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集训】2022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限时集训】2022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限时集训】2022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限时集训】2022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限时集训】2022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1专题限时集训: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2022海南卷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解析:盐酸为一类化学物质,其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从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个调节过程称为体液调节。答案:D22022江苏卷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解析:结构是线粒体,为

2、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A错误;是突触前膜,当其兴奋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是胞吐,C错误;结构是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是Na大量内流引起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答案:D32022哈尔滨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构成反射弧,但构成反射弧的细胞不只有神经元B气温骤降不会改变机体内呼吸酶的活性,因此耗氧量不变C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传送激素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D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较高,诱导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多尿症状解析:构成反射弧的细胞不只有神经元,如传出神经末

3、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正确;气温骤降时,为增加产热,耗氧量增加,B错误;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传递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等,C错误;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在于出现尿糖,尿液渗透压增大,引起渗透性利尿,D错误。答案:A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生理功能B大量出汗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解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长时间奔跑消耗糖原较多;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足球运动员的高效运动是神经和肌肉协调的结果;大脑皮层是控制生命活动的

4、高级中枢。答案:B52022全国卷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解析: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后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后不会引起小鼠

5、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答案:C62022日照模拟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后神经细胞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B神经冲动的传导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D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神经递质受体蛋白解析:突触后神经细胞与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可构成突触,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A错误;兴奋的传导与神经细胞对Na的通透性增加有关,B正确;在反射弧内,神经冲动单向传导,C错误;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D错误

6、。答案:B7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结构乙表示垂体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解析:读图知结构乙表示垂体,A正确;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C正确;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D正确。答案:B82022潍坊模拟机体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物质运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作为生物大分子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密切相关C性激素在载体协助下进入靶细胞D淋巴因子、

7、激素等信息分子在机体内的运输都是定向的解析:神经递质是一类小分子物质,但以胞吐的方式运输,A错误;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B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进入靶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C错误;淋巴因子、激素等信息分子都是通过体液运输,流到全身不是定向运输,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D错误。答案:B92022郴州三模如图所示,某种化合物与细胞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B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

8、脂双分子层D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解析:Na内流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A错误;据图分析,某种化合物与细胞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正确。答案:A10NO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第一种气体神经递质,NO具有疏水性,可自由穿过细胞膜,但并未在突触后膜上发现相应的受体蛋白。NO能激活细胞内GC酶的活性,使GTg/g甲状腺含碘量mg/g甲状腺激素nmol/L促甲状腺激素mU/L模型组对照组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模型组大鼠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_抑制/促进,且表现为行动迟缓,对拍击声反应呆滞。模型

9、组大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降低对于_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是_。综上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_。25羟色胺是可以作用于下丘脑的一种神经递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5羟色胺含量有明显的上升。由此推断5羟色胺对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有_作用。3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出,大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一种_调节。解析:1模型组大鼠用含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依据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用等量不含次氯酸钠的清水处理”。由上述表格分析可知,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由于模型组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会导致其体内严重缺碘,因此利用碘合成的甲状腺激素的能力也明显降低。由负反馈调节可知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释放起抑制作用,而模型组大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却比对照组的高很多,说明甲状腺激素含量的降低对于垂体分泌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抑制作用减弱。由表格中两组大鼠的体重及模型组大鼠的行为表现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5羟色胺是可以作用于下丘脑的一种神经递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5羟色胺含量有明显的上升,由此可推测模型组大鼠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的原因之一为较多的5羟色胺作用于下丘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