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与欧洲的社会理想教案_第1页
中国制度与欧洲的社会理想教案_第2页
中国制度与欧洲的社会理想教案_第3页
中国制度与欧洲的社会理想教案_第4页
中国制度与欧洲的社会理想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4讲中国制度与欧洲的社会理想 2007-06-06一、耶稣会士对中国政治的理想化描述1开明专制君主2监察系统3法律系统4科举选拔制度5哲学家政府二、中国知识与英国的党派斗争 三、中国政治原则与法国的社会改革者 1新君主主义者的理想与中国制度2重农学派与中国的自然法3法国政治改革理想对欧洲各地的影响四、中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意义五、中国旧制度与欧洲新理想的反差 1英国人对中国的现实评价2法国自由主义者对中国专制制度的批评1开明专制君主基尔谢中国图志顺治18岁像据汤若望报告17世纪前半叶的耶稣会士发现中国皇帝被当作神一样敬拜,并出于其宗教责任感而对此表示担忧 清初来华欧洲使团的报告中屡有对清朝皇帝

2、的赞誉 17世纪后半叶起,耶稣会士着重描述清初几位皇帝是贤德之君和世人楷模汤若望描绘顺治,聪明、好学、具宗教宽容胸怀 白晋对康熙的颂扬杜赫德的总结:“拥有最高程度的治国之道,他本人身上汇集了构成一位正人君子和君主的一切品质。他的风度举止,他的体形,他泰然自若的种种特征,某种高贵气息,再加上温和仁慈的性情,使人刚一见到他就不由得产生出爱戴敬重之情,从一开始就向人表明他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帝国之一的君主。” 白晋书中的康熙像传教士大事颂扬清朝皇帝的两个重要原因其一,他们在皇恩沐浴下寄身宫廷,并寄希望通过获取皇帝本人的好感来迅速劝化中国。其二,就法国耶稣会士而言,他们享受法国政府的津贴,需要报告一些吸引

3、法国政府注意力的内容以争取法国政府更多的支持以康熙的荣耀来映衬“太阳王”的光辉,以中国集权君主制的成功来证明法国集权君主制的英明。 李明书中的中国小王子耶稣会士肯定中国是君主专制,因为没有世袭贵族与皇帝分享权力,但他们也觉察到文官系统对这一权力的制约皇帝权力受限反应出文官行政系统的重要性:皇帝虽有绝对和无限权力,但中国的法律防止皇帝滥用权力,并要求他从公众利益和维护个人名誉出发而慎用权力。中国法律要求皇帝待臣民如慈父而非奴隶主,这种观点深入人心并具有道德约束力每位官员都可以指出皇帝的过失来劝谏他皇帝的所有行为都要被写入史书,足以使每位顾及名誉的皇帝考虑自己的行为。 文官行政系统中令耶稣会士印象

4、深刻的是监察系统、法律(审判)体系和科举选拔制度 2监察系统利玛窦介绍,监察官分为科吏(给事中)和道吏(监察御史),他们都是谨慎可靠、忠君爱国的哲学家,是公众良知的捍卫者,负责监察并向皇帝报告各地的违法事件。曾德昭说科吏和道吏的职责是注意国政的失误和动乱,并向皇帝指出他的过失,也揭露官员们的不当行为。他亦指出监察官常常缺乏公道。安文思详论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监察御史是两个系统,两个系统的官员都只有七品官衔而位低权重。17世纪后半叶的耶稣会士对清朝监察系统的描述接近前辈同僚对明代监察系统的描述。李明补充,满人入关以后排挤了中国原有的监察官,不过都察功能至少部分地被康熙的亲自出巡所取代。 卜弥格中国

5、地图册的中国官吏3法律系统官吏接受诉状17世纪西班牙版画中国的法律系统包含在文官行政系统中,地方行政官员通常也是起诉人、法官、陪审团,上级行政长官则充任上诉法庭。17世纪耶稣会士对中国的基本法律意见不一:龙华民认为中国有良好的法律和政府庞迪我和利玛窦注意到中国没有成文法典,判案严重依赖官员们的个人智慧。曾德昭说中国法律体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记载于五经中的古老的风俗和仪式,一是据以审判案件的国家律法,这些都是以儒家教导的五德及从五德衍生出的五伦为基础。古代中国人在儒家道德的指导下生活,法律很少但众人奉守。后世法律日繁,新的王侯总要修改或增加法律,但仍以古法为依据。耶稣会士对中国审判体系评价各异

6、,有人认为中国的审判很残暴,有人认为很散漫。对一些审判细节认识一致:绝大多数官员不愿定死刑,以免影响名声和仕途;刑杖在中国很常见,法庭、家庭、学堂都使用,犯人常常死于刑杖。曾德昭因此说:“中国人如没有竹子,那就是他们用来打人的棍子,他们就不能进行统治。”曾德昭谈到中国监狱比欧洲的监狱宽敞,但勒索成风。安文思还及时反映出清初法律改革的一些内容,如明朝时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分权制约,清朝时刑部权重。达贝尔书中的官吏审判达克鲁兹书中的官吏审判4科举选拔制度1588年耶稣会士马菲16世纪印度史第六册对中国科举制大施笔墨1590年澳门刊印日本天正遣欧使节团(范礼安西班牙文著,孟三德译为拉丁文),对科举制

7、有详细和准确的描述,并以十分推崇的口吻说:“中国的行政管理,就其主体而言,与自然本能相合,权力交由那些熟谙学问的用途、知道如何使用它们的人执掌,而不是交给鲁莽和缺乏技巧的人。” 17世纪上半叶的介绍主要来自利玛窦和曾德昭,将秀才、举人、进士分别对应于欧洲的学士、硕士和博士。除去几类特殊职业的人,普通百姓均可投考学位。介绍岁考、科考与乡试、会试、殿试诸级别及有关考试内容。称赞科举制带来官位不世袭,并促使年轻人勤奋学习 范礼安、孟三德日本天正遣欧使节团以上各方面反映出文官系统是中国制度的基础,欧洲观察家由此认为,中国是一个由西方人称为哲学家的文人学者阶层井然有序地管理着的国家。基尔谢认为,中国是以

8、柏拉图式的方式由学者统治的政府,符合神圣哲学家的意愿。中国是一个快乐的王国,中国的国王能够以哲学家的方式思考行事或至少允许哲学家来治理国家并指导国王。 中国这一哲学家政府的某些实践也获得耶稣会士的普遍景仰,如回避法和三年任职法早期耶稣会士对中国制度不乏批判性,17世纪后期耶稣会士则加大对中国政治理想状态的描写力度。原因:渲染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是耶稣会士论证儒家伦理优越性的一个手段欧洲知识界自17世纪末开始,关心中国道德与政治方面的内容甚于宗教内容,耶稣会士觉察到这种变化后有意迎合,以争取更大范围的同情与支持。 5. 哲学家政府总评17世纪末以来的欧洲知识分子们大多为耶稣会士刻画的中国理想政治模

9、式着迷,这些描述成为他们反思本国社会与政治状况并探索改革方向的参照系。英国人早从17世纪前期开始就经常借助中国来指摘时弊。1621年伯顿(Robert Burton)出版忧郁症的解剖,三十多处提到中国,但根本目的是为了在对比中讽刺英国。如中国人勤奋,而英国虽也有人力、物力、财力,但可惜并不勤奋,因此落在人家后面。中国人通过科举考试选贤任能,英国的贵族却不务正业。首要意图是讽谏本国,难免将作为对比对象的中国加以正面的夸大或反面的夸大,这成为后来同类作品的基本手法。 1730-1740年代“辉格党”和“在野党” 党争中的中国巴杰尔(Eustace Budgell)的蜜蜂报一再谈论中国在政治和道德方

10、面优于一切国家之上,攻击在朝“辉格党”专任独断和禁止新闻自由。切斯特菲尔德勋爵(Lord Chesterfield)1730年代办了许多小型报刊表现党派争吵,一篇关于中国人抠耳朵呵痒的文章意在讽刺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Robert Walpole)身后的逢迎之人工匠报称赞中国谏议制度,并提出这种制度值得在英国推行1740年一篇非正式的论文,是由读了杜赫德的中国通志所引起的,随时可读,除了这个1740年,借中国来讽刺英国现政权,把英国的消费税、言论垄断等弊政都算作中国的制度描写出来。1741年左右剧作家威廉哈切特(William Hatchett)据中华帝国全志中赵氏孤儿的法文译本改编一出中国孤儿

11、,以首相弄权、朝政腐败为主题,概括反映了沃尔波尔时期的政治。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时期的中国形象 1759年4月,英国演员和谐剧作家阿瑟谋飞(Arthur Murphy)又改编一个中国孤儿剧本,中国抵抗鞑靼侵略的故事,表现残暴的侵略者和向侵略者作殊死斗争的人物。在七年战争时期的英国有现实政治意义,被认为是宣扬爱自由、爱祖国的作品,上演后获得很大成功。何瑞思沃尔波尔(Horace Walpole)撰旅居伦敦的中国哲学家叔和致北京友人李安济书,借中国旅欧哲学家之口大谈英国因为三个党派斗争而使内阁长期空置的怪现状。 英王乔治三世何瑞思沃尔波尔信札体例最著名的模仿者是哥德斯密的中国人信札。1

12、760年1月12日开始在报纸上连载,1762年结集出版,共123封信。哥德斯密的这些信札旨在讽刺现实、批评社会,想运用理想化的中国事物如开明统治、幸福生活、奖善罚恶的法律制度、合理近情的道德准则来衬托英国的生活细节、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社会风尚等,有时还联系到整个欧洲社会,并发表感想和评论哥德斯密利用自己理想的制度蓝图来抨击现状的做法是18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的共同爱好。这幅制度蓝图有一部分受启于耶稣会士的描绘,有一部分来自作者本身的设想。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扮演一个可以承载他们的政治理想的真实而又遥远的国度,这对于抨击本国现状的政论家来说是一种比较安全也比较有说服力的做法。 哥德斯密1新君

13、主主义者的理想与中国制度17世纪的法国成功地建立起君主中央集权制度,消灭了城市的自由,镇压了封建骑士阶级并使教会国家化,政治上的统一有助于法国在各方面迅速发展,很快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路易十四时代所积累的财富已因为他的连年战争而耗尽,继位的路易十五继续卷入对外战争并一再失利。对外战争的失败严重消耗了法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财富但没有地位的资产阶级损失最大,更激发起他们对现行制度的不满。法国财政总监柯尔伯向路易十四介绍皇家科学院成员18世纪法国兴起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提倡改革的思想流派自由主义者和新君主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包括所有相信人民主权和议会制度的人,向往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以英国

14、议会制度的胜利和罗马的传统为论据。新君主主义者是一些希望扫除贵族及教士特权、却不相信议会制和民主的人,鼓吹“开明专制主义”。不认为路易十四传下来的政治原则错误,怀疑国家的苦难是由错误使用这些专制原则造成的,因此只需加以适当改良。他们在中国找到了改良的范例和根据。 路易十四1688年,柏应理中国哲学家孔子的法文编译者贝尼埃(Franois Bernier)着意将此书中中国伦理与政治间的关系揭示出来,将法文本定名为国王们的科学,意图为法国提供一个反映专制主义原则实际成果的例子。贝尼埃式的对中国伦理与政治关系的理解成为关心政治的法国人理解中国的出发点。 他认为,中国的伦理是一种真正的政治伦理,是国王

15、们的学问,中国的政治原则与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的原则一致,并由此产生一种合理化政治,这种政治就是深合他口味的富有感情的专制主义。中国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是以武力而是由说服、表率和仁爱实现的,符合贝尼埃的理想好的政府是拥有绝对权力同时又能对国王的专断加以限制的专制主义。中国哲学家孔子中的孔子像 新君主主义者们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伦理与政治合一的特点 法国新教徒米松(Maximilien Misson)以1685年废除南特敕令为背景,撰历险故事勒加历险记,通过对比儒家伦理治理下的幸福社会和欧洲社会来抨击后者。1729年,西卢埃特(Silhouette)从各种耶稣会士的作品中辑录出有关中国伦理与

16、政治的内容,编中国人的政府和伦理的基本思想,称赞中国人的伦理是理智主义的,从中获得的道德准则能够使人成为圣贤,这种伦理科学是作为指导原则的基础性科学。伏尔泰理想中的政府必须既是专制集权的,同时又是依据宪法行事的,他强调集权不等于独裁。他发现耶稣会士描述的中国政府恰恰符合他的理想,因此在风俗论中大力称赞中国政府,并在路易十四时代中详细阐发孔子的道德和中国的法律合二为一的特点以及这是中国有良好政治制度的根源。伏尔泰卢梭曾在论政治经济学中颂扬中国的行政和司法,比如中国政府对民意的绝对重视和重农政策,因为中国这方面的政治行为符合他的政治理想。狄德罗曾一度赞赏家长制下的政治制度,并因此称赞奉行这种制度的

17、中国政府有着罕见的稳定性。爱尔维修赞美中国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并希望将其运用于法国实践。旅行家普瓦维尔曾于1769年在哲学家游记中说:“只要中华帝国的法律成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可能变成什么样子提供一幅迷人的景象。到北京去!瞻仰世上最伟大的人,他是上天真正完美的形象。”18世纪法国新君主主义者对国王的理想:明君不仅要坚信他的个人利益与臣民利益间有一致性,还要用“仁慈”这种更有力的纽带把君主与臣民联系起来,国王本人要受到自己所制订法律的约束。狄德罗爱尔维修重农学派理论产生的背景:“哲学家”对中国制度的揄扬之情感染一些实务派人士,1760年代法国引发一股社会和政治领域的中国热,希望把从中

18、国经验中得到的有益启发运用于法国政治。多年来法国政府的重商主义以牺牲农业利益为前提,到17世纪末遭逢普遍的经济困境时,农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18世纪后半期他们的苦难渐渐引发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17世纪积累的财富也因战争逐渐挥霍一空,迫使法国该考虑新的经济政策。 法国重农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国民财富的增长不是靠破坏某个邻国的贸易,而是靠劳动分工以及国家间的合作。国内市场优先于国外市场,日常消费品优先于奢侈品。国内事务方面,土地是财富之源,提倡解除农民的不合理税负、扩大农业规模以增加农产品。2重农学派与中国的“自然法”重农主义思想主要是法国一些学者和官员针对本国经济和社会现状寻找出路的结果, 1

19、8世纪初就已浮现,但重农主义思想全面发展的18世纪中期正值中国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被广泛传诵,如保甲制、土地税、官员扶持农业和奖励农夫的举措,所以重农主义者从中寻获有利论据,魁奈(Franois Quesnay)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系统地提出重农主义思想,并自称借鉴中国。魁奈1758年组成一个研究经济问题的小团体并在不久后被人称作重农学派,1767年春开始在公民日志上连载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前七章都是根据耶稣会士的报告描述中国的情况,第八章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他理想中的政治法则和经济原则。他认为前面所介绍的中国的国家体系与他自己这套理想是符合的。魁奈介绍中国只是把有关中国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论体系加

20、以分类编排,即把儒学教义归属于自然法,把中国伦理与政治合一的体制归属于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的国家制度,把中国的行政管理归属于确保自然法实行的实在法。魁奈的理论与中国没有什么亲缘关系,但是他认为中国是以自然法为基础之国家制度的最佳模范,中国是证明他的自然法理论的良好证据。魁奈魁奈的理论受到政府官员杜尔阁(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的热情响应。杜尔阁1761-1774年任里摩日州长期间便努力推行其重农主义主张。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后,杜尔阁担任近两年的财政总监,实践重农主义思想的最重要措施:开放国内谷物自由贸易,以各特权阶级也要缴纳的一种赋税代替徭役制度,取消手工业行业

21、公会。杜尔阁的改革遭到贵族、官吏和一切对维持现状有兴趣之人的最坚决反对,路易十六1776年5月12日罢免杜尔阁的职务,他的一切措施亦被撤消。杜尔阁法国重农学说达到其颠峰地位的标志是1768年春法国王太子后来的路易十六仿效中国皇帝的亲耕礼而亲自扶犁,此后重农学说就不再炙手可热。继杜尔阁之后的财政总监们也都曾努力沿重农主义的路线改善农民景况,但这些努力总是屈服于政府的反对。重农理论的政策导向是要求自由贸易和土地单一税,这在本质上是对经济自由的要求,显然对专制的、重商主义的君主和社团社会以及其他类似组织构成一个挑战。 1768年春法国王太子扶犁图 路易十六3. 法国政治改革理想对欧洲各地的影响阐释中

22、国哲学精神之现实资政作用的德国理论家沃尔夫(Christian von Wolf)1721年4月18日为其形而上学论著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理性观念所写序言 1721年7月12日哈雷大学的演说论中国实践哲学1750年秋季马堡大学的演说哲学家的统治与哲人式的君王1740-1748 著作国家法沃尔夫普鲁士腓特烈大王与伏尔泰谈话腓特烈大王奥地利尝试农业改革约瑟夫二世扶犁图 约瑟夫二世玛利亚特利萨 叶卡捷琳娜二世视察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叶卡捷琳娜二世欧洲在18世纪开始认识中国的文学作品 1735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中收录了马若瑟翻译的赵氏孤儿和殷弘绪翻译的今古奇观中的四篇故事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怀私怨狠仆告主

23、、念亲恩孝女藏儿、吕大郎还金完骨肉1761年珀西(Thomas Percy)出版好逑传译本。1785年格鲁贤出版的中国概述中收录诗经之小雅斯干、邶风谷风和小雅常棣的译文。18世纪的欧洲人对中国的戏剧和诗歌评价不高,但许多人被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训诫色彩深深吸引。中国的小说和戏剧被欧洲人作为道德手册来讽谏本社会道德凋敝的现状,赵氏孤儿和好逑传被看作孔子道德哲学的具象化,欧洲人因此相信孔子的说教贯彻到中国社会之中。伏尔泰对中国戏剧评价不高,却将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并促成其上演,看重的是该剧的道德内涵,认为孔子的道德学说已包含于此剧中,因此也称他的剧本为“儒家道德的五幕剧”,他改编这个剧本是为更充

24、分地把中国人的道德显示在法国人面前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成为伏尔泰哲理小说查第格第二章的创作根据,也被哥德斯密采用到世界公民中 中国孤儿情节:时间后移到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时,成吉思汗搜求前朝遗孤,遗臣盛缔为保护遗孤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儿子,盛缔之妻拒绝以接受成吉思汗的求婚为条件来挽救丈夫和孩子,结果成吉思汗被感动,决定赦免一干人并抚养遗孤。伏尔泰力图把盛缔塑造成孔子后裔式的角色,并让成吉思汗坦言是中国人的道德使他改变了主意。 中国孤儿成吉思汗造型中国孤儿女主角造型歌德曾于1781年8月着手将赵氏孤儿改编成额尔彭诺一剧,但只完成两幕。好逑传是被珀西作为劝善惩恶的工具出版,歌德对此书兴趣浓厚,认为书中人物在

25、一切方面都比德国人更加明白纯洁道德;席勒则因为译文拙劣而想写一个改编本,未完成。18世纪欧洲知识分子很重视社会道德问题,这是社会转型期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国道德的非宗教性特征及其实际效果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得到生动展现,比儒学经典更通俗明白和有感染力。歌德席勒1英国人对中国的现实评价作为一个群体,英国人率先抛弃对古代的崇拜之情,而津津乐道于本国现行制度下所取得的各种成就。相应地,英国人较早也较多地批评中国。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从未接触过中国却对中国甚多苛评,1705年发表团结:或月球世界活动记录,1719年发表鲁滨逊二次漂流记,稍后又发表鲁滨逊的真诚感想,这三部作品虽主要依据耶稣会士报告

26、获取中国知识,但彻底改写了中国形象,耶稣会士笔下中国的诸多可称道之处都被一一颠覆。笛福评价中国时着重于依据英国现状比较军事力量、国家实力、经济状况,而不像同时期欧洲大陆的作家们那样普遍热衷于道德水准、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等事项,这也就反映出18世纪初英国和大陆国家间的国情差异。有关中国人品质的传闻都是子虚乌有,中国人并不比其他民族强,中国的农业和经济生活方式与英国人相比都很悲惨,中国的统治是一种奴化统治,中国的军力衰弱得可怜,中国的宗教是最野蛮的,总之,中国是许多野蛮国家中一个还算开化的国家,或许多开化国家中一个仍很愚昧的国家。笛福18世纪上半叶响应笛福观点的英国人已不少18世纪中期,乔治安森等人实地接触到了中国政治制度中和中国人品质中令人不快的一面,环球航行纪引起更多英国人共鸣,比如休谟对中国军力衰弱十分敏感,认为中国的制度缺乏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保障民主权利的意愿。18世纪的英国人无论是借中国来讽刺本国弊政,还是批评中国,前提都是承认英国目前走在一条合理的文明发展之路上,从根本上强于其他文明。鉴于此,18世纪末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对中国深感失望。乔治安森休谟杭州马戛尔尼使团随行画家亚历山大绘中国风情北京官员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