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精创】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1页
【教学资料精创】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2页
【教学资料精创】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3页
【教学资料精创】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4页
【教学资料精创】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内容并不陌生,他们通过图片、视频、公益广告、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内心逐渐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课程与现实生活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生应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品质, 树立人与自然和请共生的基本理念。 认同计划生育、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建设美丽中国 :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态度认同。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树立忧患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

2、学目标: (二)能力目标: 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客观现状和基本国情,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积极宣传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有关知识。 能从人口发展规律和我国人口现状的角度,辩证看待人口政策的变化与调整,能阐明人口政策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理, 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与要求,举例说明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之福、地球家园之福,懂得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学目标: (三)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当前的人口状况,知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呈现出的新特点。理解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明确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理解人口政策

3、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随着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了解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造巨大社会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理解节约资源利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理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知道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国策难点: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五位一体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目标(2050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富强民

4、主文明和谐美丽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G D P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实质发展问题一、正视发展挑战生态总现状: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危害: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国际视角看人口问题2011年世界人口:70亿2017年世界人口:76亿2030年世界人口:86亿2050年世界人口:98亿 2100年世界人口:112亿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1.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国情)重要国情:(1)基

5、本特点:(2)新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加剧、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人口的大量流动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人数14.4亿13.5亿3.3亿2.7亿问: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人口哪些现状?材料一:2021年世界人口排名:答: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数据材料论人口材料一:2020年世界人口排名:排名国家人口1中国约14亿2印度13.54亿3美国3.26亿4印尼2.66亿5巴西2.1亿答: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是

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人口特点?数据材料论人口数据材料论人口 材料二:图一:各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排名;图二:乱扔 思考: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怎样的人口现状? 答:我国人口素质偏低1、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国情)(1) 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一、人口重要国情:基本中国历年人口年度增长率材料三:注:人口年度增长率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内)由人口自然变动而引起人口增长的比率。人口年度增长率也可以称为人口增长速度。 思考: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人口现状? 答:总人口增速

7、趋缓思考: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人口现状?材料四: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8左右,并稳定至今,一般总和生育率小于2.1,新生人口就不足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 答: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1.中国年出生人口变动趋势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我国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2.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8左右,并稳定至今,一般总和生育率小于2.1,新生人口就不足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

8、高 思考: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怎样的人口国情?材料四: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的男女比例是105.1:100,正常标准是103:100历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年份男女比例2016年113:1002017年113:1002018年113:1002019年112:1002020年111:100材料五:出生人口性别比指一定时期内出生男婴总数和女婴总数的比值,通常用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联合国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设定为103107:100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人口现状?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时间2000年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比例9.8%11.75

9、%15.5%21.9%25.1%27.4%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表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人口现状?材料六:注: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思考: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怎样的人口特点?大量的人口流动春运期间的火车站1、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国情)(1)基本特点:(2)新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老龄化加剧、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大量的人口流动等2、面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国家实施的国策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0、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一、人口1950年代“人多好办事”1970年代“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80年代“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完善:思1:生育政策是不是一成不变的?3、三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缓解社会养老保障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思考:“全面三

11、孩”政策正式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有利于缓解社会养老保障压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延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3.意义思2:有人说全面放开三孩后,就不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了?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的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思3: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要

12、性)不是。计划生育国策必须长期坚持4、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原因、必要性)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意义: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的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现状:课堂练习1.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为14.1亿,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65岁以上人口比2000年增加2.93%。反映出我国

13、人口基本特点是( ) 人口数量多 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流动人口多A. B. C. D.C2.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为14.1亿,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6.5年上升为9.9年,65岁以上人口比2000年增加2.93%。反映出我国人口特点是( ) 人口数量多 人口总体素质有所提高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流动人口多A. B. C. D.A3.2021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该政策( )是以我国现阶段人口国情为依据的旨在优化我国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意味着计划

14、生育国策的取消A. B. C. D.A2.情景题:我国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小何爸爸以工作太忙拒绝填写人口普查表。(1)小何应该:_(2分)(2)国家开展人口普查有利于:_(2分)劝说爸爸积极参与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完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探讨:全面三孩的实施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违背吗?不违背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式的变化不断完善。全面三孩的实施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补充和完善。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状基本国策人口资源环境?重要国情: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特点:老龄化加剧等计划生育基本

15、国策? 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资源日益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资源材料一: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材料一:中国水资源世界第一,土地资源世界第三,太阳能资源世界第二;人类可供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初步探明的有137种,居世界前列。材料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世界第80位。我国多数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矿石品位低,杂质多,场地分散,开采困难。 材料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资源现状如何(资源国情)?材料三:我国生产1美元GDP,消耗的煤、电等能源

16、为日本的7倍,印度的2.8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材料四:我国每年有500多万吨废钢铁,大量的电子垃圾没有得到回收利用,大部分废弃物还可能含有对环境污染有影响的成分。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很严重;总之: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思: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有哪些危害?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节约水资源:随手关闭水龙头;用

17、淘米水浇花或冲马桶;少量衣服尽量手洗;节约电资源:随手关灯;及时拔掉电源插头;使用节能灯;少量衣服尽量手洗;节约粮食资源:剩饭剩菜打包带走;适量取餐;(3)光盘行动节约其他资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纸张双面打印;废旧物品回收;不乱砍滥伐;(5)抵制过度包装等4.公民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的具体做法:3.面对我国资源问题,国家提出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现状国策人口资源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现状基本国策人口资源环境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18、,开发难度大。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节约资源基本国策?重要国情: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特点:老龄化加剧等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水资源:随手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或冲马桶;少量衣服尽量手洗;节约电资源:随手关灯;及时拔掉电源插头;使用节能灯;少量衣服尽量手洗;节约粮食资源:剩饭剩菜打包带走;适量取餐;(3)光盘行动节约其他资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纸张双面打印;废旧物品回收;不乱砍滥伐;(5)抵制过度包装等公民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的具体做法: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包围城市土壤污染看图思考我国环境现状: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

19、年代身心受害,00年代 雾霾笼罩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包围城市草原沙化土壤污染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环境1.我国的环境现状(国情)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是有发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2.形成原因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气污染(1)雾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2)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3)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减轻雾霾做些什么? 危害身体健康,伤害呼吸系统;引发过敏等疾病;可见度低,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危害生命财产安全;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冬季烧煤供暖产生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垃圾焚烧、秸秆;低碳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不燃放烟花爆竹;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思: 1、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