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成品错误信念_第1页
实验报告成品错误信念_第2页
实验报告成品错误信念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STYLEREF 标题 1 * MERGEFORMAT 错误信念实验报告 发展心理学报告错误信念实验报告专业:心理学班级:1002学号:3100104672姓名:叶佩旋性别:女1 引言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儿童的心理理论就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 ,推知他人的意图和信念,通过推测心理状态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信念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因人而异,且可能与现实不符,而引导个体行为的往往正是其心理表征而非客观现实本身,它既可以是对世界的真实表征,即真信念,又可以是对世界的错误表征,即错误信念,亦即人们不能正确地表征他人对现实的表征,其

2、原因是将自己的视觉信息当成别人行为的依据。研究者认为,错误信念任务比真信念任务更能检验儿童对信念概念的理解,他们设计了众多错误信念任务来检验儿童是否具有心理理论。错误信念任务测试的是儿童能否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理解他人所持有的错误的想法,包括两种经典范式,即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本实验采用的就是两种最初任务的简化版,意外转移任务和欺骗外表任务,每个任务中都包含三个测验问题,分别检测儿童记忆是否准确、是否认识到真实情况、是否能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用这两个错误信念实验对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级儿童进行横断设计研究,了解4-6岁的儿童心理理论随年龄增长的发展情况。2 实验方法2.1 意外转移实验2.1

3、.1 被试 文新幼儿园大、中、小班儿童各7人,均为4个男孩和3个女孩。2.1.2 材料 一个纸盒,一个纸杯,画有女孩形象的图片和画有男孩形象的图片,一个乒乓球。2.1.3 实验过程主试事先熟悉儿童的姓名等信息,先进行预热沟通。正式实验时,向儿童讲述故事,边讲述边摆放材料。故事如下:这个男孩叫小强,他有一个纸杯。这个女孩叫小丽,她有一个纸盒,里面有一个球。小丽盖上纸盒盖离开了房间。当小丽不在时,小强把球从小丽的纸盒里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纸杯里,并把纸盒和纸杯都盖好。故事讲完后,询问儿童以下三个问题,并记录其回答。记忆问题:小丽离开房间之前把小球放在哪里了?真实问题:实际上小球现在在哪里呢?错误信念

4、问题:小丽回来了想玩小球,她会首先到哪里找她的小球?2.2 欺骗外表实验2.2.1 被试 与意外转移实验相同。2.2.2 材料 一个儿童牙膏盒,内置一支笔。2.2.3 实验过程主试向儿童出示牙膏盒,询问里面盛装的是什么。然后打开盒子,取出笔,询问儿童是什么,再把笔放回盒子并盖上盒盖。询问儿童以下三个问题并记录其回答。记忆问题:这个盒子看上去是盛什么的?真实问题:实际上盒子装的是什么?错误信念:你认识你们班的吗?他从来没有打开过这个盒子,如果我问他这个盖着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他会怎么回答呢?3 数据结果与分析每名儿童回答的原始记录见附录。各年龄段被试的通过率(即拥有心理理论的儿童占被试总数比率)

5、见下表。其中意外转移实验和欺骗外表实验三个问题的通过率随年级的变化趋势见两张图。表1 儿童回答通过率意外转移通过率欺骗外表通过率问题小班中班大班小班中班大班记忆问题4/75/77/74/77/77/7真实问题6/77/77/77/77/77/7错误信念1/75/73/73/76/77/7图1 意外转移通过率图2 欺骗外表通过率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儿童的真实问题回答都比较准确。在欺骗外表实验中,记忆问题和错误信念问题均为小班通过率较低,中班和大班通过率较高。在意外转移实验中,记忆问题的通过率逐步升高,错误信念问题小班通过率很低,中班通过率较高,大班通过率中等。此外,通过对儿童在回答时表现的记录还可以

6、发现,年级较低的儿童回答时态度较为肯定,年级较大的部分儿童则出现了长时间思考和犹豫不决的现象,这可能正是思维在变化发展的体现之一。4 讨论4.1 哪个年龄是“错误信念”理解发展的转折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班的儿童仅有少量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通过率较低,中班儿童通过率有明显增加,大班儿童通过率相比中班儿童没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可以认为,小班到中班即4到5岁之间为错误信念理解发展的转折点。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探究的只是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至于儿童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特点还需要其他实验的进一步探究。4.2 为什么“错误信念”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如果儿童能够意识到,他人的信念可能与事实并不相

7、符,即他人可能具有错误信念,并且能够推测他人会根据自己的错误信念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就能说明了儿童具有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也就能说明儿童具有了心理理论。如果不是错误信念而是真信念,儿童可能从自我中心出发认为他人也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从而作出正确的回答,因而无法区分具有心理理论和不具有心理理论的儿童。因此错误信念的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内容。5 感想问题的表述并不很符合儿童的理解习惯。比如有些儿童在听到“这个盒子看上去是盛什么的”这个问题之后会表现出困惑的样子,之后听到“实际上是装什么的”会更显困惑。以后实验的用语可改得更生动一些。此外发现自愿参与的原则和预热这个环节对于实验的进行颇为重要。并不

8、愿意参加实验或预热过于仓促的儿童在实验过程中会表现得紧张、拘谨,说话很少,回答问题用时较长,且答案十分简洁。6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4至5岁是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具备的关键时期。参 考 文 献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闰家梁: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初探,工会博览2011年9月中旬刊。附录1 意外转移实验原始数据姓名性别年级外表问题真实问题错误信念回答是否通过回答是否通过回答是否通过江明俊男大班盒子是杯子是杯子否马璎园女大班盒子是杯子是别人的柜子(犹豫很久).否钱瑶女大班盒子是杯子是杯子否茅家麒男大班盒子是杯子是杯子否陈邵桢女大班盒子是杯子是盒子是刘

9、世泽男大班盒子是杯子是盒子是李屹岱男大班盒子是杯子是盒子是严子安男中班杯子里否杯子里是先去杯子找否郑杰夫男中班纸盒是杯子里是盒子里是戴陈滢女中班盒子里是杯子里是(想想)盒子是龚承耀男中班盒子里是杯子里是(想了一会儿)盒子是吴雨桐女中班盒子是杯子里是盒子里找找,没有就去杯子找是王一航男中班盒子里是杯子里是盒子里是邵子萱女中班杯子里否杯子里是杯子里否王心磊女小班纸筒里否塑料盒里否纸筒里否杜天爱女小班塑料盒里是纸筒里是纸筒里否钱锦女小班纸筒里否纸筒里是纸筒里否钱程男小班纸筒里否纸筒里是纸筒里否袁启超男小班盒子是纸筒是纸筒否戴阳男小班纸盒是纸杯是纸杯否王方博男小班纸盒是纸杯是纸盒是附录2 外表欺骗实验原始数据姓名性别年级外表问题真实问题错误信念回答是否通过回答是否通过回答是否通过江明俊男大班牙膏是笔是药(可以读出牙膏盒上是药名)是马璎园女大班牙膏是笔是牙膏(犹豫很久.至少思考了五分钟)是钱瑶女大班牙膏是笔是牙膏是茅家麒男大班牙膏是笔是牙膏是陈邵桢女大班牙膏是笔是积木(听到声音的话会知道是个小东西)是刘世泽男大班牙膏是笔是牙膏是李屹岱男大班牙膏是笔是牙膏是严子安男中班牙膏是铅笔是不知道是郑杰夫男中班牙膏是笔是牙膏是戴陈滢女中班牙膏是铅笔是不知道是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