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_第1页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_第2页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_第3页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_第4页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八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能干的小手教学资源:幼儿的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大人做事(警察指挥交通,

2、厨师做出美味的饭菜,民间艺人捏出的“面人”等)的照片。 2.创设“邋遢大王”的家情境:“家”里图书、玩具、鞋袜、衣服乱摆乱放;衣橱、小床上的物品一片混乱;一个正方形的大箱子做的“神秘箱”,里面放有棉花包、正方体的积木、三角形等物品。 3.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物品,如修补的图书、绘画、制作的作品等;供摆放物品的展示台。 4.幼儿学习资源第1-2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用手模仿小鸡、小鸟等各种形象,复习五指的名称并感受手的作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通过游戏体验,使幼儿了解手的不同本领,感受做事的成功与自豪。 (1)游戏“摸宝贝”,使幼儿

3、初步了解手的作用。 教师出示“神秘宝箱”,和幼儿玩“摸宝贝”的游戏,可请幼儿摸一摸箱里的物品(棉花包、正方体的积木、三角铁等),幼儿感受后进行描述,请同伴猜想它是什么,也请幼儿取出物品后通过用手掂一掂感受物体的轻重,了解手的作用。 (2)创设帮助“邋遢大王”的家情境,引导幼儿帮助“邋遢大王”整理房间,尝试动手自己做事情。 请幼儿说一说:“邋遢大王”的房间怎样?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怎样帮助他整理?引导幼儿帮助整理图书,摆放玩具,收拾整齐小床,叠好衣服,卷好袜子,摆好鞋子等,幼儿整理后教给“邋遢大王”整理的方法。 (3)引导幼儿阅读学习资源第1-2页,学念儿歌能干的小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阅读灵

4、巧的手,进一步了解手的作用。 3.布置“能干的小手”展览,感受做事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幼儿展示自己用手制作的物品,如修补的图书、绘画、制作的作品等,说一说自己手的本领,并将自己的作品和同伴布置“能干的小手”展览会,感受自己做事的成功和自豪。 4.观看能干的小手教师自备教学资源,使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大人手的不同本领,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 幼儿相互交流:爸爸妈妈的手可以做什么?其他大人的手有什么本领?如警察叔叔可以指挥交通,厨师用手做出美味的饭菜,民间艺人捏出不同的“面人”等,使幼儿了解手的不同本领,激发幼儿愿意向大人们学习,让自己的手变得更灵巧、更能干。 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在家一起利用

5、废旧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将作品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进一步感受手的本领。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前一段时间,在我与中班幼儿共同游戏、玩耍时,发现他们虽然非常喜欢动手操作的活动,但是对手本身的认识却很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用小手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增进触觉的敏感程度。 2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学会保护手。 3在活动中,幼儿体验游戏

6、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 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 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每人一份(5个)不同颜色的手指帽。 2. (合拢放开)韵律音乐。 活动过程 1. 做律动(合拢放开),引起幼儿兴趣。 2. 认识手。 (1)知道每人都有一双手。 刚才小朋友在干什么呀?我们表演的时候用什么来做运动的呢?我们都有一双小手吗?请你们伸出来数一数有几个手指头?(学习词:一双手) 我们班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手,那看一看我们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启动幼儿说出

7、手指、指甲、手掌等名称,并发现手指长短、粗细的不同。 小结:我们都有一双手,共有十个手指头,手指头上有亮亮的、硬硬的指甲。指关节还能灵活运动,手指不一样粗也不一样长,它们的名字也不一样。 (2)认识手指 A.教师启发提问,并用拟人化口吻进行讲诉。 最粗最短的是谁呢?(大拇指哥哥点点头) 最小最瘦的是谁呢?(小拇指弟弟拉拉勾) 最高最中间的是?大拇指旁边的又是谁?(食指、中指跳跳舞) 剩下一个指头叫无名指。(无名指妹妹弯弯腰) B.练习说手指名称。(儿歌) 3、了解手的用处及保护手的方法 (1)谈话:手指的本领很大,那请小朋友说说它可以做什么? (2)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的手。 讨论保护手的方法:

8、不玩尖锐的物品、不咬手指;勤洗手、保持干净。 4.游戏“手指帽”,巩固幼儿对手指的认识。 5.到户外晒太阳,与幼儿一起进行手指游戏。 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大拇指哥哥点点头。 小拇指小拇指你在哪?小拇指弟弟拉拉勾。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乐导入法、观察发现法、游戏巩固法、感知操作法。活动开始,孩子们在轻松的音乐中,对手有感性认识,产生活动兴趣。然后通过观察,孩子们自己发现手上有什么,有几个手指,并进行手指和手的比较。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与孩子们共同搭建认识的平台。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背景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对身体

9、各器官逐步产生兴趣,而幼儿对身体各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通过此活动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很多的事情。 (2)、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3)、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活动了解认识自己的小手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说出手能做很多的事情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电脑课件 、录音机、磁带、纸、水彩、橡皮泥、纸偶等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

10、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又能写来又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请幼儿猜一猜。引出课题 2.手影游戏教师用手表演几样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如:乌龟,大雁,孔雀,猴子,白兔等,让幼儿猜,然后邀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手影表演,同时模仿动物的声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我们的小手小朋友刚才我们用什么做的手影游戏啊?引人本环节。教师戴纸偶讲手指宝宝的故事,然后问: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喜欢手指宝宝吗?它也在你们身上,我们来找一找它?看看它是谁啊?请小朋友伸出手来看一看。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

11、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三)玩游戏:随音乐和老师一起玩小手拍拍。 (四)看电脑课件,让幼儿说一说画面中的人们都用双手在做什么?再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知道手都能做什么?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五)幼儿自选材料用手进行操作。如折纸、画画、泥塑等。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用手做事情的? (六)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 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教育幼儿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玩刀子,剪子等;冬天洗完手要抹护手霜,出门要戴棉手套。 (七)结束活动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

12、,小手很高兴,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夸夸我们能干的小手吧!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在操作活动中知道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动物大指偶5个(熊、老鼠、小白兔、鸭子、狗)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撕好的纸条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导入:小兔开了一家面馆,需要你们帮它做一些面条, 出示材料: 1、你会用哪些方法来帮它做面条?(幼儿讲述、操作) 2、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做的? 教师总结:可以用撕、折、剪、搓。 3、你的

13、小手还会做什么?(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呢。 二、观察手知道手的结构和手指的名称 (一)认识手的结构 提问: 1、你们都认识我吗?我身上有好多的秘密,你能找到吗?(幼儿观察自己的手) 2、边讲述边说(有手指、手心、手背、手掌、指甲、指纹。) 3、指纹、指甲有什么用?(手指上还有不同的螺旋纹、指纹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案、指甲可以保护我们的手指。) 4、我们的小手为什么会动呢?(有关节,关节会带动手指进行运动)幼儿动一动手指,找一找关节。(手指兵) 游戏儿歌:一号兵出列,齐步走;二号兵出列,齐步走;三号兵出列,齐步走;四号兵出列,齐步走,全体出列,齐步走。解散。

1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手是由手指、手心、手背、手掌和关节组成的。 (二)认识手指的名称 出示手偶:现在老师的小手要变魔术了,变成一棵大树,有几只小动物想来树上玩游戏,1、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小熊来爬树,爬呀爬,一爬爬到。)(大拇指上)老鼠爬到小指上;小白兔爬到中指上;鸭子爬到食指上;小狗爬到无名指上。 2、拇指上有什么小动物? 3、小狗在哪个手指上?(复习巩固认识手指名称) 游戏儿歌:拇指拇指碰碰,食指食指碰碰,中指中指碰碰,无名指无名指碰碰,小指小指碰碰,小手碰完握起来,土豆土豆心心,土豆土豆皮皮。土豆心,土豆皮,土豆皮,土豆心。 三、知道手的作用 过渡: 1、现在我们的手指想来比一比,看看哪

15、个手指的作用最大? 2、请小朋友用大拇指来拿纸,(幼儿尝试,不行) 3、加上食指尝试 (可以,但是不能那很多) 4、加上中指(可以,还是不能拿很多) 5、五个手指一起拿(可以抓起很多) 教师总结:我们小手就是一家人,多动手,勤动手这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五个手指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变得更能干。 6、怎样保护自己的手? 总结语: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我们要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操作材料: 夹珠子(筷子、木珠

16、),穿珠子,绘画(涂色:“手套”)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 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事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问: 1.刚才你做了什么? 是用什么做的? 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老师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

17、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提问: 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 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老师将* *戴在* *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

18、 (2)手还可以怎样分? (手心、手背) 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 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怎样保护手?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 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 启发幼儿想想: 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

19、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 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3)绘画(涂色:“手套”)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 老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和材料,请幼儿操作,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来做这些事的?”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问:1.刚才你做了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2.除了刚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 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20、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 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 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 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 a.老师分别将动物指偶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老师将*戴在*指上。 b.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

21、长在哪里?(手掌) (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 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四、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怎样保护手? 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五、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延伸: 1.让幼儿继续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篇7

2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手的功能和重要性,知道要爱护小手。 2、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纸、笔、筷子、弹子、花生、剪刀、豆子、皮球、纽扣、熟鸡蛋桔子等。 2、口袋一个,里面装有冷、热、硬、软、粗糙、光滑等不同特点的材料。 活动过程: 1、听录音小手歌,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幼儿自选材料用手进行操作,如:剪纸、绘画、剥花生、鸡蛋、桔子、夹弹子、扣纽扣等。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让其做做小实验,用左手剪纸,左手拿笔绘画,用大拇指或四指扣或解纽扣,用一只手穿脱衣服等。 幼儿说说在操作材料和做实验时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 小结:我们的手能做很多事情,但有些事必须要五个手指协

23、同来做。或两只手互棚配合才能完成,手要多用才会灵活(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游戏:奇妙的口袋 教师出示口袋,请幼儿把手伸进口袋摸摸看,说说口袋里的东西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然后将物体拿出来让其他幼儿摸摸看看。 小结:手不仅能做很多事情,还能感知出物体的属性。 4、假想:游戏假如我没有手 让幼儿闭上双眼,把双手背在身后,想象自己假如没有手会怎样?然后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小结:人的生活、学习、劳动、游戏等都离不开手,对我们人来说,手非常重要。 5、念儿歌五门开开、小小手。 和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爱护我们的小手? 小结:勤洗手,擦润手霜,剪指甲,不咬手指,冬天戴手套,不玩尖锐的东西,不用手做危险的事情。 6、游戏:比赛穿衣。 7、游戏结束后,教师小结,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中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 帮助幼儿理解和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 简单了解护手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4. 使小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