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复习纲要第一、二章课件_第1页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第一、二章课件_第2页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第一、二章课件_第3页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第一、二章课件_第4页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第一、二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文化(复习考试纲要)学习中国文化的必要性1、增强文化素养2、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3、交流的需要学习内容1、基础性知识2、常识性知识3、记忆性知识学习方法1、在理解基础上记忆2、理清线索3、调整心态应试策略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的基本结构 三、中国文化发展轨迹 四、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狭义理解主要指精神文明,即各种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Cultura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前106前43):“哲学就是心的耕种。”二、文化的基本结构 静态划分,文化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2.制度文化层。(规范与准则 法律和制度)3.行为文化层。(习惯与

2、风俗)4.心态文化层。(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 两分法: 物质文化 /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 非物质文化 内在文化 / 外在文化 外显文化 / 内隐文化 实体文化 / 观念文化 硬文化 / 软文化三分法: 物质文化 / 精神文化 /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 观念文化 / 政治文化 物质文化 / 制度文化 / 心理文化 物质文化 / 精神产品 / 活动方式 物质文化 / 关系文化 / 精神文化四分法: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 也可称为物质生产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即以生产资料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3、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显性的文化,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物质生产能力,以及科学、技术等等。精神文化: 是在物质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等。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以哲学思想为最高体现的意识与观念。 3.定形期(秦汉): 中国文化的模式基本形成,如宗法制度、封建制度等等。4.高峰期(隋唐): 各种文化已达全盛。如诗歌、书法、绘画等等。形成中国文化的巨大辐射圈。5.强化期(宋明): 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开始内部整合,文化发生内敛趋势。6.转型期(清至“五四

4、”): 西方文化开始大力传入,导致中国文化的断裂。正确评价“五四运动”的功过。(1)文化具有“人化”性(2)文化具有整体性(3)文化具有习得性(4)文化具有共享性(5)文化具有多样性(6)文化具有民族性(7)文化具有符号性(8)文化具有发展性(9)文化具有传递性习题1从广义上讲,文化主要包括( )文化与( )文化。2文化结构具有四个层次:( )、( )、( )、( )。3中国文化具有统一性、( )、包容性、( )。4( )是我国第一部字典。问答:请简要说明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特征)(精神)。 主要包括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外在特点: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注意要稍作诠释或举例简单说明)

5、内在特点:人本主义精神;中庸之道;安土乐天的情趣。(举例稍加分析)第二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 中国语言的区域化:方言 汉字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与文化一、中国语言的区域化:方言1.方言区 我国主要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2.方言与地域文化 一方面,方言是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另一方面,方言又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方言区1、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A.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产生了语言 B.语言的产生使人有了文化 主体同一性,归属同一性,习得同一性 2、语言的文化价值 反映文化:民族性就是文化性的反映 传播文化:记录、传承其他文化,并推动其他文化类型形

6、成 制约文化:语言对文化有反作用 3、语言的文化功能 认知功能和实践功能 牛 ni(2)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进取诸身,如“天”字。) 亘(gn, extend;stretch ):天+日+地 heaven +sun+ earth=extend天地人“三才”合一,连绵不断,永恒(3)中庸思想 middle of the road: 中: 口+ l middle,neutralisation 用: 月+ l to use, good 王: 三+ l great, king(3)普遍联系思想 the idea of “wide contact”: radical“

7、日” (r,sun) : 阳、晖、晒、明、晕 radical“木” (m,wood) : 树、林、森、桦、杖、 枝、柳、松、柏radical“水”(shu,water): 江、河、湖、海、游、 泳、渴、泪、洗(4)其他思想: A. 延续了儒家“三纲五常”等思想。(如“女”的造字)B.对立统一思想 明(bright) 日(sun)+月(moon)淡(wateriness) 水(water)+火(fire)C.大一统思想 unification: 國(gu, country):戈+口=或 weapon+place = protect big“口”+或=國 = to circle a city or

8、 a country2.最早的汉字:甲骨文(1)最早的汉字甲骨文。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其后罗振玉先生通过古董商找到发源地方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2)甲骨文的种类和内容。 甲骨文包括殷墟甲骨文和原始甲骨文。殷墟甲骨文特指河南安阳等地发现的商周时期的原始文字。原始甲骨文指商周之前黄帝时期就存在的一批刻在兽骨上的文字。目前看来,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占卜祭祀的祝辞。3.金文 金文:就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以周代为多,又叫钟鼎文。4.石鼓文 石鼓文:指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它是大篆的一

9、种。5.汉字的演变汉字演变的顺序: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馬隶书的“马”馬楷体的马秦小篆Qin lesser seal scriptl sh 隶书Official script草书 Cursive script 行书 running script 楷书 Regular script6.汉字的结构(1)古代研究汉字结构的几部著作: 秦代的“三仓”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和胡毋敬的博学篇,号称“三仓”,也可总称仓颉篇。这些著作主要是教小孩子认字的字书,因而统称“小学”。(2)“六书”: “六书”主要指汉字的几种基本结构,包括四种造字法和两种用字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10、。“六书”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女 子 好 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妈 m(mama)马 m 骂 m (scold) 蚂 m(蚁ant ) 孖(m) copy, c

11、lone 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 “到,至也,从至,刀声。”(十二上)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说(yu):通“悦”,愉快。 “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帖:通“贴”。火:通“伙”。3.“六书”的提出 “六书”说最早见于周礼,但没有具体解释。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提到“六书”,但说法与现在的不同:“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其顺序与现代相同,但名称不同。后来,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重新解释“六书”,名称与现在的相同,但顺序不同:“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我们现在的用法是采用了许慎的名称与班固的顺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文化1.数量【语言】56个民族,80种语言。(汉语通用)【文字】57种文字,现在使用的是40种,已停用17种。2.语系(现存争议)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习题1钟鼎文又叫( )2石鼓文属于( )。3最早发现甲古文的学者是( )。4甲骨文以后的文字是金文,又叫( )。5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 )和( )。(根据空的多少)6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 )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7“六书”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