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设出以探究为核心,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融通的呈现方式,构建多元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是:“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提高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侧重于“研习”,主要指向文本的研读和欣赏,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精读,品味感受,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素养和审美能力。问题探讨主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侧重于“探讨”,主要加强文
2、本阅读过程中的探究意识,借助预设和生成的核心问题引发思考,掌握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三种呈现方式的效应 以往的教材多是“文选式”,以知识点、能力点统摄范文,把范文作为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的例证,侧重单篇课文的教学,偏重于孤立、封闭地学习。 三种“呈现方式” 通过科学组合而形成的语文学习的情境,是一个高效的学习空间,是一个体现“三维目标”综合体。三种呈现方式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教学专题、学习文本、 具体语境、学习过程、学习方式 由一个与学生发展有关的专题为总领,形成一组学习文本,文本材料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对话关系和互文关系;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进行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
3、;若干学习文本通过有序的组织,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拓展,形成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多种学习方式的引领,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三种“呈现方式”的综合效应抽象的思维、精神、人格的培育提升与具体的语文学习的步骤、方法、实践相沟通,用外显的、可操作的语文学习推动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构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硬件系统”。文本研习-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南京师大附中 周春梅) 文本研习是比较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如何改进研习过程,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周老师在教今生今世的证据时,作了一些尝试。学习过程(一)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和评点,与文本作一次认真的“对话”
4、。学生在自读过程中书面形式的对话,也为其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作了充分、有效的准备。如果没有认真的评点,课堂交流往往会停留在表层,看似热闹,实则收获甚少。 学生点评举例(一)散文第2段中列举了一些细小琐碎的事物,承载记忆和怀念。有位学生把这些事物比作“镜子的碎片”。他的点评是:“镜子的每个碎片都映照出故园的一个画面、一个瞬间,而许多碎片围绕在我的周围,也就如同许多关于故园的记忆叠加、重合、交错、纠缠,它们萦绕着我,无论我往哪儿望去,处处皆是故土,处处皆是乡情。一这样的比喻中,既有对文本的细致梳理,更有自己对语言、情感的出色理解和把握。学生点评举例(三) 本文第4段末尾说:“在那时候,那些东
5、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围绕这句话,不同的小组评论的角度不同,然而评点同样精彩: “月光是记忆的载体,它承载着过往,在月光之下,自然就看见了以往。”学生点评举例(三)“月光不仅照在现在,它也照在过去,还将照在未来。这月光是恒久明亮的,我们通过它,可以看见过去,还可以想像未来:以后也会有人像我一样,在月下怀远,忧伤。” “月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也渗浸到我的背面。而我的背面,其实是隐秘深沉、不为人了解的心灵世界,这世界里,有完整的以往。因此只要在月下,只要沉浸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不须回头,甚至无须思想,以往就砰地跳了出来。” 这些评点,未必准确全面,但可以感受到前面所
6、强调的新鲜而活泼的、不同于他人的对文字的“触摸”和“感悟”,这的确是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现”;而这些“发现”又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细致阅读和深入探讨之上的,因此绝非不得要领的“自说自话”。 周老师的“作业”教师事先也对文章作了评点,作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在听完了学生对文章第2段的评点后,周老师也读了自己的“作业”:“这些细小、琐碎、陈旧的事物,带着时光留下的痕迹,这痕迹,就是今生今世的证据。这提醒我们,过去的记忆其实是附着在记忆之物上的,而文学家的使命正是对记忆之物的捕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记忆就是这些来自过去的断裂的碎片。”学生很专注地听完了教师的评点。他们把教师的评点作为“评点之一”,
7、而不是标准答案”。教师的参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作了更深层的思考;同时,教师对学习材料的把握和语言表达,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启发。教师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验:课堂教学未必需要对一篇作品作自始至终的分析讲解。过去,常会听到教师们说“这节课没上完”“这篇课文还有两段没讲”。可是明明学生已经懂了,已经会用学到的方法去解读课文剩下的内容,甚至能解读一个陌生的文本了,教师还是“不放心”,画蛇添足地去“教”。有教师说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揭示了教学的基本原理,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典范价值,启发他们的感悟与发现,掌握一点学习技巧和方法。教师想全面地分析作品
8、,又受到课时的限制,于是采用一种“面面俱到”而又仅仅“点到为止”的做法,而这种方法往往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匆匆地教,学生急急忙忙地记,教师“讲完”了,而对学生来说,丰富的内容不过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课堂看似花团锦簇,实则如花店里的花,没有了根的支撑,不能长久,至多能入眼,难以入心。教学效果如何呢?那节课后,教师在学生中作了一些调查。学生反映,在交流评点的过程中,他们处在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积极地思考,积极地表达;即使没有机会表达,也注意倾听、思考。他们感受到了丰富的、多层次的心灵融会和碰撞。尽管一节课只分析了七八个小节,甚至只抓了一些语句、一些看似零碎的问题,但文章关键,如怀乡、回忆、时间等主
9、题,都已经作了丰富细致的解读,文字的细腻、饱满,浓郁的诗意,也都有所体悟。 为了验证教学效果,专题教学结束后,教师布置过一个作业:“作者说,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展开想像,写一段文字,回答这个问题。请注意使你的想像、叙述语言和原文保持和谐。”从学生作业情况看,他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语言风格的把握都比较到位。这里所说的“舍”,其实是为了更有效的“取”。在表面的“没讲完”中,自有内在的完整,即对一个问题的探讨、一种方法的学习是完整而深入的,而这恰是传统课堂的“完整”里常常缺失的要素。由此造成的学习效果、学习心态的差异,值得我们做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我教今生今世的证
10、据(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杨文贵)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由于作者致力于深刻的思索,所以文章感情深藏不露,语言抽象,或者说是文学性比较强,这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阅读难度。 “读出自己”因此,我设想借助 “读出自己”的阅读理念,从和学生探讨一些他们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文章的深处,从而让学生学会一种阅读方法.师:哪些同学原来的家在农村,而因为种种原因,现
11、在已经随同父母搬到了镇上或者市里的新家的?有的话请举手。(十几个学生举手)师:你们的老家还有亲人在生活吗?你们逢年过节的还要“常回去看看”吗?生:要的。师:哦,那么假如今天我们全班同学跟你回你老家玩,你会怎么给我们介绍你的老家?你将怎样来证明你确确实实在这里生活过呢?生1:我会把同学们带到还留存着我当年在上面涂鸦的老屋的墙壁处,指着告诉同学们,这是我画的。生2:我会把同学们带到我老家门前的那棵老树,指着告诉他们,当年我曾经和我的小伙伴们攀爬的乐事。生3:我会把同学们带到老家门前的那株种在泥地里的月季旁,挖出当年埋下的包着我胎发的那个塑料纸包,告诉同学们,这是我的胎发,不由他们不信吧?师:刚才几
12、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他们确能让我们相信那是他们生活过的老家,什么原因呢?生:因为他们都有证据!(齐声)师:对了,证据!因为他们都找到了能证明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证据,是他们今生今世的证据。生:(举手)老师,我现在似乎可以读懂文章了,因为文章开头几节作者也是在举出属于他的,能证明作者确实在这里生活过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对吗?小结:刚才大家的发言非常好,很有收获。确实,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是我们“今生今世的证据”。 不识庐山真面目突破难点二师:故乡,是
13、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里的话说“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而这种“需要证明”的心理正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结怀旧(回归)情结。生:(举手)老师,什么是怀旧情结?为什么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师:对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苦苦思索。而且也一度找不到最好的答案。直到昨天晚饭后,在和妻儿出门散步的时候,被我偶然间悟得了。昨晚我和妻儿一起散步,我儿子很顽皮,他一人跑到了前面去,叫都叫不住!可是啊,我却发现我儿子有一个动作一直在
14、重复,你们猜猜是什么?生:(疑惑地)回头望?师:对了,回头望!(强调),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生:有(众答)师:那么,假如我儿子回头望时,却发现我们没在后面跟着,你们觉得他会怎么样?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样?生:害怕、哭、因害怕而大哭大叫。师: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讲这个例子呢?生1:我明白了,人都有回头望的习惯吧?师:对,但似乎还没说到关键处?你们觉得呢?生2:老师,我认为这种习惯背后还隐藏着深刻意思,因为我们人确实经常要回头望,现实中这样,内心深处也经常这样,但怎么解释,我还弄不懂。 生3:我想谈谈我的理解,人们回望的习惯背后,是否是人们怀旧心理的外部表现?人们是在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
15、己走过的路,自己经历过的人和事吧?师:很好,你的回答很精彩!生4:我也想谈谈!在怀旧中,我们经常会想到一些具体的物,也就是说,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刚才同学说的那些东西吧?小结:我想补充的是:人为什么喜欢怀旧?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成为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度过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怀疑:“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的童年、少年、青
16、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掀起你的盖头来突破难点三师:大家看看,文章中还有什么地方你觉得难以理解,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生:老师,文章最后一句话我觉得很难理解。师:对于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有谁能来帮助他稍作解释呢?(巡视,但无人举手,沉默)师:看来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我又想问大家个不相干的问题。大家听说过“失忆症”吗?生:知道,知道,我在电视里看到过!师: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你注意到患失忆症的人有些什么特点呢?生1:这样的人整天显得恍恍忽忽的,像没了灵魂的人。生2:这样的人眼神总是呆滞的。生3:这样的人越努力想回忆起过去的事
17、时,越显得很慌张,很恐惧的,因为他发现什么也想不起来。师:患了失忆症的人,当他试图努力回忆过去,却发现找不到任何能证明他过去的证据时,他们普遍会表现出失落、惶恐、虚无、精神涣散。那么这能不能对我们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有所启发呢?生1:老师,我好像有点启发了。文中的“虚无”也是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是在“家园废失”后产生的,也就是说,当人们在内心找不到过去生活过的家园时,人们就会出现和患失忆症人一样的表现。生2:我认为这里的“家园”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它应该指精神家园,因为它是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了。生3:我赞同他的观点,精神家园很重要,人不能没有它。师:哦,那么假如失去了精神家园,你认为会怎么样
18、呢?生:没有家了,不就成了流浪儿了!师:可不可以给它一个完整的名字?生:精神流浪儿呗!师:很好,其实大家已经理解了文章最后一句话了。师:当烙上一个人生命印记的家园(故乡)不复存在(废失)时,他的生命、他的生存历史也就成了一片虚空,他没有了精神寄托与精神归宿之地,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了,这正是现代人精神的一种通病精神流浪。想“回家”却只能走向“虚无”。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能理解了吗?生:纷纷点头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由开始时的“读不懂”到现在我们能较好地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到了文中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请大家想想我们是如何做到的?你们能谈谈什么叫“读出自己”
19、了吗?(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补充“读出自己”,即读出共鸣来,在文中读出自己和作者之间相同的生活体验,利用这些共鸣,转而来理解和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这节课,我们正是一起通过对 “寻找老家的生活证据”“儿子回头望”、“患失忆症人的表现”等大家熟悉的生活体验的探讨,用这些体验,走进文本,去理解作者,去揣摩思想感情,从而有了这样的收获,希望大家以后能好好的利用这个阅读方法,你们定能成为阅读高手的!问题探讨:课堂教学实录(南京市第五中学特级教师 赵志升)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大家来看书。有人说苏轼的这首词要关西大汉来读,可惜我没那么壮,我来读读看,好不好? 师: 大江
20、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问题的提出师: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众生朗读全词) 师:好,总的来说,大家读得很有气势,尤其是男生。请大家注意,有几个地方,提醒一下。看一下开头,“浪淘尽、”这儿是顿号,我们停顿的时间要稍微短一点,显得急促一些:最后,“一尊还(hai)酹江月”,不读“还(huan)酹江月”。注意这个字。这首词大家课前预习了,40位同学交给我72个问题,我把相同
21、的合并一下,一共有39个问题。今天这节课就挑出几个问题来,大家一块讨论讨论。问题之一师:戴睿同学问:“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豪放风格表现在哪儿?”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在上阕。上阕中尤以倒数第二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寥寥数字便描绘出了当时长江边上那种震撼人心的画面,而在前面,第一句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可以联想到当年在三国时,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英勇战绩。我由这一句不禁联想到当时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的那种战斗场景,由此我认为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极具豪放的风格。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有没有?大家都认同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
22、?就在上阕?是不是?写景的那部分? 生:我认为,这首词在它的下阕也同样反映出苏轼豪放的风格,像它描写周瑜的“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以“笑”来写出周瑜在当时那么危急、紧张的战况下,他依然能够笑着面对强敌,指挥军队打败八十万曹军,这也体现出苏轼那种豪放的风格。揣摩语言师:好,这儿也看出它的豪放。我们大家来看一下上阕。把写景的部分再来读一读。这次我想请一位同学读。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师:我们来看看写景的地方,它好在哪儿啊?生:这几个动词,穿、拍、卷,写得好。生:三个字用得很有气势!师:很有气势,怎么看出它的气势来?生:拍,卷,就是很有力度的词。 巧用比较师:为什么苏东坡的这
23、个词就给人这种豪放的感觉呢?我们来比较一下,李后主有这么两句,哪两句? (众生:问君能有)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写江水啊,比较一下,有何不同?请一位女同学说一说。 生:我觉得“问君能有几多愁”,那个“愁”字就表现出词人的心情,不是那种很豪放的,而是一种愁,“愁”,就感觉,当然就不是那种气势磅礴了联系词牌名师:说得太好了。有同学说了,为什么说苏东坡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刚才两位同学,有的从上阕,有的从下阕,分别找了一些语句。这位同学通过比较李后主的词,让我们明白了。李后主写什么?写个人的愁,家国的愁。不过这是词的正宗,过去词都写什么?写男女的爱情,写离别,而苏东坡写的是怀
24、古!有同学问,怀古怎么跟“念奴”捏在一块儿了。生:“念奴娇”是一个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内容。 师:有同学问的是“念奴”,那是歌妓,是不是?那为什么要用她来怀古, “念奴娇”这里的“念奴”,她唱歌的时候音调很高亢,适宜抒发胸中的豪情,所以很多豪杰之士都用这个词牌来写念奴娇。问题之二(投影:“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尤其艳羡周瑜?一朱志宇同学问) 师:朱志宇同学抓住上阕里面提到的“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这多少豪杰啊,很多啊,刘备算不算?曹操算不算?为什么苏轼要独独地艳羡周瑜?为什么?生:我认为这与苏轼当时的政治状况有关。因为周瑜备受孙权的器重,让他指挥赤壁之战,而且他
25、有才智,有谋略,而苏轼当时是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他政治上不得意,所以他希望借周瑜来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师;好的,你说得不错。我刚才问的是为什么不羡摹刘备,不羡慕曹操,偏偏要羡慕周瑜?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问题。 (板书:羡 周瑜) 生:周瑜在年轻时就非常有作为,而这就和作者“早生华发”而碌碌无为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而刘备,曹操都不是青年时就有多大成就的。师:是吗?刘备,曹操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作为?请注意,这儿是赤壁! 生:在上阕中我们看到一句话:“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说,苏轼根据当地的传说来看,他就认为这个地方暂且把它当作是赤壁之战的战场。赤壁之战的主角是周瑜。因为他
26、打败了兵力众多的曹操,虽然刘备、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周瑜做出的最大。所以他艳羡周瑜是自然的。 将问题探讨引向深入师:很自然的,没写曹操,没写刘备,因为曹操是周瑜的马前败将。(投影:李白赤壁歌)根据李白所说的“周瑜于此破曹公”。还能写败将吗?当然要写战胜的英雄了。仅仅是因为这个吗?我们再想想,还羡慕什么?生:我们知道,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年仅34岁,而此时苏轼被贬黄州45岁。 生:周瑜在34岁时就有了这么大的功绩,而苏轼自己已经45岁了,还没多大的成就,所以他就借赤壁羡慕周瑜。 师:你查的资料是45岁。45岁时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到黄州隔了几年写了这首词,所以应是47岁 生:我觉
27、得周瑜属于将才,而曹操、刘备都是属于帅才,而苏轼作为一个被贬的官员,所以属于将才,因此他与周瑜作比较,着重写周瑜。 师:你从将才,帅才这个角度来区分,觉得他特别羡慕周瑜,是不是?生:下阕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第一句写的是周瑜与江南美女小乔喜结连理,正是才子配佳人。第二句“羽扇纶巾”,写周瑜大破曹军。这两句一句写的是周瑜,写他人生得意的境况。而下一句写周瑜,写他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辉煌业绩。我想当时的苏轼正是为周瑜这种美妙的人生以及他的气度所吸引而独羡周瑜的。问题之三 师:好!刚才很多同学引经据典地说了不少。看来这个问题又牵扯出一些问题来了。我们
28、来看一下,(投影)张璧琳、杨柳等同学问:“词的下阕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刚才这位同学也提了,对吧?和东吴的美女小乔喜结连理。好,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生:首先,我认为是因为美女是配英雄的。 师:美女是配英雄的,美女衬英雄,所以这也是苏轼艳羡周瑜的一个原因。(板书:小乔(美女衬英雄) 生: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的嫂子。所以周瑜他能得到孙权的绝对信任。师;有同学说有道理。你来说说看,有什么道理。生:就是因为周瑜得到孙权的绝对信任,所以他才能够指挥赤壁之战,才能这样从容地把曹操打败。师:你不光看到美女衬英雄这一点。其实更重要的是什么?因为小乔的姐姐大乔嫁给了孙权的哥哥孙策。孙策死后,他的母亲就对孙权
29、说:“你可一定要把周瑜看作是自己的兄长。”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孙权、周瑜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得到信任,他才能指挥作战。好的,看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之四 (投影)魏恺同学问“赤壁之战对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敌强的战争, 为何将周瑜描绘成毫无惧色的样子?这与历史符合吗?”生:东吴的兵力一般都是水军,东吴久居江南,以长江为天堑,周瑜所谓有恃无恐啊!生:而曹操的兵大多来自北方,就算他收复荆州的兵马,但他的兵大多是乌合之众。周瑜有精良的兵马,本来不必怕曹操,而且他把曹操手下的蔡瑁、张允都设计除掉了。因此以长江为天堑,曹操想攻破,是比登天还难。 把探讨引向细微处师:你是从宏观的角度,大的方面来分析战局
30、。请注意,魏恺同学问得很细,说为什么要把周瑜描绘成毫无惧色的样子。从哪儿看出来? “羽扇纶巾”,特别用了一个“谈笑”(板书)。请注意,谈笑之间就能破曹,跟历史相符吗?生:我觉得,这多少带有苏轼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因为此时苏轼他被贬黄州,他把周瑜描写得毫无惧色,同时也是表现自己此刻的情感。 师:魏恺问的是跟历史相符不相符?我说不符。就在赤壁之战,破曹以后,曹操是走了,留下曹仁在那儿守着。周瑜要与曹仁交战,他身先士卒,右肋中了一箭。没那么儒雅,不符吧。苏轼这样写有没有根据呢? 生:我觉得这应该是文学与历史的相比较的一个层面。师:两者结合?生:是的,文学脱胎于历史。苏轼写这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想
31、表达与周瑜相同的豪情壮志。而当时具体的周瑜情况到底什么样,若根据(三国演义或其他史书我们也是无法得知。苏轼想借助这首词表达这种情怀。根据这首词来说,我觉得苏轼借毫无惧色表现他的壮志豪情。文学与历史比较师:表达他的壮志豪情。他特别要写出周瑜的“羽扇纶巾”,一派儒雅的装束。这种儒雅的装束充分显示周瑜的才干,(板书:儒雅显才干) 我刚才说的三国志,是历史记载。史书上记载周瑜还是身先士卒的。那么他的儒雅有没有根据呢?有。三国志里面还提到周瑜精通音乐。喝酒喝多了,他还能听出旁边演奏的乐曲哪个地方错了,当时流传“曲有误,周郎顾” 他掉过头来看看:“怎么搞的?你们演奏错了。”从这一点看出周瑜的儒雅。刚才那位
32、同学说文学与历史对比、结合,脱胎于历史,说得很好!所以这个儒雅还是可以相信的。问题之五(投影 “多情应笑我,”是否与苏轼一贯的乐观情绪相抵触? “人间如梦,”是说苏轼消极,还是积极?) 师:这上面一个问题是柏坤同学提出的。你说说,你怎么知道他一贯乐观? 生:我想起了他的 密州出猎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句中把自己比作行将就木的老者,但他仍抱有一种少年般的凌云壮志。 一个“狂”字,可以体现出苏轼的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师:好,他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接着看下面一个问题, “人间如梦,”是说苏轼消极,还是积极?”同座位交流。 学生交流。(约1分钟)问题探讨体现思维的质量生:我觉得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此时
33、苏轼面对的是 “被贬黄州”,是人生中的挫折。而这里的“消极”,是消极地面对他人生中的挫折,而政治上的理想和抱负是积极的。总体来说,是积极地面对人生。 师:你认为总的说是积极的。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生:从这个“梦”字,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另一首词江城子,这是纪念他的亡妻的。“记梦”之后,体现出的是对亡妻的一种更深的爱。我想,这里的“梦”,应该是他梦醒之后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寄托了一种感情,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与豪情。他梦醒之后,必定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师:梦醒以后,更加奋发。辨证地分析生:我觉得苏轼此时的心态应该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说他积极, “他艳羡周瑜”,是
34、因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角,然而苏轼当时是被贬黄州,而且他时刻关心国家的政治,他看到北宋国力日渐衰落,边境有一些战事,他是非常想,像三国风流人物一样,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想换一种方式去诠释自己的理想。从这点说,他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当他从“故国神游”一下跌落到现实,看到自己已经头发斑白,他自然而然会想到自己在他们面前是很惭愧的。他的心态自然会从一个高度跌落下来。他肯定要感叹一下,他在人世间是虚度光阴了,因为别人已经在报效祖国,而他自己却头发斑白而没有作为。教师的“导”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周瑜是值得自己羡慕了,可是看看自己,苏轼这时47岁(板书:叹自己早生华发),早生华发。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是有点
35、悲慨的。从羡慕周瑜来说,刚才这位同学分析,他还是积极的。(板书:积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苏东坡被贬黄州,遭那么大的难,大难不死,没有像有一些人犬马声色,游戏人生。在那种处境下,他还在想,如何为国、为皇帝效力。你看周瑜34岁就立那么大的功劳,我都47岁了,我空有报国之志,没有施展的机会,对这点有着慨叹。但这种慨叹,能不能说就是消极的呢? 苏轼在黄州的时候,写过这样一首词:定风波。通过比较进行分析(投影: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36、,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看看这首词,能够看出苏轼什么样的心态?(读)莫听穿林打叶声(那个雨下得很大),何妨吟啸且徐行(慢慢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光是遇到这个雨,还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生:政治上的)(对!政治上的风雨)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师:与其说是乐观,不如说是很平和。再大的风浪他都经得起,“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一种人生态度。他受的打击太多了,在黄州呆了四年多,后来又到了京都,但是他还是不顺。什么原因呢?他有很大的抱负,早就想为国、为君效力,但他的性格很耿直,不随大流,该怎么说
37、怎么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有些不赞成;旧派上台后,他又觉得新法之中还有些东西可取,又不完全反对。两边都不落好,总是倒霉。有一天在家晒书的时候,他拍拍自己的肚子,对那些婢女说:,“你们说我这里面装的什么?”有一个婢女说:“您这里面装的一肚子文章。”苏东坡笑笑:“不是。”还有一位说:“您这是满腹经纶啊!”他还是笑笑:“不是。”他的侍妾朝云说了:“您呀,一肚子是不合时宜!”所以,他总是一再地被贬。黄州:后来又贬到惠州,惠州在广东;再贬的时候,当朝的宰相竟然出了一个点子,看到苏轼的字“子瞻”,他们按地图查,海南岛有个地方叫“儋州”,就那儿去吧。还有这样贬人的?但是苏轼宠辱不惊,就在那儿,他仍然很平静
38、地生活。我们看,苏轼,他就是这样来对待外界的打击,就像在赤壁赋里面说的那样:引入赤壁赋(投影 赤壁赋中文字: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苏轼就是这样的气派!所以,你看,慨叹过了以后,他举起杯中的酒,邀空中的明月,洒在江里,“一尊还酹江月”。用浩浩的大江,用空中的明月作证,我苏东坡是有报国之志的,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为国、为民去效力。你说这是消极,还是积极? 众生:积极。 师:好,我也是这么看的。 (投影 课外随笔题目:东坡先生,我对您说)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苏东坡的这样一首词。他这儿有写景的,
39、有抒发自己情感的(板书:景 绘江山如画 情)。从苏轼的诗词文赋,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思想。让我们走近苏轼,与其对话。课外感兴趣的话,就写一写:“东坡先生,我对您说。”想说什么,你们就说吧。有话要说吗? 众生:有! 教师说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个传统的保留篇目。这次上课,我想,苏轼在十岁的时候,跟着他母亲读后汉书,范滂传,被范滂的“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所感。苏东坡十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有一些大气的想法呢?所以,在考虑上这首词的时候,我就想,能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苏东坡的人生思想。因此,教学目标就定位在,第一,要让学生去品味语言,去欣赏这首豪放派的代表作;第二,要了解
40、苏东坡的人生思想。重点和难点也是这方面的。 课堂教学,我主要是采用的一种质疑、点拨和探究的方法,没有更多地去搞一些设计。抓住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作为一个初步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根据同学提出的问题,去讨论,探究。所以,可能显得比较匆忙。有些地方,我自己也感到,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一些没有能说到。专家点评赵志异老师的课,听过以后,大家都互相之间交换意见,大家都对这节课,感觉是清新的,淳朴的,从容的,干净的,大气的,这样一节课,在相当多的公开课的场合是久违了的。 从赵老师刚才所讲,介绍情况,也可以看出,“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赵老师实际上对苏轼很了解,也占有了相当丰富的资
41、料。对苏东坡的一首词,为什么最后能驾驭到这个地步呢?这与他对文本、对作家其人其文的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是分不开的。他对苏轼这首词的下阕的理解,做了很多深入的挖掘工作。由于他对文本的教学有深度,有高度,立意高了以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赵老师把从学生那儿搜集到的72个问题,归并为39个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带领学生一起解读。从整个教学上讲,立刻就化转了课堂上师生的一种二元分离,把学生突显到一个主体的地位,学生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探讨的是学生的问题,这些问题恰好是这个文本学习中必须解决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觉,学习的投入,这一系列的方方面面分开来都不太好兼顾的问题,这样
42、巧妙地抓住了关键和核心,于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他的课,在整个大框架预设的情况下,精选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解读,是既有这种常规的,又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而这些又是一种对于常规的底线的理解的合理的有效的补充,它和那种比较常见到的那种设计,效果不一样。把学生课前的预习浓缩成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一下子马上就扭转了课堂上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在下俯首帖耳这样的一种不利的教学局面,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 赵老师接下去就带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上阕里面的写景的句子揣摩,然后是下阕里面的为什么写年少周瑜那样的一个片段,和他刚刚娶了小乔的那样的一种春风得意,目的何在,效果如何,然后是到词的结尾,去对词所
43、抒发的感情的一种认识和体味。赵老师突破了传统的对于苏轼这首词结尾所谓的消极的一种评价定势,结合作品,在学生充分地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公允的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它既给我们很多对文本研习的启发,比如说,深入地研习文本。同时,如何让学生不迷信教条,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自主合作、和别人不断地合作这样的一个方式,最后去获得对文本的比较深入的、恰如其分的理解,我觉得是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和作用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主编杨九俊认为:探究学习很重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问题来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通过学习生成问题。第二个就是课堂上平等地、民主地讨论。这就是探究。赵老师的课就很有这种探究的特
44、点。为了强化这一点,为了进一步理解东坡其人,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 于是他再加上了一首定风波,稍微往外再挂一点,感觉到过渡非常自然,学生在这儿既强化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拓展。最后布置一个作业。 赵老师的这堂课,语文味很足。平时教学中的语文开门的这些家常便饭的东西,听啊,说啊,讨论啊,学生的互相补充,纠正,讨论的过程中对关键的词句情味的辨析,赵老师是驾轻就熟。虽然是一个传统的名篇,但赵老师在新课改的今天,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上出了自己对这个作品的一种生命的人生感悟和理解,这是很成功的一堂语文课。活动体验:白发的期盼教学案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钱志惠) 教学
45、思路: 白发的期盼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专题的内容,文本是一则节选的广播实录。我设想以倾听广播录音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倾听中体验,通过表达倾听实现口语训练的目的。学习目标学会倾听,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正确倾听,二是善于倾听。结合教材内容,我主要设定了两个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倾听的要素,能准确传达所听到的客观信息;2学生借助倾听,能准确领会并表达出文本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考虑到广播节日所具有的听觉感染力,在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这个层面,笔者特意设定了第三个学习目标:通过活动, 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赏析广播作品,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三个学习目标又分
46、别从倾听、理解、赏析三个方面提出了倾听的任务要求。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首先来做个小游戏,我读段文字,请同学认真听,然后请大家根据我所给的信息判断正误。 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好像在那里查看什么,一会儿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店里又跑出一个人:这时,警车从珠宝店门口呼 啸而过。珠宝店的老板抬头看了看门外,什么话 也没有说。 多媒体投影:根据你听到的信息,判断正误: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 )2街上只有两三个行人。( )3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 )4有一个男人走进珠宝店。( )5走进了珠宝店的那
47、个人在行窃之后慌慌张张地逃跑了。( )6店里的伙计追赶窃贼并报了警,( )7警车呼啸着追捕窃贼。( )8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 )学生的判断 生1:第项是正确的。第二项不对,因为材料里只说“街上的行人不太多”,没说“只有两三个行人”。 生2:第四项说是“一个男人走进店铺”,我好像听到老师您读的时候只是说“有个人走进店铺”,而且也没说行窃”,所以第五项也是错误的。第六项也对。 生3:第七项也不对。材料里没说“店里的伙计追赶窃贼并报了警”,也没说警车在“追捕窃贼”,所以第七项也是错的。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老师把这段材料再读遍: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 生4
48、:第项和第三项也是错的。没说是“晚上”,也没有说要“打烊”。师:也就是说,尽管题目只要求我们根据倾听到的客观信息进行正误判断,但由于同学们受到自己惯有的认知思维的影响,出现了“误听” (投影:参考答案) 师:要避免“误听”,首先就要做到态度专注,要听仔细:第二就是要能够在听的时候适当作些记录,防止想当然”。教师说明导入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听力检测,主要想让学生明确在倾听活动中首先要养成关注客观信息的习惯,避免下意识地判断与猜测,力求做到准确传达。设计安排这个环节时,教师在各个信息点上有意设置了一些信息干扰因素,形成判断障碍,让学生有一定的错误体验。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倾听钓重要,明晰了倾听的方法。二、
49、学会倾听第一步: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出你所听到的客观信息 (出录音:1分47秒) 师:这是一位记者对两位中年人的采访,你在录音中分别听到两位中年人说了些什么呢?同桌之间可以先根据所记录的信息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全班交流。 生交流。师:请两位同学来分别说一说其中那位女士和那位男士分别说了些什么?生1:女的说,她每天早晨起得挺早的,下班回来挺晚的,一天挺辛苦。孩子上高中了,一天的家务活也忙。离她妈家也远,基本上一个月回去一次。总觉得对大人有点欠缺,有心无力,没有办法。 生2(补充):孩子还没有上高中呢,只是面临上高中”。师:嗯,这两位同学听得仔细,记得全面,表述也很清晰。那位先生又说了些什么呢?生3
50、:他跟父母住一个院里,离着不远,也就五六米,也没时间过去。他已经四十多了,工作非常忙,身体不适,太疲劳。他母亲八十多了,父亲也将近八十了,知道他们挺不容易的,但是没时间陪着他们。 生4(补充):他不是没有时间过去,是因为亲生父母无所谓。还有就是他不是不孝顺。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段录音的内容信息量比较大,但由于同学们态度专注,精神集中,加上有了适当的记录,我们的表达就很准确。教师说明这是真正进入文本的第一次倾听,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导入环节提出的方法建议,避免主观判断,全面而准确地表达他所听到的内容。主要指向倾听要素之学生习惯:态度与方法,初步实现第一个学习目标。三、学会倾听第二步:在认真倾听的
51、基础上完成对信息的分析与判断师:倾听,使得我们的信息只能来自于对声响的捕捉,对于耳朵来讲每种声响都是一种信息,但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录音而言定会有一个主要意思。这就需要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对听到的内容加以一定的分析与判断,从而明确录音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出录音:1分35秒)生1:老人在给他养的画眉鸟洗澡,老人姓高,退休后整天和鸟做伴,连买菜都拎着鸟笼子。 师:简要归纳一下,这说明了什么?生l:老人爱鸟。 师:这是一个主要信息。那么还有吗? 生2:老人想孙子。师:这也是一个。老人为什么会想孙子?生3:老人爱孙子。师:这些声音告诉了我们哪些主要信息呢? 师:录音里是怎么说的? 生4:孙子是老人从小带
52、大的,以前一卜班不管怎么累,一见孙子就不累了。生5:拿鸟当孙子了。师:意思是说 生5:老人把鸟当孙子养爱鸟就是爱孙子。教师说明这个环节增加了难度,要求学生听完之后分析所听到的内容,这对于记录与记忆的要求都比较高。通过设问帮助学生分析所听到的内容,从中判断出主要信息,这是学会倾听的第二步,主要指向倾听要素之思维参与。师:倾听其实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事,在我们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客观信息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思考为什么,怎么会,我们已有的认知经验要发挥作用。比如说我们刚才知道了老人为什么养鸟,可是老人为什么要养乌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话语信息背后的内容,去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换个角度去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53、。 说明:这里小结、提示、质疑的主要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话语背后内在信息的关注,意图指向文本的人文内涵的活动体验。(出录音:2分37秒)师:有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说一下,录音记录了怎样一件事?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几个要素。 生1:一个星期天记者到北大退休教师吴老师家里采访她。 师: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生2:吴老师的两个女儿给她寄钱,支票她都撕了。说明吴老师不需要她们物质上的帮助。 生3:吴老师说没有大病决不告诉孩子,说只要女儿们事业有成,她就满意了;还说生活原则是不拖累她们。说明吴老师和天底下所有的父母样都希望子女平安、发达,却又不愿麻烦子女。 生4:我印象最深的是
54、结束的时候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我感到这是最伟大无私的母爱,只有付出没有索取。师:吴老师对子女没有一点点物质上的索求,一人独居不愿拖累子女,却又为什么如此锲而不舍地拨两个女儿的电话呢?生5:吴老师并没有什么急事,可能只是为了听一听两个女儿的声音,或者想知道她们现在过得怎样。这表现了她对子女的牵挂。 师:吴老师退休了,却还每天到学校去做实验,那又为了什么?生6:只是因为在家没事也没劲,做试验只是“等于自己玩一玩”。师:一个退休教师独自在家,“没事也没劲”,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呀?生7:孤独、寂寞。师:因为孤独与寂寞,所以吴老师愿意每天去学校做实验“玩”;到了周末,因为孤独与寂寞,吴老师
55、就不由想起了国外的女儿,要拨打她们的电话对那时的吴老师而言,能听到女儿们的声音可能就是对她心灵最大的安慰了她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亲情的慰藉。师:我们不妨再回头想想那位养鸟的高先生,他为什么要养鸟呢?生8:也是因为孤独与寂寞。他需要寻找到一种精神寄托。师:在对子女的牵挂与关爱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孤独与寂寞。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老人的孤独又有谁看到了呢?吴老师的女儿看到了吗?高先生的孙子呢?先前那两个没空回家看父母的中年人看到了吗? 课题白发的期盼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白发”老人们在期盼什么呢?生10:期盼天伦之乐,期盼孩子能够常回家看看,期盼能够和自己的孩子说说话。师:这样的要求高吗?可是天底下又有几个老人能够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试用期自我鉴定及工作总结
- 小学音乐工作计划
- 办公室个人季度工作总结
- 宿管工作计划范文汇编8篇
- 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心得体会
-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 银行电子对账单 征求意见稿
- 《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合规报告》
-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 糖尿病教育及自我管理万邦医药糖尿病服务中心李辛江课件
- 农村供电工程合同
-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培训资料
- 《无人生还》读书分享交流会
- 南京市玄武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露天矿设备运行分析报告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 乡村的风许俊文赏析-乡村的风许俊文阅读答案-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 《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第07单元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用-称重实验
-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配置
- 防汛物资采购与验收
- 医院感染科护士的终末清洁和消毒流程
- 古城酒馆创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