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4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上有D、E、F三点,且DEEF.K、M、L分别为过D、E、F三点的等势面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以|Wab|表示该粒子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的数值,以|Wbc|表示该粒子从b点到c点电场力做功的数值,则()A|Wab|Wbc|B|Wab|Wbc|C粒子由a点到b点,动能减少Da点的电势较b点的电势低 参考答案:C2. (单选)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卫星很多,其中土卫五和土卫六
2、绕土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下表是关于土卫五和土卫六两颗卫星的资料。两卫星相比:卫星发现者发现年份距土星中心距离/km质量/kg直径/km土卫五卡西尼1672年527 0002.311021765土卫六惠更斯1655年1 222 0001.3510232 575A土卫五绕土星运动的周期较小B土卫五绕土星运动的线速度较小C土卫六绕土星运动的角速度较大D土卫六绕土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参考答案:A3. (08年石家庄二中12月月考)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 ) A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在第2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C在第2s内速度越来越大 D在第3s内速度越来越大参
3、考答案:答案:BD4. 2005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下列对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理解正确的是 A由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理论知,光子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故一束单色光的能量不可能连续变化,而是某个值的整数倍 B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知,发生光电效应时,光强越太,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 C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可知,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D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可知,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转变为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要释放出核能,质量要亏损参考答案:A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
4、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学习小组在测量一轻绳的最大张力实验中,利用了简易实验器材:一根轻绳,一把直尺,一己知质量为聊的钩码,实验步骤如下:用直尺测量出轻绳长度L将轻绳一端4固定,钩码挂在
5、轻绳上,缓慢水平移动轻绳另一端曰至轻绳恰好被拉断,如题6图l所示用直尺测量出A、B间距离d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钩码挂钩光滑,利用测量所得数据可得轻绳的最大张力T= 参考答案:7. 如图a所示是打桩机的简易模型质量m=1k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从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撞击钉子后物体不再弹起,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若以初始状态物体与钉子接触处为零势能点,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b所示不计所有摩擦,g=10m/s2物体上升过程所受拉力F= N;在整个过程中距初始位置 m处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参考答案:12;0.6【考点】功
6、能关系;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根据功能原理列式可知Eh图象的斜率等于拉力,根据机械能守恒计算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时问题的高度【解答】解:根据功能原理得:E=Fh,得F=,可知Eh图象的斜率等于拉力,为:F=N=12N;由图可知,物体的机械能最大为12J,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时,均为6J,即:mgh=6J,解得:h=0.6m故答案为:12;0.68. (多选题)一个面积S=4102m2,匝数n=100匝的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平面,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在开始2秒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等于 ,在第3秒末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参考答案:
7、8102Wb/s;8V【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分析】由图象看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从而得出磁通量的变化率,再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由图象的斜率求出= T/s=2T/s,因此=S=24102 Wb/s=8102Wb/s,开始的2s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量为8102Wb/s,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n=nS=10024102 V=8V,可知它们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8V;由图看出,第3s末感应电动势为8V;故答案为:8102Wb/s;8V9. 图示电路中,电表视为理想表。当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12 V,当S闭合后,电压表示
8、数为11.2 V,电流表示数为0.2 A,则电源电动势为 ,内电阻为 。参考答案: 答案:12 V、 4 W10. 正方形导线框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框平面,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变化率为k。导体框质量为m、边长为L,总电阻为R,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导体框在磁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导体框中感应电流做功的功率为 。参考答案:,1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为提高实验精度,该同学多次改变小滑块下落高度胃的值测出对应的平撼水平位移x,并算出x2如下表,进而画出x2一H图线如图所示: 原理分析:若滑块在下滑过程中所受阻力很小则只要测量量满足 ,便可验证动能定理 实验
9、结果分析:实验中获得的图线未过坐标原点,而交在了大约(0.2h,0)处,原因是 。 (2)现有一根长约20m的金属丝,其横截面直径约lmm,金属丝的电阻率为510-3m。一位同学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测量时使用电动势为4.5V的电源。另有如下器材供选择: 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2的电流表B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的电流表 c量程为06V,内阻约为4k的电压表 D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50k的电压表 E阻值为010额定电流为lA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01k,额定电流为0.1A的滑动变阻器 以上器材应选用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闭合开
10、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而电压表示数为零为检测电压表的好坏,该同学拆下电压表用多用电表欧姆挡进行检测为使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多用电表的黑表笔应接电压表的 接线柱(填“正”或“负”);如果电压表完好,将电压表正确接人电路后,电压表示数仍为零,检查所有接线柱也都接触良好,则应检查 参考答案:(1)x2与H成正比 滑块需要克服阻力做功(2)ACE实验电路连接如图所示。正 连接电压表与金属丝的两根导线是否断路(1)若滑块在下滑过程中所受阻力很小由动能定理,mgH=mv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x=vt,h=gt2,显然x2与H成正比,即只要测量量满足x2与H成正比,便可验证动能定理实验中获得的图线未过
11、坐标原点,而交在了大约(0.2h,0)处,原因是滑块需要克服阻力做功。(2)由电阻定律可估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100,电流表选择量程为00.6A电流表,电压表选择量程为06V的电压表;选择阻值为01k,额定电流为0.1A的滑动变阻器。用多用电表欧姆挡进行检测为使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多用电表的黑表笔应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将电压表正确接人电路后,电压表示数仍为零,检查所有接线柱也都接触良好,则应检查连接电压表与金属丝的两根导线是否断路。12. 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圈所示的自制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沿竖直墙面固定一根刻度尺,使刻度尺的零刻度与水平地面重合;在墙上,距离地面L的P点词定一小定滑轮,用
12、一根轻质尼龙丝线绕过定滑轮,两端拴接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B.开始时,将两物体处于相等高度位置,丝线绷直;通过刻度尺,记录A、B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然后,同时由静止释放A、B物体,较重的A物体竖直下落与地面相碰后静止,较轻的B物体仍向上运动,观察B物体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2.5h,并记录下来 根据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计算A、B两物体质量之比 ; 用天平测量两物体质量,所得A、B两物体质量之比,与上述所得数据略有差距,试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 参考答案:3:1(4分)存在空气阻力或摩擦阻力、H或h的测量值有误差(回答出任一个均给分)(2分)设物体A落地时的速度为v,则此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也是v,
13、选地面为零势能面,由机械能守恒得,A落地后,对B物体,由机械能守恒可得,由动能定理可得0-,以上三式联立可得.由于有空气阻力和尼龙丝线与滑轮间的摩擦的影响,还有H或h的测量值不准确都会造成实验误差。13. 某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发现他携带的手表表面玻璃发生了爆裂。这种手表是密封的,出厂时给出的参数为:27时表内气体压强为1105Pa;在内外压强差超过6104Pa时,手表表面玻璃可能爆裂。已知当时手表处的气温为13,则手表表面玻璃爆裂时表内气体压强的大小为_Pa;已知外界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高度每上升12m,大气压强降低133Pa。设海平面大气压为1105Pa,则登山运动员
14、此时的海拔高度约为_m。 参考答案:答案: 8.7104,6613(数值在6550到6650范围内均可)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如图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以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1)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填写字母序号,单选)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参考答案: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 C15
15、. (9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一位同学学习了滑动摩擦力后,怀疑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准备用实验探究这个问题。这位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成正比,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环节。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应制作的木块是下列选项中的.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木块B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的正方体木块C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等的长方体木块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度高各不相等的长方体木块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
16、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a.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_,原因是_b.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参考答案:作出假设(1分),C(2分),b(2分),a操作时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且不易读运动中的弹簧秤的示数;b只需要木板运动即可,且容易读数(2分)。木块的重力和b图中弹簧秤的示数(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某汽车以不变的速率驶入一个狭长的水平90圆弧形弯道,弯道两端连接的都是直道,有人在车内测量汽车的向心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1)汽车转弯所用的时间t;(2)弯道的半径r。参考答案:(1
17、)由图象可得汽车转弯所用的时间:t=10s(3分)(2)汽车转弯过程中做圆周运动,a=(2分)(2分)解得r=50m。17.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然后经飞船与火箭分离准确入轨,进入椭圆轨道,再经实施变轨进入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飞船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参考答案:解析:设飞船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在圆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m(Rh) 由题意得T 解得地球的质量M 又地球体积VR3 所以,地球的平均密度.答案:,18. 如图16(a)所示,水平桌面的左端固定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其半径R05m,圆弧轨道底端与水平桌面相切C点,桌面CD长L1 m,高h205m,有质量为m(m为末知)的小物块从圆弧上A点由静止释放,A点距桌面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核试验反应堆及其配套产品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鱼塘转租合同书范例
- 典当合同典当行借款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寒假工的协议书
- 委托保证协议范例二零二五年
- 企业法律顾问合同书模板
- 二零二五版合同范文离婚
- 保密协议书安全教育心得体会二零二五年
- 抵押车借款简单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三方借款担保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2024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第13届“玉燕杯”小学数学六年级竞赛试卷
- 名人-魏源-人物介绍
- “小小科学家”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生物试题4
- 小学语文《习作一形形色色的人》说课稿附板书课件
- 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含听力音频)
- 《面点基本功》课件-冠顶饺
- 2024年江苏苏州风景园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 专题1.5 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专项训练(30道)(举一反三)(原卷版+解析)
-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