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课件_第1页
公务员法课件_第2页
公务员法课件_第3页
公务员法课件_第4页
公务员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务员法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公务员制度的创建公务员制度的内容公务员涵义公务员法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公务员的保障机制公务员录用制度公务员考核制度职务升降制度职务任免制度公务员奖励制度辞职辞退制度公务员的能力保障公务员的物质保障公务员的法律保障公务员的廉政保障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务员法框架(18章107条 )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第四章 录 用第五章 考 核第六章 职务任免第七章 职务升降第八章 奖 励第九章 惩 戒第十章 培 训第十一章 交流与回避

2、第十二章 工资福利保险第十三章 辞职辞退第十四章 退 休第十五章 申诉控告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第十八章 附 则公务员法1、公务员法是关于公务员义务、权利和管理规范的法律。 2、法律对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注解和说明:这里的领导成员是该机关领导组成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3、法律对法官、检察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注解和说明:针对法官、检察官的职业特点而设,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察法中特殊规定时,也按照上述原则处理。 公务员法监督与激励并重原则 (一)对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并举并重。 1、对公务员的监

3、督约束 无论是从对权力监督制约的需要,还是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工作作风问题,都需要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 2、对公务员的激励保障 在加强对公务员监督同时,还应当对公务员给予激励保障。 (二)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注解和说明:认定职务行为的三个标准(1)职权标准;(2)时空标准;(3)身份标准;(4)目的标准。 依法履行职务时如何受法律保护:(1)不受干扰和破坏;(2)有关当事人有服从和配合的义务;(3)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4)执行职务所发生的责任,原则上由所在机关来承担。 公务员法1、关于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规定。 注解和说明:主管部门是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它们之间的分工

4、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级主管部门,各级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各机关内设的人事机构,承担本单位或本部门公务员管理的具体工作。2、公务员综合主管部门的大体职能。 注解和说明:(1)研究制定公务员管理规范,组织公务员法律法规的实施;(2)对同级各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和下级公务员管理部门进行业务指导;(3)对某些管理事务实施组织协调;(4)对某些管理事务行使审核、审批权;(5)监督公务员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一)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我国取得国籍的方式有二种,因出生而取得国籍,因加入而取得国籍,只有具有中国国籍的

5、人,才具备取得公务员身份的基本条件。 2、年满十八周岁。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一条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倘若公民未满十八周岁,由于不具有完全民事能力不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因此不具备公务员的条件。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拥护宪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也是公务员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公务员拥护国家宪法要做到:一是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不得从事法律禁止的行为;二是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三是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的实施。 4、具有良好的品行。2002年2月21日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要求公务

6、员品行端正,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模范遵守公德、举止端庄、仪表整洁、语言文明。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人事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公务员录用体格通用标准(鄂人部发20051号)。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在不同情况下要求有所区别,录用公务员和提拔担任领导职务,一般要求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特殊情况下经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放宽。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有的法律规定了担任某些职位公务员应具备的条件,例如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17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二)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7、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三)公务员享有的权利: 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备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和处分; 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与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与建议; 6、提出申诉与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

8、其他权利。按照公务员范围,对下列几类人员做以下具体落实: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注解及说明:这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及其工作部门,不包括其他各种类型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行政机关是指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和议事协调的办事机构(含挂靠、隶属政府部门的单位)。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人民政协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政协机关同人大

9、、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都是我国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主体,是可以与企业事业单位明显区分开来的党政机关(广义的),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实施和监督等公务活动。 七大机关工作人员范畴不包括机关内工勤人员。 人民团体和群体机关(原)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法学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黄浦同学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欧美同学会全国工商联中华职教社公务员的任用公

10、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职务与级别公务员法中关于职务与级别的规定职位分类导向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职位类别划分: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公务员法按照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原则,规范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其实质是,试图构建公务员“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完善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录用公务员录用的范围 第二十一条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担任领导职务和相当于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不采取录用的办法。 第二十四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

11、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第三十二条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考 核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考核内容第三十三条 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等次 第三十六条 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定期考核的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第四十七条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将“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确立

12、为法定的职务晋升方式之一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职务晋升方式第四十五条 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确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人选,可以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公开选拔。第八章奖励 公务员的奖励:是指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工作业绩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给予一定荣誉和

13、物质利益,以示鼓励的制度。奖励条件:一是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了显著成绩或贡献。二是在突发事件、为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做出了贡献。公务员奖励的原则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公平合理,奖不虚施的原则。奖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奖励的种类和权限记三等功 记二等功 记一等功 授予荣誉称号 嘉奖 县级以上政府或市(地)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县级以上政府或市(地)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市(地)级以上政府或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政府或国务院工作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及其工作部门公务员奖励制度奖 励公务员奖励的撤销适用于哪些情形? 答:(1)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2)

14、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3)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章惩戒第五十三条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了解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这一规定是对公务员政治行为的基本要求,公务员是为政府服务,受政府管理的人员,如果同时去散布有损于政府声誉的言论、集会、游行等行为,当然应受到政府的制裁。 (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参加罢工。这一规定是公务员在政治方面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公务员,必须拥护党委和政府的政策、法律,与党委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15、,尽职尽责是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公务员必须恪守的基本职业道德。公务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导致工作延误,应当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4)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议和命令。 (5)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6)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实事求是是公务员个人行为的起码要求,也是公务员执行公务的一项原则,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有悖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理应受到制裁。 (7)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这一条款主要是指下列行为:a、利用职务便利,贪污、挪用、行贿受贿;b、在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应当交公而没有交公的;c、在经济往来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等;d

16、、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较大而又不能说明来源的,即财产来源不明。 (8)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 (9)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这类行为主要表现为:a、利用为有关单位解决工作或生产上的问题之机乱收费,或者索取和接受馈赠;b、在经济活动中以回扣、拥金、红包提成、好处费等名目非法接受酬金;c、利用工作之便,敲诈勒索,中饱私囊;d、以低于国家规定价格或以象征性收费办法购买各种物品。 (10)泄露国家机密或者工作秘密。保守国家机密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义务,公务员理所应当履行这一义务。 (11)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公务员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忠于祖

17、国、维护国家荣誉是公务员应尽的义务,是公务员言行的根本准则,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公务员必须予以严肃处理。 (12)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的。 卖淫、嫖娼、吸毒、赌博是极为严重的腐败现象,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务员如果参与、支持上述行为,理应受到制裁。 (13)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 (14)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1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 (16)违反其他纪律行为。纪律处分种类第五十六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纪律处分要求五十七条 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

18、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3、 需要说明的问题公务员处分没有“降职”和“开除留用”公务员的处分(6种)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24个月撤职开除24个月公务员违纪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后 果第五十八条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

19、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第五十四条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培 训一、公务员培训的依据、方式和机构 1. 分级分类培训 公务员培训的方式是分级

20、分类进行。分级培训就是根据每个公务员不同的级别,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分类培训就是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公务员素质是进行公务员培训的出发点。 2. 培训的机构 国家建立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机构。机关根据需要也可以委托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公务员培训任务。 二、公务员培训的种类和要求 公务员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对后备干部的培训。 其中,职前培训就是初任培训。在职培训分为三类: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 1. 初任培训。初任培训是对新录用但尚未正式任职的公务员所进行的培训。初任培训在试用期内进行,一般采取集中培训和工作实习两种形式。初任培训合格者方能任职。2. 任职培训

21、。任职培训的对象是晋升一定领导职务的在职公务员。任职培训一般在到职前进行,有特殊情况的,经任免机关批准,也可先任职,但必须在任职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3. 专门业务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是指国家机关为公务员从事专项工作而提供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专项工作是指因国家和政府某些工作的需要,从政府机关临时抽调公务员进行的工作,如人口普查、执法检查、经济普查等。 4. 更新知识培训。更新知识培训是指国家机关有计划地对在职公务员进行的以增新、补充、拓宽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再教育和再训练,是我国公务员培训中最常规的一种,其对象包括全体在职公务员,以脱产培训为主。 5. 对后备领导人员有计划地加强培训。 三、公务员培

22、训管理 1. 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对培训进行登记管理,对公务员个人而言,就是要把公务员每次培训的时间、内容、表现、成绩登记在册,放入档案,作为今后考核的内容及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防止参加培训的公务员敷衍了事,随意应付。 2. 培训情况评估与使用。首先是将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将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也是任职、晋升条件本身的要求。 交流的方式公务员的交流,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调任、转任、挂职锻炼等形式,在机关内部调整公务员的工作职位,或者把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将非公务员身份的公职人员调入机关担任公务员职务的管理活动。

23、公务员交流的范围一般包括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两个方面。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具有以下特征: 1. 公务员的交流,是一种横向的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的职务或级别的升降问题。 2. 公务员交流范围的广泛性。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公务员的交流,既包括不同机关、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职位之间的交流,也包括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 3. 公务员交流形式的多样性。根据本法的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 交流可以分为依职权的交流和依申请的交流。依职权的

24、交流,指依机关所作出的交流决定而进行的交流,交流决定是一种行政命令,对公务员具有约束力,公务员应当服从机关的交流决定。依个人申请的交流,指公务员个人有要求交流的合法而又正当的理由而主动提出申请,经机关批准后进行的交流。公务员本人申请交流的,按照管理权限审批。 调任 调任,是指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 1. 调入。公务员法第64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调入机关的人员只限于担任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由于主

25、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办法。因此,不能从机关外部调入人员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以免冲击正常的考试录用和晋升制度。 调入人员一旦调入机关担任某一职务,即取得公务员的身份和资格,适用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享受公务员的权利并履行公务员的义务。 2. 调出,是指公务员离开公务员队伍到机关以外的单位任职。对调出机关的公务员没有限制性要求,但是公务员的调出必须经原任免机关批准,并要办理调动手续,完成公务交接,必要时接收财务审计。公务员调出机关后,不再保留公务员的身份,其工作和工资待遇由接收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来安排和办理。 转任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在不同职位之间转任应当具备

26、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系统内部的平级调动,它可以跨地区、跨部门,也可以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任是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交流方式,是实现公务员合理流动的有效途径。 1. 转任的条件与要求。(1)转任者必须符合拟转任职务资格条件的要求。(2)转任必须在国家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接收转任公务员的机关必须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2. 领导成员的转任。对省部级正职以下的领导成员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转任。 3. 机关内部的转任。对担任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和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有

27、计划地在本机关内转任。机关内部转任的对象,限于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超过一定年限的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机关内部转任的范围限于本部门、本单位的不同职位。 挂职锻炼第六十六条 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挂职锻炼是培养公务员、促进公务员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交流形式。公务员挂职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工作的需要以及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 挂职锻炼特点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的挂职锻炼是一种内外混合型的交流方式,既可在上下级机关之间进行,

28、也可以在不同地区的机关之间交流,还可以在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 挂职锻炼与调任和转任不同,它不是通过交流而形成长期固定的职务关系,而只是临时更换工作岗位,一般期限为一至二年,期满后,仍回原机关工作。挂职锻炼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并不引起公务员法律身份的产生或消灭,也不引起职务关系的变化。因为,在挂职锻炼这种交流形式中,锻炼人员并未改变他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因此,无需办理调动手续,其档案和编制仍在原机关,只是在业务工作上受接收单位的领导。 回避任职回避是指对有特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第六十八条 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

29、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已身相对而言)的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姻亲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近姻亲主要指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公务回避第七十条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

30、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地域回避地域回避是指担任一定职务的公务员,为了公正履行职务,不得在亲属比较集中的原籍地、出生地、成长地任职。第六十九条 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有关部门”包括纪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又根据党政干部回避工作条例的规定, 第十三章 辞职辞退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提出,并经过任免机关批准依法解除其与机关的职务关系,或者担任

31、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辞去所担任的领导职务。前者称为辞去公务员公职,其直接结果是失去公务员身份,机关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归于消灭;后者称为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其直接结果是公务员丧失原来担任的领导职务,但公务员身份仍然存续。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的形式1、因公辞职。2、自愿辞职。3、引咎辞职。4、责令辞职。辞退,是指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作出的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辞退的直接结果是解除了公务员与机关的工作关系。两者的区别:辞职行为的主体是公务员本人,是公务员本人要求终止的;辞退的主体是机关等方面提出并决定的。公务员的辞职条件本人主观

32、上愿意,提出书面申请机关客观限制(不得辞职情形) 1未满最低服务年限;2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的。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需由本人继续处理的。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公务员的辞职程序书面申请30-90天审批公务员的辞退条件(5种)1.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2.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3.单位因故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4.旷工、逾期不归连续超15天或一年累计超30天; 5.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应予辞退。 公务员不得辞退情况(3种)因公致残

33、并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 患严重疾病或负伤正在进行治疗 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内辞职审批期限是30日,其中对领导辞职的审批期限是90九十日。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审计。辞职辞退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享受失业保险。 第十五章申诉 控告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1)处分;(2)辞退或者取消录用;(3)降职;(4)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5)免职;(6)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7)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第九十条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再申诉程序)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