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之总论课件_第1页
中药学-之总论课件_第2页
中药学-之总论课件_第3页
中药学-之总论课件_第4页
中药学-之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10/111中 药 学 中药教研室 王 倩2022/10/112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起于清中后期): 1. 中国产的药? 西红花 2. 中医用的药? 3. 纯天然药物? 化学药物2022/10/113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利于区分西医、民族医药) 诃子 麻黄 红景天 “中药”含义2022/10/114药物的来源: 植物占绝大多数,使用最为普遍 动物(鹿茸、地龙、蜈蚣) 矿物(石膏、朱砂、赤石脂) 化学制品(铅丹、轻粉、升药、机制 冰片、人工牛黄等) 生物制品(神曲、半夏曲)草药

2、 如三七2022/10/115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2/10/1172022/10/118中药学的要求1.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和中药学基本 理论知识(性能、炮制目的、配伍关 系、用药禁忌等)。2.掌握130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品因品种不同而效用有别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2022/10/1110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022/10/1111一、中药的起源: 源于生活实践

3、 神农 血余炭 乌梅 山楂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一)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作者已无法考证(不是一人之作),托名神农,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二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实用性强),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2022/10/11122022/10/1114炮炙论: 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叙述药物通 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 性或烈性,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 法,并提出在炮制药品前,应注意区别 混淆品。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三)隋唐时期新修本草

4、又名唐本草:作者李勣、苏敬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2022/10/1115(四)宋、金元时期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首刊于公元1108年,载药1558多种,药后附有方剂以相印证,有学术、实用、文献价值。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蒙古刻本2022/10/1117(五)明朝时期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成书于明代(公元1578年),公元1596刊行,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 百科全书2022/10/11182022/1

5、0/1119 滇南本草: 15世纪中期,兰茂以调查和搜求云南地区植物药为主,辑成滇南本草,为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性本草。2022/10/1120 六、清朝时期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成书于清代(公元1765年),初刊于1803年,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本草求真,作者黄宫绣,成书于清代,公元1769年,载药521种,按药物主要功效进行分类。 2022/10/1121 七、民国时期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成书于1935年,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既广罗古籍,又博采新说,且附有标本图册,受到药界之推崇。虽有不少错讹,仍不失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丛书。2

6、022/10/1122解放后,中药学发展的概况: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成书于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53年出版第一部药典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已出版过八部(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目前每5年修订一次,最新版本为2005年。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2022/10/1124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对中药的质量好坏和疗效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份含量最高时进行。 如园参中人参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 月份 1 4 6 8 10 12 人参皂甙% 7 10.1 20.3

7、22.6 16.2 7.8 故采收应在69月为宜。 2022/10/1125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 .植物类药物采收 年分、月分、时辰可能有影响到药材的质量 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连根拔起(茵陈蒿幼草入药)。 叶类:多植物生长茂盛、花蕾将放或盛开时进行 艾叶 (冬桑叶) 花类:在花正开花时进行,或含苞欲放时摘取花蕾 槐花、玫瑰花 (红花)2022/10/1127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品种不同,采收各异。阿胶宜冬,鹿茸宜春,桑螵蛸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2022/10/1128 第三节中药的贮藏一、中药质变主要表现:1、虫蛀:指中药及其饮片有被蛀蚀

8、的现象。人参、党参、款冬花、薏苡仁、乌蛇2、霉腐:指药物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了霉菌。牛膝、天冬、白术3、泛油(泛糖):指药物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杏仁、柏子仁2022/10/11294、色泽变化:是指药物的天然色泽起变化。 茯苓、薏苡仁5、气味变化:是指药物固有的气味在 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存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 麝香、薄荷、丁香6、质地变化:是指有些药材软硬的异常变化(失水干裂、枯脆、发酵膨胀等)。 叶、花、胶类中药因失水而干裂发脆7、形态的变化:某些熔点比较低的固体树脂类药物及

9、一些胶类药物,受潮后粘连成结块。 阿胶、儿茶、樟脑 2022/10/1130 8、融化与潮解:是指固体药物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并在湿热气候影响下,其外部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9、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物,因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而成为粉末状态。 芒硝二、 储存时间长,药效降低 人参、石菖蒲2022/10/1131二、中药的贮藏养护方法 1、干燥处理贮藏 2、密封贮藏 3、吸潮养护, 如炒米贮存人参,木炭、 生石灰等 4、化学药剂养护,如硫黄熏蒸吸潮、杀虫 5、气调养护2022/10/1132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炮炙)的含义: 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

10、过程。 人参(生晒参) 原药材一般修治整理 部分药材特殊处理2022/10/1133 第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半夏、川乌第二、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醋制延胡索、蜜炙麻黄第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需要。 生地黄熟地黄 荆芥(辛温)-荆芥炭(苦涩平)第四、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附子、马齿苋、磁石第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用量准确 第六、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穿山甲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2022/10/1134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陈嘉谟.修治(修制) 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挑、拣、刮

11、 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 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 贮藏、调剂称量 。2022/10/1135.水制 洗,淋,泡,润,漂,水飞。润 :便于切制。漂 :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盐附子、紫河车水飞:使药物细腻,内服易吸收,外用少 刺激。 非水溶性矿物质或动物贝壳 朱砂、雄黄2022/10/1136 .火制 炒,炙,煅,煨,烘焙。炒:便于粉碎、煎煮、服用、缓和药性,减轻毒性、副作用,增强疗效。 清炒(黄、焦、炭)、固体辅料炒(沙炒穿山甲)炙: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轻毒性、副作用, 引药入经。加液体辅料(酒、蜜、醋、姜汁、盐水)煅:使药物酥脆易碎,充分发挥药效 直接煅(磁石) 间接煅

12、(血余炭、棕榈炭)煨:去油、减毒、增效。 肉豆蔻 烘焙:干燥而利于贮藏或粉碎 2022/10/1137.水火共制 煮,蒸,燀,淬 煮:减毒,增效 蒸:改变药效,稳定药物质量 桑螵蛸 燀:便于干燥、贮藏,去掉非药用部分或有 毒部分。 马齿苋干燥,桃、杏仁去皮 淬:易于粉碎、煎煮、制剂 明煅后入冷液中2022/10/1138.其它制法 制霜:种子压去油、矿石重结晶 发酵:产生新药 发芽:产生新功效2022/10/1139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不足发病 阴阳失去平衡 病阴阳偏盛偏衰 外邪内侵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治病

13、原理:以药性之偏来纠正病性之偏,调整脏腑功能,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之恢复平衡。 以偏纠偏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2022/10/1140 治疗作用: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功效中药的 副作用:指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作用 不良 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麻黄 作用 毒性反应:指药物对身体的损害性 反应 2022/10/1141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现形式。明.贾九如药品化义首次提出“力” ,清代明确提出“功效” 1. 对因治疗功效治本 包含祛邪、扶正、调整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方面的内容。 2. 对症治疗功效治标 是指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出现的某些症状,具有减轻痛苦,防止病势恶化

14、的意义。2022/10/11423. 中药的预防功效:中药烟熏、洗浴、佩带或内服。4.中药的养生保健功效,如灵芝、何首乌等2022/10/1143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中药性能(偏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性能性状中药的性状(物理特征):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2022/10/1144 .四气(四性)概念: 寒(甚于凉,大寒) 凉(次于寒,微寒) 热(甚于温,大热) 温(次于热,微温) 平 不凉不温之谓,但按药性皆偏之理,实仍有偏凉或微温,不过其寒热偏性

15、不显著而已。 四气: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第一节 四气性质基本一致(属阴)四气性质基本一致(属阳)2022/10/11452.来源:药物正常机体发生的反应,如西瓜、生姜对疾病的疗效知母、石膏治热证-寒凉性附子、干姜治寒证-温热性3.作用及意义: 寒凉性药: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热证、阳证;温热性药: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寒证、阴证。平性药: 药物寒、热之偏性不明显,作用平和。2022/10/1146 4.四性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四性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四性只反映药物性质的一个侧面。 2022/10

16、/11475.说明: . 四性实质是寒热二性。. 每种药物只能有一种性(单一性),非寒则热。. 药之寒热是相对病之寒热而言,只能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说明药物的具体作用。 药之寒热病之寒热 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 用药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D. 四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化(如与炮制有关) 2022/10/1148第二节 五味五味的概念: 指辛(辛辣、麻胀、特殊气味、芳香气味)甘、酸(包括涩)、苦(火焦味)、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和涩味。2022/10/1149第二节 五 味含义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本经 辛辛辣

17、、麻胀感觉,芳香气味。 酸包括涩(即味涩、性涩)。 甘甜味。五味 苦包括火焦味。 咸 淡淡而无味“本草不言淡,淡附于 甘”实际是甘味最淡薄者(余甘 之味),淡附于甘,甘淡并称。2022/10/11502.五味确定的依据:(1)实际滋味(2)五味的作用反推其味(即药物作用的标识) 葛根(甘、凉) 发汗解肌(甘、辛、凉) 玄参(苦、甘、微寒) 软坚(苦、甘、咸、 微寒)2022/10/1151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的作用及意义:2022/10/1152 (1) 辛味:(气虚、多汗、出血、阴虚阳亢等慎用)发散表邪表证,解表药。 麻黄祛散风邪外风证及外风引动内风证

18、。祛散风湿风湿痹证,祛风湿药(苦)祛散湿邪治湿阻中焦证。化湿药。行气治气滞证,行气 芳香化湿药 陈皮行血治血瘀证,活血药味多辛。宣通肺气治肺气不宣之咳嗽。芳香开窍治窍闭神昏证,开窍药。散行辛2022/10/1153 (2)甘味: (部分味甘质腻的药物易助湿满中,脾虚湿困者宜慎用) 补(补养)补益,治虚证,补虚药多甘。和(调和)和味 蜂蜜、甘草 和中 消食药 调和药性 甘草缓(缓急)缓急止痛,甘草、饴糖。 缓和药性 十枣汤解毒解食物、药物中毒。甘2022/10/1154(3) 苦味: 泄: 通泄用于小便不利,大便秘结等证;泻下药 降泄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及肺气上逆之咳喘;代赭石、杏仁 清泄火热上炎

19、,神燥心烦目赤口苦等证。燥:燥湿湿证苦能坚阴之说。似清泄,泻火存阴 适用于虚火(阴虚、气虚、气陷者慎用)苦寒燥湿热 三黄苦温燥寒湿 橘皮、厚朴2022/10/1155(4) 酸味: 有实邪者慎用 五味子 收敛止汗治虚汗证。收敛止血治虚证出血证敛肺止咳治肺虚久咳。 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涩精止遗治遗精遗尿。 涩 敛酸2022/10/1156(5)咸味 能软软坚散结治瘰疬、瘿瘤、痰核等能下泻下作用治大便秘结证。 芒硝 (6)淡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2022/10/1157 (7)涩: 能收敛固涩用于滑脱证。 与酸味作用相似(但不尽相同,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

20、所不具备的作用。)2022/10/1158性能的味与性状的味两者统一 黄连只表示性状的味(真实滋味) 山楂 指导处方滋味只表示性能的味,无真实滋味 代赭石2022/10/11593气与味合参,结合功效: 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 药性和药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质。 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便于指导临床应用。 2022/10/1160如同一苦寒药:黄连清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通泄,泻热通便丹参疏泄,活血化瘀2022/10/1161 4.

21、 说明: .每一种药物可有种或多种味 .主要的味起主要作用 .性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有主次之分2022/10/11625.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1五味的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 酸、苦、咸属阴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 2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夫五味入胃,各有所喜攻,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2022/10/1163 辛先入肺肺气郁闭,以辛散之 五味所入 酸先入肝醋炒玄胡,入肝止痛(五脏所欲) 甘先入脾米炒人参,补脾“久而增气, 苦先入心物化之常也” 咸先入肾盐炒杜仲 辛伤皮毛有害(五伤) 酸伤筋“气增而久, 甘伤肉夭之由也。”

22、 苦伤气(苦为心火之味, 多则化火伤气) 咸伤血2022/10/1164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是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降出入理论 五脏的生理、病理)第三节 升降浮沉 2022/10/1165 升升提、升阳(上升) 作用趋向基本一致 (向上、外 升浮并称) 浮上行、发散 (浮越) 沉下行、通利 (下沉) 作用趋向基本一致 (向下、里 沉降并称) 降降逆、收敛 (下降) 2022/10/1166升浮病位在上 在表 沉降病位在下 在里 病势病势上逆 咳喘止咳平喘 呕呃止呕、止呃 肝阳上亢潜阳里热证、里寒证清热、温里便秘泻下小便不利利水渗湿升浮与沉降的作用: 表证发

23、汗解表 头风痛祛风止痛 食停上脘涌吐病势病势下陷久痢、脱肛、内脏下垂升阳2022/10/1167. 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升浮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沉降多具有酸、苦、咸之味和寒凉之性。4 .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1)质地轻如花、叶,大多升浮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2)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大多沉降 “诸子皆降,蔓荆独升”2022/10/11685.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炮制: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酒大黄 荆芥 B.配伍(复方中):升浮药配较多沉降药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 麻黄配石膏沉降药配较多升浮药,其沉降之性亦会受到一定程度

24、的制约。 大黄配解表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李时珍2022/10/11696.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 呕吐、咳喘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涌吐 解表7.用药注意: “必先岁气,勿伐天和” 春生夏浮秋收冬藏 “升降浮沉顺之、寒热温凉逆之”2022/10/1170 1归经的概念: 归归属 经脏腑经络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 作用部位。 五走(入)归经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三黄)、经络理论(羌活、白芷治头痛)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第四节 归经2022/10/1171归经理论对临

25、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黄芩、黄连、龙胆草沙参、百合、女贞子 (2)作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作用。 膀胱经羌活、桂枝 胆经柴胡 肾经细辛、知母 肺经桔梗 腰膝关节牛膝2022/10/11724.须注意的问题 1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综合关系,若单分经用药,治疗效果必受影响。 “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 。” 徐灵胎 三黄、培土生金、木火刑金2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非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引经、药引2022/10/1173 1.毒性的概念:(广义)毒性:指药物所具有的能治疗

26、疾病的偏性。 毒药:一切药物的总称(西汉以前)。 “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 周礼(狭义)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药:造成机体损害的药。 第五节 有毒无毒2022/10/1174中药急性中毒治疗原则. 药物毒性的说明: A对毒药用来“以毒攻毒”,如用某些有毒药 解疮毒、抗肿瘤等。 B对有毒药物应严格控制贮存、炮制、配伍、 剂型、用药途径、剂量等,以免中毒。 影响毒性的因素 2022/10/1175.配伍: 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 .七情: 指中药的单味使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情况。第六章 中

27、药的配伍2022/10/1176.七情的内容单行:即一种药物单独应用。 红蓝花酒 独参汤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全蝎配蜈蚣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大黄配厚朴2022/10/1177 相畏:即一种药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半夏畏生姜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生姜杀半夏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人参恶莱菔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昆布和朱

28、砂 2022/10/1178第七章 用药禁忌 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食忌。 1配伍禁忌(相反): 是指药物之间有相反的关系。 主要包括“十八反”、“十九畏”。2022/10/1179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2022/10/1180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022/10/1181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

29、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荊三棱; 川乌草乌不认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治看顺逆,炮槛炙煿莫相依。”2022/10/1182 2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 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禁用药: 剧毒药; 药性峻猛; 堕胎作用强2022/10/1183(2)慎用药: 活血祛瘀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丹皮 行气药:枳实,枳壳 攻下药: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 温里药部分:附子、肉桂 性质滑利之品:冬葵子、滑石、薏苡仁2022/10/11843服药食忌:又

30、简称食忌、忌口。 一般原则:(1)忌防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如生冷、辛热、油腻、腥膻、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 (2)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 如热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寒性病忌食生冷等。(3)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反配伍关系的食物。 2022/10/1185第八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1.古今计量单位及换算 干品生药成年人一天的用量: 一般 5-10g 较大 15-30g一两(进位制)克, 一钱克, 一分.克, 一厘.克2. 2022/10/1186第八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2. 确定剂量的依据:药物的性质性能,用药方

31、法,患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2022/10/11871中药的用法的主要内容:给药途径、应用 形式、 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2022/10/11881.煎药器具:最好用砂锅、砂罐。 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2.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 矿物质及杂质少,无污染。在生活上可 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2022/10/11893.加水多少: 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为宜。 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 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202

32、2/10/11904.煎前浸泡: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2022/10/11915.煎煮火候及时间: 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 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2022/1

33、0/11926. 趁热滤汁:药煎煮好后,应趁热滤取药汁。因久置后药液温度降低,一些有效成分会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加之药渣的吸附作用而有部分损失,因而影响疗效。7.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煮三次,最少应煎煮两次。因为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2022/10/11938. 入药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 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法中的先煎、后下、包煎、另煎、 烊化等特殊方法的不

34、同要求及意义: 2022/10/1194煎法中的特殊入药方法: 先煎:是指矿石类、贝壳类及其他质坚的药物,因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同煎。龟甲、鳖甲、自然铜、附子 2022/10/1195后下: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 薄荷 、白豆蔻 包煎:是指对花粉、细小种子及研末的矿石类药物,宜用纱布或其薄布包裹后,再放入锅中煎煮。避免煎后药液混浊,或减少对咽喉和消化道的不良刺激。 辛夷、旋覆花;海金砂、蒲黄2022/10/1196 另煎:是指对某些贵重药材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烊化:是对胶质、粘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害易煎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 冲服:丹剂、自然汁及入水即溶的药物,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 蜂蜜、芒硝2022/10/11973服药方法 服药时间:需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空腹服:峻下逐水药、驱虫药宜晨起;饭前服:补虚药和治胃肠道疾病的药物;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消食药睡前服:安神药、涩精止遗药、缓下剂 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2022/10/1198 服药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