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一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 于落后状态;第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斯大林模式” 有哪些严重的弊端?1.赫鲁晓夫改革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 1956年2月25日,在

2、苏共“二十大”上(苏联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批判个人迷信平反冤假错案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赫鲁晓夫时代,政治气氛空前宽松。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内容:评价: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

3、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思想解放;农业方面;工业方面;目的:赫鲁晓夫改革政治方面。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产生了什么后果?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2.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1987年签订苏美华盛顿条约结束两国在中程导弹上的军备竞赛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

4、改革,由于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6月至1989年底转而进行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从此,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乱” “僵” “垮”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 叶利钦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件的爆发。叶利钦在“八一九”事

5、件期间向市民发表演说1991年8月19日凌晨,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试图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民主派”首脑、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历时不到60个小时,政变遂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国家大权直至苏联完全解体。“独联体”徽标“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1991年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和末代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末代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

6、巴乔夫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末代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并将核按钮权力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45分,俄罗斯联邦国旗在克里姆林宫升起。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从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26日,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苏联正式解体。苏联解体后的地图苏联解体的原因: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共产党自身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失误;民族方面的因素;对外扩张的因素;西方的“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个人原因。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男生说的有道理

7、。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而“八一九事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的解体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背景改革的经过及其内容改革的效果苏联的解体勃列日涅夫改革1.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从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是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等。2.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1)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2)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