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2 配套同步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 配套同步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 配套同步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 配套同步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 配套同步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课前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设计1设计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第二节创新演练大冲关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其发 展状况。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能够根据有关资料或图表,分析说 明某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一、人口的迁移1影响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人口 和 。2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 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 。自然增减人口迁移居住地改变 3分类 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概念:是指人口跨 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的迁移活动。国界1年特点及流向:时段特点方向19世纪前以 、 的移民为主以 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为主二战后从 中国家流向

2、 国家; 减少, 的人口增多欧洲变为迁入地,拉丁美洲变为迁出地,石油输出国成为迁入地集团性大批欧洲发展发达定居移民短期流动 (2)国内人口迁移: 概念: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 的现象。 我国古代:受脆弱的 、频繁的战争、 的影响而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移居农业经济自然灾害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2)主要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等,人们总是倾向于迁往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2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 、交通和 等是主要的因素

3、。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 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3社会因素 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 、社会变革、战争和 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通信经济因素政策宗教 一、教材P8图1.8探究 1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如何? 提示:世界人口主要是从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流向欧洲、北美、西亚、北非等地。 2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二、教材P9图1.9探究 3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是如何迁移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

4、期,我国人口主要是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东北、西北等地。这主要是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有计划、有组织地移民开发内地、建设边疆造成的。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提示:主要迁入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三、热点探究 5联合国2012年3月上旬估计,因冲突而逃离家园的叙利亚人有12万5 000人至22万5 000人。这些难民大多进入到了叙利亚临国黎巴嫩、土耳其和约旦境内。这一过程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提示:这些难民跨越国界改变住所的时间较长,应为国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时

5、间主要流向主要原因特点二战前欧洲迁往美洲,非洲迁往美洲,亚洲迁往美洲,中、日、印迁往东南亚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时间主要流向主要原因特点二战后拉美迁往北美,东南亚迁往西亚,南欧迁往西欧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时间主要流向主要原因特点古代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大批量迁移时间主要流向主要原因特点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东北、西北等地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

6、发内地、建设边疆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区迁往发达区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迁移、人口移动和人口流动 人口的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例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人口;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返回本乡务农的民工;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例如:因读书或工作而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图示法理解人口迁移的概

7、念 例1读“我国部分省(市、区)际人口净迁移率(净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与迁出人口之差/该时期平均人口100%)比较图”,回答(1)(2)题。 (1)从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来看,主要的人口迁入省区是 () A广东、浙江、上海和北京 B广东、浙江、福建和北京 C广东、北京、四川和浙江 D广东、浙江、山东和海南 (2)从2010年人口数据来看,我国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出现变化,其中人口迁入明显减少的省区是 () A北京B上海 C广东 D福建 解析第(1)题,人口净迁移率越大,人口迁入越多。 第(2)题,2010 年与 2000 年相比,人口净迁移率相差越大,人口迁入变化越大;人口净迁移率下降得越

8、多,人口迁入减少越明显。 答案(1)A(2)C1下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为城市间人口迁移,为城乡间人口迁移,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1)(2)题。(1)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的变化B经济全球化C城乡经济差异D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目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 ()A甲时期 B乙时期C丙时期 D丁时期解析:第(1)题,城乡间人口迁移在城乡差别较大的时期迁移规模较大;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也逐渐减少。第(2)题,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工业化扩展与土地扩张关系不大;但城乡差距较大,城乡

9、间人口迁移规模较大;同时城市间的人口迁移数量开始增加。答案:(1)C(2)C 人口迁移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使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土壤及土地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布局游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10、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中国汶川新城镇的建设2经济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经济发展主要的、往往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取得美国国籍的留学人员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3社会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文化因素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促进人口迁移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军

11、嫂随军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政治因素政策国家有关的人口迁移政策,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我国在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而引发人口迁移“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具体的人口迁移常常以某一因素为主。总的来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有利不利迁出地

12、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影响有利不利迁入地对边疆地区,有利于开发自然资源,改变落后经济状况;对城市地区,提供大量劳动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 2人口迁移对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构成影响较大,同时也会反映出某地职业构成。一般地,若某年龄段或某种性别比重发生突然变化,即比重特别大或特别小,这一般是人口迁移造成的。若1845岁的男性比重太大,说明该地以重工业为主,若以女性为主,可能以轻工业为主。 (2)

13、人口迁入城市,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调整。 (3)人口迁入城市,还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例2(2011海南高考)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回答(1)(2)题。(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 解析第(1)题,“离开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增加了“11 700万”,且“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反映了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第(2)题,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收入水平低。 答案(1)A(2)C2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3)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 BC D(2)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 BC D(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