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阳市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阳市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山西省阳泉市阳市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图1为“中国北亚热带柑橘生产的气候适宜度相对于多年平均值的变化图”,由图1可知,符合我国北亚热带地区柑橘生产发展变化是 A气候适宜度不断增加,生产风险降低B各气候要素的适宜度不断下降,生产风险增加C柑橘生产的北界将不断北移,生产面积扩大D全球气候变暖,使柑橘生产的气候条件更加适宜参考答案:C2.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回答从图中可以判断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A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蒸发强C暖流影响,气温高,蒸发强 D信风影响,降

2、水少参考答案:A3.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外圆为北回归线,粗线表示等太阳高度线。完成A地所在经线穿越六大板块中的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参考答案:C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13题。图31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A. 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2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3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

3、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参考答案:C A B5. 下图中的四条斜曲线表示汕头、基多、圣保罗、海口四地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竿影长度及竿影的朝向,四地的竿长均为2米。读图回答与四条竿影轨迹相对应的地方分别是A圣保罗、汕头、海口、基多 B汕头、基多、圣保罗、海口C海口、基多、圣保罗、汕头 D汕头、海口、基多、圣保罗参考答案:D6. 下表为我国沿海四个省区相关资料,据此回答省 区省省省省面积(万平方千米)17、9810、1810、2612、14人口(万人)8642467774383471平原比重(%)21、723、26910森林覆盖

4、率(%)57、160、514、862、9由表中数据可知各省区A、面积越大,人口数量越多 B、平原比重越小,森林覆盖率越大C、人口密度与各省区的平原比重有一定关系 D、人口数量越多,森林覆盖率越低参考答案:C7. 读海南岛图,回答下列分析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建盐场的因素是A.甲地接近副高,降水少,蒸发旺盛B.丙地地势平坦,盐场面积大,利于海水蒸发C.丁地地处雨影区,降水少蒸发旺D.乙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参考答案:C8. 读“西安市的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12-13题。12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外圈人口低速增长 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

5、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大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ABCD13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A市中心区和外圈 B市中心区和内圈 C中圈和外圈 D内圈和中圈参考答案:C D9.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B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热带雨林能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参考答案:B10.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 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A11.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织拟用该卫星的数据进行

6、自然灾害监测研究。下列选题不适合的是 A.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B.珠江口赤潮动态监测与预报 C.华北平原泥石流监测与预报 D.西北地区沙尘暴监测与预报 参考答案:C12. 下图曲线甲反映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情况,据此回答该地的纬度为A、15N B、8、5N C、0 D、15S参考答案:B13. 甲、乙图为某气象站绘制的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6月、12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其中a、b分别代表方向不同的坡面。完成甲图中,在1600米以下,a曲线上各点的温度远低于同海拔的b曲线上各点温度的主要原因是Aa处降水多 Bb处受暖流的影响Ca处受冬季风的影响 Db处受台风的影响参考答案:C1

7、4. 读下图,回答Y是A.水力发电量 B火力发电量 C.风力发电量 D.核发电量参考答案:A15. 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读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表(表1)回答56题。表1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甲总抚养比34.334.331.232.330.631.430.130.430.6少年儿童抚养比23.823.820.621.118.918.616.416.515.7老人抚养比10.510.510.611.211.712.813.713.914.9全国平均水平总抚养比42.943.641.740.538.64

8、0.138.337.536.7少年儿童抚养比32.732.330.228.626.827.425.624.623.7老人抚养比10.211.311.511.911.812.712.712.913.05甲省区总抚养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因为 A养老体系完善,劳动力抚养负担小 B社会经济较发达,生育率偏低C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D该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力迁出6关于我国抚养比变化产生的影响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总抚养比过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用工紧张B老龄人口抚养比较快增长,社会养老负担重C总抚养比将快速下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D总抚养比偏高,改变职业构成参考答案:B C16. 图1为我国某区

9、域等高线图,图2为沿AC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如果图中等高距为40米,则图中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A120米 B150米 C160米 D140米参考答案:B17. 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汛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A. 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 都受夏季气温的影响C. 都受地形的影响 D. 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影响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汛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故选D18. 读图(图中的角度为22),回答13题。1若图中为一年中的最大值,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矗

10、立在甲处的旗杆日影逐渐变长B轮船自西向东跨越北印度洋是顺风顺水C寒带范围将由南极圈向南极点逐渐缩小D尼罗河水量变小但仍然存在明显的汛期2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4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 A30E B150W C30W D15E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此时地球上光照情况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1.C 2.D 3.D19. 图3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20.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

11、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参考答案:B C20. 图7为我省某中学独轮车比赛的瞬间实景拍摄,时间为夏季15点。 图中直线跑道的走向大致是 A. 东北一西南 B. 东西 C. 西北一东南 D. 南北参考答案:C【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方位与日影规律。解析: 四川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季15点时太阳从南偏西照射过来,则物影朝北偏东。图示跑道与影子大致垂直,影子与太阳方向连线为东北西南,则直线跑道走向大致为西北东南。【思路点拨】1.日出、日落方向 三幅图中的晨昏线均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处于日出时刻,根据上图可以得出:甲图: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都正东升。乙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北极

12、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东北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北升。丙图: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东南升;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南升。同理,可以三幅昏线日落图,找寻日落方向规律。核心记忆:点赤(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正东升、正西落;点北(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处正北升、正北落;点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处正南升、正南落2. 白天太阳方位:(1)上午:太阳偏东(2)正午:太阳正南、正北或直射(3)下午:太阳偏西21. 读“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图”,完成 图中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C西西伯利

13、亚地区 D西欧地区参考答案:A22. 分享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商关系网络的构建,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实现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广东省东北部 五华县总人口146.3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128.81万人,改革开放早期前往珠三角务工者众多。到2017年底, 五华县网民约85.4万人,普及率为58. 33%。读“农村淘宝项目”的行动者网络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在农村电商网络建立后,为更好地实现“农货进城”,当地应该A.降低农产品价格B.力求纯手工制作C.发展地方特色产业D.加强政府干预11.关于五华县农村电商网络的发展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可优化利用村域空闲房屋资源可以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农村闲置

14、土地增多农村失业率上升A.B.C.D.参考答案:CA10.更好地实现电商网络平台上“农货进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是可持续的举措,地方特色产业既包括特色农产品,也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特色产品;A、B选项只是权宜之计,降低农产品价格不能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手工作坊不能形成产业化经营,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过多干预不一定利于产业发展,应让市场起更大的调节作用,故选C。11.改革开放前期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员外出务工经商,使得农村房屋和土地闲置,留守老人孩子居多;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使得外出人员返乡回流;并投身于电商行业,使得闲置的房屋及土地资源得以更好利用,电商产业发展催生第一、二、三

15、产业共同发展,原来闲置的土地利于少数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特色农产品;同时也使得老年人口比重降低。故选A。23.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通道:大东湖水系;武湖水系;府河水系;后宫湖水系;青菱湖水系;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回答武汉市夹两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A兴建高档观景(江)建筑 B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兼顾防洪之需要C大力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修建城市立体交通运输网参考答案:B24. 下图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和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B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C处比处

16、建港条件优越D处河岸比两处侵蚀更严重6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B全年流量变化小C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参考答案:5.D 6.C【知识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以及河流水系水文特征。 解析:5题.从乙图可以看出,该河位于大陆东岸,河流向东注入海洋,地势西高东低;EF处为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河流,从中心向两翼,岩层由老到新;位于凸岸,堆积作用为主,位于凹岸,侵蚀作用强,相比更适合建设港口。6题.该河流自西向东流,E岸为左岸,有泥沙堆积,F岸侵蚀严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位于北半球;该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地区,河流有结冰期,某些河段南北流向,不同河段结

17、冰期不同,可能有凌汛;从上述分析可知,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河流流量变化大;根据EF河段的地下水流向可知,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思路点拨】 等值线的判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5. 可用于监测该断层移动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 D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参考答案:B26.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A. 地面蒸发 B.

18、 水汽输送 C. 大气降水 D. 地面径流8.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气候的大陆性变强植被覆盖率增大河湖及其水量增加太阳辐射更强A. B. C. D. 9. 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变体现了A.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C.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参考答案:7. C 8. A 9. C7. 由图可知,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阻碍了印度洋水汽输送,使西北地区更加干燥,风力作用逐渐增强,降水逐渐减少,选C。8. 青藏高原隆起后,西北地区降水减少,晴天多,因此太阳能更加丰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增大,大

19、陆性增强。选A。二、 判断题(共10分)27.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参考答案:B28. 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 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候,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2题:31.该山脉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2.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是( )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参考答案:C A29. 三峡水库的建设可以加宽、加深长江下游航道,改善航运条件。参考答案:B三

20、、 综合题(共38分)30. 下图7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并且甲地常年受西风的控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个要点2分)(1)图示区域位于 半球,判断的依据是 。(2)此时图示区域为该半球 (冬或夏)季,说明理由。 (3)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数值上看abcB从数值上看cba C从数值上看baD从数值上看ab 参考答案:(1)南(2分), 甲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可以确定甲地位于40S以南。(2分)(2)夏(2分), 同纬度的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2分)(3)C(2分)31. 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图。

21、材料2:据有关部门调查,从2000年以来四川省各类开发建设项目达到7 280多个,占地总面积近42万公顷,累计的弃土、弃渣总量高达16亿立方米,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已成为四川重要水土流失源。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四川省耕地中坡地、梯田占了耕地总面积的88%,这些坡耕地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是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发源地,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大都位于这一地形区,然而对坡耕地的改造至今仍严重滞后。(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 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2分)(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_。(2分)(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_。

22、(2分)(4)四川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对中下游的危害是什么?对三峡水库的危害是什么?(3分)(5)由材料2分析可知,造成四川省严重的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治理?(3分)参考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2)气候干旱,降水少(3)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4)对中下游:淤塞河道,抬高河床,导致洪水漫溢,引发洪涝;淤塞湖泊,使其调蓄能力减弱,加剧洪涝;影响航运。对三峡水库:使其库容量减小,缩短其使用年限。(5)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工程建设;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治理措施: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继续营造长江

23、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加大宣传、监管及执法力度等。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下图)。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采寻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且寿命较长。近几十年来,为这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形成人象混居。野象伤人、偷食庄稼、踩踏房屋、攻击牲畜家禽等时有发生,而村民在斗争中只能无力驱赶,并无其他应对之策,少数不堪其扰

24、的村民,在极端情况下则会选择报复杀害而造成亚洲象的死亡,人象矛盾突出。(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说明云南亚洲象栖息地演变成生态孤岛的过程。 (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参考答案:(1)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原始森林,植被茂密,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河谷地带,水源充足,为亚洲象提供生存空间;人烟稀少,对亚洲象的干扰少。(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森林大面积锐减;毁林开荒,原生植被迅速减少,导致栖息地面积缩小;水电站、高速公路等建设分割、破坏栖息地,导致栖息地破碎化,并阻隔种群交流,形成生态

25、孤岛。(4)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加强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建设,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经过(位于)亚洲象栖息地时,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任答3点)(1)根据图示信息,1975年亚洲象栖息地范围大并且连片分布,到2014年分布范围减小并且出现碎片化,故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是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根据材料,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采寻食物,可判断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有原始森林植被茂密,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河谷地带,水源充足,为亚洲象提供生存空间。同时云南西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