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籽的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概述_第1页
葡萄籽的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概述_第2页
葡萄籽的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概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葡萄籽的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概述【摘要】介绍葡萄籽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关键词】葡萄籽;化学成分;提取方法葡萄是常见的水果之一,主要用于酿酒、鲜果食用、加工果汁及其它产品。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化,发现葡萄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国已被广泛研究应用,开发成保健食品和药品。因此对葡萄籽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现将葡萄籽的化学成分和提取方法作一综述。1化学成分1.1多酚类成分葡萄籽中含有多酚类物质(gps),主要有儿茶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儿茶素类化合物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其没食子酸酯,是葡萄籽中主要的单聚体,也是原花青素寡聚体和多聚体的构成单位。葡萄籽

2、中的原花青素(gspe)是由不同数目睥黄烷醇聚合而成,目前研究最广的主要是由(+)-儿茶素(+)-atehin)、(-)-表儿茶素(-)-epiatehin)为单体聚合而成的。这类物质可以有效去除有害氧自由基,抑制红细胞膜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过氧化,促进内皮细胞松弛因子n的形成,防止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脑血管病,其对氧自由基的去除才能要远远高于维生素e2,据最新的文献报道多酚类成分可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1.2油脂类成分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油脂,约占其重量的12%15%,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在58%78%之间,亚油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可预防动脉粥状硬化、高血压和高胆固

3、醇等疾玻同时,亚油酸又是人体合成花生四烯酸的主要原料之一,而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合成前列腺素的主要物质,它具有扩张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1.4其它成分葡萄籽中除了含有上述多种物质外,还含有粗蛋白、氨基酸和维生素a、e、d、k、p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锌、铁、镁、铜、钾、钠、锰、钴等。2提取方法2.2油脂类物质的提取葡萄籽油的提取方法多采用传统的压榨法11和溶剂浸提法12,压榨法的出油率较低,杂质含量高,且在挤压过程中形成高温,破坏不饱和脂肪酸。溶剂浸提法虽然出油率较高,但在溶剂回收过程中易引起不饱儿脂肪酸的分解,且有溶剂残留及溶剂易燃等不平安因素。因此,今后葡萄籽油的提取开展方向是采用超临界2

4、萃取技术,它具有提取率高,不破坏不饱儿脂肪酸,无溶剂残留等优点13。据文献报道,采用超临界2萃取技术提取葡萄籽油的产率可高达13.514。近年来,史晓东、吴彩娥采用超中化法提取葡萄籽油,为葡萄籽油的提取提供新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正确工艺:超声波时间为25in,超声波功率为500,循环泵转速为1200r/in,粒液比为1:15,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到达94.12%15。2.3蛋白质的提取葡萄籽经脱油后饼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现将蛋白质的提取工艺总结如下16:油加nal溶液残渣葡萄籽粉碎(60目)脱油室温风干搅拌离心上清液透析粗蛋白纯化精蛋白质3小结在我国80的葡萄都用来酿造葡萄酒,而葡萄

5、酒那么作为废料被丢弃,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为了更好的开发资源,变废为宝,我国应加快对葡萄籽的根底研究,为其应用和开发奠定基矗【参考文献】1许申鸿,杭瑚,郝晓丽.葡萄籽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性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0,21(2):18-19.2于红霞,徐贵发.葡萄籽多羟基类提取物对高脂家兔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39(6):547.3朱宝镛.葡萄酒工业手册.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5.4hellensr,ilnega.epa/ninassspetraldatabase.usaashingtnd,1978.1-4.5张捷莉,闫磊,李铁纯,等.

6、葡萄籽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质谱学报,2022,(26):2.6奚洪民,邹宪芝,刘进邦,等.葡萄籽中低聚原花青素研究进展s.化学世界,2022,(12):759-762.7魏福祥,李新,韩菊.葡萄籽中低聚原花色素的提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1,22(2):12-15.8樊丽华.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方法的进一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1(1):102.9李凤英,崔蕊静,李春华.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j.消费与科研经历,2022,(1):1.10riarddaslivaj,darnn,fernandezyetal.xygenfreeradialfdifferentpryanidinsfrgrapeseedsj.jagriefdhe,1991,(39):1549-1552.11张茂杨,赵新节,李保国,等.葡萄皮渣综合利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1989,(9):8-9.12sait,hsyaah,arigate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