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教案及反思1_第1页
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教案及反思1_第2页
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教案及反思1_第3页
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教案及反思1_第4页
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教案及反思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单元课程课时备注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1.1光从哪里来1.2光的传播路线1. 3光的反射1.4光线与视觉1.5阳光里的色彩第二单元分匕旦 目匕里2. 1电磁铁2. 2电动机2. 3万能的电2. 4电从哪里来2. 5能量大转盘第三单元 转动的地球3. 1昼夜交替3. 2谁先看到日出3. 3变化的影长3. 4四季的变化3. 5四季的成因第四单元 食物与能量4. 1我们需要食物4. 2动物的食物4. 3植物的“食物”4. 4食物链4. 5生态平衡第五单元大自然里的老师5.1苍耳的启示5. 2鸟和飞机5. 3空投包的仿生原型5. 4防震原理

2、研究5. 5我们的空投包反思单元仰望星空的人里来)证据。师: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发光的物体?请把它们写下来。处理信息。师:刚才我们记下来的这些“发光”的物体都是自己发光的吗?生1:月亮不是自己发光的生2镜子也不是自己发光的师:对像月亮镜子这些物体看起来也是亮的但它们并不是自己发光的,它们是反 射了太阳或灯的光而显得亮。而太阳恒星萤火虫火把灯等物体自己能够发光它们 是光的来源所以称它们为光源。它们有的来自大自然是自然光源有的是人类制造 的光源是人造光源,人造光源被用在缺少自然光源的环境中为我们提供照明。我 们来看一看刚才写下的物体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证据。师:在远古时代白天有太阳为

3、人类的祖先照明。晚上太阳下山由于缺乏光源照明。 所以人们不得不目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聪明的人类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大自然,而 是创造性地改变着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人类的照明史也经历了很多变革, 请同学们阅读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人造光源开展史的相关资料看一看人类历史上 分别创造使用过哪些照明工具(学生阅读或查阅相关资料后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师:知道了这么多的光源它们都是怎样发光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 地方?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光源名称发光方法能量的来源油灯燃烧化学能台灯通电电能生:它们都会消耗一定的能源,它们在发光时也会发热。师:对光源发光时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其实光也是一种能量。

4、光源将其他能量转 化成了光能。拓展活动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知识?生师:请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成一张科普小报,下一节课带过来进行交流和 展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现象普遍存在,知道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 种类。在科学探究中,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学会区分光源,初步认识到人们的生活 离不开光。【教学反思】光从哪里来是大象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 的第一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主要引领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有的物体自己能 发光,而有的物体自己不能发光从而建立光源的概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区分 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引出人类采光与照明技术的开展中等内容渗透科技史教育

5、。 本课还引导学生比拟各种各样的光源的发光方式和能量来源来理解光是一种能 量形式了解其他能量形式与光能的转化方式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光。经过利用感官观察,认识光的颜色,培养学生 在探究中随时收集证据的良好习惯。整个活动实施下来,我觉得有几个缺乏之处需要改善:1、备课不充分,对课堂中时间的把握心中没数,致使拖堂。2、课堂上有时在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时没认真的去听,也没能及时的.给予评价。 其实这期间我是在思考我自我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3、最终一个环节固体的混合与别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实应先让学生 看书上的那两个最典型可是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去举一些例子。4、以后还要在备课上大下功夫。除

6、了备教材之外还要认真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知识,学生先想到的自我早一步想到。准备好多种方案,以及 时的应付课堂上会出现的一些尴尬局面。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教学设计教学要点本课中学生会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作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教学目标知道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作用的效果。基于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对问题作出有针性的假设,并 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小凳子 海绵 钩码 三角板 气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在茫茫雪原上,为什么步行者常会

7、陷入 雪中?而踩在滑雪板上就不会陷入雪地呢生:滑雪板接触雪地的面积比拟大,身体压在脚上相对集中的力就巧妙的分散到 滑雪板上,使得雪面的受力减少,人就不会陷进雪里了。而脚掌面积小于滑雪板, 脚作用力于雪地上的力大于滑雪板,故容易下陷。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并举例说明理 由生:与脚和滑雪板接触雪地面积大小(受力面积)有关,与压力大小(重量)有 关。例如:我们去沙滩上玩,如果骑行普通自行车感到寸步难行,但是如果是骑 行沙滩自行车,就行易容。还有在沙滩上驾驶沙滩电动车,更加行动自如;还有 重量小的人会陷进沙漠里,而重达数十吨的坦克却没有陷进去,就是因为它的履 带和沙

8、漠接触的面积比人的脚大得多,使得沙面的受力减少。沙滩自行车也是同 样的道理,它的轮胎比拟宽;还有,和爸爸坐在一样的沙发上,沙发凹陷的程度 不一样。师:同学们说到的,以上现象都是压力作用效果的表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压力 的作用效果以及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既然这接课我们要探究与压 力相关的内容,哪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压力这一概念。压力就是指垂直作用(90度)在物体外表的力,它有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效 果。我们所说的形变就是指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小体验,请同学们用大致相同样的力按压三角板,和 气球,并说说你的发现。生:我用大致相同的力按压三角板边沿时,三角板只是轻

9、微的弯曲,而按压气球 时,被按压的局部深深凹陷。我发现用力(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一 样。师:刚才同学们的假设和猜测是否正确呢?哪就需要同学们来设计一个压力作用 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模拟实验,来证自己的观点。在设计模拟实验之前,我们 先来实验中用到的材料:海绵、小桌子、钩码。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材料分别 模拟了什么?生:海绵模拟雪地,小桌子和钩码模拟重物。师:同学们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需要的器材,实验方法,相同条件,不同条件以及实验步骤。下面 就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猜测设计模拟实验方案。师:请各小组提供设计方案。生1:我们设计的方案是

10、海绵的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我们的假设是: 接触面积越小,海绵凹陷得越深;接触面积越大,海绵凹陷得越浅。生2: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受力(压力)大小的关系,我们的假设是:压力不同,接 触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得越深;压力越小,海绵凹陷得越浅。师:这个小组设计的方案真好,而目每个小组表达得很清晰,掌声送给他们。请 同学们想一想,在两个方案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生:两个设计方案都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睑,我们要注意实验条件的限制,在 有多个实验条件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这样做出的实验才是有效的。师:是的同学们,你们思考的非常认真,用控制变量法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 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

11、。接下来就要进入我们的动手实验环节了,来验证我们 的猜测是否正确,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下方案进行实验(如果不打算让学生动手实 验,播放课件视频即可)师:时间到,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的数据记录,我们能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生1:根据实验数据我发现受力面积相同时,如桌子腿与海绵接触时,压力越大, 凹陷程度越深,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浅。生2:我发现受力面积不同,重量(压力)相同时,如桌面与海绵接触时,凹陷 程度浅,而桌腿与海绵接触时,凹陷程度深。师:非常好!你们的总结很完整。通过我们自己制订实验计划、证据,我们知 道了: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

12、 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 师: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制订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的?需要注意些什么?生:我知道使用控制变量法时要注意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 变。师:我们学会了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据,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我觉得做实验是证据的方法之一,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来证据。师:回答得非常好,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收集资料, 例如:观察法、实地考察法 查找资料法今后我们在课外证据来证明自 己观点的时候,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在茫茫雪原上,为什么步行者常会陷入雪中?而踩在滑雪板上就不会陷入雪地呢?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提出问题猜

13、测与假设滑雪板的接地面积比拟大,身体压在脚上相对集中的力就巧妙的分散到(),使 得雪面的受力(),人就不会陷进雪里了。滑雪板上减小猜测与假设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说明理由。猜测与假设与接触雪地面积大小(受力面积)有关与重力(压力)大小有关猜测与依据沙滩车坦克以上的现象都是压力作用效果的表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下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力:是()作用在物体外表的力,它有使物体发生()的作用效果。压力的方向明确概念垂直形变用相同的力在两个物体上按压,说说你的发现?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一样。制定计划设计一个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模拟实验。任务

14、实验材料实验方案-小桌子、 海绵。我们提出的问题:海绵的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吗?我们的假设:受力面积相同,受力(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反之凹陷程度越小。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变相同条件:施加在桌子上的重量不同。不同条件:海绵的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实验材料:小桌子 钩码、海绵实验方案一.将桌面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形变。.在小桌上放上分别放上2个钩码、4个钩码观、更多的钩码。实验步骤:.仔细察海绵的形变状况。海绵的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实验记录表海绵和小桌子的状态凹陷程度(大,小)桌腿与海绵接触时桌面加上钩码,桌腿与海绵接触时实验方案二钩码、同一种海绵。我们提出的问题:海绵的凹

15、陷程度与(受力)压力大小有关吗?我们的假设:受力(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是,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反之,凹陷程度 越深。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变相同条件:桌子接触的面积不同。不同条件: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受力(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方案二.在桌面放上2个钩码,桌腿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状况。.倒置桌子,桌面放上2个钩码,桌面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凹陷状况。实验步骤:.仔细察海绵的形变状况。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记录表海绵和小桌子的状态凹陷程度(大,小)桌面加上钩码,桌腿与海绵接触时桌面加上钩码与海绵接触时分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如果没有实

16、验器材, 播放下面视频)实验探究实睑一:海绵的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o实验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小,凹陷程度()o越大越小实验一:海绵的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PU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记录表实验二: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受力(压力)大小的关系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0实验结论压大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0越小越大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依据课标理念,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用教材 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路,设计了问题引入、经历探究总结提炼、激发兴趣 这几个教学环节。一、问题引入,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

17、。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 问题,异常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 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努力去开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本领。二 将猜测、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 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三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 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全过 程。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四、激发科学情趣,懂得科学道理。使得学生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 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导。缺乏:针对有些学生的回答

18、还是有些操之过急,没有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本 事,我想在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和研究解决。光从哪里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光从哪里来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引领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有的物体自己能 发光,而有的物体自己不会发光,从而建立光源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区分自然 光源和人造光源了挥人类采光与照明技术的开展史,渗透科技史教育。本课还引 导学生通过比拟各种各样的光原的发光方式和能量来源来理解光是一种能量形 式,了解其他能量形式与光能的转化方式。【学情分析】本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认识光源,知道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内容不 多,难度不大,教学中融入了人造光源开展史等科技史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饱满充实 【教学目标】知道光来自光源能区分光源和非光源。知道常见的光源能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教学准备】材料准备:人造光源开展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