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大作战课件_第1页
瘢痕大作战课件_第2页
瘢痕大作战课件_第3页
瘢痕大作战课件_第4页
瘢痕大作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疤大作战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问题一:什么是增生性瘢痕?浅表性瘢痕一般无功能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瘢痕将逐渐不明显。因此浅表性瘢痕是一种较轻的瘢痕种类。1增生性瘢痕是指凸出于皮肤表面但不超过原损伤范围的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区别是,瘢痕疙瘩病变超过原始皮肤损伤范围,高起皮肤表面、质硬韧、颜色发红的结节状、条索状或片状肿块,呈持续性生长2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问题二:如何预防增生性瘢痕? 在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手术切口应沿皮纹或皮肤张力线并位于相对隐蔽的部位;手术者应动作轻柔,器械要锐利,尽可能采用细针细线;保持创口内清洁无异物,不留死腔;缝合对位准确,坚持无

2、张力缝合原则1手术时机的把握。如深度烧伤应及早削痂植皮,肉芽创面要及早植皮覆盖,能有效降低感染可能性,减少瘢痕的形成2瘢痕体质的人应尽量减少受伤的机会。患有痤疮、毛囊炎、疖肿时,不要强行挤压,更不要应用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如强酸、强碱等,以免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应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3诊断外伤的患者,在排外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要求整形医生进行清创缝合或组织缺损整复,将瘢痕形成的因素减至最小4对于增生性瘢痕,早期干预的效果和意义远胜于治疗。预防增生性瘢痕应该由医生以及患者共同参与。应了解瘢痕形成及防治常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5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问题二:如何预防增生性瘢痕? 1234

3、5术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缝合对位准确,坚持无张力缝合原则手术时机的把握恰当瘢痕体质的人应尽量减少受伤的机会外伤时,要求整形医生进行清创缝合或组织缺损整复应了解瘢痕形成及防治常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预防增生性瘢痕的方法有1、硅酮产品上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应用硅酮产品来预防增生性瘢痕,后越来越多的报道证明硅酮产品能有效降低瘢痕的产生。其种类多样,包括橡胶、凝胶及液体制剂。目前使用最多的为硅酮凝胶(图2),其使用方法为至少从伤后第2周开始,持续3个月,如果为凝胶贴片,则建议每天应用12-24/小时,至少2-3个月。(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 Bloemen MC, van

4、 der Veer WM, UlrichMM, van Zuijlen PP, Niessen FB, Middelkoop E. Prevention and curativemanage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 Burns. 2009;35:463-475.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问题三:已经形成的增生性瘢痕 如何进行治疗治疗其他:激光、冷冻、放射、激素封闭及外科手术治疗等皮肤移植脂肪注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治疗 皮肤移植皮片移植什么是皮片移植、适应症、优势皮瓣移植什么是皮瓣移植、适应症、优势使用皮片移植治疗增生性瘢痕。 (参考文献2

5、)参考文献2:Grishkevich VM. Restoration of theshape, location and skin of the severe burn-damaged breast. Burns.2009;35:1026-1035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治疗 脂肪注射2012年Sergio Brongo等在2012年报道了应用脂肪注射法治疗化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实验。Title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TitleThemeG

6、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实验纳入了18名患者,他们在接受脂肪注射前平均手术次数为5.5次,在脂肪注射后平均15个月的随访,组织学结果显示:新生胶原的沉积,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真皮厚度的增加,表明了组织再生。临床结果显示:获得了良好的皮肤结构及色泽,皮肤的柔软度及弹性有了显著的改善3。左图化学烧伤后面部瘢痕粘连,导致的面具脸;右图脂肪填充后15个月,面部皮肤柔软度及弹性显著改善。(参考文献3)参考文献3: Caviggioli F, Forcellini D,

7、Vinci V,Cornegliani G, Klinger F, Klinger M. Employment of needles: a differenttechnique for fat placement. Plast Reconstr Surg. 2012;130:373e-374e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治疗 脂肪注射2013年Marco Klinger等在2013年报道了脂肪注射法在肿瘤切除后瘢痕增生患者的应用,也证实了其有效性4。Title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8、 Guild Design Inc.上图为左侧乳癌切除术即刻假体植入后感染导致的增生性瘢痕;下图是瘢痕内脂肪注射1个月,可见瘢痕色泽改善,弹性及柔软度增加。(参考文献4)参考文献4: Klinger M, Caviggioli F, Klinger FM,et al. Autologous fat graft in scar treatment. J Craniofac Surg.2013;24:1610-1615.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治疗 脂肪注射近期有研究者报道在瘢痕内划数道小痕,形成疏松的网状结构,并将自体脂肪注入网格内5。 上图皮瓣Z字成形术; 中图脂肪注射法; 下图横切法。(参

9、考文献5)参考文献5: Khouri RK, Smit JM, Cardoso E, etal. Percutaneous aponeurotomy and lipofilling: a regene-rative alternative toflap reconstruction? Plast Reconstr Surg. 2013;132:1280-1290各种术式对瘢痕的拉伸: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烧伤科治疗 脂肪注射近期有研究报道,对于乳房切除术后引发的增生性瘢痕所致的严重瘢痕挛缩及术后疼痛综合症,将脂肪注射瘢痕内,可显著缓解瘢痕带来的疼痛感6。该研究纳入了113名患者,其中72名乳房切

10、除术后进一步瘢痕内脂肪注射治疗,其中有32名患者服用过止疼片,另外41名患者未进行处理。在平均13个月的随访中,服用止疼片并接受了脂肪注射的32名患者中,有28名停止了止疼片的摄入。接受脂肪注射手术的病人,其术后瘢痕的疼痛感显著下降(P=0.0005)。参考文献6: Caviggioli F, Maione L, ForcelliniD, Klinger F, Klinger M. Autologous fat graft in 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last Reconstr Surg. 2011;128:349-352.治疗 脂肪注射近期脂肪注射法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相对非侵入性的外科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7 ,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