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7. 多点有变化 通用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7. 多点有变化 通用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7. 多点有变化 通用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多点有变化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一、教学目标 1掌握竖三点、横四点的写法,学会书写“求、法、默”。 2通过临习,进一步感受多点变化的结字规律,体会随字异形,互相呼应。 3培养观察和模仿能力,养成观察对比、归纳总结的习惯。 4欣赏曹全碑,初步了解汉隶。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竖三点、横四点的写法,了解多点的变化。 2通过临习,进一步体会多点的变化和呼应,感受随字异形。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王献之习字的小故事。(播放视频)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近这小小的“点”,一同探究点画的奥

2、秘与神奇。出示并朗读课题:多点有变化。 (二)观察比较,复习各点 出示:例字“求”。 同学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的“求”字,有五个不同的点,分别是右点、挑点、撇点、长点和右点(按笔画顺序说)。可见点画的成员有很多,老师带来四个比较典型的点画,大家观察一下,想一想它们分别是哪几种点画? 出示:左点、右点、撇点、竖点。 同学们还记得它们的写法吗?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书写一遍。注意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学生写的点画。(三)深入分析,学习书写 同学们,一个字中出现多个“点”,点画的方向会有变化,形态也各不相同,即 “点”势不同则形不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3、点”的其他变化,并写写带有它们的汉字。 1学习“令”字点的写法变化 请大家仔细观察“令”字的点画,你发现两点有什么变化吗?学生:一个是右点,最后的点变为竖点。 这样既有变化,又让字更加平稳挺拔。 2三点的组合及写法 指导学生写好例字 “法” “受”,体会多点有变化的结字规律。刚才我们感受了“令”字点的变化,那三个点组合又会是怎样的书写形式呢?出示:“法”。(1)读帖分析,观察感悟。引导学生从点画的位置、方向、形状、大小几方面学习感悟。引导学生从点画的位置、方向、形状、大小几方面学习感悟。(2)记忆特征,领悟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深刻领会多点变化的规律与写法。(3)教师示范,学生临写。教师先

4、做示范,学生试着临写三点水,再写“法”,小组内评议、改进。教师巡回指导,集体纠偏,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4)总结。“法”字竖三点组合。第一点取右斜顺势,下两点一气呵成,提画与下一笔呼应。“法”字竖三点组合。第一点取右斜顺势,下两点一气呵成,提画与下一笔呼应。(5)提升。中国的汉字千千万,“法”字三点称为竖三点,那若是横向的三点又该如何书写呢?出示:“受”。教师提出自学要求:一读,二记,三写。学生完成“受”字自学任务,并写出来。3四点的组合及写法 通过探讨与自主学习,同学们对三点组合的写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重点学习四点组合变化。出示:“默”。(1)谁能说一说“默”的横四点在书写时要

5、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位置、方向、形状、大小四个方面回答。横四点首尾两点比较粗长,中间两点略小,间距基本匀称,形态各异。横四点首尾两点比较粗长,中间两点略小,间距基本匀称,形态各异。(2)请同学们试着临习四点底,同学互评,再试写一个“默”。4. 习字指导,完成作业(1)学生根据教材“一点通”总结书写方法,特别关注多“点”的写法变化与呼应。如:“默”字的形状呈正方形,上大下小,上重下轻,四点间距均匀;“雨”的点上下呼应,左右相对。(2)学生描红“求、法、默”,注意提按,一笔写成,不涂不抹,完成作业纸内容。先仿影写,再单独写字。(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4)学生创作:“求”“法”。(四)读

6、帖比较,探究发现1出示横四点的字:“默然无烈”。对比四点底,强调随字异形的书写要领。2书法名家写多点的字时,点画变化万千,充满灵性。我们来感受一下点画的形态特点和呼应关系。(1)欧体用笔,点画转折处方多圆少,显得刚劲挺拔,清雅秀丽,规矩端正。(2)颜体的点显得浑圆饱满,并且笔画多向,字体显得端庄大方。(3)柳体的点呈斗行,折笔棱角十分鲜明,显得刚健有力。(1)欧体用笔,点画转折处方多圆少,显得刚劲挺拔,清雅秀丽,规矩端正。(2)颜体的点显得浑圆饱满,并且笔画多向,字体显得端庄大方。(3)柳体的点呈斗行,折笔棱角十分鲜明,显得刚健有力。(4)赵体的点有行书的笔意,点画圆秀,多前后呼应,笔意相连。(五)碑贴欣赏,学习经典 欣赏曹全碑,了解汉隶。 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最后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块汉碑代表作品她的碑文秀美多姿,横画一波三折,起笔多是圆头,俗称“蚕头”,还有汉隶独特的“雁尾”,笔画线条圆顺,长而舒展,被誉为隶书中的“兰亭序”,这就是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碑文记录了几次战争,对于研究汉代历史有重要的价值。隶书由 HYPERLINK /doc/5253263.html t _blank 篆书简化而成,为了书写更加便捷,篆书的圆转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