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_第1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_第2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_第3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_第4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客 至杜 甫客 至杜 甫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解题:这首诗大约写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县令)相过(拜访)。解题:这首诗大约写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 客 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译文】屋南屋北都萦绕着漫漫的春水,只看见成群的鸥鸟天天飞

2、来。花间的小路不曾因为客人而清扫,茅草的院门今天才为您的光临而敞开离城太远,盘中的菜肴没有多样,杯中的酒水因为家境贫穷只有旧醅。要是肯和邻家的老翁相对饮酒,就隔着篱笆叫他来尽最后几杯。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为什么一开篇诗人就写景呢?即从“但见”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怎样的奥秘? 寓情于景,表现了他的孤独寂寥心情。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为什么一开篇诗人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颔联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诗歌的结构上有何作用?互文。承上启下。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并点题。前句不仅说不常来客

3、,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了铺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颔联采用了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醅。 “无”和“只”两字,这不是客套话,句句都是实情。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请体会“无”和“只”两字所蕴涵的情感。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醅。 “无”和“只”两字,这 从“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 以此结束全诗,余味无穷邻翁来了没有呢?这用不着交代,当然是来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从“尽余

4、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待客客至 杜甫客至 待客皆春水、但见客至前不曾、今始为客来时无兼味、只旧醅客至后相对饮、尽余杯客至后寂寞惊喜诚挚欢快清新明快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皆春水、但见客至前不曾、今始为客来时无兼味、只旧醅概括主旨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5、和人情味。概括主旨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 宾 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 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 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 乘兴还来看药栏。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当时杜甫住在成都草堂。诗中的来宾,大约是个地位较高的人,诗人对来访的贵客表示了感谢之情,言辞较为客气。 宾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客至课件2【译文】 我栖身的这地方过于偏僻,很少有人来,我年老多病,需要搀扶难以多拜,请您担待。我老朽之人哪有名动天下的文章,你远来看我,车马停在江边,让我感谢又感慨。尊贵的你屈尊停留这破草房整日,让我很不自在,

6、只能用粗茶淡饭招待你,我这腐儒没钱没能耐。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 【译文】阅读客至宾至,比较两首诗在情感和用语上的差异,说说诗人为什么分别用“客”“宾”为标题。 两首诗都是些迎接和招待客人的,但由于对象和诗人的情感关系不同,“宾”是“贵介之宾,”“客”是“相知之客”,因而诗中的情感和用语不同。 客至中的情感显得真诚深厚,亲切融洽富有生活气息。宾至的情感虽也是真情实感,但因为是“贵介之宾”,就显得客套和拘谨,有应酬和敬而远之的成分。 在用语上,前者通俗明白,如话家常;后者庄重严肃,语带调侃。阅读客至宾至,比较两首诗在情感和用语上的差异,说说诗

7、编后语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

8、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