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飚翻译学讲义课件_第1页
左飚翻译学讲义课件_第2页
左飚翻译学讲义课件_第3页
左飚翻译学讲义课件_第4页
左飚翻译学讲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综观A Survey of Contrastive Studies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上海海事大学 左飚中华第一图西方第一图中西文化对比 一、文化交流:文化对比研究的缘起 冲突、互补、共存二、文化及文化对比分类三、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四、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五、近30年中西文化对比研究断代简述六、近30年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成果 七、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综观 文化交流:文化对比研究的缘起Cultural Exchange:The Genesis ofContrastive Study of C

2、ultures冲突互补共存 文化交流的历史必然 Conflict, Complementarity and Coexistence:The inevitable Historical Trend of Cultural Exchange文化冲突 文化交流,冲突在所难免。不同的观念信仰、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传统习俗、不同的行为模式,必然会在交流中互相碰撞,产生冲突。在我国历史上,文化冲突由来已久。夷夏之辨 夷、蛮、戎、狄儒佛之争 孝悌出家;今生来世 明清闭关禁耶 “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近代农民运动与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文化融合文化共性:人类的“大致相同” 五感、七情、生理和心理需求文化的渗透

3、性、可融性及互补性 地球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持活力的源泉 秦汉大一统 贞观之治 明朝工商业发展 当今中华崛起中国文化西方文化 农耕文化 游牧文化 大陆文化 海洋文化 喜静文化 爱动文化 追求和谐稳定 强调开拓进取内向的涵容型文化 外向的斗争型文化 长于形象思维 强于逻辑思维 倡导整体统一 尊重个体独立 善长综合追求含蓄 善长分析推崇清晰对比与互补 环性文化 线性文化Chinese CultureWestern CultureFarming CultureNomadic CultureLand CultureOcean CultureTranquil CultureMoving Culture

4、Circular CultureLinear CultureHarmony and Stability Stressed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StressedUnified Integrity AdvocatedIndividual Independence RespectedStrength in Image ThinkingStrength in Logic ThinkingIntegration &Implicitness SoughtDivision & Explicitness ValuedInward & Inclusive CultureOutwa

5、rd & Enterprising CultureContrast and Complementarity文化共存文化多源与文化多元Multi-source and Multi-element 文化征服不可取全球化与多样性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Cultures “最民族的也是最世界的” 国粹主义与虚无主义 翻译欢迎光临文化分类Categorization of Cultures比较引起分类 分类形成系统 按时间、空间、层次、群体性质、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等方面将文化进行分类。文化分类按时间分: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 按空间范围分:本土

6、文化、外来文化;大陆文化、海洋文化按上下层次分:世界文化、民族文化、阶级文化按里外层次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按生产方式分:农业文化、工商文化、信息文化 按群体性质分: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按结构分: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文化分类按社会形态分: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按人类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分:认识文化、审美文化、价值文化按认识世界的侧重点分:科学型文化、人文型文化 文化对比研究分类杨自俭对比理论与方法;语言交际文化对比;专业文化对比;综合性对比。 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1、通观式的比较 便于整体把握两种文化的精神和特性,但容易以偏概全

7、,流于粗疏和独断。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那托普(F. S. C. Northrop) :东西之会合 (The Meeting of East and West ) 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2、局部式的比较 便于深入探讨,但必须以通识为基础。 生产方式对比西方游牧文化中国农耕文化西方海洋文化中国大陆文化地理特点对比西方斗争型文化中国涵容型文化宇宙观对比西方线性分析型文化中国环性综合型文化思维模式对比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3、衬托式的比较 为了凸显某一文化的特性,而以另一文化作为述说的背景。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4、批评式的比较 以某一种文化为据点,来批评另一种文化。 五四时期

8、的“新文化运动”,以西方文化为据点批评中国传统文化。 论美国教育中两教条 (吴森),则以中国文化为据点批评西方文化。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5、融汇式的比较 融汇众说而成一家之言。 黄建中 比较伦理学,从生物、心理、社会、历史等不同角度,中西对斟,较其异同,明其得失 。 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1、通观式的比较 便于整体把握两种文化的精神和特性,但容易以偏概全,流于粗疏和独断。 梁漱溟 / Northrop2、局部式的比较 便于深入探讨,但必须以通识为基础。3、衬托式的比较 为了凸显某一文化的特性,而以另一文化作为述说的背景。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4、批评式的比较 以某一种文化为据点,来批评另一种文

9、化。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5、融汇式的比较 融汇众说而成一家之言。黄建中 比较伦理学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简述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简述第1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对比研究以“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争为其主要特点;第2阶段(1919-1949)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单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论争成了对比研究的主流;第3阶段(1949-1978)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相对沉寂;第4阶段(1978-今)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对比研究再度升温到逐步系统化的时期。 第1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器物层研究

10、 洋务派(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魏源)制度层研究 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 力主变法第2阶段(1919-1949)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制度层研究思想观念层研究“全盘西化” 派(胡适、陈序经、张佛泉 ) “师法外国”,“全盘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 。“中国本位” 派(邓实、刘师培、章太炎 ) “研究国学,保存国粹” 。时代之异与本质之别(梁漱溟)第3阶段(1949-1978)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相对沉寂 。致力于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与苏联、东欧文化 ;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与经济封锁 ;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泛滥 。第4阶段(1978-今)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 对比研究空前活跃,迅速升温;渐趋系统化,逐渐走向成熟。(另页讨论) 近30年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回顾70年代末:开始解冻;20篇80年代:文化名人引领潮流;150篇90年代:团体意识及学科意识增强;550篇21世纪初:百花初绽。 1500篇 近30年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成果 近30年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成果理论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