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化学试验教学思考第1页第1页九年级上化学试验目录一、演示试验(33个)1、水加热沸腾;2、研碎胆矾观测发生改变;3、胆矾溶解于水并和NaOH反应;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把产气愤体通入Ca(OH)2;5、闻气体气味方法;6、固体取用(锌粒);7、固体取用(NaCO3粉末);8、液体取用;9、NaCO3和盐酸反应;10、酒精灯使用;11、加热NaOH和CuSO4混合溶液;12、洗涤玻璃仪器;1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4、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中现象;15、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16、Fe丝在氧气中燃烧;17、加热H2O2溶液制取氧气;18、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19、电解水;2

2、0、向盛水烧杯中加品红;21、用HCl和Na2CO3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2、Mg在空气中燃烧验质量守恒定律;23、木炭还原氧化铜;24、活性炭吸附性;25、搜集CO2并验满;26、灯火试验;27、CO2溶于水验证;28、CO2和水反应;29、燃烧条件试验;30、灭火原理;31、粉尘爆炸;32、用Mg和盐酸反应验证化学反应中能量改变;33、点燃甲烷; 二、化学活动与探究试验(10个)1、观测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2、我们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3、试验室制取O2,O2性质试验;4、对分子运动现象探究;5、水净化过滤液体;6、对质量守恒定律探究;7、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探究;8、对燃烧

3、条件探究;9、自己设计、制作并使用简易灭火器;10、酸雨危害模拟试验;第2页第2页九年级下化学试验目录一、演示试验(22)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2、CO还原Fe2O3;3、铁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4、蔗糖溶解;5、I2和KMnO4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性;6、水和乙醇能否互溶;7、洗涤剂乳化功效;8、三种不同组成硫酸铜溶液;9、配制NaCl溶液;10、配制质量分数一定溶液;1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12、观测颜色和状态;13、闻盐酸和硫酸气味;14、浓硫酸腐蚀性试验;15、浓H2SO4稀释;16、把水慢慢注入浓H2SO4;17、NaOH物理性质观测;18、生石灰和水反应;19、溶液导电

4、性;20、Na2CO3和HCl反应;21、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22、聚乙烯塑料热塑性;二、化学活动与探究试验(13)1、金属活动性探究;2、铁生锈条件探究;3、物质溶解时热现象;4、物质溶解能力探究;5、绘制溶解度曲线;6、自制指示剂;7、酸化学性质;8、碱化学性质;9、中和反应;10、用PH试纸测溶液PH;11、溶液酸碱度对头发影响;12、粗盐提纯;13、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方法。第3页第3页1.呼出气体搜集教材方案:搜集呼出气体,采用普通排水法。缺点:搜集呼出气体,所用仪器体积大,浪费大量水、操作复杂 一、比较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 试验探究第4页第4页搜集呼出气体呼气水

5、1如图所表示:取一集气瓶,内装满水,连接带有两支导气管双孔塞,一支伸入瓶底,一支刚露出瓶塞既可。2从B 端呼气,水被排出,即可搜集满呼出气体。改进方案:排水法第5页第5页如图2所表示:取一集气瓶侧盖一玻片,伸入一支导气管至瓶底,向其内慢慢呼气。可用一燃着木条放在瓶口,检查呼出气体是否已满。图11.如图1所表示:取一集气瓶,连接带有两支导气管双孔塞,一支伸入瓶底,一支刚露出瓶塞既可。2从B 端呼气,瓶内空气被排出,即可搜集满呼出气体。排空气法:改进方案:第6页第6页改进长处:1所用仪器小,易安装,操作以便易行,启发性强且节约水。2用排空气法搜集呼出气体,与第六单元所强调CO2搜集办法不矛盾,可避

6、免学生学习CO2搜集办法时产生疑惑与不解。第7页第7页2.呼出气体与空气中CO2含量比较教材方案:呼出气体澄清石灰水空气第8页第8页改进方案BA呼气澄清石灰水BA吸气澄清石灰水空气如图所表示,取一集气瓶,内装少许澄清石灰水,再连接带有两支导气管双孔塞,一支导气管伸入瓶底,一支刚露出瓶塞既可。如图1所表示,从B端吸气,观测澄清石灰水有无明显现象;如图2所表示,从A端往集气瓶内呼气,观测澄清石灰水有无现象。图1图2第9页第9页改进长处:1、比较空气中二氧化碳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显著不同,在同一环境中吸气、呼气,对比效果显著,2、此操作不但可比较出空气中二氧化碳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亦可

7、同时证实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是空气中二氧化碳,而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进而说明人体呼吸代谢产物有大量二氧化碳。第10页第10页二、相关“蜡烛燃烧”试验探究缺点:产生水雾易挥发,时间把握不好常失败,现象不明显,烧杯中石灰水不好振荡。 教材试验方案第11页第11页改进方案:取一支干燥且洁净冷集气瓶罩在蜡烛火焰正上方,观测现象。澄清石灰水 观测现象后,将集 气瓶快速翻转过来, 倒入澄清石灰水, 盖上玻璃片振荡, 观测现象。第12页第12页改进长处:虽只换了一只集气瓶,但水雾保持较久,石灰水易振荡,确保了试验成功率。第13页第13页另个方案:第14页第14页三、“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试验探

8、究原理: 燃烧红磷法是用红磷燃烧消耗容器中氧气产生负压,使水进入容器,证实氧气体积分数约占空气1/5。第15页第15页1、 红磷着火点较高,红磷燃烧熄灭并不是容器里氧气耗尽,而是氧气浓度减少到不能再支持红磷燃烧,即红磷燃烧仅消耗75%左右氧气,剩余氧气还在容器中,因此水面不也许达到1/5抱负高度。2、 当把燃烧红磷插入容器中无意或故意不马上塞紧橡胶塞,使容器里一部分受热膨胀空气外逸,在容器温度还没降到室温情况下就产生了负压,水面高度就可达到甚至超出1/5,学生看到是一个试验成功假象,但却失去了试验真实性和科学性。存在问题:第16页第16页准备: 取一支大试管,加单孔橡胶塞,孔中插一根3cm长短

9、玻璃导管,玻璃导管上加一段4cm长乳胶管,把乳胶管折回,用弹簧夹夹住,试管密闭。用烧杯准备一杯染色水,再备一盏酒精灯、少许白磷。改进方案1 :第17页第17页改进方案1 :试验环节:1、取黄豆粒大一块白磷,用滤纸擦干水,马上放入准备试管里,塞上带乳胶管和弹簧夹橡胶塞密封(如图 1),将试管稍作烘烤,白磷就燃烧起来,振荡试管,预防白磷粘在试管壁上。2、待试管内不再产生白烟,撩起擦洗试管45次,试管温度快速降到室温。3、把试管倒插入染色水里(如图 2),打开弹簧夹,水即沿乳胶管进入试管(如图 3),捏住乳胶管,把试管从水中取出,正立试管观测现象(如图 4)。第18页第18页准备:如图 所表示, 取

10、一支大试管,用标识五等分。用烧杯准备一杯(染色)水,再备一杯热水、少许白磷。 改进方案2: 第19页第19页改进方案2: 图1试验环节: 1、 如图 1所表示:取黄豆粒大小一块白磷,用滤纸擦干水,马上放入准备试管里,塞上胶塞密封。2、把试管放入热水中,白磷就燃烧起来。3、待试管内不再产生白烟,用湿冷抹布擦洗试管,试管温度快速降到室温。4、 如图 2所表示:把试管倒插入染色水里,打开橡胶塞,水马上进入试管。5、在水下塞上橡胶塞,拿出试管正放,观测现象。图2第20页第20页 如图所表示:燃烧匙内放一小块白磷,把橡皮塞插入瓶(抽滤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然后用放大镜聚光射向白磷,观测白磷燃烧现象。待白

11、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测烧杯中水倒吸进瓶内现象。改进试验方案3:第21页第21页1.白磷易燃烧,所用装置简便易操作; 2. 物质在燃烧时始终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绝无热空气外逸;3. 符合试验真实性和科学性。改进试验长处:第22页第22页探究试验设想提醒1、选择可燃物:红磷、白磷、蜡烛、酒精棉球等,试验哪种可用。2、选择点火方式:容器外直接点火、容器外加热点火、玻棒点火(玻棒蘸取KMnO4与浓H2SO4混合物)、电点火等,试验哪种方式最佳。3、选择容器:钟罩、广口平、大试管、注射器等,试验哪种最简朴易行。 4、选择进入容器液体:水、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 第2

12、3页第23页1.电解液浓度对生成氢气和氧气速度有什么影响?硫酸浓度1%5%20%40%50%60%80%98%生成H2速度较快较快快不久不久不久较快很慢生成25mLH2时间325”318”305”243”250”258”402”不便测定四、对电解水试验研究第24页第24页四、对电解水试验研究方块电池 可选取哪些物质做电极材料?电极之间距离多大才适当?如何使H2和O2体积比更靠近2:1?最好用物质溶液作电解液?试验装置改进(见下一页)第25页第25页四、对电解水试验研究第26页第26页五、分子间有空隙试验探究 在各种教材中简介办法有图1、图2两种,他们都有试验速度慢和可见度太小缺点。第27页第2

13、7页改进方案1:准备:取一支大试管,加一个单孔橡胶塞,孔中插一根20cm长玻璃导管,玻璃导管在试管里不要露出橡胶塞,备100ml水、100ml无水酒精(用墨水染红)。第28页第28页改进方案1:试验环节:1、先向试管里加入约1/2体积水,再加入约1/2体积无水酒精(水密度大,沉在下面,酒精密度小,大体浮在上面),塞上带长玻璃导管橡胶塞,用滴管或注射器将酒精从玻璃导管顶部注满(如图1所表示)。2、 一手持试管,一手持玻璃导管并用食指堵住玻璃导管顶端,慢慢上下颠倒34次,水和酒精充足混溶后,正立试管观测玻璃导管上部(如图2所表示)。图1图2第29页第29页改进方案2:1、先向干燥管里加入约1/2体

14、积水,再加入约1/2体积无水染色酒精(水密度大,酒精密度小),塞紧橡皮塞(如图1所表示)。图1图22、上下颠倒几次,将细口端向上放置(如图2所表示),观测现象。第30页第30页改进长处:1.试验一次所需酒精用量少,节约。2.水和酒精混溶后缩小体积在玻璃导管里得到明显放大,可见度高。3.做一次试验所需时间短。第31页第31页探究试验设想提醒1 选择试剂1.水与酒精混合;2.水与浓氨水混合;3.水与浓硫酸混合;4.水与蔗糖溶液混合;5.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6.酒精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2选择装置量筒、滴定管、干燥管、两片有夹缝玻璃片、酒瓶等。3 观测现象物质混溶后并非体积都会缩小,有会体积增大。

15、第32页第32页补充试验1.取两支同样规格注射器,将针头取下。2.一支充入50mL空气,另一支充入50mL水(最好有颜色)。3.分别用胶塞堵住前端,用力推压,观测现象。第33页第33页六、相关分子运动试验探究P50:活动与探究 第34页第34页缺点:1、操作较为复杂。2、所需烧杯大,试验所需时间较长。3、氨水刺激性强,污染严重。教材方案第35页第35页改进方案1:1、取两张蓝色石蕊试纸,分别喷上蒸馏水及醋精。观测现象(如图1、图2)。将喷水石蕊试纸贴在一稍大烧杯内壁上,将此烧杯罩在一个盛有醋精小烧杯上(如图3)。观测现象。图1 喷水图2 喷醋精第36页第36页改进方案2:1.如右图:在一只中档

16、大小烧杯 内壁上方贴几张沾有酚酞试液滤纸。2.取小些试剂瓶装浓氨水。3.将氨水瓶盖取下,马上将 贴有酚酞试液滤纸烧杯 直接罩在其上方,观测现象。第37页第37页改进长处:1、操作简朴,所需仪器少而小。2、对比明显,学生易懂。3、无污染。第38页第38页七:对质量守恒定律试验改进改进办法二第39页第39页七、对质量守恒定律两个试验质疑表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试验开始1小时后2小时后3小时后混合物总质量(涉及烧杯)77.6997 g77.6794 g77.6621 g77.6592 g溶液颜色改变情况溶液呈蓝色溶液颜色无明显改变溶液颜色略微变浅溶液颜色变浅较明显第40页第40页七、对质量守恒定律

17、两个试验质疑石棉网质量(g)镁条质量(g)反应后总质量(g)质量增长(g)质量增长%质量增长%平均值试验122.19430.341422.3641-0.1716-50.26%-48.01%试验222.19430.329522.3444-0.1501-45.55%-48.01%试验322.19430.392722.3837-0.1894-48.23%-48.01%表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改变第41页第41页八、“浓硫酸溶解放热”试验探究教材方案: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地倒入水里,并不断搅拌,溶液温度快速升高,触摸烧杯外壁,烫手。浓H2SO4水缺点:1、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来摸一下, 所 需时间长。 2

18、、用普通温度计测量,可见度太小。第42页第42页改进方案:1. 准备 取一只15150小试管,加入35mL染了红色煤油(煤油比热小),试管上配一只单孔橡胶塞,插一根5mm长40cm玻璃导管,导管下端直达试管底部,放大温度计就做好了。2. 试验 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地倒入水里,手持放大温度计试管上端不断搅拌混合液,伴随溶液温度快速升高,试管里空气、煤油体积都膨胀,红色煤油沿导管快速上升,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观测清楚。第43页第43页改进长处:直观性强,可见度高,节约课堂演示时间。第44页第44页九、相关燃烧条件试验探究教材方案:缺点:教材上试验易引起意外,且在敞开环境中燃烧白磷,产生大量白烟,污染

19、严重1.燃烧条件之一:着火点第45页第45页改进方案:1、取两支干燥大试管,分别放入一小粒拭干水白磷和一小匙红磷,分别塞上橡皮塞。2、将上述两只大试管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温度稍高),观测现象。第46页第46页改进长处: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且不会引起污染 第47页第47页2.燃烧条件之二:氧气缺点:需制氧装置,白磷需固定,操作复杂, 且不易成功教材方案:第48页第48页第49页第49页改进方案:第50页第50页改进方案:改进长处:操作简便易行且现象明显如图:仅用一支大试管,竖直罩住热水中白磷。第51页第51页改进方案:第52页第52页十 、关于活性炭吸附性试验探究活性炭红墨水缺点:加入木炭或活性

20、炭后,液体悬浮许多炭颗粒,呈现黑色,无法观测现象,若要观测红墨水褪色情况,需进行过滤操作,这就使试验时间拉长,教学效率减少。 教材方案:第53页第53页改进方案:准备: 取一支矿泉水瓶,载去下半截,把瓶盖钻一小孔,插一小段导管。将半截矿泉水瓶倒置,把一小块滤纸折叠后,修剪适当铺在瓶盖内,滤纸上铺一厚层活性炭,炭层上放些膨松棉。第54页第54页试验环节(如图):1将几滴红墨水滴入小半瓶水中,使之呈现红色。2将滴有红墨水溶液,慢慢地从上述倒置矿泉水瓶倒入,下接一洁净烧杯,观测溶液中颜色改变。学生质疑:红墨水颜色是不是滤纸过滤掉?第55页第55页进一步改进在矿泉水瓶截开地方盖上两层滤纸,可用胶水粘住

21、也可用橡皮筋固定。第56页第56页改进长处:1、课前准备充足,课上节时有效。2、操作快捷,现象明显。3、直观解除学生疑虑。第57页第57页十一、利用Y型试管木炭还原氧化铜3.木炭还原氧化铜4.比较自磷、红磷燃点第58页第58页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P90)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P92)第59页第59页十二、二氧化碳性质试验图6-14:小花可改用紫色石蕊试纸?第60页第60页十三、相关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试验方案控制条件对比第61页第61页第62页第62页相关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试验方案控制条件对比第63页第63页相关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试验方案返回第64页第64页十三、

22、倾倒二氧化碳试验改进第六单元课题3试验612 :试验操作有时把握不好,倾倒二氧化碳时会造成上面蜡烛先熄灭,下面后熄灭,学生会对二氧化碳密度作犯错误结论。这个试验可做下列改进,成功率很高。第65页第65页十四、“CO还原CuO”试验中问题 1应当把谁滴入谁中?2.2处理好酒精灯使用及尾气处理2 如何做好该试验?2.1加热应检查CO纯度2.3应当规范试验结束时操作第66页第66页十五、自制批示剂植物花、叶、根、茎中,含有花青素之类有机色质或有色基质。它们在不同酸碱度溶液中,因为和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程度不同,而产生对应颜色改变。花青素之类有机色质易溶于酒精。经过萃取方法提取这类色素,就可

23、配制成酸碱指示剂。自制指示剂能让酸、碱、中性水溶液有显著规则性颜色改变时,才干作为指示剂。第67页第67页常见各类批示剂材料,有下列几类:1.有颜色种子:黑豆、红豆。2.有颜色花:非洲凤仙花、太阳花、牵牛花、山茶花、报春花、红玫瑰花。3.有颜色果皮:葡萄皮、山竹外皮、火龙果外皮、红萝卜皮、茄子皮。4.有颜色叶:紫色高丽菜(紫卷心菜)、紅凤菜、紫苏、红叶李、红枫叶片 。紫苏第68页第68页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紫色高丽菜汁红色紫色绿色黑豆水红色酒红色绿色紅凤菜红色紫色绿色石蕊试紙蓝变红不变色红变蓝广用试纸黃橘红绿色蓝色第69页第69页紫色石蕊试液配制(一)试验准备:在250mL烧杯中注入150

24、mL左右蒸馏水,加入半药匙石蕊粉末,微热至5060,搅动加速溶解成深蓝紫色石蕊溶液(原液),备用。试管里注入1体积蒸馏水,通入CO2制成饱和CO2水溶液(H2CO3),备用。紫色石蕊液配制:在不断振荡条件下,在蓝紫色石蕊原液中逐滴加入饱和CO2水溶液,直至溶液由蓝紫色变成纯正紫色,即成。第70页第70页取适量石蕊粉末于一大试剂瓶内,倒入适量酒精溶液(乙醇与蒸馏水体积比为1:1),浸泡。最好浸泡时间长一些,甚至过一晚。取浸泡后清液,缓慢加入蒸馏水至适量。紫色石蕊试液配制(二)提醒:石蕊溶液最好用新制,颜色不容易发生改变。第71页第71页表1:镁、铝、锌、铁与甲酸和乙酸反应比较镁条铝丝锌粒铁丝甲酸

25、中反应速度不久几乎无反应较快较慢乙酸中反应速度较快几乎无反应较慢慢十六、铝与酸反应再探究第72页第72页表2:卤素离子对Al与稀硫酸反应影响滴入溶液(0.1mol/L)NaF NaClNaBrKI产气愤泡需要滴数(d)31855210第73页第73页表3:一些常见离子离子半径阴离子O2-F-Cl-Br-I-S2-离子半径(pm)140136181195216184第74页第74页表3:一些常见离子离子半径阴离子O2-F-Cl-Br-I-S2-离子半径(pm)140136181195216184第75页第75页十七、对焰色反应试验再改进用氢气作为燃料第76页第76页十八、其它试验经验1把MnO2

26、与水泥调成浆糊,凉干, 做催化剂铁丝燃烧试验2下面换成木炭或用铁丝蘸无水乙醇第77页第77页(二)课堂教学中问题与意外第78页第78页上册P13:图1-11 现象为何不明显?P15:图1-19 能够阐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中含量大吗?P19:图1-25 块状固体物质取用P19:图1-27 量筒使用第79页第79页P27:图2-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为何不到1/5?或不小于1/5?P34:图2-11 硫燃烧:如何预防污染?P35:图2-13 铁丝燃烧:从上至下慢慢放入P37:图2-14 过氧化氢分解: 加热过氧化氢或加入二氧化锰木条不复燃,为何?第80页第80页P49: 图3-5试验有无

27、必要?P56: 图3-19 现象不明显怎么办?P91: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哪些反应更能阐明问题? 如何讲请“参与反应”与“生成”?P92: 镁条燃烧(很难做:质量变大还是变小?)P114: 图6-14:蓝色石蕊试纸 对比试验:蓝色石蕊试纸+水;蓝色石蕊试纸+干燥CO2;蓝色石蕊试纸+CO2水溶液。引导分析。改用试管第81页第81页下册:P29:图9-6 冲洗试管(利用学生生活经验)P56: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需增长试验P59:图10-12 用试管是否会更加好?P61:图10-16 用PH数值阐明溶液酸碱度 P100:惯用纤维判别第82页第82页 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Image : Note to customer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