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L3E10K9R8T2 HX9X3P9K5O10 ZF6X3G1P9B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16孔 雀 东 南 飞(并序)教学目的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二、明白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责;三、明白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把握“ 相”、“ 迎” 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教学重点一 明白偏义复词、古今异义的特点,把握“ 相”二 疏通文意,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感情;教学难点、“ 迎” “ 谢” “ 见” 等的一词多义;一 通过人物对话感知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二 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懂得作品的浪漫主义颜色;教学课时 2 课时
2、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木兰诗引入二、引导同学读“ 预习提示”;1.补充介绍:“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 乐府诗” 或简称“ 乐府”;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2.同学默读“ 预习提示”,摸索问题;、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进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有什么不同?(诗经、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见“ 预习提示”)作者怎样来表达主题思想的?(通过塑造焦仲卿、 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
3、对话;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分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三、释词; 同学在阅读本诗时,对以下三类词懂得简洁产生歧义;老师需要加以点拨、归纳,使同学能举一反三;1.古今异义;同学完成“ 摸索和练习” 题四,老师点拨;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相径庭;假如把古义和今义混淆起来,就会产生歧义;2.一词多义;同学借助工具书完成“ 摸索和练习” 题五;老师点拨、归纳;指导同学除 “ 摸索和练习”题五外, 再从课文中
4、找出带有“ 相”字的句子, 然后赐予注音、释义、归类;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相同; 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3. 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四、懂得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把握结构;1.依照故事情节进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5 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第 1 部分( 12 段) 兰芝自诉 开端 揭示冲突 第 2 部分( 312 段) 遭遣盟誓 进展 推动冲突 第 3 部分( 1322 段) 被迫改嫁 连续进展 连续推动冲突 第 4 部分( 2432 段) 双双殉情 高潮 冲突进入顶峰
5、 第 5 部分( 33 段) 鸳鸯和鸣 结局 解决冲突 2.在分析情节进展的基础上,让同学复述全诗内容;要求:抓住主要情节进行复述,防止拖沓;3.概括内容,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明确:诗歌前面的“ 序” 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老师结合“ 序” 进行讲解)五、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使同学明白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1.本诗开头两句(第 1 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明确: 不能删; 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2.第 2 段从 13 岁说到 17 岁,一一道来
6、,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进展有什么关系?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 赋”;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慧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要求同学从诗中再找出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明确:第 13 段是第 2 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慧,很有教养,但转换了表达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第 9 段写兰芝临别“ 严妆” 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冷静、冷静、镇定自如的性格;既突出了“ 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第 2 段从时间上( 13 岁 17 岁)作了纵的铺陈,第 9 段就从妆束、服饰、姿态
7、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进展有何关系?明确: 这个比如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 其次次是焦仲卿说的, 他用这个比如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转变初衷;说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显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如和故事情节的进展是一样的,人;并能推波助澜, 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意 义,六、布置作业 分析焦母的刘兄的形象以及人物的典型意义;第 二 教 时教学过程 一、结合语境,懂得“
8、黄泉共为友”;1.联系上下文,懂得“ 黄泉共为友” 的含义;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明确: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冲突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 友” ,以此来向焦母求情;说明仲卿对爱情的珍爱和忠贞;2.联系全文,懂得“ 黄泉共为友”;“ 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明确: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别的决心:“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在焦母的压力下“ 遣去慎莫留!” 仲卿就表示了他坚决的信念:“ 今如遣此妇, 终老不复取!”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转变初衷,对幸福生活仍存一线期望:“ 不久当归仍,仍必相迎取;”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仍是信誓旦旦:“ 不久当仍归,誓天不相负!”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
9、,一线期望已绝,他毅然表示:“ 吾独向黄泉! ”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 自挂东南枝;”由此可见, 焦仲卿始终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后来的一切活动, 都发端于 “ 黄泉共为友”;可以想见起初说这句话时,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懂得“ 黄泉共为友”;故事发生在“ 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步占据了统治位置,并进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 七出”、“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等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缘由;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
10、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说明与兰芝“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宝贵的; 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封建礼教, 焦仲卿举起的那面抗击的旗小结: 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对语言懂得的深度和广度就越丰富;那么,我们对作品阅读理 解的水平就越高;二、分析人物形象;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焦仲卿和刘兰芝)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 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喧闹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布满叛逆精神)2.试分析刘兰芝的形象;刘兰芝是一个聪慧、和善、 爱劳动、 重感情, 忠于爱情的人;
11、 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惧怕;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3.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刘 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同学争辩,然后总结;)4.同学归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印证“ 预习提示”)三、争辩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假如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涉江具有浓郁 的浪漫主义颜色;那么, 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明确: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布满了浪漫主义颜色;而中间表达焦、刘爱情悲剧,就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统观全文,作者使开头、中间、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善的艺术整体;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州货运从业资格证网上考试
- 2024年十一月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合作运营协议
- 2025年商洛货运资格证考试有哪些项目
- 旦加偏旁组词10个
- 2025年莆田客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教材
- 两个细则宣贯(共105张)
- 2025年江苏南通市高三年级统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全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1-C-Story-time陕西公开课教案
-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如何培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 全科医学培养的病例讨论教学
- 智慧数字博物馆建设方案
- 2020年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 ACS患者救治总流程图
- 防爆检查五十条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 多巴胺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动物学海滨实习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鲁东大学
- 2022版器械GCP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