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_第1页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_第2页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_第3页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_第4页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 变化的第六课,是“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之一,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 变化。本鞭般学习内容的知诳皓构图如下1I物嗣的状本一物低的变但炮卜t军草本鞭般学习内容的知诳皓构图如下1I物嗣的状本一物低的变但炮卜t军草I_学习内昌学习目标,1/4M3T较5T第ML5气度在支比 耳曲朋加曲 成畸泛,也可 或不蚊.,却道有去电位地 号只需/小发生 T驰.如恻成 ,陶明雁、极 也片,子蝌虑小 甘享付欣ME:嗔甫些施虬生

2、了变化,如西友答狗津;体龈 年也县生?暧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国山咕小f物成科学生要概念1学N内容站构阳从教材角度看,这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两部分: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与之相应的,要求学生达成 的科学概念也有两个:一是硫酸铜溶液和铁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 是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 化。要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那么,本课作为单 元的第六课,通过前面几节课的研究,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现象已经有所了解,对 化学变化的本质一一产生新的物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课最后归纳四种

3、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为以后的 学习做好铺垫,本课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学习能力方面,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要孩子清晰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 通过观察现象,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该变化是否产生新物质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 度,还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知识储备方面,孩子在前几课“加热白糖” “淀粉 与碘酒”、“小苏打与白醋”、“铁生成铁锈”的学习中对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有了 一定的认识,也知道判断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但是孩子对于 硫酸铜这种物质是陌生的,是生活和之前的科学学习中都极

4、少接触到的。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在以往的教学和几次试教的过程中还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难以观察到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淡和杯底出现沉淀物的现象。2、学生观察的内容不丰富,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不是很高。3、学生对于红褐色新物质的认识有偏差: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说铁钉上的 红色物质是铁锈,10%的学生说是铜,还有10%的学生不知道。课堂告知红 色物质是铜后,课后调查显示依然有30%的学生顽固得认为红色物质是铁锈。4、第二部分的教学内容总结采用师问生答的简单小结形式就显得过于简单,学 生掌握不扎实。【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一一铜。2、

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 变化。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 物质,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物质变化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各种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初步判断。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铁钉和硫酸铜的反应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确定是否发生了 化学变化。【教学准备】硫酸铜溶液、铁钉、反应20分钟、2小时、12小时的硫酸铜与铁钉、导学单、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

6、课电流检测器、磁铁、剪刀、PPT【教学过程】环节一开门见山聚焦问题(一)开门见山,认识硫酸铜1、出示硫酸铜溶液:同学们,这是一杯硫酸铜溶液,说说你看到的。2、阅读资料,进一步认识硫酸铜: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它, 所以对它了解的非常少。下面老师介绍一段小资料,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硫酸铜。硫酸铜为透明的深蓝色结晶或粉末,无水时是一种白色粉末颗粒。硫酸铜既 是一种肥料,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剂,主要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 水的杀菌剂、防腐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误服引起恶心、呕吐、而且对呼吸 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谁来说一下,通过这段小资料,你知道了什么?(所以我们在实验中要注 意安全

7、,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硫酸铜溶液)(二)聚焦问题1、出示铁钉,聚焦关键问题:这是铁钉,大家都认识,如果把铁钉放入硫 酸铜溶液当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 A?.)环节二实验探索,交流新知(一)实验探索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教师引导语: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用实验来一探究竟。1、介绍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步骤1:用镊子夹住铁钉,将1枚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5分钟后取出观察。步骤2:另外3份,老师已于20分钟前、2小时、12小时前放入铁钉。仔 细观察液体和铁钉有什么变化。步骤3:留一枚铁钉不放入硫酸铜溶液,作为对照。2、出示导学单,说明任务要求:(1)规范操作,及时记录(2)根据

8、实验初步判断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类型,并例举你们的判断依据。(3)音乐响起时,整理好材料,准备发言。3、学生实验探究(二)交流分享教师引语:经过刚刚大家认真地研究,相信都有了发现,我们一起来交流。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你们的证据又有哪些呢?1、学生交流学生结论预设:铁钉和硫酸铜发生化学变化证据1:(预设)铁钉表面出现红褐色或者褐色的附着物。这个附着物应该是新 物质。1这个表面的附着物可能是铁锈,这个颜色和我们上节课学 的铁锈很像而且又是和铁反应。 也可能不是铁锈。有没有可 能是铜I / Z决放人5益钟2U分绰12 AH3寸证据2:(预设)溶液底部出现沉淀,表面有少许需漂浮物。这个沉淀

9、和漂浮物 应该是新物质。 这个沉淀和漂浮物可能和铁钉表面的附着物是 同一个东西,因为这个反应时间12个小时的我看到铁钉表面附着物变 多都掉下来了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证据3:(预设)溶液蓝色刚开始变浅,后来有点浅绿。溶液颜色改变应该也有新 物质。未反应 S分钟卫。分钟2小时12小时(三)教师总结概括:铁钉表面有红褐色物质附着。溶液底部出现红褐色的沉淀。蓝色溶液的蓝颜色会变浅,后来慢慢变绿。环节三收集证据去伪存真(一)教师搭建脚手架,引发新思考1、教师搭建脚手架,明确证据有重要次要之分:大家都非常会观察,也都 找到了支持自己初步结论的证据,那么,是否看到铁钉表面颜色变化,溶液颜色 变

10、浅就一定说明是化学变化呢?是的,我们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来支持我们的推测=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这个红褐色物质,有人认为是铁锈,有人认为是铜,有人认为是不同于这两样的新物质。你们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想办法获取更多更有利的证据吗?2、出示表格,学生尝试设计方案:上节课我们从“导电性”和“能否被磁 铁吸引”判断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看到这个表格,思考下,你有好办法判 断这个红褐色物质是什么吗?物品名称导电性能否被磁铁吸弓1铁导电能铁镌不导电不能铜导电不能3、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二)教师演示实验,开展集体思维风暴1、导电性检测检测铁钉,灯亮检测铁钉表面附着物,灯亮教师提

11、问:附着物能导电,现在谁有可能谁又不可能? 一定会是铜吗?(预设:肯定不是铁锈,但也不一定会是铜,会导电的金属还有很多)2、能否被磁铁吸引检测=教师提问:附着物不能被磁铁吸引,现在你又怎么想?能最终确定一定是铜吗?(预设:肯定不是铁,但也不一定会是铜)3、教师揭示:是的,光靠这两个实验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个红褐色的物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质是不是铜,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它肯定不是铁,也不是铁锈。老师想 告诉大家的是学会思考,找到证据证明自己往往比获取一个既定的知 识更为重要,你们很棒!当然,经过科学家的检测,这个红褐色物质 确实是铜。(三)回归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1、确认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类

12、型:确实产生了新物质铜,硫酸铜与铁钉属 于化学变化。2、剩余液体留疑:那剩余的液体还是硫酸铜吗?它又可能会是什么呢?,VVV,VV,环节四巩固延伸深化目标(一)总结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师引语: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正在进行着,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 往往伴随着种种现象,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二)化学变化与生活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2、思考:是不是有这些现象就一定是化学变化?也烧水发现水送量有 厚瞟的水垢纸上画画、米饭上滴加碘酒,颜色都改变,都是化学变化吗?沙子沉入水中,硫酸铜与铁钉产生沉淀,都有沉淀,都是化学变化吗?蜡烛燃烧、电灯亮了,都发光发热,都是化学变化吗

13、?加热一杯水、小苏打与白醋反应,都有气体产生,都是化学变化吗?3、总结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往往伴随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 淀、改变颜色等现象,但最终还是要看它是否产生新物质。(三)欣赏化学变化带来的奇妙景象1、播放化学变化的奇妙景象视频(根据课堂进度随机)设计意图: 总结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利于孩子今后初步判断物质的变化,以小明S 年的一天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串联起来,孩子深切感受到化学变化与生活的紧三 密密联系,让科学教学在生活中展开,更通过这一天的化学变化的现象的判断及时I 巩巩固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实例,将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回归到本质原因一一是? 否否产生新物质。奇妙的化学

14、变化的视频,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究物质变化的兴趣。I 、【板书设计】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教学反思】一、合理改进研究材料材料的恰当选择,往往关系到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甚至关系到整个教学的 成败。材料的选择要为探究的问题服务,并有助于探究的深入和问题的解决。在 本实验中,铁钉表面变色是十分明显的现象,但在初次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按教 材图示的方法做实验,学生没有在短时间内观察到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淡和杯底 出现沉淀物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证据的收集和分析,从而直接 影响到了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材料进行了有效的改 进:将探究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改成观察5分钟

15、、20分钟、2小时、12小时的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不仅让学生观察到了铁钉表面变色的现象,又让学生观察到 了溶液颜色变淡和出现沉淀物的现象,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与思考。二、切实培育证据意识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科学活动是一种求真活动。在初次教学中,教学的实 证意识不强,“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结论不是学生实践探究 的结果,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持,因而,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在本次 教学中,教师将该教学活动充分展开,让孩子们经历了一个推理、证实、质疑的 科学探究过程。教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说出心中的疑惑,孩子们自然 而然地提出了有待研究的新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现

16、状的真实反映,有 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深入发展。教师让学生交流判断红色物质是什么的证据, 使学生明白要用证据来说话。在追问能否根据颜色的变化来确认发生化学变化的 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了证据有次要和重要之分,有一般的证据,也有有力的证据, 应该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原有思维的平衡 状态被打破,产生了通过探究去寻求事实证据来证明自己想法的内驱力,这无疑 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在交流、研讨“红色物质是铁锈、铜还是铁”的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过程中,孩子们从想证实“红色物质是不是铁锈、铜”到“虽不能确认红色物质 是铜,但能确认它不是铁,也不是铁锈,而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期间的 发展是可喜的。“不能肯定是铜,但肯定是一种新物质”是一个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