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016年7月一、唯物论(一)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世界观: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3、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

2、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2、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不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回答(1)唯物主义含义: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哲学派别就是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含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哲学派别就是唯心主义。(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历史形态 (1)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多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2)客观唯心主义 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

4、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3、哲学发展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辨证法 B、近代唯心辩证法 C、现代唯物辨证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独立,总是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 形而上学:坚持孤立、静止的观点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谢林、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英法空想社会主

5、义 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就及马恩的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大发现提供了前提和佐证 (1)细胞学说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达尔文的进化论(五)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范畴的历史演变(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物质的某些属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恩格斯的观点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4)列宁对物质范畴的看法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6、,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六)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2、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又可划分为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

7、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3、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规律具有稳定性。4、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5、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区别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二者联系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8、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二、辩证法(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1、联系(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揭示运动变化的方向和趋势。(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 具有远大前途 代表人民的利益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过程论原理: 过程论是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一切事物都

9、是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过程。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4、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和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它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构成事物统一体的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共居,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

10、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推动事物的质变。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方法论1 (1)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

11、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1)含义: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2)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三)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和度 质: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度: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限度、范围。3、方法论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 注意事物的数量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正确

1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四)否定之否定规律1、任何事物都存在肯定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2、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 (2)两个重要特点: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3、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中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4、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这一规律是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自觉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助于进行辩

13、证地思考,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的片面性、直线性和绝对化。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防止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另一方面又要反对无所作为的循环论和悲观论。 2、必然和偶然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3、可能和现实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

14、)相互对立: 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4、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1)区别与对立 内容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

15、的基础。形式是指构成内容各种要素的结构或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 二者的性质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务来说,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二者在十五发展中的情状不同,内容是积极活跃的,形式则相对稳定。 (2)统一性: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适合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对应;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变化。 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形式积极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形式就会束缚、压抑和阻碍内容的发展。5、本质和现象(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2)区别与对立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

16、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其一,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其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其三,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四,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3)辩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三、认

17、识论(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3.形式: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科学实验 4.认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5.客体、主体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方法。哲学思维方法: 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的揭示。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 综

18、合是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的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抽象和具体。 抽象就是抽取不同物质里面共同的东西。 归纳综合抽象(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现象) 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本质)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有: 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 判断在概念

19、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区分、识别, 推理由一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昂一个判断。 理性认识的这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递进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两次飞跃: 第一次: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条件: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科学思维方法 第二次: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之中这是因为: (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

20、备一定的条件: (1)理论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 (2)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真正化为群众的意志和行动。 (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还需要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四)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无限性 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五)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

21、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 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六)认识与实

22、践的统一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避 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七)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和自由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则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 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23、四、历史唯物主义(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划分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看法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二)唯心史观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三)唯物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既承认英雄

24、对历史地推进作用,又强调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观的根本变革。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概念 (1)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3)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

25、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

26、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为经济基础服务 (1)服务的方向上:保护自己,排斥异己。 (2)服务的方式上:强制与非强制。 (3)服务

27、的效果上:促进作用,阻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基本内容: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2)客观要求: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六)社会形态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1、原始社会 2、奴隶制社会 3、封建制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 5、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七)社会基本矛盾

28、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2、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3、国家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

29、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存在本身就表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国家同阶级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它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国家,它是从有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八)科学和技术1、概念: 科学: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 技术:广义: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狭义:专指生产技术,表现为生产过程中活动方式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与方法。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科教兴国”: 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