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1/193中国电信EPON设备测试方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7年4月目 录 TOC o 1-3 第一部分 测试概况 PAGEREF _Toc163355386 h 21测试环境及仪器 PAGEREF _Toc163355387 h 21.1 测试环境 PAGEREF _Toc163355388 h 21.2 测试仪器 PAGEREF _Toc163355389 h 21.3 被测EPON设备及网管差不多情况 PAGEREF _Toc163355390 h 21.3.2设备信息 PAGEREF _Toc163355391 h 21.3.2网管信息 PAGEREF _Toc163355392
2、h 31.4 测试地点 PAGEREF _Toc163355393 h 31.5 测试人员 PAGEREF _Toc163355394 h 32测试系统图 PAGEREF _Toc163355395 h 42.1EPON系统参考模型和测试参考点 PAGEREF _Toc163355396 h 42.2测试系统组网模型 PAGEREF _Toc163355397 h 43测试设备描述 PAGEREF _Toc163355398 h 63.1OLT设备 PAGEREF _Toc163355399 h 63.2ONU设备 PAGEREF _Toc163355400 h 63.2.1形态A ONU P
3、AGEREF _Toc163355401 h 63.2.2形态B ONU PAGEREF _Toc163355402 h 63.2.3形态C ONU PAGEREF _Toc163355403 h 63.3网元治理系统EMS PAGEREF _Toc163355404 h 7第二部分OLT设备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05 h 84EPON系统差不多功能和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06 h 84.1PON-C光接口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07 h 84.2PON差不多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08 h 94.2.
4、1OLT的MPCP发觉、注册和测距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09 h 94.2.2OLT对ONU的认证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10 h 104.2.3OLT的OAM发觉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11 h 114.2.4OLT的三重搅动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12 h 124.2.5上行带宽分配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13 h 124.3与参考ONU的以太网业务RFC2544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14 h 144.3.1吞吐量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
5、55415 h 144.3.2过载丢包率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16 h 144.3.3转发延时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17 h 154.3.4OLT的PON接口板总线带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18 h 165OLT的二层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19 h 175.1OLT本地L2交换能力及业务汇聚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20 h 175.2OLT的MAC功能和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21 h 185.3OLT的VLAN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
6、22 h 195.4OLT的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23 h 206OLT的QoS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24 h 216.1OLT的上行业务流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 PAGEREF _Toc163355425 h 216.2OLT的下行业务流限速 PAGEREF _Toc163355426 h 227OLT的组播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27 h 237.1SCB功能验证 PAGEREF _Toc163355428 h 237.2IGMP Proxy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
7、29 h 247.3OLT的可控组播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30 h 268OLT的安全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31 h 288.1OLT广播/组播抑制 PAGEREF _Toc163355432 h 28OLT广播/组播抑制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33 h 289OLT基于OAM对ONU进行远程治理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34 h 299.1对ONU的初始化配置 PAGEREF _Toc163355435 h 299.2对ONU以太网端口状态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36 h 3
8、09.3对ONU FEC功能的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37 h 309.4对ONU以太网端口自协商功能的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38 h 319.5查询ONU的差不多信息 PAGEREF _Toc163355439 h 319.6查询ONU以太网端口的链路运行状态(EthLinkState) PAGEREF _Toc163355440 h 329.7治理ONU以太网端口流控(EthPort Pause)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41 h 339.8治理ONU以太网端口的上行限速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42 h 339
9、.9治理ONU的VoIP端口 PAGEREF _Toc163355443 h 349.10治理ONU的TDM端口 PAGEREF _Toc163355444 h 359.11治理ONU的VLAN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45 h 359.12治理ONU上行业务流分类、排队和标记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46 h 369.13治理ONU的MulticastTagStripe属性 PAGEREF _Toc163355447 h 379.14治理ONU MulticastSwitch属性 PAGEREF _Toc163355448 h 379.15重启ONU功能
10、PAGEREF _Toc163355449 h 389.16治理ONU的DBA参数 PAGEREF _Toc163355450 h 389.17操纵ONU环回操作 PAGEREF _Toc163355451 h 39第三部分 ONU设备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52 h 4110EPON系统差不多功能和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53 h 4110.1ONU PON-R光接口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54 h 4110.2PON差不多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55 h 4210.2.1ONU的MPCP发觉、注册功能
11、PAGEREF _Toc163355456 h 4210.2.2非法ONU认证的静默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57 h 4310.2.3ONU的OAM发觉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58 h 44ONU的OAM发觉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59 h 4410.2.4ONU的三重解搅动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0 h 4410.3与参考OLT的以太网业务RFC2544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1 h 4510.3.1吞吐量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2 h 4510.3.2过载丢
12、包率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3 h 4510.3.3转发延时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4 h 4610.3.4背靠背(Back-to-back)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5 h 4711ONU的二层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6 h 4911.1ONU本地业务汇聚功能及能力 PAGEREF _Toc163355467 h 4911.2ONU的MAC功能和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8 h 5011.3ONU VLAN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69 h 5011.4ON
13、U的VLAN Stacking功能(适用于形态B/C的ONU) PAGEREF _Toc163355470 h 5111.5ONU以太网端口的PAUSE帧流控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71 h 5212ONU的QoS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72 h 5312.1ONU的上行业务流分类、标记、排队和调度 PAGEREF _Toc163355473 h 5312.2ONU的上、下行业务流限速(形态B /C ONU) PAGEREF _Toc163355474 h 5413ONU的组播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75 h 5513.1ON
14、U的SCB功能验证 PAGEREF _Toc163355476 h 5513.2ONU的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77 h 5513.3ONU的可控组播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78 h 5713.4ONU本地组播权限操纵(形态B/C ONU,可选) PAGEREF _Toc163355479 h 5814ONU的安全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80 h 5914.1ONU用户端源MAC地址过滤(适用于形态B/C的ONU) PAGEREF _Toc163355481 h 5914.2ONU MAC地址最大
15、学习数限制(适用于形态B/C ONU) PAGEREF _Toc163355482 h 6015ONU的远程治理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483 h 6015.1ONU上电后的初始化配置 PAGEREF _Toc163355484 h 6115.2ONU以太网端口状态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85 h 6115.3ONU的FEC功能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86 h 6215.4ONU的以太网端口自协商功能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87 h 6215.5ONU的差不多信息上报 PAGEREF _Toc163355488
16、h 6315.6查询ONU以太网端口的链路运行状态(EthLinkState) PAGEREF _Toc163355489 h 6415.7ONU以太网端口流控(EthPort Pause)功能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90 h 6415.8ONU以太网端口的上行限速(EthPortPolicing) PAGEREF _Toc163355491 h 6515.9ONU的VoIP端口治理(适用于带VoIP的ONU) PAGEREF _Toc163355492 h 6615.10ONU的TDM端口远程治理(适用于带TDM的ONU) PAGEREF _Toc163355493 h
17、6615.11ONU VLAN功能远程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94 h 6715.12ONU上行业务流分类、排队和标记功能远程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95 h 6815.13ONU的MulticastTagStripe属性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96 h 6915.14ONU MulticastSwitch属性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97 h 7015.15重启动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498 h 7015.16DBA参数治理 PAGEREF _Toc163355499 h 7115.17环回功能
18、 PAGEREF _Toc163355500 h 7115.18Dying Gasp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501 h 72第四部分、EPON系统(被测OLT+被测ONU)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02 h 7316系统差不多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03 h 7316.1系统传输能力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04 h 7316.1.11:32分路比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05 h 7316.1.2最大传输距离及差分传输距离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06 h 7316.2以太网业务
19、RFC2544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07 h 7416.2.1吞吐量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08 h 7416.2.2过载丢包率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09 h 7516.2.3转发延时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0 h 7516.2.4长期丢包率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1 h 7617系统组播性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2 h 7617.1系统组播堆积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3 h 7617.2系统组播分发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
20、163355514 h 7717.3组播业务转发延迟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5 h 7817.4组加入/离开时延(Group Join/Leave Delay)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6 h 7917.5组播容量(Group Capacity)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7 h 7918业务验证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8 h 8018.1E1电路仿真业务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19 h 8018.1.1E1电路仿真业务性能 PAGEREF _Toc163355520 h 8018.1.2E1
21、通道带宽和承载效率 PAGEREF _Toc163355521 h 8118.2VoIP业务验证 PAGEREF _Toc163355522 h 8218.3IP业务验证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23 h 8418.3.1基于IP的上层应用验证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24 h 8418.3.2实际业务优先级区分和QoS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25 h 8418.4ONU的ADSL2+/VDSL2接口验证(形态C ONU) PAGEREF _Toc163355526 h 8519系统爱护功能 PAGEREF _Toc163355527 h
22、 8619.1线路爱护功能测试(可选) PAGEREF _Toc163355528 h 8619.2设备爱护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29 h 8719.2.1OLT主控单元冗余备份爱护(机架式OLT) PAGEREF _Toc163355530 h 8719.2.2电源单元 PAGEREF _Toc163355531 h 8819.2.3PON业务板卡插拔 PAGEREF _Toc163355532 h 8919.2.4配置恢复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33 h 89第五部分:系统网管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34 h 9120网
23、管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35 h 9120.1EMS通用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36 h 9120.2EMS的系统治理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37 h 9420.2.1配置治理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38 h 9420.2.2故障治理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39 h 9720.2.3性能治理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40 h 9920.2.4安全治理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41 h 10120.3ONU治理系统测试 PAGEREF
24、_Toc163355542 h 10220.3.1ONU本地治理功能测试 PAGEREF _Toc163355543 h 10220.3.2基于SNMP的ONU远程治理(仅适用于形态B/C ONU) PAGEREF _Toc163355544 h 104前 言本标准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组织起草。本次EPON设备测试要紧参考IEEE Std 802.32005,“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和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1.3的相关规范制定.第一部分 测试概况测试环境及仪器测试环境测试现场的设施如下: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BAS软交换设备系列(MGC和
25、TMG必备,其它依照情况选用)IPTV节目源服务器(VOD点播)电源(48V DC和220V AC)光纤(20km)和光分路器等辅助器材若干测试仪器测试所需要的仪表列举如下:序号名 称代 号数量备 注1PON接口光功率计EXFO1有分波功能2数据网络分析仪IXIA/Smartbit60001FE/GE接口,支持组播模块3通信信号分析仪(光示波器)CSA80001PON接口眼图和消光比测试4光谱分析仪15可调光衰耗器26SDH分析仪HP Omni3771817EPON 协议分析仪Agilent N2X1被测EPON设备及网管差不多情况设备信息厂商设备型号芯片型号软件及版本硬件板卡及版本测试时刻2
26、007年 月 日 : 2007年 月 日 : 温度与湿度范围温度: 摄氏度;相对湿度: 网管信息网管系统软件网管系统硬件测试地点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二楼宽带实验室测试人员厂商参加人员: 中国电信参加人员: 测试系统图EPON系统参考模型和测试参考点系统PMD子层的测试参考点有四个,如图1所示。与本次测试有关的参考点要紧是TP2和TP3。光发送信号定义在长度为25米的尾纤的输出端,即TP2参考点。所有发射机性能和参数的测量和测试均在TP2点进行;所有接收机性能和参数的测量和测试均在TP3点进行。关于PON-C和PON-R处,均有TP2和TP3两个参考点。这两个测试点定义如下:TP2:发
27、送参考点,紧靠在发送机(OLT或ONU)补丁光纤后的光纤点;TP3:接收参考点,紧靠在接收机(OLT或ONU)光连接器后的光纤点。图 1 EPON系统参考模型和测试参考点测试系统组网模型EPON设备测试系统的拓扑结构图2所示。该测试系统配置要紧用于测试互通性、差不多功能、系统性能以及网络治理功能测试。该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和无源光分路器以及配套仪器仪表和设备组成,其中光分配网(ODN)采纳具有无源光分路器的无源光网络结构,一根主干光纤通过无源光分路器连接多根光纤,与多个ONU通信,多个ONU共享上行带宽。图2 EPON互通性和部分差不多功能的测试系统配置在进行OLT
28、或者ONU的互通性测试时,需要将待测OLT/ONU与参考ONU/OLT互联进行互通性验证。参考OLT/ONU来自两个厂商,分不称为A厂商和B厂商,其中采纳PMC芯片的厂商为A参考厂商,采纳Teknovus芯片的厂商为B参考厂商。假如被测设备(包括OLT和ONU)采纳PMC芯片,则本测试规范第2、3部分的互通性测试均与B参考厂商的对应设备进行;假如被测设备采纳Teknovus芯片,则本测试规范第2、3部分的互通性测试均与A参考厂商进行;采纳Immenstar芯片的被测设备的与B参考厂商的设备进行互通。本测试涉及的业务验证测试如图3所示。要紧包括家庭网络、软交换平台、IPTV平台、用户认证服务器B
29、AS等。图 2 EPON系统业务验证测试系统拓扑测试设备描述OLT设备机框描述PON板卡描述主控板描述交换板描述目的:重点了解OLT设备的概要信息:机架结构(是机架式、盒式依旧利用PON进行下联的以太网交换机?机架槽位类型和数量?)单路电源依旧双路电源?直流电源依旧交流电源?总线类型和带宽(GE总线依旧双GE总线,依旧4GE总线?)二层交换的结构(系统是几级交换结构:是否有主交换板进行L2交换?假如是单PON接口卡有2个或者2个以上PON,那么PON接口卡是否有二层交换?主交换板的交换能力多大?)总接入能力(整个系统支持多少了PON接入,最大用户数能达到多少?)ONU设备形态A ONU形态B
30、ONU形态C ONU为便于对测试设备进行分类,能够将现有的OLT和ONU设备的形态做如下分类:OLT设备:盒式OLT设备:为小容量的盒式设备,包括1、2或者4个PON。要紧用于用户数较少、分布较零散的FTTH/X接入。可选支持本地L2交换和业务汇聚功能。机架式OLT设备:为较大容量的机架式设备,具有多个槽位,通过插入PON线卡能够灵活的进行扩容。要紧用于用户较多较密集的场合。应支持本地L2交换和业务汇聚功能。ONU设备:形态A:用于单独用户,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有一个到四个以太网接口,要紧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选提供Z/Za接口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要紧应用于FTTH的场合(可与
31、家庭网关配合使用,以提供更强的业务能力)。同时,可选支持TDM业务功能,以用于FTTO、FTTBiz场合。本类型对应于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1.3中规定的类型1的ONU。形态B:用于多个用户,用户侧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具有8个、16个或者更多的以太网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选提供Z/Za接口并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这种ONU要紧应用于FTTB/FTTC场合。在支持OAM方式的ONU远程治理之外,还应支持采纳SNMP进行ONU的远程治理。本类型属于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1.3中规定的类型3的ONU中的一种。同时,可选支持TDM业务功能,以用于FTTO、FTTBi
32、z场合。形态C:用于多个用户,用户侧具有多个xDSL接口(具有8个、16个或者更多的ADSL、ADSL2+或者VDSL/VDSL2接口),利用DSL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选支持以加载方式(利用分离器进行语音和数据的频分复用)提供语音业务(ONU内置IAD实现语音业务的分组化)。这种ONU要紧应用于有双绞线入户的FTTB/FTTC场合。在支持OAM方式的ONU远程治理之外,还应支持采纳SNMP进行ONU的远程治理。本类型属于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1.3中规定的类型3的ONU中的一种。网元治理系统EMSEMS系统使用的SNMP协议的版本网管服务器的硬件EMS使用的操作系统及其网管软件
33、的简介网管接入方式(本地和远程接入)注意:本次测试的配置(包括对ONU的远程治理)均应尽可能采纳图形化界面网管,特不是关于差不多功能的验证,应采纳图形化界面,关于不常用的功能和性能,也能够采纳CLI。第二部分OLT设备测试EPON系统差不多功能和性能测试PON-C光接口测试测试项目:OLT的PON光接口指标测试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OLT PON-C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光接收灵巧敏度、过载光功率等指标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如图3、4所示:图3 OLT PON-C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图4 OLT光接收灵巧敏度测试配置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和1个参考ONU进行,测试仪表包括光功率
34、计和可调光衰减器以及1310nm/1490nm波分复用/解复用器。测试步骤:如图3所示,将PON光功率计串入PON-C参考点,在参考ONU均注册成功并工作正常的状态下,利用PON光功率计读出被测OLT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如图4配置被测OLT光接收灵巧敏度测试环境(采纳1个参考ONU,其他ONU关闭);调整光衰减器,逐渐加大上行方向的光衰减值,使传输分析仪检测到的比特差错率尽量接近,但不超过10E-12,调节过程尽可能平稳和缓慢(为简便起见,能够采纳采纳以ONU接近掉线时的OLT接收光功率作为OLT光接收灵巧敏度的测试标准);现在,从PON光功率计读出并记录该点的接收光功率P1。采纳类似的配置(去
35、除图4中的光分路器以降低光纤环路的损耗),调小光衰减器的衰减值,使光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强度逐渐增大,记录在误码率为10E-12时的输入功率;(一般来讲,能够直接将OLT和ONU对接,OLT仍然可不能过载,现在能够测得的OLT接收光功率作为OLT的过载光功率)。测试讲明:预期结果:PONC接口的OLT的发射功率: 当采纳1000BASEPX10 时为:+2-3dBm当采纳1000BASEPX20 时为:+2+7dBm2、OLT光接收机的灵敏度为:当采纳1000BASEPX10时为:-24dBm当采纳1000BASEPX20时为:-27dBm3、OLT光接收机的过载光功率为:当采纳1000BASEP
36、X10 时为:最小值-1dBm当采纳1000BASEPX20 时为:最小值-6dBm测试结果:PON差不多功能测试OLT的MPCP发觉、注册和测距功能测试项目OLT的MPCP发觉、注册和测距功能测试目的测试OLT的MPCP发觉、注册和测距机制是否符合CTC规范测试配置: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4个参考ONU(其中2个为A参考厂商的ONU,2个为B参考厂商的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试步骤:如图2所示配置待测OLT、4个参考ONU(其中2个为A厂商的参考ONU,另2个为B厂商的参考ONU)、和Smartbits/IXIA,
37、断开待测OLT PON-C接口处TP2参考点的光纤;启动4个参考ONU的电源后,在ONU状态稳定后连接PON-C处TP2参考点的光纤;观看是否所有参考ONU能否成功完成MPCP注册和发觉,记录从该待测OLT的PON-C TP2处光纤连接成功到所有4个参考ONU成功注册的时刻;观看待测OLT为所有ONU分配的LLID;断开一个参考ONU,观看其LLID是否为待测OLT(DUT)所释放。观看系统的测距功能是否正常;增大待测OLT到其中一个参考ONU的距离到20KM以上,观看参考ONU是否能够完成发觉和注册,业务是否正常;通过改变光分路器到两个参考ONU之间光纤的长度,测试两个不同的参考ONU之间的
38、最大差分距离;将4个参考ONU和与2个被测OLT同厂商的被测ONU同时连接到同一个被测OLT上(混合ONU测试),观看这些ONU的MPCP发觉、注册、测距是否正常,是否有时隙冲突。预期结果:所有参考ONU能够在被测OLT上实现正常的MPCP发觉和注册;OLT支持IEEE802.3-2005规定的timestamp处理、RTT计算等功能,应不存在多个ONU的上行时隙冲突现象。测试结果:OLT对ONU的认证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LT对ONU的认证功能测试目的测试OLT的ONU认证功能是否符合CTC spec V1.3的要求(基于ONU的MAC地址的认证方式)测试配置: 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采纳
39、一个被测OLT、4个参考ONU(其中2个为A参考厂商的ONU,2个为B参考厂商的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试步骤:如图2配置4个参考ONU(具体配置与上节相同)、被测OLT和Smartbits/IXIA;通过EMS配置被测OLT打开ONU认证功能(即OLT依照ONU MAC地址进行认证),按如下步骤验证待测OLT的ONU认证功能是否符合要求;通过被测OLT的EMS配置一个参考ONU为合法ONU(将其MAC地址输入OLT的合法ONU列表);将该参考ONU通过ODN连到该被测OLT,检查ONU正确完成注册;通过OLT侧的EMS查看ONU注册信息(如
40、ONU序列号、分配的LLID等);将另外一个“非法”参考ONU(OLT的合法ONU列表中不存在该参考ONU的MAC地址)连到被测OLT,检查ONU的注册请求是否被拒绝;通过被测OLT侧的EMS查看是否有非法ONU注册的告警;利用EMS系统发送针对特定参考ONU的Deregister命令,观看该ONU是否实现Deregister。预期结果:合法ONU能够实现正常的注册,并能收发数据。非法ONU不能实现正常的注册,且OLT在接收到非法ONU的注册请求后应向EMS告警;OLT能够强制去激活某个ONU;测试结果:OLT的OAM发觉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AM发觉功能测试测试目的 测试OLT是否支持标准OAM
41、发觉过程和CTC扩展的OAM发觉过程。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如图2。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4个参考ONU(其中2个为A参考厂商的ONU,2个为B参考厂商的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试步骤如图2连接被测OLT、4个参考ONU和相关仪表;配置OLT在ONU连接入PON网络后自动启动OAM发觉过程;将参考ONU逐个连入PON网络,通过OLT侧的EMS观看4个参考ONU是否完成标准的OAM发觉和CTC扩展的OAM发觉。同时,被测OLT的Agilent N2X观看每个ONU的OAM发觉是否完成。预期结果所有参考ONU均能完成标准OAM发觉过程和CTC扩展
42、的OAM发觉过程。测试结果OLT的三重搅动功能测试测试项目OLT的三重搅动功能测试测试目的 测试OLT的下行业务三重搅动功能以及基于Preamble中Enc字节的密钥同步机制和基于OAM的密钥更新机制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4个参考ONU(其中2个为A参考厂商的ONU,2个为B参考厂商的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试步骤设置被测OLT与ONU之间PON接口处于明文(Clear Text)状态;启动EPON协议分析仪,使之捕捉PON接口的双向MPCP报文、数据报文、OAM报文;通过EMS网管配置被测OLT启动针对该参
43、考ONU的三重搅动功能;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从被测OLT到ONU的以太网数据流,持续时刻超过密钥更新周期,观看ONU的UNI口输出的下行以太网业务报文是否改变或者是否丢包;同时,用EPON协议分析仪N2X分析PON接口数据包搅动及密钥更新与同步过程是否正确;测试讲明注意检查搅动密钥同步机制(Enc字节值应在0 x56和0 x57间周期性转换)。预期结果三重搅动功能应符合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1.3的规定。三重搅动的范围为DA MAC到FCS,并搅动的报文类型包括数据帧、OAM帧。Enc字节的值应该在0 x56和0 x57之间定期轮换,轮换周期为密钥更新周期。测试结果上行带宽分配功能测试
44、项目上行带宽分配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OLT的DBA算法是否支持fixed, assured 和best effort带宽的组合,并测试DBA的精度和颗粒度验证带宽分配功能、精度,了解其算法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4个参考ONU(其中2个为A参考厂商的ONU,2个为B参考厂商的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试步骤:建立如图2所示的测试系统,并使参考ONU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利用数据网络分析仪Smartbits/IXIA向参考ONU发送以太网数据流,帧的大小设为随机包长。配置被测OLT对参考ONU1的DBA参数为CIR6
45、0M,PIR100M;配置被测OLT对参考ONU2(采纳GE口)的DBA参数为CIR890M,PIR1000M。配置数据网络分析仪对参考ONU2发送上行1G流量,对参考ONU1发送上行50M流量,检查ONU1和ONU2获得的上行带宽。停止对参考ONU1发送业务流,检查ONU2占用的带宽,同时与步骤4的结果相比较。配置数据网络分析仪对参考ONU1发送上行80M流量,分不检查ONU1和ONU2所占用的带宽。配置数据网络分析仪对参考ONU1发送上行100M流量,分不检查ONU1和ONU2所占用的带宽。测试DBA的精度、颗粒度和最小可配带宽。测试讲明:验证OLT是否支持FIR+CIR+PIR的DBA调
46、度。(即是否支持固定带宽分配)。DBA的精度和颗粒度应该分不在2M、20M、100M的速率下测试,并采取随机包长。关于FIR+CIR+PIR的混合带宽类型的DBA功能临时不作要求,假如OLT支持该功能,可进行验证测试。预期结果:步骤4中:ONU #1获得50M上行带宽,ONU#2获得超过890M的上行带宽,二者之和不超过1Gbps。步骤5中:原ONU#1占用的50M上行带宽为ONU#2所利用,ONU#2的上行带宽等于步骤4中的二者之和(即系统的吞吐量)。步骤6中:ONU#1、ONU#2均获得了超过其CIR的带宽,系统吞吐量减去ONU#1、ONU#2的CIR后的剩余带宽按照ONU#1、ONU#2
47、的CIR值进行加权分配。步骤7中:ONU#1获得的带宽略大于步骤6中ONU#1获得的带宽;ONU#2获得的带宽略小于步骤6中ONU#2获得的带宽;步骤8中:DBA的最小可配带宽不大于512Kbps,颗粒度不大于256Kbps,精度优于5。测试结果:与参考ONU的以太网业务RFC2544测试吞吐量性能测试测试项目 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被测OLT与参考ONU组成的EPON系统在不丢包的条件下设备所有端口同时发送数据速率能力的总和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如图2。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10个参考ONU(均为相同厂商的参考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
48、试步骤按图2所示连接被测OLT,10个参考ONU和IXIA/Smartbits。 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对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吞吐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测试讲明测试应单向分不进行;RFC2544的测试时,应将设备的地址表老化关掉(OLT和ONU都应关掉);测试采纳7个典型包长:64字节、128字节、256字节、512字节、1024字节、1280字节、1514字节;测试时刻设置为10秒;应采纳自动化脚本测试方式与传输延时、过载丢包率、长期丢包率等一道进行测试。预期结果10个ONU情况下,上行吞吐量大于900M,下行吞吐量大于950M。(64字节小包可适当放宽)。测试结果过载丢包率测试测试项目
49、过载丢包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被测OLT与参考ONU组成的EPON系统在过载情况下的转发性能。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如图2。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10个参考ONU(均为相同厂商的参考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试步骤按图2所示连接被测OLT,10个参考ONU和IXIA/Smartbits。 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对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过载丢包率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测试讲明上下行负载流量为1Gbps。测试采纳7个典型包长:64字节、128字节、256字节、512字节、1024字节、1280字节、1514字节;测试时刻设置为10秒;RFC2544的测
50、试时,应将设备的地址表老化关掉(OLT和ONU都应关掉)应采纳自动化脚本测试方式与传输延时、吞吐量、长期丢包率等一道进行测试。注意了解ONU配置的缓存容量(ONU缓存太大可能可不能产生丢包,例如大于1Mbyte这是不正常的)预期结果上行小于10,下行小于5(64字节小包可适当放宽)测试结果转发延时测试测试项目转发时延测试测试目的测试由被测OLT和参考ONU组成的EPON系统在特定流量下的以太网业务的转发时延(SNIUNI)。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如图2。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10个参考ONU(均为相同厂商的参考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试讲明测
51、试采纳7个典型包长:64字节、128字节、256字节、512字节、1024字节、1280字节、1514字节;测试时刻设置为10秒;测试的流量为吞吐量的90。测试结果应以平均转发延时为准,同时记录最大转发时延和最小转发时延作为参考。测试步骤按图2所示连接被测OLT,10个参考ONU和Smartbits/IXIA。 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对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转发时延测试,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下行500us以内,上行1.5ms以内测试结果OLT的PON接口板总线带宽测试测试目的 测试OLT设备的PON接口卡的总线带宽(可选)测试仪表 Agilent N2X 和IXIA/Smartbits测试
52、配置如图5所示 图5 PON接口板总线带宽测试系统配置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至少一款PON接口板、一个上联板和一块 主交换板)、多个参考ONU(总的业务能力应达到OLT背板总线的带宽。例如,OLT背板总线为2G,关于支持GE的参考ONU,则OLT PON接口板上每个PON下接一个GE即可,共两个GE能力的参考ONU,假如是支持FE的参考ONU,则需要20个参考ONU,以达到2G的业务流量)。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参考ONU分不连接到OLT同一块PON接口板上的不同PON接口上。测试步骤按图5所示连接被测OLT(如背板带宽超过1G,应采纳多个GE上
53、联口),多个参考ONU(ONU的数量应保证所有ONU上下行总吞吐量大于被测OLT上PON接口卡上的PON数量1Gbps)和IXIA/Smartbits。利用IXIA/Smartbits产生足够的双向流量,测试是否存在丢包现象及其丢包率,验证其总线带宽。测试讲明当前并未强制要求OLT采纳完全无堵塞的结构,PON板卡内部能够进行一级汇聚。此测试项目为可选。预期结果测试结果OLT的二层功能测试OLT本地L2交换能力及业务汇聚功能测试项目EPON局端设备的本地二层交换和汇聚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EPON局端设备是否具有二层交换和业务汇聚功能及其能力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采纳一个被测OLT(至少一个上联板
54、;关于具有主交换板的机架式OLT设备,应采纳2个PON接口卡)、多个参考ONU(具体ONU数量取决于OLT背板总线的带宽。例如,OLT背板总线为2G,关于支持GE的参考ONU,则OLT PON接口板上每个PON下接一个GE即可,共两个GE能力的参考ONU,假如是支持FE的参考ONU,则需要20个参考ONU,以达到2G的业务流量)。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测试步骤:向被测厂商了解EPON局端设备是否具有本地汇聚能力及其OLT的交换架构(是几级交换?PON接口卡上是否有汇聚功能?是否有主交换卡功能?),如具有,进行下述操作;(OLT设备可能是两级汇聚结构:P
55、ON接口板汇聚和主交换板汇聚;也可能只有一级汇聚)假如PON接口板内具有汇聚功能,则如图5 配置数据业务,利用与4.3.4相同的方法验证该PON接口板是否有板内汇聚功能;假如OLT具有本地主交换板进行业务汇聚,则如图6 配置测试系统,利用测试仪通过2个PON接口板所带的2个ONU的UNI口和OLT的一个上联端口之间发送数据,验证是否具有主交换板汇聚功能;如有可能,测试其局端设备主交换板的二层交换能力(若由于仪表端口数量限制等缘故无法测试OLT设备的主交换能力,可作为了解项,要紧了解其主交换能力:通过查看芯片和芯片Datasheet进行推断);测试讲明:重点了解OLT设备的L2交换架构;设备可能
56、是在PON卡上完成汇聚,也可能是在专门的交换板上完成的汇聚。要记录清晰。如有可能,测试其交换能力;预期结果:测试结果:OLT的MAC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OLT MAC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OLT的MAC地址学习功能、学习速度、老化速度、MAC地址表容量等指标测试配置: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至少一个上联板,并提供三个上联口)、4个参考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利用OLT的一个上联口和4个参考ONU的UNI口进行MAC地址学习功能验证。利用OLT的两个上联口进行MAC地址表容量、学习速度、老化时刻的能力测试。测试步骤:S
57、martbits/IXIA连接OLT的一个上联口和4个ONU的UNI接口,并向ONU发送不同源MAC地址(例如.0.X)、相同目的地址(例如.1.1)的以太网报文后,向OLT发送不同目的地址((.0.X))、相同源地址(例如.1.1)的以太网报文,验证OLT设备是否能够正确的进行基于MAC地址的交换。利用OLT的三个上联口进行MAC地址学习速度、地址表容量、老化等性能的测试。通过网络分析仪从OLT的上联口1向上联口2发送一定数量(大于厂商宣称的MAC地址表容量)MAC地址渐增的数据报文(关于只有一个上联口,或上联口之间不支持交换的盒式OLT设备,能够通过网络分析仪从OLT的上联口1向ONU端口
58、发送不同MAC地址的数据报文)使OLT学习;通过网络分析仪从OLT的上联口2向上联口1发送同样数量MAC地址渐减的数据报文,观看超过容量部分的MAC报文是否会广播到不的端口,依照所发送的以太网报文数量和上联口3接收到的广播洪泛的以太网帧数量,计算出地址表容量;利用RFC2889的定义测试OLT的MAC地址学习速度(通过多次迭代的方法测试无丢失情况下的MAC地址学习速度)。记录在5丢包容限下的学习速度和无丢包情况下的学习速度。设置OLT上联端口的MAC地址老化时刻,老化时刻超时后,通过Smartbits/IXIA发送同样MAC地址的以太网报,观看上联口3是否有洪泛现象,推断MAC地址是否老化。(
59、查询OLT的EMS也可能查询出是否老化)。测试讲明:测试采纳RFC2889的自动化脚本测试,应将设备(OLT和ONU)的地址表老化打开!预期结果: Epon OLT能够动态学习数据业务的MAC地址学习速度至少为1000个/秒,无延迟。测试结果:OLT的VLAN功能测试测试OLT VLAN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OLT支持的VLAN功能及其模式(透传、VLAN Tag、优先级标记、等);测试OLT上联口是否支持VLAN Trunk功能)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采纳一个被测OLT、4个参考ONU。仪表包括Smartbits/IXIA、Agilent N2X等。所有参考ONU的UNI接口均设为VL
60、AN Transparent模式。测试步骤:Part 1: 基于端口的VLAN功能测试将ONU1和ONU2配置为不同的VLAN(分不为100和101),分不连接到Smartbits/IXIA测试仪端口B和C;IXIA/Smartbits测试仪端口A与OLT的上联口相连,发送广播报文A,目的MAC为ff:ff:ff:ff:ff:ff, 且VLAN为101。观看IXIA/Smartbits测试仪端口B和C是否接收到报文及其VLAN Tag,验证其VLAN隔离功能;Part2: 测试VLAN的支持能力将OLT的上联口加入4个VLAN(100103);IXIA/Smartbits测试仪端口B、C分不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气的力量说课课件
- 2025年井下多功能测振仪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焊工用工合同:电焊工包工服务协议
- 2025电商园区租赁合同附设备安装与维护服务
- 二零二五BGL型气化炉耐火材料全球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
- 2025版宠物物流配送服务宠物买卖转让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版森林资源采伐安全与生态保护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仓储仓库房屋租赁与云平台接入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个体工商户兼职人员劳动合同
- 2025年度绿化树木引进与推广合作协议
- 培训机构中途入股合作协议书
- 板坯连铸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北京市幼儿园玩具配备目录》
- 植物拓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课件
- 2024年湖北联投城市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高清版)JTGT 3331-07-2024 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护士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死胎患者护理查房
- 悬挑式卸料平台监理实施细则
- 电气安全工程(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一种能有效抑制硒浸出的飞灰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