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溯源_第1页
沿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溯源_第2页
沿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溯源_第3页
沿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溯源_第4页
沿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溯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 沿着人类历史的长河溯源,可以说人类几千年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在过去的100多年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与消耗,以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已经变成事实。森林在萎缩,海洋在叹息,草原在衰退,河流成了污水,大自然在呼救。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人们不得不开始回顾自己的

2、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汽车排队加油水域污染水源污染沙尘暴沙尘暴过后淮河被污染污水排放酸雨的侵蚀经历了60年,这座雕像被酸雨侵蚀得面目全非草原退化、沙漠化进程加快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并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理州经委 姜辉 目 录一、当前经

3、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竣(一)资源形势(二)环境形势(三)大理面对的资源和环境实际(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人与自然的矛盾呼唤可持续发展(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1、循环经济 2、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一、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竣 (一)资源形势国际形势:有关资料显示,地球尚未开采的原油储量已不足2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连储量较多的煤炭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也不超过200年。当今世界,仍有几亿人吃不饱肚,喝不上洁净的水。人们为了寻找资源,把眼光盯向尚未探知的深海、

4、高山、极地,甚至开始向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为了争夺资源,甚至甚至发动血腥的战争。国内形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象一条腾飞的巨龙,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速度,在世界经济普遍疲软的大环境中一枝独秀。 但是,我们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资源实现的,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也十分严竣! 这是因为: 1、人均占有资源量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较为严重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品种丰富,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少有的资源大国之一。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小国

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1)矿产资源: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拥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是美国的1/10;(2)煤碳资源:已探明煤炭经济可采储量达1145万亿吨,保有储量10063万亿吨,占世界经济可采储量的11.1,但人均储量仅世界平均水平的79%;从煤炭需求来看,它又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面临着煤炭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后备储量严重不足的矛盾。 (3)石油: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33亿吨,占世界可采储量的2.4,但人均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 从1993年起,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美国是石油进口

6、头号大国, 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世界石油组织调整价格及国内其它原因,近年我国的出现了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4)水资源:水能资源蕴藏总量为6.7645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为3.7 8亿千瓦,两者均占世界第一位,但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约占全国总量2/3,全国有一半省市区的水能资源所占比重不足1;淡水资源: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2200立方,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有14个省、自治区的人均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 目前我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自20世纪90年代以

7、来,我国平均每年农作物旱灾面积4.12亿亩,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年均损失粮食200300亿公斤;旱情严重时,全国农村有上千万人和数万头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全国城市缺水日益严重,我国663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8座为严重缺水城市;北方和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正常年份缺水量近7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同时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量开采、水位下降、漏斗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城市化发展进程。 (5)土地和耕地:人均占有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和2/5。 在2000多个县(市)中,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

8、线0.8亩以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程度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土地复种指数较高,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程度的空间十分有限;优质耕地仅占我国耕地资源的 13;而且,我国耕地污染、土地盐碱化、沙化和退化严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2、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加剧了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我国的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资源消耗大、产出低; 二是资源浪费惊人; 三是资源的再生利用水平低。 从资源的消耗和产出对比来看:我国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锌等重要矿藏资源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和4.4倍。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欧盟、日本分别高2.5倍,4.9倍和8.7

9、倍;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我国8个行业(石化、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轻工、纺织)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均高于发达国家,其中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相同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的23倍。以2005年来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537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实现的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万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项资源约占全球消耗量的25%。如: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德国

10、的16.8,日本的10.3。每立方水的产出效率,世界平均是37美元,我国只有2美元,日本是55美元,德国是51美元。 从资源的再生利用对比来看: 发达国家再生有色金属的产量一般占其有色金属总产量的3040,而我国仅为1520,大量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废弃物白白浪费掉,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 据测算,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二)、环境形势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无视人的受动性而对能动性滥加发挥酿成的苦果。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将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和无节制的

11、耗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人类对粮食、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生产活动的扩大以及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世界各地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世界国际会议专家为此列出的十大环境问题是:沙漠化日益严重;森林遭到严重砍伐;野生动物大量灭绝;人口激增加大对环境的压力;饮水资源越来越少;盲目捕捞和污染使海洋资源遭到巨大破坏;河水污染严重;大量施用农药后农作物和人体受到损害;地球温度明显上升;酸雨发展速度加快。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从局部的点源污染扩至大范围的面源污染,从城市污染扩至乡村镇地区的污染,而

12、且各种污染复合叠加,形成了更加复杂和防不胜防的局面。(1)大气污染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占67%),2000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SOz)排放量为19902100万吨(90%由燃煤产生),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1200万吨(70%由燃煤产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空气质量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在开展监测的343个城市中,只有116个城市空气质量是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63.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处于中度和严重污染状态。酸雨已占国土面积的30,远远高于环境的

13、承载能力。 (2)水环境污染 我国七大水系干流中,59的重点监测断面水质属五类和劣五类标准,全国131个流经城市的河流有7 0被污染。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五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3)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达9亿吨/年以上,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670多个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5亿吨,目前每年仍以年7一10的速度在增长,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无害化处理率很低,对生态环境安全及人类健康已构成极大威胁。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影响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6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或丘陵,33的国土面积是干

14、旱地区或荒漠地区,70的国土面积每年受季风影响,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存,35的国土面积终年受到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影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土质退化面积达2/3,造成了宁夏、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成为生态灾民。 (5)水土流失问题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 O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自1949年以来,我

15、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我国农业来说损失极大。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受灾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6天。专家推测:未来15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高达40005000种,约占我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

16、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 (8)持续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难降解的持续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续性有机污染物(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DDT六氯代苯、多氯联苯、二恶英和呋喃)在我国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危害严重。 我们知道,由水、土、大气、森林、草地、海洋、生物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大家可能还记

17、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黄河断流、长江大水灾;空前频繁的沙尘暴、“非典”、“禽流感”等等。就说明我国的生态环境整体还在呈恶化趋势,国家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钱易教授为此也 列出了我国环境的十大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肆虐;固体废物成灾。 恩格斯在一个世纪前就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印度学者卡兰辛格也曾说过:“人类对环境前所未有的干预破坏了精细的生态平衡,那个平衡是地球母亲存活了几十亿年而且成为意识进化的唯一熔

18、炉。无情地开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将造成毁灭,如果使其继续下去,可能导致一系列巨大生态灾难,以至在下一世纪(21世纪)中断这个行星上的生命。 (三)大理面对的资源和环境实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 州内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但到现在为止,除水利电力和少数矿藏资源有一定工业储量外,其它的资源均无以支撑资源型大产业的发展。所以这些年来,我们州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资源型开发产业基础。相反,这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大理工业长期构成了严重的阻碍,限制了传统工业的发展。我州国土面积29459平方公里,但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仅占16.3,土地制约十分突出。同时,大理是国家级44个风景名

19、胜区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区内风景名胜区(点)众多(达130多处),湖泊众多,环保要求高,制约大。我州水资源总量为138.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较高,但高低落差大,水力设施不足,部分县缺水仍十分突出;从电力资源来看,电力供需矛盾也不容忽视,电力需求全年约20万千瓦,虽然汛期富余,但由于我州电力结构以径流式电站为主,枯期缺口仍达20%左右全州预测远景储量约为4.2亿吨。但地质工作程度低,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每年需从外地购进烟煤30-40万吨,才能满足需要。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20多种,矿点161个。资源品种多,但除锑、钼、铂、锰等金属有一定工业储量外,其余的到现在为止均难以满足产业开

20、发需要。从现有产业看: 近年来初具支柱产业形态的我州冶金(铅、锌)、纺织(棉花、亚麻)等所需资源,以及机械(汽车装配)、农特产品加工(茶叶)等所需配件和原料大部份需要州外供给。发展较快的飞龙公司、力帆骏马等企业其实没有一家是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实现自己快速发展的。 由于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城市化进程也缓慢。对广大农村、农业的生产生活等的推动力较弱。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落后的消费方式。多年来虽然我们采取了严格控制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洱海流域工业的发展。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规模的量的扩大(质又没有提高),加之不健全的社会化配套服务体系、卫生、环保作用机制的限制,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

21、的破坏和影响。 有资料表明,大理州的污染主要是水环境的污染,洱海等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人源污染有关 这些年来,“洱海禁磷”、“取缔网箱养鱼”、“限制机动船”、“退耕还林”等措施无不是各级党委政府对资源和环境、生存和发展的苦苦探索! 面对这种状况,更决定了我们这些人,需要承担比其他地区的,在对待经济发展时所需要承担的对资源和环境的更大的压力和考验。(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资源和环境问题往往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影响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些人甚至对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采

22、取对立的态度(我们当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少),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以失去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要保护资源和环境就必须停止经济发展,二者不可兼得。今天引出这个话题,想引起大家的思考: 1、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思维的方法去看二者的关系,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它们既相互制约但又相互促进。这是因为: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人类对二者的要求又是统一的。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探索,许多国家的政府也正积极制定和实施保护资源和环境政策,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协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走出一条

23、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就是强调要在打牢经济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总结我们实际的基础上,我有一个感受:落后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落后的经济基础,才是我们无法处理好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也就是如上所说的,经济发展和保护资源环境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是一个统一体。 从这方面讲,忽视发展经济和忽视保护资源与环境,都是不对的。题外话: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讲,发展经济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主要矛盾。面对实际,对于我们从事工业的人来讲,发展工业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为实践证明,世界上还

24、没有哪个国家不是依靠工业而实现现代化的。所以,忽视工业、害怕发展工业的思想都是不对的。况且,我们知道,不单是工业,其实一切落后的、片面性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 2、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有其特殊的存在形式: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和庇古在二十世纪初提出了资源环境破坏的经济理论庇古理论,他认为资源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企业的资源环境保护活动(如采用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等)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的经济利益或利润所决定,而资源环境问题是“公有的问题”。所以“私有的利益”无法考虑“公有的问题”。 马克思也说过:“资本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物质财富像被魔鬼呼唤一样从地下涌出,

25、但不幸的是,作为资本主义繁荣支柱的私人资本只追求自己的无限增值和利润,而对于被资本奴役的广大民众的福利提高没有兴趣,特别是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破坏和环境被污染毫不关心。在资本特征的驱使下,一切可以私有化的东西都具有了明确的产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唯有生态环境由于自然属性的特点使得它难以私有化,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每个人都可以共同享受而不用付费。”美国经济学家哈丁(Hardin)的论文公有地的悲剧(又译为“公有性的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向大家描述了一个向所有牧民开放的牧场的经营情况:该牧地或草场是公有的,在草场的畜群是私有的。现实的自然法

26、则是草场对牲畜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现实的市场法则是每个牧民都力求使自己个人的眼前利益最大化。站在个人利益立场上,牧民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因为每增加一头牲畜,他将获得为此带来的全部收入。从草场情况看,每增加一头牲畜都会给草场带来某种损害,但是这一损害由全体牧民分担。作为“经济人”的牧民,他们只考虑如何扩大自己的畜群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完全不考虑整个草场的破坏和退化。 以1991年诺伯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科斯(Ronald Coase)为核心的产权经济学在上述观点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所有权、财产权失灵是市场失灵的一个根源”。只要明确产权和依法保障产权,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发展和保护的问

27、题 上述研究表明: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有其特殊的存在形式价值关系和所有权属。 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干预,还是明确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以科斯定理为核心的产权经济学)等理论研究的问题,都还是上面所说的发展和保护、资源和环境这一统一体的两个侧面。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能够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赢的。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人与自然的矛盾呼唤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三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

28、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爆炸性的增长,在20世纪人口就翻了两翻,超过了60亿,并且仍以每年约8000万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三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与消耗和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 面对上述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人类不得不认真地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最早出现于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29、),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能力、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号召人们珍惜和善待我们唯一的地球。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

30、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包括中国政府总理在内的1 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会。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重要文献。这两次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成为人类形成新的发展观的两个里程碑。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识。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31、纲领性文件,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走可持发展道路意味着社会的全方面变革。对中国来说,发展经济,摆脱贫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富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则是必然选择。 (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任何一种成功的经济模式,无不是先进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产物。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问的矛盾,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多年来提出了各种发展模式和战略,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两个重要概念被提出来:一个是知识经济,一个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

3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经济,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以“资源-产品-废物”线性过程为特征的就是传统增长模式;以“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反馈式过程为特征的就是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尽其用”,它强调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减量化”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产品或拆解后的零部件继续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

33、,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是指废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目前,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蔚成风气,很多国家甚至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如:美国1990年就通过了污染预防法;德国在1 994年就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废物消除法,规定对废弃物的优先顺序是:避免生产循环使用最终处置。日本于1998年公布了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并于2000年召开环保国会,通过和修改了多项环保法规,如:推进形成循环经济型社会基本法、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 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等8部法律,从2001年4月开始实施。 我国为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与防治污染相结合,1985年就下发了关于开展

34、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5117号),同年11月下发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1996年8月31日又以国发199636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通知,1996年11月国家经贸委等四部委以国经贸资1996809号文下发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修订版),对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2004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进一步修订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发改环资200473号)。 同时,为鼓励资源的综合利用,国家相继出台了财税字1994001号、国税发1994008号、财税字199620号、21号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规定:废旧物质回收企业、新型墙体材料、利用次

35、薪小材或林区三剩物生产的产品、从废渣(废液)中回收的白银黄金、利废比例在30%以上的水泥、余热发电或煤矸石发电等产品(项目)免征增值税,对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其它企业和产品免征所得税等等一系列政策。 我州为推动全社会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于2002年成立了州资源综合利用领导组办公室,四年来我们累计有36个企业(项目)通过认定,实现综合利用资源有矿山剥离废物、煤渣、煤矸石、冶炼废渣、粉尘、废瓦片、铜渣、锌渣、废旧金属、废纸、废旧玻璃、锯沫、木材废渣、亚麻屑等。2005年综合回收资源 214.7517万吨,生产产品277.0025 万吨,综合利用产品产值75146.08万元,取得了较

36、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认定程序:1、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向县(市)经济局提出书面申请;2、州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办公室对县(市)转报的项目(企业)进行初审,合格后报省。3、省视情况委托或现场认定,通过后最终认定。4、取得认定资格的企业(项目)持证向税务机关申请,按现行政策办理相应税收手续。5、有效期二年,期满继续认定。认定条件:1、产品(项目)独立核算;2、产品(项目)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标准;3、不破坏资源,不造成二次污染监管办法:1、每年抽查不少于30%;2、按季报送资源综合利用报表;3、免(退)税金,必须用于技术装备改造或扩大生产,不得挪作它用推进清洁生产和资

37、源综合利用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所以在2003年,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下面我介绍一下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的生产模式。 实施清洁生产对提高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促进企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

38、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需要说的是,以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方面的工艺技术、装备以及能耗指标等将作为项目备案或核准的重要依据,要列入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进清洁生产的企业,国家将进一步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目前,我州清洁生产办已成立,正紧锣密鼓地会同环保、农业、水利等部门开展宣传和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工作。工业方面由我委牵头,计划近期提出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年内实施10户重点工业企业的审核。预定目标是: 到2010年,全州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要达到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达60%;工业废气中烟尘去除率要达99%,工业废气中粉尘去除率要达99%,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去除率要达50%。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要达到2.7吨标煤;到2010年,推广10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培育10家高标准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冶金、建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