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2-22课件_第1页
普通心理学2-22课件_第2页
普通心理学2-22课件_第3页
普通心理学2-22课件_第4页
普通心理学2-2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普通心理学中德心理大学2011.02普通心理学考点1.1心理学研究范围: 研究心理问题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学的定义: 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包含的内容(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2006.11 31心理过程包括(A )。A认知、情感和意志B能力、气质和性格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2010.5 86.一般来说,心理过程包括( AB)。A 意志 B 情感 C 能力 D 注意人格包含的内容(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与性格)2008上(二级)8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ABCD )(A)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 (B)意志是需要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行为(C)人格可以通过心理过程得到表现 (D)情感属于心理过程1.2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2010.5 26 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B )阶段。A 知觉 B 思维萌芽C 思维 D 意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2006.5 101人的心理是(AB)。A脑的机能 B客观现实的反映C大脑活动的产品D一种看得见的现象心理的特点:能动反映,主观映像。1.3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标志与创始人(1879、冯特)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008.5 2

3、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AW詹姆斯BH艾宾浩斯CW冯特DS弗洛伊德构造心理学派冯特与铁钦纳行为主义华生,刺激与反应(S-R)2008.5 27“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D)。A机能主义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2007.11 26一般认为,华生是(A )心理学家。A行为主义B机能主义C认知主义D人本主义2008上(二级)26、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 C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格式塔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精神分析学说 2007下(二级)26、( C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

4、功能。(A)构造心理学 (B)行为主义 (C)机能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罗杰斯和马斯洛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新方向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与脑的机制1.4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辨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2.1神经元的组成、功能与分类: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与中间神经元(或者传入、传出、联络神经元)2006.5 26神经元是由(A )组成的。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2008上(二级)87、神经元

5、具有( AB )的功能(A)接受刺激 (B)传递信息 (C)放大信息 (D)缩小信息 大脑皮层组成额叶、顶叶、枕叶、颞叶2007上(二级)27、大脑皮层各区域存在大致的功能分工,视觉功能区主要在( B )。(A)颞叶 (B)枕叶 (C)顶叶 (D)额叶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2007下(二级)27、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B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颞上回 (D)颞下回大脑解剖结构基本对称、功能不对称(“单侧化”)布洛卡1860年的发现、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2006.11 30186

6、0年,( A)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A布洛卡B斯佩里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2007.11 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A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是不对称的B右利手的人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C单侧化指人脑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左边半球D右利手的人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占优势2.2内分泌系统与心理2.3巴甫洛夫创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反射的定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以

7、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是人所独有的3.1感觉的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006.11 87感觉的属性包括( AC)。A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C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D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3.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二者成反比关系2006.5 2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D)。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差别感觉阈限韦伯定律与费希纳定

8、律:I / I=K,S=K lgR 两定律 均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3.3感觉适应(红色眼镜保护对暗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2006.5 29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D联觉2008上(二级)28、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 D )的现象(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发生变化2008.5 28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

9、一种(D)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2008.5 88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是(AC)。A同时对比现象 B相继对比现象 C彩色对比现象 D感觉适应现象2009上(二级)67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灯影,这是( C )。A正后象 B互补现象 C负后象 D彩色对比 2010 5 108、彩色的特性包括(ABD)A.饱和度 B.明度 C.照度 D.色调2008上(二级)88、关于色盲,正确的说法是( ACD )(A)色盲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B)女性色盲比男性色盲多(C)色盲患者一般也能“辨认”颜色 (D)男性色肓比女性色肓多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人对10

10、004000赫兹最敏感老年人丧失听觉首先从高频开始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处2008上(二级)8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B)人耳对1620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C)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 (D)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低频声波的听觉2008下(二级)31/2007下(二级)29、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C )赫兹的声波A、20020000 B、10004000 C、1620000 D、100050002010 上(二级)68、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丧失对( C )声音的听觉。 (A)低频 (B)中频 (

11、C)高频 (D)低频和高频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007.11 87声音的性质包括(ABD)。A音调 B响度 C饱和度 D音色2010上(二级)86、声音的性质包括( BC )。 (A)饱和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2008上(二级)29、音色主要由声音的( B )决定的。(A)频率 (B)波形 (C)强度 (D)音调嗅觉和味觉的适宜刺激与感受器官:嗅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味觉的适宜刺激时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感受器是味蕾。基本味觉甜酸苦咸皮肤觉类别: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2006.5 31痛觉的生

12、物学意义在于(D)。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 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2007.5 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所有的痛觉都是内部感觉B所有的痛觉都是外部感觉C痛觉不容易适应D痛觉具有有机体保护的作用2008下(二级)89、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ACD)A、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 B、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C、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 D、痛觉比较容易适应3.5知觉定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基本特性(整体、选择、恒常、理解)2007下(二级)28、我们在知觉某个物体的时候,总想知道它是什么,这说

13、明知觉具有( B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2006.5 30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2009.11 26.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一部分物体当作对象,其它部分当作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 B)。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3.6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距离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时间知觉(生物钟):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似动现象):物体在空间中产生位移的知觉2010上(二级)26、

14、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C )。 (A)距离知觉 (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 (D)方位知觉2009上(二级)4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 B )。A恒常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2008上(二级)90、关于时间知觉,正确的说法是( BCD )(A)视觉比触觉估计时间的准确度高 (B)听觉比触觉估计时间准确度高(C)生物钟是人们估计时间的重要依据 (D)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时间知觉错觉(固定倾向):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带有固定的倾向2008.5 89/2010 5 115、错觉的性质包括(ABD)。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

15、知觉 B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 D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4.1记忆的定义: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2006.11 26(B)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A识记 B记忆 C再认 D回忆2010.5 87.记忆是( BC)。A.改变信息和知识经验的存储方式的过程 B.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D.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记忆的种类:形象、情景、情绪、语义、动作2010 5 48.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C)A.语言记忆 B.意义记忆 C.语义记忆 D.内隐记忆

16、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2007上(二级)86、记忆过程包括( ACD)等基本环节。(A)识记 (B)回忆和再现 (C)保持 (D)再现和再认遗忘的定义: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现象2006.11 86遗忘是指(BC)。 A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B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 C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遗忘与记忆的实验研究创始人艾宾浩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2008.5 30遗忘的进程通常是(B)。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2009.11 47.遗忘的进程一般是(C )。A、先慢后快B、倒U型曲线C、

17、先快后慢D、U型曲线2007上(二级)30、艾宾浩斯在研究记忆与遗忘规律时,采用的记忆材料是( D )。(A)人工概念 (B)自然的句子 (C)自然的单词 (D)无意义音节4.2表象的定义: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表象的直观形象性与片断不稳定性表象的可操作性与概括性2007上(二级)31、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 B )。(A)想象 (B)表象 (C)意象 (D)表征2010上(二级)87、表象的作用包括( BC )。 (A)积累理性知识 (B)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C)为想象提供素材 (D)创造新形象2008下(二级)32/2008上(二级)30、表象可以成为想象

18、的素材,是因为表象具有( C )A、直观形象性 B、片断不稳定性 C、可操作性 D、概括性 4.3三个记忆系统瞬时、短时、长时划分标准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信息储存时间长短2008上(二级)31、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 D )的编码。(A)形象 (B)抽象 (C)视觉 (D)听觉2010上(二级)48、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 C )。 (A)不能被意识到的 (B)一种内隐信息(C)能被意识到的 (D) -种主观臆造2007.11 27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A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B前干扰和后干扰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远干扰和近干扰2007下(二级)

19、30、( C )的信息是肯定可以被意识到的。(A)瞬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感觉记忆2009上(二级)27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和( C )。A固化 B迁移 C干扰 D定势2008下(二级)90、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包括( ACD )A、自然衰退 B、编码错误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2006.5 33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A)。A系列位置效应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 D记忆顺序效应2007.5 30系列位置效应的一般表现是(D )的材料记得好。A开头 B中间 C后边 D两头5.1思维的定义:人脑对客观事

20、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2008下(二级)88、思维最主要的特征包括( AC )A、间接性 B、可操作性 C、概括性 D、抽象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质属性;包含范围概念掌握的定义: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2009上(二级)113关于概念,正确的说法包括( ABC )。 A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其思维发展水平 B人工概念是人为制造的概念C概念的内涵越深,外延越窄 D概念的内涵越浅,外延越窄2007下(二级)8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A)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

21、映 (B)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 (C)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包括的范围 (D)内涵越深,外延越广 问题解决的定义: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因素迁移、原型启发、定势迁移: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原型启发:从现实生活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定势: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活动的影响2009上(二级)8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ABC )。A迁移 B原型启发 C定势 D动力定型问题解决策略算法和启发式启发式循环子目标、逆向搜索、计划简化2007上(二级)28、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是( C )。(A)制作人工概念

22、的办法 (B)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C)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 (D)形象思维的具体策略 2007上(二级)32、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 D )。(A)启发 (B)干扰 (C)抑制 (D)迁移 2010 5 101、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AD)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5.4言语的定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言语的分类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分类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布洛卡中枢(言语运动中枢)损伤表达性失语症2007上(二级)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语言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言语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3、(C)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D)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2008.5 31布洛卡中枢即(C)。A听觉性言语中枢 B视觉性言语中枢 C运动性言语中枢 D书写性言语中枢2010上 47.布洛卡中枢受到严重损伤后会出现(A)A.表达性失语症 B.失读症 C.接受性失语症 D.失写症威尔尼克中枢(言语听觉中枢)损伤接受性失语症视觉性言语中枢损伤失读症书写性言语中枢损伤失写症2009上(二级)66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 C )。A言语听觉中枢 B视觉性言语中枢 C言语运动中枢 D书写性言语中枢 2008下(二级)30、大脑皮质的颞上回是( A )A、言语听觉中枢 B、视觉性言语中枢 C、言语运

24、动中枢 D、书写性言语中枢2008上(二级)32、颞上回受到损伤的人可能出现( A )(A)接受性失语症 (B)失读症 (C)表达性失语症 (D)失写症2007下(二级)31、大脑皮层的角回受到严重损伤,会出现( B )。(A)表达性失语症 (B)失读症 (C)接受性失语症 (D)失写症5.5想像的定义: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在大脑里进行加工和创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想像的种类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无意想像梦(极端例子)、幻觉(异常精神状态)有意想像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幻想幻想的定义: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6.1意识的定义: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2008.5 32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

25、称为(A)。A意识 B注意 C认识 D知觉2008下(二级)87、关于意识,正确的说法包括(ABCD)A、是人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B、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C、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D、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无意识的定义: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睡眠的4个阶段,梦境出现在快速眼动阶段2009.11 46.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过程分为(D )个阶段。A、6B、3C、5D、42007.5 89/2010上(二级)梦的特点包括(ABD )。A.不连续性B.不协调性C.不一致性D.认知的不确定性2010上(二级)101、关于梦,正确

26、的说法包括( ABD )。(A)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B)睡眠中一般人人都做梦(C)心情平静的时候睡觉不做梦 (D)梦剥夺会对个体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2010 5 67、睡眠属于(D)状态A.潜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特殊的意识6.2注意的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009.11 99、注意的特点包括(AC )。A、指向性B、目的性C、集中性D、持久性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2007.5 29注意是一种(A)。A心理状态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 D认知过程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2006.11 27注意可分为(B)。A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

27、注意B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6.3注意广度的定义: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起伏: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或减弱的变化现象,也叫注意的动摇注意的分散: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也称分心2010上(二级)47、注意的起伏实际上是注意的(B )。 (A)转移 (B)动摇 (C)循环 (D)分配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2006.11 28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C)。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

28、动摇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2007上(二级)87、注意分配的条件包括( AB )。(A)几种活动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B)几种活动中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C)几种活动之间不能有内在的联系 (D)几种活动必须用同一种心理操作 2006.5 3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这是(C)。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2008下(二级)29、分心指( D )A、注意起伏 B、注意转移 C、注意动摇 D、注意分散7.1需要的定义: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

29、条件的欲求2006.5 89需要(AB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D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2009.11 86.需要(AC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需要的种类: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2009上(二级)99性的需要属于( AB )。A自然需要 B生物需要 C社会需要 D获得性需要2007上(二级)89、生理需要是( ACD )。(A)自然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低

30、级需要 (D)缺失性需要2010 5 114、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包括(AD)A.需要都有具体对象 B.动物也有社会需要C.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没有本质区别 D.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动机的定义:激发个体向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2008下(二级)86、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CD )A、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B、动机和效果一定是一致的 C、动机是人活动的内部动力 D、不同的活动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内驱力与诱因生理需要与外部环境2009上(二级)47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称( A )A内驱力

31、B诱因 C情绪 D兴趣2008下(二级)33、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B )A、爱好 B、诱因 C、需要 D、内驱力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2010 5 68、由于反复操作而形成的,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B)A.思想准备 B.定势 C.知觉准备 D.策略兴趣的定义: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好的定义:兴趣不是指向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就成为爱好了7.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定义:人希望最大程度的

32、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缺失性需要与生长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叫做缺失性需要,较高层次的需要叫做生长需要2007.11 31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爱和归属是第(B )个层次的需要。A2 B3 C4 D52008下(二级)28、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 B )A、生理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社会需要 D、缺失性需要2010上(二级)100、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休息于(AD )(A)生理需要 (B)生长性需要(C)社会需要 (D)缺失性需要2007.11 8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BD)。A是低层次的需要B是高层次的

33、需要 C是要优先满足的需要D如果满足就会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2009.11 66.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属于( B)。A、生理需要B、生长性需要C、成就需要D、自我价值需要2009上(二级)112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包括( AC )。A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越晚 B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越晚C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 D层次越高的需要力量越强8.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动机、组织、信号8.2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坎农-巴德的情

34、绪丘脑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生理变化,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过程三者互相作用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2009上(二级)46沙赫特认为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认知过程 B环境刺激 C生理变化 D意志品质 2008下(二级)27、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属于( B )A、丘脑理论 B、认知理论 C、外周理论 D、动机理论2007上(二级)29、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认为( B )。(A)管理情绪的神经中枢在丘脑 (B)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D)认知在情绪发生中起决定作用2007.11 30(B)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A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C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理论D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2010上(二级)114、沙赫特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ABD )。 (A)生理变化 (B)环境刺激 (C)动机作用 (D)认知过程8.3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8.4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2006.11 29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B )。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 B情绪状态的基本形式C复合情绪的不同种类 D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几种维度2007.5 31一般认为原始情绪指(D )。A激动与平静 B高兴与悲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