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利率调控的四个判断_第1页
当前利率调控的四个判断_第2页
当前利率调控的四个判断_第3页
当前利率调控的四个判断_第4页
当前利率调控的四个判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利率调控的四个判断(下)上一次和大家聊了聊利率调控四大判断的前两大判断今天就继续分享一下四大判断的后两 大判断!判断三:利率走廊机制已经逐渐成型但需进一步调试完善从2015年央行提出要践行“利率走廊”以来,利率走廊调控逐渐为资本市场所接受。但 在一些关键构件上仍需做进一步的改进。1、利率走廊的中枢。在最新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DR007作为政策利率的指示性增强。那么央行政 策利率的端倪就不难从中进行分析判断。从市场表现来看,R007经常性超过利率走廊,而DR007基本稳定在利率走廊之内。从流动性分层来看,DR007主要是中小银行向大银行拆借资金的利率,而R007还包括非 银金融机构向银

2、行拆借资金的利率。因此,如果央行能够将DR007维持得相对稳定,整个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就有保障了,就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了,毕竟在银行在中国金融 体系里还是最重要的。从货币政策调控机理来看,央行应该而且也能灵活调控基础货币的价格,而DR007是 银行之间相互拆借超额准备金的价格,实际上也就是基础货币的价格。至于其他更中长端的 利率和资产价格,则受到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央行调节的必要性和挑战性都在增大。2、利率走廊的上限。一如央行所表示的,利率走廊的上限是SLF (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按理说,作为利 率走廊的上限,SLF利率应该比较稳定,但实际上今年以来SLF利率却有连续调升的表现。

3、这有点类似市场对一篮子货币机制的评价: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但一段时间内一篮子货币本身却是贬值的。人民币汇率是盯住了一个靶,但却是个移动靶。因此,央行是在践 行利率走廊,如何探究利率在走廊内是波动还是飘移,需要不断的进行深入的探究。当然,利率走廊上限的抬升,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的地方,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利弊 权衡的事情,但也可以成为央行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一个手段。利好一:要抑制预算软约束的主体。利率走廊的承诺如果可信,金融机构只要不超过这个上限,按说就可以无限制地拆借资 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企,它们并不那么在乎融资成本的高低,它们的目标函数也许是 规模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尤其是现

4、在国企兼并重组这一块儿资金需求量很大。因此, 央行不仅需要在资金数量上有所管控,也需要在融资成本上有所抬升。利好二:有金融去杠杆的诉求。在央行没有明确宣示政策利率的情况下,所有的利率变动可能都蕴含着某种政策信号。 此时,一旦金融机构看到央行推进金融去杠杆的决心,实际上也会调整它的加杠杆行为。例 如,去年末债券市场的深度调整后,非银机构的杠杆已经加得非常谨慎了。这块甚至可以做 个研究,在去年8月央行开始释放“温和去杠杆”的信号后,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杠杆率是如 何变化的。通过这种对比研究或许就能看出央行的利率调整,以及试图传达的政策信号究竟 取得了多大效果。非利好一:在于流动性的预期效应。货币市场

5、利率不仅取决于央行放钱多还是放钱少也取决于央行稳定和调控市场预期的 情况。例如,当SLF利率上调的话,市场可能觉得央行是要进一步去杠杆了。这时,即便 央行流动性供应没有变化,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也会趋紧。因为大型商业银行原本愿意融出资 金,可是现在不愿意了。只要知道央行可能收紧,所有金融机构都会有同一个反应,这个反 应就会造成市场流动性趋紧,这就是“预期的自我实现机制”。因此,当央行上调SLF利率的时候,对于货币市场利率的中枢走势以及“跟随加息”是否会酿致新一拨的“引致加息”都有着 潜在的影响。3、利率走廊的下限。下限应该就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从央行角度来说,自然希望存款准备金利率更低 一些。

6、因为商业银行一手拿活期存款(利率很低),反手放到央行账上就可套利。央行把超 额准备金利率调低,让商业银行把通过活期存款拿来的钱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去,而不是趴在 央行的账上。从商业银行角度说,之所以不把钱投到实体经济中去,要么因为实体经济投资 回报太低,要么因为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被监管部门限制住了。在当前较高的存 款准备金率下,相当于商业银行有大量资产被“冻结”在人民银行的账上了。因此,利率走廊 下限(存款准备金利率)太低,对商业银行的利差、资产组合收益会产生较大影响,带来- 定的盈利压力。因此,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说,自然希望存款准备金利率更高一点。央行和商 业银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利

7、率走廊的下限到底怎么调?多高才合适?这是一个值得讨 论的问题。4、利率走廊的效果。一段时间以来市场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也叫“格林斯潘之谜”。 2004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不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但美国长债收益率非但没有上 升,反而是下降的。今年美联储的利率调控也遇到同样的困境,连续加息后,美国长债收益 率也一直起不来。但是理解起来也很简单,这个现象折射出美联储对未来美国经济的看法, 与资本市场对未来美国经济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可见,即便是发达国家,在利率调控机制上也可能出现问题,同样也就会有非常规货币 政策的出现,但是,相对于美国哦这样的“高水平上的烦恼”,中国的利率调

8、控还没到达那个 高度,还有许多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判断四,未来存款准备金率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央行在选择降准的同时时机把握也很重要。实际上,由于降准蕴含着较为宽松的政策信 号,央行可能被这种信号意义所“绑架”了。央行不管投放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知半解 吧;但只要央行降准,所有人都认为央行又在“放水”了,而且还是在需要高调去杠杆的时候。用三组形象的比喻来讲如何看待存款准备金的调整问题。1、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走廊的关系。将之比喻为“蓄水池”与“绣花针”。利率走廊调控是一件很精细的活儿,就像拿绣花针绣 花一样;但存款准备金却是一个庞大的蓄水池,何时泄洪、放多少水,都很不确定。把这两 件事情

9、摆在一起,总是觉得有点不太搭。2、存款准备金与存款保险的关系。将之比喻为“蓄水池”和“保险金”。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工具,除了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外, 也有保险金的作用。但已经有了存款保险制度,两者事实上可以发挥相互替代的作用。也就 是说,即便调降一点存款准备金率,也不会对防范系统性风险造成多大影响。3、存款准备金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将之比喻为“蓄水池”和“调节阀”。原来外汇占款多的时候,我们要用存款准备金这个蓄 水池把水关起来;到了外汇占款减少的时候,把蓄水池放点水出来,动一动调节阀,又有什 么关系呢?此外,在弥补流动性缺口的时候,央行不管怎么创造中长期的政策工具,商业银 行的期限错配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而降准由于相当于永久释放流动性,应该似乎可以缓解一 些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问题的。未来,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逐渐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也将逐渐脱去调节货币供 应量的作用,而单一扮演宏观审慎工具的作用。最后,诸葛转再次提到重要的一点:央行在与资本市场沟通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两个层面上资本市场对央行意图的领会是比较充分的。其一: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解决不了结构问题。结构问题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需要 其他监管政策的配套,不是单凭货币政策力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