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24张)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24张)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24张)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24张)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24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课 戊戌变法第6课 戊戌变法背景:政治: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外部:明治维新的借鉴。 戊戌变法背景:政治: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戊戌变法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的过程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的消“公车上书”虽没有成功,康有为、梁启

2、超等人却将它印发全国,引发了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由书生议政,舆论宣传发展成为社会请愿、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并由此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公车上书”虽没有成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却将它印发全国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但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请愿对社会的影响极大,维新思想迅速传播,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又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呢? ?合作互学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但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请愿对维新政治团体遗址 强学会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1)在各地组织学会(2)创办报

3、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维新政治团体遗址 强学会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1)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国闻报强学会中外纪闻南学会时务报强学会兴儒会农学会蜀学堂励学斋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下面这段文字是谁在哪里发表的哪篇文章中强调的?梁启超,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下面这段文字是谁在哪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

4、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严复等主持的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通议 严复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国闻报上述材料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

5、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711908)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项目 内容作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培养人才;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提高军队作战力。 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

6、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项目 内容作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据中国新闻事业通史载,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据中国新闻事业通史载,从189历史意义 “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

7、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历史意义 “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 戊戌变法影响:1、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3、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4、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影响: 戊戌变法是中国人在甲午战败后对制度变革的第一次尝试,它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

8、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戊戌六君子康广仁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戊戌变法是中国人在甲午战败后对制度变革的第一次尝试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 材料一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

9、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 维新派缺乏经验,操之过急 失败原因 材料一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材料二: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材料二: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 材料三:著名学者茅海建分析:“若(慈禧)同意开懋(mo)勤殿(皇帝与维新派讨论制度改革的机构,未能实行),将对其与光绪帝之

10、间的政治权力关系进行大修改,而且会是实质性修改。也就是说,光绪帝10天前擅自罢免礼部六堂,是对其权力的否定,光绪帝此时提出开懋勤殿,将动摇她的权力基础。从她的角度来看,光绪帝已是两次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三:著名学者茅海建分析:“若(慈禧)同意开懋(mo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维新派缺乏经验,操之过急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妥协性失败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维新派缺乏经验,操之过急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公车上书万国公报创办强学会成立戊戌政变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 新”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3.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