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扩大课件_第1页
二战的扩大课件_第2页
二战的扩大课件_第3页
二战的扩大课件_第4页
二战的扩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战的扩大时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与失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德国入侵苏联运用理解识记难点重点方案事 件1941.6.22三国军事同盟的形成;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战争失利的原因巴巴罗萨计划1941.12 . 7/“大东亚共荣圈”;美英对日制裁;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1939-194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影响综合归纳本阶段在二战中的阶段特征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5课 二战的扩大 基本要求 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及意义。 体会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大战争的过程也是不断将其自己套进绞索的过程。发展要求 说明 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本课内容中重大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及影响。指 导 意 见五、二战的扩大第5课五、二战的扩大(一)德国入侵苏联(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四)二战扩大阶段(1941.6 1942.6)的特征二战扩大阶段(1941.6 1942.6)的特征主要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战局特点: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苏、美等世界大国先后卷入战争,同英、中等国并肩作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德国入

3、侵苏联 希特勒为何要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 1941.6.22 巴巴罗萨计划 )(1)原因(必要性)1、背景 只有在东方才有可能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主要是牺性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就是说,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向前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我的奋斗 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先后侵占北欧、西欧大部分领土,但进攻英国受挫苏联建立“东方战线”(2)条件(可能性) 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初期的胜利使德国拥有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控制或占领了东南欧地区,扫清了进攻苏联的侧翼

4、。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黑 海苏 联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芬 兰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2、概况在欧洲胜利冲昏了希特勒的头脑,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君主了。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出动190个师,4300辆坦克,近5000架飞机,总兵力达到550万的庞大部队。分三路进攻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有800多架被摧毁于地面。到11月,苏军被俘人数超过200万,苏联失去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7000多万居民(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你认为苏军在战争初期作战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又为什么能在蒙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5、P66(1)德国:(1)德国:4、苏军初期失利的原因5、苏联能在蒙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的原因(2)苏联: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共产党坚强的领导;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侵苏蓄谋已久;(2)苏联: 部署不当。如“东方战线”建立后,战备迟缓;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等。 实施“闪电战”指挥不力。苏联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此前的“大清洗”运动使苏军大批有才华的指挥员受到株连),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估计不足(疏于防范)。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对于来自各方面的德国即将发动进攻的情报置之不理。 编制落后。如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把坦克分散到步兵部队等。军民为保卫祖国而奋勇抵

6、抗;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地带 英国对苏联的态度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在最近25年来,没有人比我更一贯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曾说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决不收回。希特勒侵犯俄国只是侵犯不列颠诸岛的先声,因之苏联的危险也是我们的危险。 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941年6月22日) (1)日本偷袭珍珠港2、经过1、背景(2)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企图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严重影响了英美等国的利益。(1941.12 . 7)(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以日本为中心,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2)同时日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进攻(4)美对日

7、实行经济制裁(实行贸易禁运,冻结在美所有资产)英、荷等响应。(5)日本主战派代表、陆军大将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战争。(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3)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根本原因)(6)日本资源贫乏(1)对日战术上取得重大胜利,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但战略上是失误,因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从而使日本在过长的战线上无法与美国长期作战,为失败埋下祸根。先是遭受重大损失,但也促使美国参战,使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3、影响(2)对美(4)整个战局(世界)(英对日宣战)随后德、意也对美宣战,(3)对德、意: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 希

8、特勒注定完了。墨索里尼注定完了。至于日本人,他们将被碾为齑粉。剩下要做的仅是正确使用占压倒优势的力量而已。 丘吉尔 为了“正确使用占压倒优势的力量”,英美等主要反法西斯国家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这些行动的影响如何? 丘吉尔:美国好像是“一只巨大的锅炉。一经在它下面生起火来,它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当我去睡觉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并且洋溢着感情与感想,所以睡了一个得到拯救而心怀感激的人所睡的觉。戴高乐将军知道此事后高兴地说:“现在,战争肯定无疑地打赢了。日本人将被碾成粉末。”中国蒋介石抑制不住心间的喜悦,口里哼起了一段京剧的唱腔。丘吉尔戴高乐蒋介石 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他不无忧虑

9、地重复着他曾经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在美国下面生起火来是指什么?山本五十六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战略指军事上指挥全局的计划和战略,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手段和方法,是战略一部分,服从于战略。例如,在战争中要达到的目的就属于战略范畴,为达到这个目的所使用的具体手段则属于战术范畴。同意。是战术上的胜利: 是因为日本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战略上的失误(1)增强反法西斯力量。 因为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珍珠港事件把美国卷入了大战,加强了对手的力量,为日本法西斯失败埋下祸根。(2)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三)世界反

10、法西斯联盟形成1、原因 (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2)直接原因: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3)共同要求: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超越意识形态) 3、意义 (1)性质: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作用: 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从而为最后 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联盟内不时产生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 西斯这一根本利益使大家在战争中互相配合,并赢 得了最后胜利。 二战海报 1940年8月近卫文麿内阁决定的基本国策纲要正式提出,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

11、、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同年8月日本外相松冈洋右首次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被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以及太平洋的许多岛屿等。 以日本为中心,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日本中国二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澳 大 利 亚岛夏威夷群珍珠港瓦 胡 岛荷 属 东 印 度泰国缅甸马来亚菲律宾从此形势图是否可以看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已初步实现? 1941年12月7日

12、清晨7时55分,日本出动飞机约360架、军舰55艘,由南云忠一率领,连续两次猛袭珍珠港的美国军舰和机场。美军官兵约2400人死亡,其中约1000人死在亚利桑那号上,近2000人受伤。人员损失311架飞机损失犹它号靶船沉没、另有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以及3艘其他船只被炸伤其他舰只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内华达号严重受损、宾夕法尼亚号轻伤战列舰重伤加利福尼亚号、俄克拉河马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沉没美 国 太 平 洋 舰 队 损失统计日本共有约60艘船只参与珍珠港行动;损失:飞机29架,6艘袖珍潜艇死伤人数不过百名。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为防止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战争,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

13、(教材P54 最下面一段,概括的讲。)1935年8月美国通过第一个中立法,规定凡由美国或其属地之任何地点把武器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交战国均违法,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1936 年2月底该法期满时,国会随即通过第二个中立法。将第一个中立法的有效期延长至1937年5月,补充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中立法的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美国家。1937年4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三个中立法(永久中立法),除前两个中立法规定的内容以外,又规定中立法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美国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款自运。21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中立法。这一中立法之“新”的含

14、义是A废除了武器禁运条款 B确立了“现款自运”原则C实施了“先欧后亚”战略 D美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A 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被摧毁于地面。到11月,德军对苏军实施了六次大规模包围战,苏军被俘人数超过了200万。苏联失去150万平方千米土地和7000多万居民。哪些因素导致苏联在战争初期出现如此战况? 1936-1939年间,-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名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13名被杀.总共有4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被处决- -世界史现代史编 1941年8月,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金夏湾,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他们在二战中的第一次会谈,14日公布了联合宣言,即“大西洋宪章”。英美首脑会晤调整关系和战略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