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1_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1_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1_第3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1_第4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传染病、战争、饥荒” 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 这其中最悲剧的是传染病,由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战争、饥荒死亡的人数要多。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有些疫病毁灭了一个村落,有些毁灭了一个城邦,有些甚至毁灭了一个文明。第一页,共32页。 “传染病、战争、饥荒”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有些疫第14课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疫 病说文解字说:“疫,民皆疾也。”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区别于普通病。第二页,共32页。第14课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疫 病第二页,共32页。清朝还有两位“麻子”皇帝:康熙和咸丰,这些脸上的坑坑点点就是出天花后留下

2、的伤疤。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第二次大规模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传教与行医两者应并行不悖。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青蒿素。天花成为大清皇族一个无可回避的生死考验。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说文解字说:“疫,民皆疾也。传教士们发现,行医能够减少文化上的冲突与隔阂,消除国人对他们的抵制心态,也较少受到地方当局的干扰和阻挠。在我国历史上天花有许多名称,如虏疮、豆疮、天行斑疮、天疱疮等。在古代,流传有一句话:“生下孩子不算成,出了天花才算全。大约出现于汉代,晋代有流

3、行的记载,唐宋时益多,元明以来尤为猖獗。从出现天花到能抵御天花,人类历时2900年。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关后第一代皇帝 ,1661年死于天花。传教士为了扩大教会影响,开始设立医学校,医学教育的传授逐渐纳入了正轨。相比其他朝代,比如明朝,清朝像是被天花下了诅咒一般,不仅满清皇族天花肆虐,在清朝12位皇帝中,一、历史上的重大疫病与影响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公元542年爆发的查士丁尼鼠疫,断送了罗马帝国复兴的希望,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万人不幸死去。(明)针灸铜人 通高213厘米,这件铜人是明人依宋制仿造的。

4、第14课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19世纪初,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传入中国。第14课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1603年死于天花。一、历史上的重大疫病与影响天花、鼠疫(黑死病)、霍乱第三页,共32页。清朝还有两位“麻子”皇帝:康熙和咸丰,这些脸上的坑坑点点就是1.天花。是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但是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 在我国历史上天花有许多名称,如虏疮、豆疮、天行斑疮、天疱疮等。大约出现于汉代,晋代有流行的记载,唐宋时益多,元明以来尤为猖獗。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

5、传染病。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第四页,共32页。1.天花。是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但是痊愈后天花的影响:19001909年,俄国因天花死亡50万人。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带来了天花, 2000-3000万原住民在约100年后只剩下不到100万人,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陈佳琳同学聊天花第五页,共32页。天花的影响:陈佳琳同学聊天花第五页,共32页。大清朝建国267年,始终有一个幽灵盘旋在王朝上空,那就是古代谈之色变的传染病:天花。相比其他朝代,比如明朝,清朝像是被天花下了诅咒一般,不仅满清皇族天花肆虐,在

6、清朝12位皇帝中,据明确记载就有两位皇帝:顺治和同治帝都死于天花。清朝还有两位“麻子”皇帝:康熙和咸丰,这些脸上的坑坑点点就是出天花后留下的伤疤。天花成为大清皇族一个无可回避的生死考验。在古代,流传有一句话:“生下孩子不算成,出了天花才算全。”可见当时天花对人的伤害力有多强。在满清皇族中尤其严重。在顺治的十四个儿女中,四个皇子,五个皇女都死于天花,几乎只有一半的儿女存活下来。第六页,共32页。大清朝建国267年,始终有一个幽灵盘旋在王朝上空,那就是古代第七页,共32页。第七页,共32页。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关后第一代皇帝 ,1661年死于天花。同治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

7、帝,1874年死于天花。董鄂妃:清朝孝献皇后,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1660年死于天花。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1603年死于天花。第八页,共32页。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关后第一代皇帝 ,1661年死2.鼠疫(黑死病)。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病死率极高。 公元542年爆发的查士丁尼鼠疫,断送了罗马帝国复兴的希望,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万人不幸死去。第二次大规模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千年死神

8、黑死病第九页,共32页。2.鼠疫(黑死病)。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第十页,共32页。第十页,共32页。第十一页,共32页。第十一页,共32页。西方学者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经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另外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原来看起来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因而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第十

9、二页,共32页。西方学者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了中二、人类与疫病的斗争(措施与成就)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1、改善公共卫生条件防控疫病: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出现大量防治疫病的方法2、古人已经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预防救治跟随历史来探索人类与重大疫病之间的斗争历史第十三页,共32页。二、人类与疫病的斗争(措施与成就)预防跟随历史来探索人类与重三、中医药的成就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对中华民族繁衍、生存、发展贡献巨大。第十四页,共32页。三、中医药的成就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黄帝内经书影第十五页

10、,共32页。黄帝内经书影第十五页,共32页。张仲景像张仲景祠,又称医圣祠。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关温凉河畔,是为纪念东汉时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祠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十六页,共32页。张仲景像张仲景祠,又称医圣祠。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关伤寒杂病论书影第十七页,共32页。伤寒杂病论书影第十七页,共32页。本草纲目插图第十八页,共32页。本草纲目插图第十八页,共32页。本草纲目插图本草纲目书影第十九页,共32页。本草纲目插图本草纲目书影第十九页,共32页。(明)针灸铜人 通高213厘米,这件铜人是明人依宋制仿造的。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

11、试的工具。第二十页,共32页。(明)针灸铜人 通高213厘米,这件铜人是明人依宋制时间作者成就世界地位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基础,被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宝典”。李时珍张仲景东汉末明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第二十一页,共32页。时间作者成就世界地位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四、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西医学是在欧洲古代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之后,逐步建立起近代和现代医学体系,然后从欧洲走向世界。第二十二页,共32页。四、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西医学是在欧洲古代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世纪初,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传

12、入中国。1842年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西方医学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走进了中国并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较大影响。当时西方传教士认为“在一切有助于传教的事业中,最有价值的是医药知识。传教与行医两者应并行不悖。” 因此,大批医疗传教士来到中国,加速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西医的传入23第二十三页,共32页。 19世纪初,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传入中国。1 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入侵者的仇视心理导致中国社会对外来宗教强烈排斥,这使传教士的布道工作处处碰壁。传教士们发现,行医能够减少文化上的冲突与隔阂,消除国人对他们的抵制心态,也较少受到地方当局的干扰和阻挠。因此传教士们开始把医药作为传教的重

13、要手段,并广开诊所、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教会医院的建立24第二十四页,共32页。 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入侵者的仇视心理导致中国社会对 传教士为了扩大教会影响,开始设立医学校,医学教育的传授逐渐纳入了正轨。1866年博济医学堂的设立是近代中国西医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直接启发了此后一批教会医学堂和护士学校的建立。中国的近代西医教育体制受英美影响较大,学校教育形式、内容和质量与欧美的教育水准相当。教会医学院校的建立博济医学堂(今中山医学院)第二十五页,共32页。 传教士为了扩大教会影响,开始设立医学校,医学教传教与行医两者应并行不悖。西医学是在欧洲古代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之后,逐步建立起

14、近代和现代医学体系,然后从欧洲走向世界。中国古代的人们发现,那些患过天花的幸存者不再患此症,由此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我国宋朝时期,已经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传教士为了扩大教会影响,开始设立医学校,医学教育的传授逐渐纳入了正轨。在满清皇族中尤其严重。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第二次大规模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1603年死于天花。中国古代的人们发现,那些患过天花的幸存者不再患此症,由此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青蒿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42年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

15、约,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西方医学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走进了中国并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较大影响。说文解字说:“疫,民皆疾也。1885年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战胜狂犬病,是他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相比其他朝代,比如明朝,清朝像是被天花下了诅咒一般,不仅满清皇族天花肆虐,在清朝12位皇帝中,相比其他朝代,比如明朝,清朝像是被天花下了诅咒一般,不仅满清皇族天花肆虐,在清朝12位皇帝中,西医学是在欧洲古代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之后,逐步建立起近代和现代医学体系,然后从欧洲走向世界。相比其他朝代,比如明朝,清朝像是被天花下了诅咒一般,不仅满清皇族天花肆虐,在清朝12位皇帝中,有些甚至毁灭了一个文明。历史

16、:人类败给传染病现在:人类控制传染病力量变化的原因科学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共同努力探究:从人类跟疫病的斗争历史中,我们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第二十六页,共32页。传教与行医两者应并行不悖。历史:人类败给传染病现在:人类控制我国宋朝时期,已经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中国古代的人们发现,那些患过天花的幸存者不再患此症,由此发明了人痘接种术。第二十七页,共32页。我国宋朝时期,已经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中国古代的人们发现1768 - 1796年左右,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下,经过20多年的悉心研究和观察,终于证实患过牛痘的人就不会再患天花。琴纳在1796年第一次给一个8岁的孩子菲茨朴斯接种牛痘,并且取得成功。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生,特地在瑞士日内瓦建立了一座琴纳雕像,并在纪念碑上镌刻着:向母亲、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第二十八页,共32页。1768 - 1796年左右,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从出现天花到能抵御天花,人类历时2900年。1979年,天花这种传染病被消灭。第二十九页,共32页。18世纪70年代,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