu+O2 2CuO Fe+2O2 Fe3O4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 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 【演示试验 Mg、Zn、Fe、Cu和稀HCl混合】 2、金属 + 酸 盐 + H2 MgH2SO4=MgSO4H2 反响最猛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ZnH2SO4=ZnSO4

8、H2 反响猛烈,但比镁与硫酸的反响速率要慢 Fe2HCl=FeCl2H2 反响较慢 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响时只生成+2价的铁,不生成+3价的铁。 Cu不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响。 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能否反响以及反响的猛烈程度,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 金属的活动性:Mg Zn FeCu 置换反响: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及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 【演示试验 活动与探究 P11】 3、金属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2Al3FeSO4=Al2(SO4)33Fe Cu2AgNO3=Cu(NO3)22Ag Fe + CuSO4 =Cu+FeSO4(“湿法冶

9、金”原理)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金属活动性:Al Fe Cu 二、常见金属活动性挨次: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挨次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行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 Na、Ba) 3、【课堂小结 典例拓展 中考延长】 八、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响 2、金属 + 酸 盐 + H2 3、金属

10、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二、常见金属活动性挨次 九、【课后反思】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爱护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复原出来的方法; 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洁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熟悉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力量目标: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争论沟通等详细探究活动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持和增加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奇怪心和探究欲,培育学习化学的兴趣 树立珍惜资源、爱惜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观念。 二、教学重点1.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爱

11、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教学难点 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四、教学预备 矿物标本,生锈的铁锁、几段生锈的铁丝等。 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比照试验。 五、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争论沟通,拓展探究,试验展现自主评价。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2、【新授课】 一、金属资源概况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以单质形式存在。 【阅读资料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普遍使用的金属如铝、铁与其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

12、。 【看图8-17】 2.几种常见的矿石 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 黄铁矿(FeS2)、铝土矿(Al2O3)、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 二、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响生成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复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3.设备:高炉 4.试验室复原氧化铁 现象:玻璃管内粉末由红色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先通CO再加热,反响后,先停顿加热,再停顿通CO。 尾气要做处理(点燃或收集),以免污染空气。 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 例题:P18 四、金属资源的爱护和

13、利用 1、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保持铁制品外表的清洁、枯燥 外表涂爱护膜:如涂油、刷漆、 电镀、烤蓝等 制成不锈钢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连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响,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准时除去。 而铝与氧气反响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挡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金属资源的爱护和利用: 爱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防止金属腐蚀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合理开采矿物 查找金属的代用品 意义:节

14、省金属资源,削减环境污染 3、【课堂小结 典例拓展 中考延长】 八、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爱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二、铁的冶炼 1.原理 3CO + Fe2O高温3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3.设备:高炉 4.试验室复原氧化铁 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 四、金属资源的爱护和利用 1、铁的锈蚀 2、金属资源的爱护和利用 九、【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熟悉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2.力量目标: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试验的方法,练习观看、记录、分析试验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5、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二、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熟悉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四、试验预备 药品: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碘单质、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用油、乙醇、汽油、水、洗涤剂、硫酸铜 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灌、温度计、钥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试验探究归纳总结 七、教学内容1、【引入】 从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引入 2、【新授课】 【演示试验9-1 修改版】 【提问】1.溶液肯定是无色透亮的吗? (展现硫酸铜溶液。) 2.一种物质仅能溶解一种物质吗? (向蔗糖溶液中参加少量氯化钠。) 由上

16、面的试验可以得出溶液的定义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根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集中方式: 离子: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以离子的形式集中,如NaCl 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集中,如蔗糖 (4)组成:溶质和溶剂 留意:a、溶液不肯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乙醇等物质也可以做溶剂。 溶剂也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

17、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若溶剂是水,一般简称某溶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演示试验9-2】 2、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力量不同; 同种溶剂溶解不同溶质的力量也不同。 【演示试验9-3】 水和乙醇能以任意比例互溶 3、溶质和溶剂的推断 注:1.液液形成溶液时,其中一种是水时,不管水的量为多少,水为溶剂。2.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为溶剂。 3.溶剂是固体、气体的,初高中不考虑。 【演示试验9-4】 4、乳浊液和悬浊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洗涤剂能将植物

18、油分散成很多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 留意: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除衣物上的油污,但它们的原理是不同的。 3、【课堂小结 典例拓展 中考延长】 七、板书设计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概念 (2)根本特征 (3)集中方式 (4)组成 2,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力量不同; 同种溶剂溶解不同溶质的力量也不同。 3,溶质和溶剂的推断 4,乳浊液和悬浊液 八、【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 一、【引入】 复习溶液形成的相关学问 二、新授课】 【活动与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试验方案: 将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看温度并记录;向烧杯中参加一种固

19、体,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待固体溶解后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对另外两种固体做同样的试验。 试验现象:溶解吸热: 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 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NaCl溶解 【提问】同样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汲取热量,有的却放出热量呢? 1、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集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想水中集中时,汲取热量 溶解过程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 离子时,放出热量 若:Q集中 Q水合 ,则总体表现放热,溶液温度上升 若:Q集中 Q水合 , 则总体表现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提问】若没有温度计,如何来设计试验方案? 用手去触摸烧杯外

20、壁,来感受温度的变化 2、【设计探究】 1. 2. 烧杯中消失气泡:溶解时放热 弯管中左边水柱上升:溶解时放热导管中有一段水柱:溶解时吸热 弯管中右边水柱上升:溶解时吸热三、【课堂小结 典例拓展 中考延长】 课题2 溶解度 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试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2.力量目标:初步培育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试验简图)动手试验观看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试验条件的转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进展的思想观

21、点来对待事物变化。 二、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三、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四、试验预备 药品: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 仪器: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复习溶液的形成及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2、【新授课】【活动与探究 图9-8及9-9】 在肯定温度下,肯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无限溶解某种溶质。 参加溶剂或上升温度,又能连续溶解这种溶质。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肯定温度下,肯定

22、量溶剂里不能连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溶质并非饱和。 2.推断方法:连续参加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 最牢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肯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肯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二、溶解度 (一)固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定义: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条件:肯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到达饱和溶

23、质的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如Ca(OH)2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 (3)NA 物质、降温、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挨次CBA (5)从A溶液中猎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24、的方法猎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猎取晶体,相宜采纳 蒸发结晶 的方法猎取晶体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别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二)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三)混合物的分别 (1)过滤法:分别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别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溶质

25、受温度影响较小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溶质受温度影响大七、【课堂小结 典例拓展 中考延长】 八、【板书设计】 课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推断方法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二、溶解度 (一)固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定义 溶解度的含义: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溶解度曲线 (二)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 2.影响因素 (三)混合物的分别 (1)过滤法:分别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别几种可溶性物质 九、【课后反思】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把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

26、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展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2.力量目标:初步学会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四、试验预备 仪器: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 药品:水,食盐,硫酸铜固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比拟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内容1、【引入】复习溶解度相关学问。 2、新授课】【演示试验9-5】 一、溶液的质量分数 1、公式: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 100%(C S) 【争论】将【演

27、示试验9-5】中三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入表中。 3、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水的密度可以看作是1g/cm3,因此可以用量筒来量取)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例题1】 【演示试验9-6】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例题2】 【演示试验9-7】 3、【课堂小结 典例拓展 中考延长】 八、板书设计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液的质量分数 1、公式: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 100%(C S) 3、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2)用浓溶液稀释 九、【课后反思】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预备学问补充内容一课时) 一、物质的导电性与电离 1、演示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枯燥的NaCl、NaOH、蔗糖;C2H5OH、蒸馏水 不导电 NaCl 溶液、稀HCl (H2S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