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机械能》课堂练习_第1页
《合理利用机械能》课堂练习_第2页
《合理利用机械能》课堂练习_第3页
《合理利用机械能》课堂练习_第4页
《合理利用机械能》课堂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32022年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堂练习班级姓名第十章机械与人6合理利用机械能12022春临沧期末游戏“愤怒的小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游戏其实就是像打弹弓一样,把“小鸟”对准怪物打过去如图,下列有关弹弓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出“小鸟”时,弹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鸟”的机械能B弹弓的橡皮筋伸长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减小C弹弓的橡皮筋受力伸长,说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被弹弓弹出后的“小鸟”,受到弹力和重力的作用22022春渠县期末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弹性势能工作的是A撑竿跳高B跳板跳水C用弓射箭D向外洒水32022天津用细线将小球系好后,固定在天花板上,做成一个摆。如图所示,小球从A

2、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A速度变小,动能变大B速度变小,动能变小C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D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42022聊城2018年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B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守恒C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D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52022春上蔡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1若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大,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越_,木块B被撞得越远

3、,这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选填“质量”或“速度”有关。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速度相同时,质量越_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这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选填“质量”或“速度”有关。3若斜槽光滑,钢球从斜槽顶端由静止滚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此实验的物理方法有_。62022秋桐城市月考某兴趣小组提出利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与所需器材斜面、木块、不同质量的小钢球来“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设想。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方案。1实验中通过观察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2本实验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

4、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3实验中为了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要选用_图所示的实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4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高度的关系要选用_图所示的实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5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72022山西模拟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了一段距离。1本实验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来判断的。该科学探究方法叫做_。2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5、,该实验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_的关系。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请你给他们第3次实验操作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实验次数钢球质量/g钢球下摆高度/cm木块滑行距离/cm12020302402058360203由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_。4本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写出一个你所学的物理探究实验中,用到了这个研究方法的实验:_。82022河东区一模小明在体育活动中,观察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产生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为此他设

6、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分别从距离沙坑表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其中D球从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铅球代号铅球质量/g下落高度/m陷入沙坑的深度/mA200B400C2001D20011本实验中,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来反映的。2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_填实验序号,得到的结论是:当物体质量相同时,_。3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92022二道区校级模拟小红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红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

7、变有关。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将同一个弹簧每次压缩_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松开后小球弹开钻入同一位置的相同纸盒,并留在其中,分析比较纸盒_从而比较同一弹簧在不同弹性形变时弹性势能的大小。2假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参考答案1A2D3C【解析】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选C。4A51大速度2大质量3不变4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解析】1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位置高的滚到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

8、了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由此得出结论:在质量一定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2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就是一定的,质量大的把木块推得远,说明了动能的大小和质量有关,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也就越大;3因为是光滑的斜面,没有摩擦,所以在斜面上滑下的小球没有能量的损耗,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4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时用到了转换法;在探究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61木块被推出的距离2小球与木块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一直运动下去3乙相同4不同5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解析】1在该实验中我们用到了

9、转换法,将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转化为其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即小球推动木块越远,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多,即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反之就越少;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和木块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直运动下去,没有运动距离的远近之分,就不能达到通过比较距离来比较重力势能的目的;3为了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物体从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所以应选择乙图进行实验;4若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的关系,则需让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所以应选择甲图进行实验;5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7

10、1木块被撞击的距离转换法2质量用同样的、较长的木板3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答案不唯一【解析】1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体现出来的,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就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这种方法是转换法;2使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的高度摆下,可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时速度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三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所以第3次实验应保证钢球的质量、木块的质量、钢球下摆的高度都不变,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所以应换用同样的、较长的木板;3由表中的数据知: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探究问题中存在多个变量时,保持几个变量不变

11、,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研究被改变的量对问题的影响,这就叫做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时,也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答案不唯一。81控制变量法铅球陷入沙坑的深度2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解析】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或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球陷入沙坑的深度来反映的;2要探究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应控制两球质量相等、运动路径相同,下落高度不同,所以比较A、C两球,即应比较两次实验,由图可知C球下落的高度高,发现C球陷入沙坑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质量相同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比较两次实验球,两球的质量相同,下落高度也相同,两球的运动路径不同,但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