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1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2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4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标要求 : 1、通过了解隋唐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 2、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知道隋唐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755年618年907年 朱温废唐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581年开元之治唐朝建立隋朝建立589年完成统一960年北宋建立隋唐五代十国隋唐兴继隋朝兴亡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隋,都长安,为隋文帝。589年隋灭陈(次子杨广统兵),南北统一。604年,杨广继位,为隋炀帝。广设仓库;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壹 隋朝兴衰营建洛阳广建粮仓京杭大运河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

2、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隋唐大运河:功过得失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二首有人说,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有人说,此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是一场灾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3、,加速运河沿岸城市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过度役使民力,加重人民负担;严重破坏农业生产;阶级矛盾被激化,导致农民起义。隋朝兴亡营建东都,每月征发丁男200万人,开凿运河,前后役丁更达数百万。大兴土木三下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石,三至涿郡。乘龙舟游江都时,随行舰船竟多达数万,绵延200余里。在位十年间,前后征伐的丁男,总计不下1000万人次。隋朝兴亡奢侈无度三征高句丽连续三年(612-614)三次出兵高句丽,无功而返成为反隋起义的导火线。(隋炀帝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丰足),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其后,人乃相食。隋书食货志隋朝兴

4、亡国富民贫“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隋炀帝积米多至二千六百余万石”马端临文献通考618年,宇文化及兵变,处死隋炀帝唐国公太原起兵隋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炀帝人为造成隋炀帝是暴君但不是昏君,只是实力承载不住他的野心。杨广【思考】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隋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简要分析隋朝对后世的影响结束分裂,再造一统制度创新,影响后世开通运河,贯通南北历史教训,惩戒后人1.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2.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以庸代役。3.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4.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

5、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5.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随后消灭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统一。1.大唐初建2.王朝盛世唐太宗: 戒奢从简、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唐玄宗: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重视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贰 唐朝的兴衰政治清平同:珍惜民力、政治勤勉、任用贤才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持续发展;唐玄宗:开元盛世 3、盛世表现经济发展农业:曲猿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

6、熟。 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手工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秘色瓷、唐三彩。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唐朝丝织技术高,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商品经济发展:1.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出现2.唐朝中后期夜市已经出现,商业管理有所松动3、盛世表现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西北:突厥 战争+设置机构东北:靺鞨 册封北部:回纥 册封西南:吐蕃 和亲、会盟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3、盛世表现民族关系-四夷宾服 意义: 进一步促进民族交融 有利于祖国边疆开发 有利于统一多

7、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政策开明 措施灵活方式多样民族交融 在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则允许保留原有的奴隶制,允许在本地区或本民族内部有自主权,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羁縻府州制度。在这些地区,行政建署名义上虽然相同,但与内地的府州在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羁縻府州的建署大多以各少数民族的部落为单位,不同于内地的以地理为划分,府州官不由朝廷派遣,多由其首领担任,实行世袭制,一般不征收赋税,他们只是定期向朝廷贡纳一定的财物。这样,唐政府于内地州府实行郡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奴隶制度,这就构成了唐朝的“一国两制”。唐代羁縻府州研究一个包容 开明的盛世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民族迁徙+争战割据+各族同化唐朝的民族交

8、融:统一政权+政令措施+友好往来上层归附+经贸往来+文化影响3. 盛世表现 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疆域辽阔盛世形成的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统治者开明、政策连续、开放制度发展创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从“开元”到“天宝”4、王朝衰落(1)背景(2)过程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八年,763年被唐平定。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军事举措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外重内轻。转折点:安史之乱(3)影响:4、王朝

9、衰落(1)社会矛盾尖锐,唐朝从此由盛转衰。(2)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中央集权(3)北方经济破坏,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少数民族侵扰,边疆告急。(1)藩镇的权力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藩镇割据形势图(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地方:藩镇割据武夫悍将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新唐书4、王朝衰落中央:宦官专权直接威胁皇权,掌握

10、皇帝废立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懿宗宣宗僖宗昭宗哀帝唐末十帝皇帝形同傀儡4、王朝衰落中央:朋党之争唐之朋党皆自小以至大,因私以害公。士之附会者不入于牛则入于李,不忧国家之不治,而唯恐其党之不进也。汉之党尚风节,故政乱于上而俗清于下,及其亡也,人犹畏义而有不为。唐之党趋势利,势穷利尽而止。范祖禹唐鉴卷十晚唐牛(牛僧孺)李(李德裕)党争历经穆宗到宣宗五朝,持续达40年之久。4、王朝衰落黄巢起义与唐朝覆亡4、王朝衰落875年黄巢农民起义爆发882年朱温投唐并镇压起义军控制政权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改国号“梁”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农民起义朱温称帝由盛转衰削弱统治进一步削弱统

11、治沉重打击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 汉、后周五个政权,称“五代”;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称“十国”。史学界把907年后梁建立到960年北宋代后周这一段历史称为“五代十国”时期。叁 五代十国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实质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后周世宗柴荣改革 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叁 五代十国755年618年907年 朱温废唐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581年开元之治唐朝建立隋朝建立589年完成统一960年北宋建立隋唐五代十国隋唐兴继“守成”的国家治理之思通向盛世的“通途”重视民力+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去奢省费选用廉吏+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包容开明+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