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1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2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3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4页
公共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经济学张思锋第一章 导论 (003)第二章 公共物品理论 (120)第三章 公共收入理论 (148)第四章 公共支出理论 (204)第五章 公共预算理论第六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章 导言一 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 1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节约。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稀缺性瓦尔拉(walras): “所谓社会财富,我指的是所有稀缺的东西,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也就是说,它一方面对我们有用,另一方面它可以供给我们的使用的数量却是有限的。” 马克思:商品-有用、稀缺、劳动、交换2 经济学。研究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怎样分配产品)更经济。或者说,研究怎样配置生产资源,怎样配置

2、生活资源。4 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的生产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公共生活资源的分配和消费问题。推荐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加雷斯.D.迈尔斯著 匡小平译公共经济学二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公共物品理论(1)亚当斯密认为,仅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得手,经济生活就可以实现协调运行,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故人们从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社会利益能够得到实现。政府的身份是充当保护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守夜人,其职能是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极少的公共服务。(3)萨缪尔逊说,私人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实施间接控制的混合“经济”:私有制度通过市场机制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政府机构的作用则通过调节性的命令和财政刺激得以实现。A

3、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三大 经济职能:保证效率、实现平等、稳定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纠正垄断、克服外部性、提供公共物品、调节收入分配、实施稳定经济和增加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狭义的)公共物品:国家安全、法律秩序、交通、纯科学、公众健康。广义的公共物品:包括纠正垄断、克服外部性、提供公共物品、调节收入分配等。B 私人产品的总消费量等于个消费额的总和。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对任一给定的公共物品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非排他性: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物品,就不能排斥改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采取收费的

4、方式限制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A 只有在技术经济上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种特征,才是真正的公共物品。B 有些产品只有两种特征之一。如公路上的桥梁、高速公路,具有非竞争性大却步具有非排他性。在交通高峰期,额外增加一辆车引起的边际成本近似于零。但却可以通过设置收费站排斥任何不交费的车辆使用交通条件。公海上捕鱼是非排他性的,但却不是非竞争性的,英为在公海中不断增加哺育着一定会减少捕鱼的数量,从而增加每一个捕鱼者的成本。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只具有局部非竞争性和局部非排他性。如桥牌俱乐部、围棋俱乐部。*公共生产要素。*地方公共物品。C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解释:

5、弥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不足。市场活动 的动力基源于私人利益,政府作为公共组织可以集中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和意志,尽可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以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共同利益。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国家生产、国家提供;国家补贴、私人部门生产并提供;私人部门生产、国家购买并提供;教育、公共卫生保健、高速公路等可以设立消费障碍,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半公共物品。林达尔均衡:在数量上,私人物品的个人消费总和等于生产量;公共物品的各人消费总和等于总生产量。在价格上,私人物品每个消费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公共物品的每个消费者价格之和等于生产者价格。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价格就是各个个人支付价格的总和。按照这个价格的供给恰好等

6、于共同的需求。-林达尔均衡2 公共收入理论由于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特点,生产与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资源只能通过国家强制性征税的办法才能获得。税收是公共收入的最好方式。那些容易“排他”但区已于发生拥挤的准公共物品可以采取收费的方式实现补偿。政府债务也是公共收入的形式之一。3 公共支出理论(1)公共支出的职能:古典经济学:维持国家机器运转、提供公民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保护、为商品流通提供运输性基础设施、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刺激经济增长、平抑经济周期、稳定通货、稳定精基、增加就业;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稳定等等。(2)公共支出的增长:*古典经济学主

7、张严格加以控制,防止公共部门与民争利、损坏私人资本积累。*1893年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提出“瓦格纳定律”,认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社会民主化、社会正以增加,公共支出不断增加。*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部门的不断扩展妨害了公民自由、压制了私人部门经济活力、损害了经济效率,各国公共支出不断膨胀,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家、官吏、利益集团出于私利对公共支出规模扩大的人为推进。应该对公共支出进行立宪制约。(3)公共支出的结构:*维持性支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并对公民和私人部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纯公共物品所需要的支出。*经济性支出:政府用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支出。*社会性支出: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保健、社会文化事业、

8、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的政府支出。(4)公共支出的效率:1954年萨缪尔逊运用数学模型分析论证了公共物品有效供应的条件问题,提出各种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必须相等,并且要与私人部门资源运用的边际效率达到相等。为了确保公共支出取得最佳效益,欧美各国创立了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法,积极尝试编制绩效预算。(5) 公共支出的监督:对于政府的购买支出,要通过具有公开性、透明度的招标竞争机制。对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对特定群体公民级经济实体的补助性支出,要通过必要的民主机构和监督形式严密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公民直接监督。在预算方法上,博弈论、系统论、需求层次理论、成本效益分析、数量模型分析引入预算编制、预算控制

9、过程。零基预算、绩效预算、多年滚动预算。5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对于公共物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等决策必须反映公众的需求偏好,并且通过政治程序按照公众德意志做出。*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851-1926)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认为,理想的政治运作程序和规则是,把各种明确了具体用途的支出与相应的税收份额分别组成不同的预算方案,由作为消费者的公民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投票,政府则依据获得一致支持的方案提供公共物品。*肯定派公共选择理论。19世纪末奥意经济学派。潘塔莱奥尼(意)认为,议会分配政府费用于各种可能的用途方面所应遵循的标准是,“公共支出中各种不同项目的边际效用的比较程度

10、”。马佐拉认为,公共权力机构将自动按选民的意愿行事。马斯格雷夫认为,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需要政治制度和制定政策的集体程序。 (政治学研究范围)*否定派公共选择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等人。认为公共权力运作的参与者-政治家、选民、官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在通行民主决策的政治市场与在通行等价交换原则的经济市场上完全一样,在涉及经济决策与执行实践活动中,无不从私利出发来运用自己的权力谋求个人或局部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了循环投票、放弃投票等政治失效,造成政府活动领域过大、公共预算持续膨胀、资源配置效率低、对公民自由的侵害集寻租等腐败行为。6 财政联邦制理论。研究在存在多级政府且赋予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的

11、前提下,如何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正确配置公共经济责权、财政支出责权、财政收入和实现财政能力的纵向与横向平衡问题。由于不同公共物品的福利外溢程度存在差异,也由于各级国家机构因其在整个国家体系中所处地位决定的获取信息和实施管理的优势也不同。为了使整个国家机构提供的公共物品充分反映公民的公共需要,并且实现成本最低、效益最佳的目标,必须综合考虑各级国家机关的优势和各种公共物品的特点,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合理配置公共经济责权。按照公共物品受益与成本负担对称的原则,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相应配置财政支出责任;考虑各种财政收入的经济政治特性和管理上的便利,合理划分不同财政收入及其决策权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的归属;基于

12、各级各地财政能力的差异和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平等及协调发展,要是市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要在支出、收入诸方面的纵向、横向协调方面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避免负效应。三 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 1 边际分析理论 稀缺性和效用递减规律是边际效用论的基础。 *1883年潘塔莱奥尼(意)运用边际分析法,研究了议会在各种可能的用途方面分配财政支出所应遵循的标准问题,认为“公共支出中各种不同项目的边际效用的比较程度”是分配财政支出所应遵循的标准,即“在既定的同一总量下,每一单项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其他任何支出的边际效用”*瑞典学派的维克塞尔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财政学,在国家提供给公民个人的公共服务与其纳税损

13、失之间建立起等量的数学联系。*著名的“林达尔均衡模型”证明,每个人所支付的税收份额等于每个人所获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并且全体社会成员所交纳的税收总额等于公共物品供应的总成本。庇古(英)1928 年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共经济部门资源配置效率与私人经济部门之间衡量标准的统一问题。支出,在既定规模之下,财政预算安排最终应当达到各个支出项目的边际效用相等,并且应当达到各项公共支出项目的边际效用与各项私人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2 福利经济学 * 庇古(英)1920 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形成。20世纪60 年代福利经济学成为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哈佛大学行政学院的财政管理学把“

14、福利经济学”和“市场缺陷论”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前提。福利(Welfare ):个人获得的效用和满足。(庇古)组成一个经济社会的人们康乐福祉或幸福状态。(莱夫特威奇)广义的福利包括非经济的如友谊、正义等。福利的经济含义:可以直接或间接的用货币来计量的福利。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志: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国民收入的分配。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总福利越大。帕累托最优: 当生产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 或者说,社会已达到这样一种情况:任何变革都不可能使任何人的福利有所增进,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关于

15、社会福利的政策实施的优劣评价:(1) 凡是一项变革,它不使任何人受损而使一些人受益,那就是一种改进。(洛桑学派-帕累托)(2) 一项变革,只要受益者增加的利益总和大于受损者减少的利益总和,即引起社会的总利益增加,那么,这种变革就是改进。(英国-卡尔多)(3) 当我们把从原点到新点的变动看作一种改进,而把从新点到原点地变动看作不是一种改进时,一项变革才是一种改进。(美籍匈牙利人-席托夫斯基)(4) 一项变革使“社会福利函数”上升到较高的一点,就是一种改进。(美国伯格森)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假定所有个人和企业都是利己的价格制定者,那么,竞争的均衡便是帕雷托最优。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假定所有个人和

16、生产者都是利己的价格接收者。因此,倘若恰当的一次总付税和转让施加于个人和企业,几乎任何帕雷托最优均衡都能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增加社会总福利的两个途径:(1) 把生产资源合理地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使国民收入总量达到极大化。自由竞争可 以使消耗一定资源所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化。(2) 把生产的国民收入更公平的在社会成员中进分配,可以增进社会福利。因为等量的收入或货币对穷人的边际效用大于对夫人的边际费用。 庇古认为,为了增加国民收入总量从而增加经济福利,必须使生产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相等、进而边际

17、社会纯产值在一切生产部门都相等。如果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不相等,政府就要通过实施相应的经济干预政策加以校正。在分配领域,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了实现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需要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即实现收入水平的社会均等化,其基本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收税,在通过向穷人直接补贴或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使之实际收入水平得到提高。道尔顿(英)1922年在公共财政学原理中提出财政的政策目标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最佳的财政制度乃在于通过它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社会利益。”20世纪30年代后,新福利经济学(柏格森、卡尔多、萨缪尔逊等)从基数效用论转为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

18、曲线”等分析工具,放弃了收入均等化理论,单纯以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帕雷托最优状态)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社会福利涵数。1954 年版的道尔顿著财政管理学中 仍然把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当作重大的政策。“社会任一成员境况改时,整个社会的状况就算得到改善。”“在这里,体现在社会福利函数中的社会价值判断倾向于实际收入的平均分配。”“我们的结论是,即使社会能实现帕雷托资源有效配置,政府干预对于实现效用的公平分配,也许是必要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和层次(一)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 公平与效率(二)个人收入分配的次序1.初次分配:在市场领域,企业创造出经济效益后,向资源投入者进行的分配。

19、2.再分配:对个人收入的初次分配状况,进行政府强制调节。3.第三次分配:民间出于道德至善论考虑的志愿的慈善捐赠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1)依序数效用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是帕累托最优。(2)依基数效用论,社会福利最大化一靠国民收入的增大(效率最优),二要靠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状况。3 社会契约论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认为没有基于契约之上的国家执行法律,社会就无法生存。霍布斯(英,哲学家15881679 年)认为,国家“用一个定义来说,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契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卢梭(法,思想家171

20、21778年)强调主权在民主共和国家必须以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实现共同福利为宗旨。洛克和孟德斯鸠强调通过分权制约方式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美国现代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以他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阐述了现代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社会契约应当体现公正原则,而且更一般的公正观念应当表述为:“所有的社会价值-自由权、机会收入、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当平等地分配之,除非对任一种社会价值或所有 社会价值的不平等分配符合每个人的利益。”罗尔斯提出了关于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大最小”原则-“对最贫困者的福利必须优先于所有其他人给予最大化”,并且应当以此作为公共选择的决策规则。真正作为公共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是以社会契

21、约论为基点的主权在民、分权制约和强调国家以实现公民共同福利为宗旨的一套近现代民主国家论。真正作为公共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是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点的主权在民、分权制约和强调国家以实现公民共同福利为宗旨的一套近现代民主国家论。这一理论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具有社会性的人类个体、部族之间基于利益矛盾而不可避免地引起的冲突,以契约性的法律和政治强制力维护公民的财产、人身安全与自由、平等,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公共福利。按照这种契约,社会成员个人把自己的部分天赋权利让渡给了国家组织,有此形成了全体社会成员委托国家组织形式的公共权力。-因此,国家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实现共同利益、谋求公共福利的工具。

22、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这一人类创造的工具也反过来成为危害人民的异己力量。这样,公民有必要有限让渡权力,一方面保留选举权,参与重大公共事务的决策权。通过革命改变契约权。4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恩格斯认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布置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与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23、。”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列宁讲,“为了维持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社会权力,就需要捐税和国债。”国家自行消亡。恩格斯讲,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任何社会阶级的时候,当阶级统治和根源于现代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生存斗争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动都消失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了。-那时对人的管理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5 市场失效理论(1)外部性问题-(马歇尔1890 年)“外部经济”是指部门内厂商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刺激和影响,且这种刺激和影响在成本中是反映不出来的。”(庇古福利经济学)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厂商给其他厂商霍整

24、个社会造成自己不需付出成本的损失,就是“外部不经济”。“在外部不经济”时,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经济福利大于整个社会边际经济福利。社会成本:某个人做出一项行动,他本人不一定要承担全部费用或收取全部利益。他承担的费用部分叫私人成本,他不承担的费用部分叫外在成本。这两者的总和组成社会成本。庇古认为,如果存在外部经济的话,则完全竞争均衡将不是帕雷托最优,此时,政府应相应采取征税或补贴。外部成本。庇古法则:如果要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极大化,任何经济活动的社会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必须相等。例1:水力发电站建筑的水坝使农民种田不受洪水淹没(外在经济);或减少了下游渔民的捕鱼量(外在不经

25、济)。例2: 某一生产者的污染,特别地增加了其他生产者的成本(外在不经济)。例3:消费者在自己的住宅周围养花种树、净化环境会使他的邻居受益,但它的邻居并不会因此向他做出任何支付。例4 :某人在公众场合抽烟,给他人造成危害,但他并不会因此向受 害者支付任何形式的赔偿费。例5:化工、钢铁、炼油等污染严重行业的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染物,给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造成损害,但是这些污染物的排放者却没有给受害者以补偿。*交易成本-科斯定理科斯1960 年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只要产权(Property right)是明晰的,私人之间的交易活动不存在交易成本,则私人之间达成契约同样可以解决外部效应所引起的问题

26、,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科斯定理:只要法定权利可以自由交换,且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法定权利的最初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就是无关紧要的。(交易成本不可能等于零)只要明确界定污染的权利,不管是给予工厂污染的权利,还是给予消费者不受污染的权利,都可通过两者间产权的自由交易使污染量符合帕累托效率标准。马斯柯尔尼:(1)如果外部性出现在两个参与者都是厂商的情况下,一个较好的出路是合并企业。把外部性完全内部化。(2)如果税收、补贴、明晰产权的计量费用十分高昂,最优的策略就是允许外部性继续存在。*公地悲剧问题 公共财产产权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界定的,它属于某一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在公共财产的使用中,当出现外部

27、性现象时,不可能通过众多所有者的谈判和交易来实现资源有限配置。哈丁(G.Hardin)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以“公地的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为题讨论公共财产过度使用问题。设牧地是公共的,每位村民的牧牛进入是无限制并免费的。每位村民都知道,只要一头牛的产出价值达预购买成本,就一定要增加牧牛数量。每位村民在购买牧牛时都忽视了增加牧牛数量的社会成本:公地上的牧牛太多。在缺乏限制使用牧地的机制时,公共牧地一定是过渡放牧的。例1:公海上的过渡捕鱼;例2:森林被过度砍伐;例3:野生动物被毁灭性猎杀;例4:一个市场投入资本过多-。结论:在私人产权无法界定时,就必须借助

28、建立和健全法律制度,或政府有力的强制实施某些规则,才能 使公共资源得到最优利用。(2)搭便车问题公共物品的存在给市场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即使某种公共物品给人们带来的利益要大于它的生产成本,私人市场也不愿已提供这种商品。因为存在“搭便车”:-每个人都想不付任何成本或只付很低的代价,来享受公共物品的服务。一般来说,公共物品覆盖的消费者人数越多,搭便车问题就越严重,公共物品由私人市场提供出来的可能性就越小。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出面提供。私人经济中的政府,最初就是为了提供公共物品(国防、秩序、安全等)的目的又众多私人公共同建立的。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体现为:(1)尽可能正确地估计社

29、会对公共物品的实际需求;(2)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确定税收比率,并用税收收入购置公共物品,为公众提供服务。(3)交易成本(谈判费用和履行费用)*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交易对手的存在,使交易双方常常在利益的讨价还价中争执不下,致使谈判难以进行。*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使交易双方常常在利益的讨价还价中争执不下,致使谈判难以进行。市场的透明度差,产生并增加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很难把握对方的交易动机。合同越复杂,交易成本越高。参与交易的人数越多,交易费用越高。市场交易的特点是人人为己,企业内部交换的特点是交换双方的利益的一致性。为了减少市场风险带来的较高交易成本,企业的规模可以扩大

30、。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急用成本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了成本较高的市场交易;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上。(4)科斯案例1959 年,在关于“争夺广播权的混乱竞争”问题的分析中,科斯提出“在频率中划分产权好让市场来解决”的思路。1960 年,科斯列举了产权案例:当火车驶过一片种有树木和庄稼的土地时,机车排出的烟火经常引起周围的树木、庄稼着火,这是一种不利的外在性。解决这种外在性的关键字在明确产权。如果这块土地是属于树木、庄稼的农场主的,农场主就有权禁止火车排放烟火;火车要排放烟火,火车的所有者就必须向土地的主人赔偿一定的费用。如果赋予火车主人具有自

31、由释放烟火而又不负任何责任的权利,农场主就必须向火车主人支付一定费用,以使火车主人愿意并能够不排放烟火,(只要支付的费用足够多)甚至停止运转。科斯认为,要有效地排除外在性,用市场交易的方式实现赔偿,前提在于明确产权。科斯认为,产权规则的确立就是要减少三类成本: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和对策成本。斯蒂格勒把科斯定理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信息是完备的,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不存在交易成本,外部效应将趋于自动消失。威廉姆森定义为,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初始的合法权利配置对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无关的,即只要交易界区是清晰的,资源配置就能有效。(即使权利初始配置不

32、合理或不公正,只要街区清楚,且产权可以自由转让,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便可保证。)科斯案例纠纷解决的结果如何,取决于火车主与农场主交易成本的比较,如果火车主是一个人,而铁路沿线的农场主很多,那么农产主之间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便会远远高于火车主进行谈判的交易成本,这样纠纷就难以得到解决,外在性无解。只有在农场主个数减少,使得双方的交易成本相当时,才有可能克服外在性。产权界区的明确,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体制的完善与政策的推行等等,都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的。只要交易费用不为零,就可以利用明确界定产的产权之间的资源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从而克服外在性,而无须抛弃市场机制。只要谈判是无成本的,合作就会产

33、生。20 世纪60 年代后,德穆塞茨等认为,在现实中,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产权界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含混,使得企业对价格不一定做出灵敏自由的反映,从而发生变异。包括四类企业行为。*现代公司。并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适度利润。因为,与古典企业相比,现代公司所有权分散化,也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难以有效控制企业经理层的政策和企业行为。现代公司产权结构变动的原因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从而需要由企业家代表众多的持股者惊醒企业管理。矛盾:如果由企业家来管理,则持股者的利润极大化目标受损,如有持股者直接管理,则交易成本高昂,也会影响利润目标的实现。-选择的原则是,交易费用与利润损失的比较。措施是,

34、强化市场评估,以明确市场对企业主的压力;让企业家的行为(所得)与企业盈利最大化直接相联系;在选择企业家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政府直接管理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产权一般讲不能自由转让,阻止了其他经营者的市场进入,从而具有企业垄断性质。如果政府对这些部门、公司的盈利不加管理,任其追求利润极大化,就会导致收费率无限高。*非盈利企业。大学、医院、基金会、体育协会等。在产权结构上,任何个人都不能凭借对财产的占有而分的红利。企业既无积累主体,油污积累的动力责任,其决策只能取决于眼前利益的需要,追求的是短期利益极大化。*社会主义企业。(工人自治企业的)企业目标是职工收入最大化。(5)政府规制(Governmen

35、t Regulation) 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的活动所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如价格限制、数量限制、经营许可等,方式有行政命令、规章制度、法律约束等。(不同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包括行业管制和反垄断法。*行业管制。1887年,美国成立洲际商业委(ICC ),以控制铁路货运费率和旅客车费。1910年,美国联邦议会指示 ICC 制定使用长途电话收费限价。20世纪70 年代后,美国由14个联邦机构和100多个洲立机构被授予管制公司活动的权力。国民生产的25%时右手管制的行业生产的。受管制最严格的行业有:电力、天然气、电话、航空、公路货运和铁路。管制机构的特点:机构中做出重大决策的高层官员是行政机构或议会

36、任命的;各机构都有一套控制价格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做法或运行规则。关于管制的争论:管制成本引起“管制是否值得”的问题。1971 年乔治.施蒂格勒(G.J.Stigler)的管制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来分析管制的产生。认为,一个产业内的各个厂商,一般会从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出发,进行成本、收益比较,来选择自己从事经济活动的环境。共有三种选择:如果放任竞争,只能获得竞争性报酬;如果组织卡特尔或类似团体,可以获得垄断收入,但各厂商或各成员必须为这类组织的发起和顺利运行致富费用;如果要求政府管制,也可获得较高报酬,但也必须支付诸如竞选自助等费用。1976年,山姆.佩尔兹曼(Sam Pelzman)

37、指出:受管制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一般低于垄断价格,高于竞争价格,所以垄断的消费者会由管制获得低价产品,而竞争产业的生产者能借助高价出售产品。佩尔兹曼的观点是,政府管制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础的。詹姆斯.布坎南(Natural Monopoly)认为,现实中政府官员、立法机构中的议员,是在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帮助下选举出来的,因而要为这些特殊利益集团服务。管制机构为私人利益抑制市场或为私人利益提供补偿。-称为“管制的俘获论”自然垄断论国家对某些行业的价格和进入实行全行业管制,只允许一家企业垄断全部生产,就是自然垄断。20世纪70 年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由于自然垄断企业存在规模经济,其平均成本

38、随产量增加而持续下降, 自由竞争可能造成低效率,因子自然垄断是必须的。70 年代中期之后,经济理论认为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即使平均成本上升,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一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就仍然最小,自然垄断仍然需要。政府根据平均成本的升降、企业承受力决定是否管制 、什么时候管制。反垄断法用于竞争可能存在而被人为破坏的领域,而行业管制则用于精争难以存在的领域。1890 年 第一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1)禁止任何破坏公平交易的契约、联合及勾结;(2)禁止任何垄断交易的行为或企图。1914 年克雷顿法(1)禁止价格歧视;(2)禁止强制搭配;(3)禁止以企业购

39、买另以企业的股票。1 西方早期的公共经济思想萌芽(1)古希腊卢梭, 主张实行温和的且有资格的民主制,强调人民有权选举和决定公职人员,公共事物必须依法治理。色诺芬认为,公共经济是以“国家”为主体、以筹集“公共收入”和运用“公共资源”为依托、通过合理安排“公共事务”、以增进“全体人民”利益为宗旨的活动。亚里斯多德提出社会契约论国家的思想。认为只有能够实现谋求公共福利目标的政体才是正确的。(2)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之交,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国家产生于人们对公同付力的需要,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公民的经济产权和人生安全,主张实行人民进行公共选择的共和制政体。(3)英法革命前后英国:*弥尔 顿:以社

40、会契约沦为基础的人民主权论;*利尔本:全民普选制,; 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立;*温斯丹莱:在公有制基础上以法制和公民选举公职人员保障国家经济管理服从人民共同利益;*霍布斯、约翰.洛克:系统阐述的社会社会契约国家论、分权治理论、人民缴纳税收是与国家保卫和平的公共服务相交换论、政府向人民征集经费需得到人民同意等。*威廉.配第:系统的阐述了公共支出的经济必要性和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问题,主张削减国防、行政、宗教事务费,郑家贫民救济费和公共事业费;*大卫.休莫:人们具有“免费搭车”的心理,公共受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承担-政府公职的必要性。2 公共财政学1766年,德国人尤斯蒂的财政学出版。指出 国家的“目的是在于求得共同福利”,“没有经费国家就不能生存”。在以税收筹集公共收入的条件下,背离社会共同福利总之,致使公共支出膨胀的政府必然失效。尤斯蒂认为,税收的合理限度是,人民纳税“不至于影响到必需品的享用,不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