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论文_第1页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论文_第2页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论文_第3页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论文_第4页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 智能仪器 设计题目: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学院: 电气学院 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 BG0XX 组员: XXX XXXXXX XXX摘 要仪器仪表式获取信息的工具,式认识世界的手段。它是一个具体的系统或装置。它最基本的作用是延伸、扩展、补充或代替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对仪器仪表的依赖性更强,要求也更高。现代仪器仪表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共性技术为特征获得了快速发展。关键词:智能仪器、微型计算机AbstractInstrument information access tool,

2、 a means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style. It is a specific system or device. It is the most basic role is to extend, expand, complement or replace human auditory, visual, tactile and other organ function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kind has entered the informatio

3、n age, more dependent on the instrument, demanding more. Modern instrumentation to digital, automatic and intelligent features such as access to common technologie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Keywords: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micro-computer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4816193 摘 要 可以改变极板间的介质

4、,以便介电常数 发生变化。这3类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的主要结构形式分为改变极板覆盖面、改变极板间距离和改变介质3组,每组又依运动件的平移(直线运动)或角位移(旋转)分类。对于1、2组,每类又依电容器的形状分成平面形或圆筒形。电容式传感器的组成可有单片单组、差接组和多片单组等组合方式。 1.3 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缺点及一些特殊问题优点 动作能量低(极板间静电吸引力约几个10C),动作响应快(固有频率高,载波频率高),本身发热影响小(用真空,空气或其他气体作绝缘介质时),灵敏度高,误差小,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如在高温,低温及强辐射等各种环境下)。因此,该传感器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渐广泛地应用

5、在工业自动化仪表中。缺点 (1)其输出特性式非线性的。对于改变极板距离的电容传感器。电容量和极板间距离是非线性关系,虽然用差动式结构可以使其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存在泄漏电脑和不可避免的不一致性,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特性的非线性。 (2)泄漏电容的影响,传感器的电容量及其变化一般小于电容量,泄漏电容量式由支持构建及连接电缆所引起。这些泄漏电容不仅降低了转换效率,还将引起误差。但是,利用电缆屏蔽层的点位跟踪与电缆相连接的可动极板的点位,或将信号处理的电子线路安装在非常靠近的地方,皆可消除泄漏电容的影响。 由于上述特点,目前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改变d和s,在对位移(直线和转角),压力,振动等的检测方面获得一定

6、的应用。例如,利用改变介电常数的方法可以检测密闭容器中的液位,不到点松散物质的料位,非导电材料的厚度,非金属材料涂层等。第2章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2.1 实验目的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2.2 基本原理 利用电容CAd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A、d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变)、测位移(d变)和测量液位(A变)等多种电容传感器。本实验采用的传感器为圆筒式变面积差动结构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如下图所示:它是有二个圆筒和一个圆柱组成的。设圆筒的半径为R;圆柱的半径为r;圆柱的长为x,则电容量为C=2ln(R

7、r)。图中C1、C2是差动连接,当图中的圆柱产生X位移时,电容量的变化量为C=C1C2=22Xln(Rr),式中2、ln(Rr)为常数,说明C与位移X成正比,配上配套测量电路就能测量位移。 2.3 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2.4 实验步骤1、测微头的使用和安装参阅实验九。按图1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并按图示意接线(实验模板的输出接主机箱电压表的)。2、将实验模板上的Rw调节到中间位置(方法:逆时针转到底再顺时传圈)。3、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显示选择)开关打到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旋转测微头改变电容传感器的动极板位置使电压表显示 ,再转

8、动测微头(同一个方向)5圈,记录此时的测微头读数和电压表显示值为实验起点值。以后,反方向每转动测微头1圈即=.位移读取电压表读数(这样转10圈读取相应的电压表读数),将数据填入表1并作出实验曲线(这样单行程位移方向做实验可以消除测微头的回差)。4、 根据表1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和非线性误差。实验完毕,关闭电源。图1图1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2.5 A/D转换A/D转换器(也称”ADC”)是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的器件,这个模拟量泛指电压,电阻,电流,时间等参数,但在一般情况下,模拟量是指电压而言的.在数字系统中,数字量是离散的,一般用一个称为量子Q的基本单位来度量.例如,一个N位二

9、进制数,共有N=2n个离散值,定义基本度量单位Q等于满量程模拟量的1/2n.模拟量的量化就是算出模拟量有多少个Q,并用2N个离散电平中最为近似的一个电平来代替.A/D转换器常用以下几项技术指标来评价其质量水平分辨率A/D转化器的分辨率定义为A/D转换器所能分辨的输入模拟量的最小变化量,可以用输入量程值的百分比表示转换时间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A/D转换时间.转换时间与时间转化所采用的电路技术有关.精度绝对精度:定义为对应于生产一个给定的输出数字码,理想模拟输入电压与实际模拟输入电压的差值.相对精度偏移误差增益误差积分线性误差微分线性误差 课程设计小结作为大三学生。我们觉得做

10、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是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果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刚开始前我们四个人还在为到底选那个课题而发生分歧,最后还是在协商下完成了课题的选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远比我们想想的要困难的多。作为一个团队,分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组员纷纷完成了初步的工作后,我们自信满满的来到了实验室准备调试,但第一次就给了调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于是我们就拿着实验模块反复分析和修改,还对电路模块进行了修改,

11、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之后我们把问题慢慢的解决了,然后我们就针对这部分模块进行了深入思索和修改,才能完成这次的课程设计! 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智能仪器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心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最后,要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就必须做到:在设计程序之前,对所用传感器的结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该传感器内有哪些资源,要有一个清晰的思想和一个完整的软件流程图;在设计程序时,不能亡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 另外,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感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团队中,我们互帮互助。对整个课程设计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缺少每一个人都会对我们的设计产生影响,还有要感谢指导老师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的建议与鼓励。 这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总是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参考文献1胡向东,刘京诚主编.传感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2刘迎春等主编.现代新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