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件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件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件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件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饮食文化与中医饮食文化主要指每一个国家或民族所独有的饮食习惯、饮食心态和饮食结构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形成是由这个国家或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所决定的药,治病草也。说文解字 古代人类既食“草”以充饥,又食“草”以疗病。 “食”、“药”只是依据“草”的不同作用而区别用之。饮食文化与药物饮食文化与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素问脏气法时论一、膳食结构1、杂食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2、主次植物性食品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二、饮食心态食为天【灵枢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汉书郦食其传:“民以食为天。”

2、】天人合一【 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三、饮食方式温凉平衡提倡清淡饮食“三因”施膳,饮食调治【因时施膳,因地施膳,因人施膳】因时施膳 春温酸升补 夏热苦清补 暑湿甘淡补 秋燥辛平补 冬寒咸温补 食疗发展与食疗原则一、食疗发展(一)、食疗的萌芽“医食同源”:认为食疗的起源与医药的起源是一致的。 (药食同源)神农尝百草火的发明伊尹始创汤液 华夏第一相伊尹创汤液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通鉴:“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二)、食疗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周:山海经周礼论语

3、发展汉、魏晋、隋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 长期服用、补养身体食物50种左右,食疗方6首。 本草经集注药用食物:195种,首创把药物分成八类,其中果、菜、谷类属于食疗食物。巢元芳诸病源候论:羊靥治气瘿,胎盘作强壮剂。(四)、食疗的全面发展宋元太平圣惠方脾胃论(五)、食疗理论的完善与实践明清从营养学观点讨论食物的营养价值从治疗学观点论述食物的治疗作用把食物按治疗作用进行分类食疗发展:上古:与医药同时萌芽和发生商周:已具雏型周、秦、汉、晋:逐渐充实唐:繁荣昌盛之境宋、金、元、明、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疗食养理论学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运用日常饮食物来进行保健和治病的经验。总结 道家饮食观中的“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思想,是我国食疗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中医食疗文化伴随着道医著作的广泛传播而深入人心,成为百姓生活的指南,引导着人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科学的饮食养生观。然而,在人人都享有健康保健的今天,道家“天人合一”“清净无为”思想表达的“知食宜”、“服石与炼丹”、“反对虐生”的饮食养生观,适应了人们要“吃出健康”、“吃出长寿”的需求,顺应了人们探索饮食文化、提高生活质量的精神追求。同时其本身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