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晏子使楚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晏子使楚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子使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4能复述课文内容。5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
2、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背景,揭题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能读准生字词的读音。2检查读书情况。3读书,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3、句并做上记号。4交流不理解的词句意思。5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6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三、自由读文,质疑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怎样侮辱晏子?3晏子怎样反驳?四、解决第一个问题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自己读文解决。(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五、作业看关于晏子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二、深入学习课文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把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连起来
4、,做比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这是抓住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骂晏子无能,侮辱点由外而内,由晏子个人延伸到齐国,楚王心中已经恼怒。第三次,在前两次失败后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骂,采取迂回战术,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2晏子是怎样反驳的?(晏子第一次对楚王侮辱的反驳: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先肯定两点
5、: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进而依两个肯定的判断让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领悟。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以发展思维的独创性。比如阅读晏子第二次反驳,可能有的学生会领悟到,晏子反驳不仅有力,而且很艺术。楚王说齐国没有人,是指没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没听懂以及夸张和取笑的方法反驳楚王。当楚王更明确侮辱晏子和齐国时,晏子装作为难,提出撒谎和说实话的请求,然后用贬低自己为“最不中用”的人,鞭挞楚国为最下等国家。这中间有装傻、自贬、取笑、卖弄,在嘻笑之间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尴尬的地步。第三次反驳更为艺术,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赃
6、,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说出一个结论:水土不同,结果不同。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中有攻: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3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4全班交流。(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5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对晏子毫无办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6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7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示一下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
7、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8进一步理解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9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四、学生分组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五、作业1复述故事。 晏子使楚教案 篇2 【设计思想】晏子使楚属于浅易文言文,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所以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培养他们自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要重视课文的读。读分三个步骤:一为诵读,注意读的节奏,读顺畅,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二为译读,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句子、翻译,复述课文。三为品读,主要是分角色读,注意语气,读出感情,在此
8、基础上感悟人物形象,并能根据人物形象,适当补充一些细节。翻译文言文,无非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字词,二是句子。让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比较古今词义的不同,识别通假字,了解词类的活用等。如果将文言词语用现代汉语逐个对译不能通畅时,还要注意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本文“事核而言练”,人物语言生动传神,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从而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晏子不卑不亢、沉着冷静、机智善辩,楚王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加入一些合理的细节想像,以丰富人物形象。【实施方案】教学目标:1、思想目标:让学
9、生认识到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知识目标: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3、能力目标: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教学重点:1、了解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2、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3、理解文言句式方面的一些特点。教学难点: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机智善辩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
10、芒。同学们,谁能讲一个机智善辩的故事?生讲,师评议。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我国古人机智善辩的故事晏子使楚。二、诵读课文。1、一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学生活动:(1)默读或轻声读一遍课文。(2)标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板书列出生字:晏(yn)缚(f)酣(hn)曷(h)枳(zh)熙(x)(3)生齐读两遍生字。2、二读,注意正确的朗读节奏、停顿。教师提示:感受文章简约、优美的节奏;朗读时的停顿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示例:吏二缚一人诣王缚者曷为者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学生活动:(1)生默读。(2)指定学生朗读。师纠正、评议。3、三
11、读,做到朗读流畅,尽量读出语气、语调,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由大声朗读。三、译读课文。1、教师提示:翻译文言文时,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字词,二是句子。字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如课文开头一句中的“将使楚”,译为“将要出使楚国”。(2)古今词义的不同。“何坐”中的“坐”作“犯罪”讲,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这样的义项。(3)识别通假字。如“缚者何为者也”中“曷”通“何”。此外,还要注意文言文中一些句式的特点,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何为者也”,如果是现代汉语语序就是“为何者也”,翻译时应注意调整。让学生把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和几个不同于现代汉语特点的文言句式整理出来。
12、(说明:这几项任务工作量较大,可采用分组负责的办法,将全班同学分为五个学习小组。一组整理通假字;二、三组整理古今异义词,其中一组负责整理第一自然段的,一组负责整理第二自然段的;四、五组负责整理特殊的文言句式,其中也是一组负责整理第一段的,一组负责整理第二段的。)学生活动:(1)分组默读、整理。(2)学生组内讨论。(3)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板书出来。示例:通假字:曷何熙嬉古今异义词:方(古:将要今:方形)对(古:对上说的话或回答今:正确)为(古:相当于“于”今:作为;做)坐(古:犯罪今:坐下)避席(古:离开座位今:避:躲开;席:席子)徒(古:只今:徒弟)其实(古:它们的果实今:实际上)得无(古:
13、莫非今:得:得到;无:没有。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得无”的用法)病(古:辱今:疾病)特殊文言句式:判断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肯定判决)圣人非所与熙也。(否定判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何以也”,“何为者也”,“何坐”,“吏二缚一人诣王”等,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序。(说明:教师可作适当调整,或增或删,不必出现名词术语,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2、生分组,边读边把课文口头翻译一遍,组内交流。3、让一名学生把故事讲一遍,可加入一些细节和合理的想像。师评价,对学生加入的较为精彩的细节应予以肯定。四、品读课文1、让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准备分角色朗读。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
14、“解说、晏子、楚王、楚王手下人”四个角色,其他同学准备评议。3、让学生评议。哪位同学读得较好,哪位同学读得还有待改进,读得好的同学读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没有读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可再让其他同学读,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在朗读楚王手下的对话时,应让学生体会到楚王手下为讨得楚王欢心,积极出主意以辱晏子,按捺不住激动与兴奋的心态,应设计一种谄媚的语气;对楚王,应设计一种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语气;对晏子,应设计一种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语气。根据学生读的语气,教师总结出人物形象的特点。板书:晏子: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楚王:盛气凌人、傲慢无礼4、师引导。为了使人物形
15、象更加鲜明突出,可在人物对话时适当加一些描写,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可以先揣摩一下此时人物的心理,然后再想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气,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描绘,一定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教师提示:如“王视晏子曰”,添加一些细节,先揣摩一下楚王此时的心理活动:楚王肯定是幸灾乐祸的心理,可以这样添加:楚王听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右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瞟了晏子一眼,然后故作惊讶地说。)生分组,自选一处,对楚王、晏子、楚王手下进行描述,相临的组最好所选不雷同。然后自由讨论、交流。生交流,师评议。(示例:(1)晏子早就对楚王进行察言观色,看到楚王偷偷地瞟了自己一
16、眼,知道楚王不怀好意。当楚王把矛头指向整个齐国人善盗时,晏子的思想正在激烈地斗争着:这明明是对我们齐国的污蔑,可自己又无法证明这个人不是齐国人。想到这次出使的任务,自己又不能失礼,怎么办?晏子突然想到有关橘树和枳树的故事,心头豁然一亮,有了主意。于是晏子慢慢地站起身来,从容地离开座位,向众人扫视了一眼,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说道。(2)楚王听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鼻子上沁出密密的汗珠,下意识地玩弄着手里的酒杯,干笑了几声说道。)5、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体会个性化的语言。6、教师小结:晏子的机智善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同学们今后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类似的故事,读后我们会
17、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布置作业:把课文改写成500字左右的一个小故事。附:板书设计:诵读通假字译读古今异义词特殊文言句式品读语气晏子: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感情楚王:盛气凌人傲慢无礼资料采撷:1、机智善辩的故事。(1)歌德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散步时,迎面走来一位批评家,这位批评家扬起头,傲慢地说:“我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歌德闪到一旁,微微一笑,说:“我正好相反。”(2)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秘密建了一处潜艇基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有关的消息,罗斯福压低了声音说:“你能保守秘密吗?”好朋友肯定地点了点头。罗斯福俯在好友耳边,小声说:“你能,我也能
18、。”2、刘勰曾称晏子一书“事核而言练”(文心雕龙、诸子)。此则短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描写了楚王与晏子的问答,用墨不多,文字精练,论辩双方的神态、辩词的锋芒,皆表现得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人物语言的运用,颇符合人物的身份。全文楚王的话并不多,且多为设问的口气:“齐无人耶?”“然子何为盗乎?”“齐人固善盗乎?”短短几问,便把楚王傲慢无礼的神态传达得活灵活现。“寡人反取病焉。”又把他奚落人反被人奚落的尬尴面孔呈现于纸上。而晏子的反诘,句句千金,充分表现了他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以及善于与敌周旋的外交才干。话不在多,传神则灵,此则短文再次说明了这一道理。(高若海)(说明:这段文字评论的是晏子故
19、事两篇,不只是本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晏子使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 “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2.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3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教学重点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0、,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质疑,讨论释疑”的方法。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质疑,讨论释疑”的方法。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设计: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3.说说课题的
21、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3.尝试给课文分段(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2)分段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22、”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晏子使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读懂晏子使楚的故事内容。2、抓住晏子三斗楚王的言行,体会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
23、出的智慧以及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教学重点】从晏子充满智慧的语言中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课前准备】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章思路。2、知道课文用了“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记叙了晏子和楚王的交锋。二、学习三个小故事从晏子充满智慧的语言中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1、学习:进城门: 学习第3段,知道楚王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怎样反驳以及故事的结果。 重点朗读晏子的话,读懂晏子的言外之意,体会晏子面对侮辱,用充满智慧的语言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维护了自己的尊严。2、学习
24、“见楚王”: 学习第4段,知道楚王见到晏子是怎样侮辱他的。 面对侮辱,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呢?抓住“严肃”和“笑了笑”从表情和语气体会晏子的智慧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气节。3、学习“赴酒宴”: 学习第5段,知道楚王在酒宴上又是怎样侮辱晏子?面对侮辱,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呢? 读懂晏子的话,再次体会晏子用智慧维护国家尊严。三、总结1、故事最后的结果怎么样?2、从楚王态度转变感受晏子形象。3、想象:晏子圆满地完成了出使楚国的使命,在晏子离开楚国前,楚王会怎样做?怎样说?怎样想?4、总结,体会晏子表现出的一种精神尊严。 晏子使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
25、7个词语的意思。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教学重点】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3、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简介晏子。使什么意思?2、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二、按要求自学课文1、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
26、为水土不同吗?)2、自学生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酒取乐。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2、区别大(da )夫与大(dai )夫。(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3、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4、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四、学习1、2、3自然段1、读课文,思考: 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 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
27、,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2、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3、扣只好,明关系:(楚王如果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只好吩咐大开城门。)4、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五、做作业本上1、2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话。2、理解第二、第三次晏子反驳楚王话中的逻辑推理。3、进一步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教学过程一、学习第4自然段1、默读思考,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从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十分轻蔑。)2、
28、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说的话,说说他的话中之话。3、划出晏子反驳楚王说的话,说说他的话外之话。4、根据晏子说的话,仿照前一节课老师的板书,学生自己板书归纳,理解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出结论。5、教师点拨:如果楚王认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于承认楚国是下等国家;楚王想不承认,当然他的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也就是废话,所以他只好陪着晏子笑。二、学习第5自然段1、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说说楚王怎样侮辱晏子。2、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前者指气候、水分,土壤不同,后者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不同。)3、重点指导学生填些结论:(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搁强盗国。)4、教师点拨:晏子先
29、举例,再针对楚王的侮辱,运用同样的推理,驳得楚王只好赔不是。三、课堂小结根据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过人才智?(让学生自由发言。)四、作业本上3、4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2、深刻认识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教学过程一、学习第6自然段1、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点明事情的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2、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句,比较语意:(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书上原句比改后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二、深刻认识晏子1、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晏子吗?为什么?(有过人的才智,善变的口才,不畏强权,热爱自己的国家。)
30、2、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写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出使到出国的晏子。(起因)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针锋相对,三次反驳了楚王对它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经过)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三、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三第5、6题。 晏子使楚教案 篇6 教学目标:1、训练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2、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教学过程:(一)、审题训练明起因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晏子使楚。(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找出最能解
31、释课题的一句话(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练说什么是“晏子使楚”?2、什么叫出使?(代表一个国家去外国执行外交任务)那么这次晏子出使就代表着(生答:齐国)3、请同学们边读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幻灯投影练习题)、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 )。、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 ),而且( )。、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 ),而且( )。4、交流、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板书:想显显威风)。、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筒唤觯窍粤顺?耐?纾?遥耆枇似牍?#?br 、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灭了楚国的威风),而且(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二)、训练理解
32、句子含义知进过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板书:侮辱、挫败)。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课文哪些自然段就是写他们较量的经过?共有几个小故事?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自燃段,用找出晏子是怎样挫败楚王三次侮辱,维护齐国尊严三个重点句。3、交流:(用幻灯出示三个重点句)、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在得钻狗洞。、放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放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4、明确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理解这三句话中含着的意思,来读懂
33、这篇课文。理解句子含义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们知道理解句子含义先要从字面上想句子贩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5、下面我们先来理解第一名话的含义。、齐读句子、晏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楚王关了城门,叫他钻洞)。楚王为什么这么做?(要侮辱晏子身材矮小。板书:身材矮小)那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怎么理解?、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二,看看你的答案和老师板书的是否差不多。(板书:是个狗国)、晏子真了不起,以牙还牙,胜了楚王,谁能把晏子这话读一读。有感情地练读晏子所说的话。、师引读,生读晏子的话。(师故意漏读“只好”二字)、讨论:为什么“只好”二字不能漏?请在“只好吩咐”下这样小黑点,我们等会还
34、要学习。6、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请同学们按刚才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句话含义的方法:晏子为什么说这话?楚王这么说是侮辱晏子什么?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要求学生谁想好了,就把含义写到黑板上。、评议:句子含义谁理解得好?请含义理解最好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生: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不中用上等国上等人下等国下等人是下等国最不中用最下等国、好,我们就选这位同学的意见,请最好的那位同学板书,其他同学完成课后练习题二(2)。(生板书:不中用,是下等国)、晏子真是好口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一次挫败了楚王,请大家练读第4自然段,等会请你把自己认为读得最
35、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练读评议)、分角色朗读。、请在“楚王只好陪着笑”下面加上小黑点,楚王是不想笑也得笑,笑得多么勉强,多么,多么无可奈何!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楚王不肯善罢甘休,一计不成是又生又一计,第三次较量又开始了。7、理解第三句话的含义、请同学们按上面的学习方法再理解晏子说的第三句话的含义。、含义想好了,请自由地到黑板上来写写。、评评谁的含义写得正确,(请写得正确的同学说理由)若生第三句理解有困难,则辅助练习:柑桔在淮南( ),在淮北( ),原因是( )。齐国人在齐国( ),在楚国( ),原因是( )。、谁能上来正式板书句子含义?(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二(3)。、这一回晏子又胜了,真
36、是主人主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一起来读第5自然段(师适时点评)、这次楚王不再是陪着笑,而是只好“赔不是了”,什么是赔不是?(生在“只好赔不是”下加上小黑点)(三)、结果练习晓结果。1、从刚才我们加小黑点三处地方读懂了什么?楚王对晏子越来越尊重和佩服)2、课文怎么写的?(板书:不敢不尊重)3、是啊,楚王是完全被晏子征服了,而且是心服口服,那晏子是凭什么征服这个老谋深算的楚王的?(过人智慧)仅仅凭过人的智慧?(爱国心)4、练习:晏子以自己( )和( ),挫败了楚王的三次侮辱,不但( ),而且( )。5、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既锻炼了我们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也读懂了课文,见
37、识了一位才智过人,热爱祖国的人才晏子。真可谓: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勇挫楚王,捍卫尊严。 晏子使楚教案 篇7 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重点学习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题意,介绍背景晏子,姓宴名婴,字平仲,“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使楚”出使楚国,即受齐国之命,代表齐国到楚国去执行外交任务。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
38、这段时间。因鲁国的编年史书春秋包括了这段时间而得名。对课文的理解:这是一篇课文历史故事,选自林汉达主编的中国历史故事从书中的春秋故事。课文讲的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前后三次企图侮辱、取笑晏子,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楚王陷于自讨没趣,十分尴尬的处境,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故事表现了晏子聪明、才智过人和极力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二、学习第一段读课文,以“阅读思考”第一题为线索,把楚王“只好-”穿插 进去。先以“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或说出来。三、学习第二段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默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先画出有关的句子,读或说出来。2晏子是
39、怎样对待的?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然后读或说出来。3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策略(方法)是什么?明确:第一次宴子采用藐视对方,抬高自己,进而压倒对方的办法反驳了楚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第二次晏子采用了先压低自己,再贬低对方的办法反驳了楚王。第三次晏子采用了先举实例,再说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不同,用类比的推理方法,扬齐抑楚,维护了齐国的尊严。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明确: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四、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明确: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作业 指导:学习创造性复述根据“
40、课后思考”第1题的提示,想象晏子的心理活动,进一步展示晏子机智地识破楚王的伎俩,巧妙应付,维护了齐国尊严的品质。1把每一提示想想,再找学生说说。2把这个事件前后的内容连起来说说。3最后把全文连起来创造性地复述。 晏子使楚教案 篇8 【教学目标】、认识本文六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把故事的内容演一演。、了解课文的内容和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同学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春秋末期,齐国有个大夫叫晏子。板书:晏子他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想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谓中有“
41、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谓呢?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之所以也称为晏子,肯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板书:使楚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文,要求: 动口、动手、用心朗读。 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全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三、细究重点,突破难点读了课文,大家都知道楚国国势强盛,楚王想侮辱晏子,可最后却不得不尊重晏子,(板书: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这是为什么呢?、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快速默读这一段,考虑、讨论: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么对付的?找出有关的句子。指名回答,并板书:钻墙洞:钻狗洞访狗国 品析晏子应付的话,
42、体会妙处:晏子的话到底妙在什么地方呢?(出示晏子的话。) 指名读晏子的话,想想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假如晏子想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些,该怎样说? 为什么晏子不把他的话说得更明白有力些呢? 指导朗读: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出示课件)让我们冷静地来读一读。、自学四、五自然段: 小组合作学习四、五自然段,要求: 反复诵读,理解楚王和晏子话中的含义,不懂的地方用笔划记出来。 根据第一个故事的板书,设计这两个故事的板书写下来。 反馈自学情况: 质疑问难。 选择有特色的板书指名上台书写。 扮演
43、评价。、刚才我们认真学习了这三个故事,下面请同学们任选一个故事进行扮演,可以是组内合作,也可邀请自身的好朋友一起扮演。、从语言、动作、感情几方面进行评议。四、课堂总结,学习写法、总结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晏子出使楚国时与楚王进行斗争的三个小故事,仔细琢磨了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领悟了他的话中软中带硬,十分巧妙,终于使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身的脚,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那么,你相对晏子说点什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受到什么启发?引导同学从文章内容与写作特点两方面来谈。五、课后练习,拓展延伸、为了更好地了解晏子,优秀东周列国志一书。、复述故事:假如你是当时晏子使楚的随从,回齐国后,你会怎样向
44、齐王汇报情况?、齐王得知这件事情后,他会怎么说?齐国的老百姓得知后又会怎么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四个字的词语: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 ( )【板书设计】晏子使楚受到侮辱 巧妙反击 挫败楚王钻墙洞 钻狗洞访狗国 只好开城门不中用 下等人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没出息 水土不同 只好赔不是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自行删改! 推荐一:美术教案模板合集5篇 【精品】美术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
45、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 陶器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彩陶纹饰的艺术特点。2、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3、 通过欣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2、 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3、 通过对陶器美的欣赏,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欣赏导入:利用图
46、片或幻灯、录相展示各种陶器,让学生欣赏。 提问:老师在初中历史课讲过这些器皿,它们是什么?产生在哪个年代? 答:这些器皿叫陶器和彩陶器。通过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它产生于距今约5000至90 xx年的新石器时代。三、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讲 陶器1、 陶器的产生 陶器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陶器的产生与人类知道使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一般意义讲,制陶可能是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与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陶器无论是造型、器类、工艺与装饰都不一样,很显然是各自独立产生的。 制陶,除在造型上的要求外,对黏土及掺入材料
47、和烧制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制造耐高温的炊器,需要在黏土中加入石英砂。另外,对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度左右,制品强度低吸水性强,到了商周时期,烧制温度达到了1100度左右,出现了原始瓷。2、 陶器的造型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主要是日用器皿,其造型因用而异,用途不同造型也不同。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a、汲水器:如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尖底瓶(见教材p8)。b、 炊器:有罐、鼎、鬲、(yang)、灶等。 c、 饮器:有斝(jia)、鬶(gui)、盉(he)、爵(jue)、角、觚(gu)、杯等(见教材p9)。d、食器:有碗、钵
48、、豆、簋(gui)、盘等。 e、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罍(lei)、尊、盆、缸等,其中有盛液体的容器,有盛固体的容器(见教材p8)。f、 其他杂器有束腰的圆筒器座,用以放置尖、圆底的陶器,还有覆钵的器盖及其他用途的杂器。 陶器的造型是以实际用途分类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类型中,它们的造型细节差别很大,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同的群体生活方式。3、彩陶艺术 制作彩陶的三个重要条件:1、首先要掌握颜色的使用知识。2、要有较高的烧制技术。3、需要在质地光滑的细泥陶上才能显出颜料的色彩感,并且用笔得以流畅无阻。中国彩陶的艺术特点:(一) 以意写形 中国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它体现出制造者深
49、思熟虑的构想和设计意图。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显示出卓越的构成能力,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介绍人面鱼纹盆,幻灯)。(二) 彩陶图案主要采取动的形态和格式 中国的彩陶图案,尤其是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彩陶图案是以动态为主的,常把花纹组织在动的格式中,具有跃动奔放的气势。花纹也以弧线、弧形和圆点构成,使图案具有流畅柔美的抒情风格。(三) 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
50、性很强的纹样。(四) 彩绘纹样与造型的完美结合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的骨式和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介绍舞蹈纹盆,幻灯)。(五) 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 由于彩陶图案有明确的立意,于是有肯定的造型和简洁的艺术语言。动的图案格式给人以强烈兴奋的感觉,使图案具有扩张的力量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直觉吸引力。标志性强则是省略去被描绘物象的不明显的细节特点,而集中地表现具有鲜明特征的形象,使纹样的直观性很强,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造型和纹样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整体的感受。由于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中国彩陶单纯
51、强烈的艺术风格,从而有力地表现出氏族社会晚期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和美的观念,至今仍使我们感到雄浑强烈的表现力(介绍涡纹曲腹盆,幻灯)。四、课堂小结:中国的陶器造型和彩陶纹饰是传统艺术的光辉起点,在中国现存的原始艺术中,它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部分,它是最早以造型和彩绘图案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它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面貌。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了解了中国陶器的意象表现方法和以意造型的构成手法;研究造型、纹样图案的发展规律和形式法则;研究器形与纹样的美和立体设计的规律;研究中国古代先民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美学观念;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这些对于我们继承、发展伟大的艺术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陶
52、器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五、复习思考题:1、你喜欢我国远古的陶器吗?为什么?2、中国远古陶器在造型和纹饰上有什么特色?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1、探索并运用不同的球体,蘸上不同的颜料进行滚画,体验滚画的乐趣。2、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滚画的作品范样(裙子、汗衫、短裤、凉帽)等,幼儿操作篮子(盒子)、纸样若干。2、弹珠、乒乓球、蹦球等若干制作材料。3、篮子、湿布、颜料以及调色盘等。【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1、夏天到了,贝贝服装公司生产了一批新品,看看有哪些新品呢?(出示:裙子、短裤、
53、凉帽等)2、你觉得她们漂亮吗?为什么?3、它们这么漂亮,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呢?(让幼儿自由说说讲讲)教师小结:这些漂亮的服装是用不同的球娃娃,蘸上好看的颜料加工成的,请小朋友认识一下,教师介绍材料。(二)技能练习1、提问:球娃娃们都很调皮,喜欢在篮子里(盒子)打滚,怎样让它们既滚得开心,又不掉出来呢?2、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教师与幼儿共同用儿歌小结。儿歌:球娃娃,圆溜溜。左也滚右也滚,前也滚,后也滚;滚来滚去真开心!3、尝试。(1)徒手动作练习。(2)运用实物练习,要求:眼睛看好球娃娃,手部动作小些,轻些,教师适时运用儿歌引导。(3)蘸上颜料练习,球娃娃滚起来真好玩,如果让它们穿着彩色的衣服(蘸上
54、颜料)打滚,会怎样呢?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教师小结:球娃娃穿彩色衣服(蘸上颜料),从不同方向滚,拿起或放回球娃娃后,及时的用毛巾擦干净手,球娃娃用后送回原来的颜料盒。4、幼儿自由交流:说说球娃娃穿着什么衣服在滚,滚出来的线是什么样子?(彩色的,有粗的,有细的)(三)幼儿滚画1、贝贝服装公司还有一些新品没有加工上漂亮的颜色,你们愿意帮忙吗?2、你想用几种颜色滚画?3、要求:(1)自己拿好纸样,放到盒子里。(2)选自己喜欢的球娃娃和颜色滚画。(3)注意操作卫生。4、幼儿滚画,体验乐趣,教师指导。(四)作品展示:1、相互欣赏作品,自由发表意见。2、共同评价,感受作品的美。【活动延伸】利用多种手段
55、为贝贝服装公司加工更多的物品。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1.练习用食指蘸色点画。2.知道手指点画后要将小手擦洗干净,不乱抹颜色。活动准备:1.6个装有红色水分颜料的盘子,6块小湿布。2.6张画有树干、树枝的图画纸。3.范画一幅。活动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小朋友们上午好,首先我来做下自我介绍,我姓朱,所以小朋友们都叫我朱老师,很高兴今天见到了这么多可爱漂亮的小朋友,小朋友们跟朱老师打个招呼吧。跟朱老师一起说:“老师好”。(二)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刚刚啊朱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小手都长得可漂亮了,所以朱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你漂亮的小手跟朱老师一起做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赶快伸出你漂亮的小手跟朱老师一起
56、玩玩吧。(手指游戏:大拇指头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嘀嘀嘀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咚咚咚。)(三)教师出示范画小朋友们刚刚做的真是太好了,今天朱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请小朋友欣赏一下。提问:1.小朋友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呀?(花)2.拿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这幅画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幼儿回答)(四)示范讲解手指点画的方法。“嗯,刚刚小朋友说了很多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画出来的”教师将准备好的图画纸拿出来,用手指蘸颜料点花瓣(伸出小食指,用手蘸一蘸,重重按下去,轻轻拿起来)示范两次“小朋友这幅画是用什么画的呀?(手指),对啦,是用我们漂亮的小食指电画的,请小朋友也伸出你的小
57、食指跟老师一起点一点吧”(五)幼儿自己进行手指点画,教师讲解注意事项。接下来请小朋友用你漂亮的小手自己也来画一幅画吧,点画的时候要注意蘸颜料的小手不能到处乱抹,不能抹在衣服,桌子上,更不能放进嘴巴里。点完画后要用湿布将小手擦干净。活动结束:哇,小朋友们点的桃花开的课真漂亮啊,今天正好是父亲节,小朋友们赶快把你的作品当做礼物送给爸爸吧。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教学重点:对美术节奏的理解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课前准备: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学具:
58、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总第 3 课时 执行时间:一、感受节奏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2、看两幅绘画作品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4、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生5、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
59、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全班讨论:生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三、表现节奏作业要求: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师写关键词)四、交流感受交流一下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布置回家搜寻各种材料,下次继续用拼摆的方式表现节奏。教学反思:用音乐的节奏,音乐里的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表示节奏,然后用花片来贴节奏图,能够很好
60、的表现节奏。第二课时 总第 4 课时 执行时间:一、引导交流阶段: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生(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开阔创作思维)二、课堂创作阶段:1、作业要求: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美术节奏”。2、辅导: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及时辅导。三、作品展示:同学们都离开自已的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通过自评、互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幅进行贴粘展示。教学反思:其实不一定要用绘画或者粘贴的方法表现节奏,用一些物品如:彩色图钉,扣子等等摆一摆,效果也不错。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幼儿调换颜色的方法。2、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七彩雨。活动准备1、课件-下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及两个子女医疗费用承担合同
- 2025年度贵金属抵押贷款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租赁房屋合同转让及租客退租流程及保证金处理合同
- 2025年度亲子主题蛋糕店连锁加盟合同
- 2025年度砂石运输项目环境保护与合同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美团商家入驻与运营支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医院住院病人全程陪护及营养膳食合同
- 农药销售居间合同委托书
- 新编商铺买卖合同
- 数据挖掘平台搭建投资合同
- 励志课件-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版)解读 2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一):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 GB/T 303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 武强县华浩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000把(只)提琴、吉他、萨克斯等乐器及80台(套)数控雕刻设备项目环评报告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4年4月)
- DB11∕T 882-2023 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 华为员工股权激励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