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培训解析_第1页
液压培训解析_第2页
液压培训解析_第3页
液压培训解析_第4页
液压培训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液压工作介质(液压油液)的使用与管理(参考文献:张利平编著:液压工程简明手册,化工出版社,2011)一、功用及性质功用:载能;传递工作和故障信号;润滑、冷却与防锈;物理化学性质:密度可压缩性:用体积压缩系数或体积弹性模量k表示粘性:用粘度度量(三种粘度:、oE)一般以40的运动黏度平均值(mm2/s)来表示介质的牌(代)号:例如L-HL32其它性质:抗燃性、抗氧化性、抗凝性、抗泡沫性、抗乳化性、防锈性、润滑性、导热性、稳定性及相容性(指对密封材料、软管等不侵蚀、不溶胀的性质)这些性质都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在精炼的矿物油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增稠剂、抗磨剂、抗凝剂、防锈剂等)

2、来获得,其含义较为明显,其指标具体应用时可查阅相关手册。二、命名与代号含义按照GB/T 7631.2-2003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规定,液压油(液)的代号含义及命名表示方法如下:产品名称一般形式:代号意义:三、种类与选用1、种类:通用、专用;通用见下表,专用见续表续表(专用液压油)2、品种及粘度的选择选择要考虑的因素:环境条件、系统工作条件、液体质量和技术经济条件(1)品种选择液压油液的品种可根据工作环境和使用工况(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及温度)进行选择也可根据泵的结构类型选择液压油品种要特别考虑抗磨性 液压泵对抗磨性要求的高低顺序为:叶片泵柱塞泵齿轮泵。对于以叶片泵为主泵的液压系统,无论压

3、力高低,都应选用HM油;对于以柱塞泵为主泵的液压系统,一般应选用HM油,低压时可选用HL油检查液压油液与材料的相容性:初选液压油品种后,应仔细检查所选油液及其中的添加剂对液压元件中的所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密封材料、过滤材料及涂料的相容性。(2)粘度(牌号)的选择 尽管各种液压元件产品都指定了应使用的液压油液,但考虑到液压泵是整个系统中工作条件最严峻的部分,故可根据泵的类型、额定压力和系统工作温度范围,选用液压油(液)的品种和粘度及牌号,按照泵选择的油液一般对液压阀也适用(伺服阀除外)。四、使用维护 液压工作介质选定之后,若使用不当,将会因液体的性质变化导致液压系统工作失常。1、液压油(液)

4、合理使用要点 要验明油液的品种和牌号(出厂化验单与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对照) 使用前必须过滤(新油并不清洁;新油的清洁度要比系统允许的清洁度高12级) 注液前要将液压系统彻底清洗干净 油液不能随意混用(一般必须单独使用) 严格进行污染控制(油液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固体颗粒、水、空气及各种化学物质;高水基液体中的微生物也是一种污染物)。 在工作液体贮存、搬运及加注过程中,以及液压系统设计、制造中,应采取一定的防护、过滤措施防止油液被污染,使介质的清洁度符合有关规定 液压工作介质贮存所用器具应保持干净;最好用丝绸或化纤面料擦洗,以免纤维堵塞元件的细小孔道,造成故障。 油箱应加盖密封,过滤器的滤芯应经常检

5、查清洗和更换。 注意安全 :油防火;磷酸酯不要触及皮肤 注意工作条件的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应参照相应的标准对介质的一些主要性能参数要进行定期、经常性地检测。当运行中的液压介质劣化并超出规定的技术要求(换油指标)时,应及时更换工作介质。 加入系统的油液量应达到油箱最高油标线位置(先加-启动-再加-再启动-多次-直到保持在最高油标线)2、可能引起的介质性能变化或变质的因素及性能变化表现 液压工作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介质性能变化或变质的因素: 外部因素(空气、水、杂质、热、光、辐射、机械的剪切、搅动作用等) 内部因素(精制深度、化学组成、添加剂性质等)从而导致介质或快或慢地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6、逐步地老化变质。 工作介质性能的变化的几种可能表现: 水分增加; 机械杂质增加; 粘度增加或减小; 闪点降低; 酸值显著变化; 抗乳化性变差; 抗泡性变差; 稳定性变差。3、换油方式(3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定期换油法:根据主机工况条件、环境条件及液压系统所用油品,规定换油周期:周期:按工作情况半年、一年或运转若干小时(例如1000h)后换油一次。【但也有两年多换一次,如广州风神汽车的4000吨锁模力的注塑机(保险杠注塑);四年多换一次,如毛呢灌蒸机】。缺点:不够科学(变质或污染严重,但换油期未到而继续使用;尚未变质,但换油期已到而造成浪费。) 目测检验换油法:定期抽取油样,与新油对比或滤纸分析

7、,检测其状态变化(如油液变黑、发臭、变成乳白色等)或感觉油已很脏,决定换油。缺点:因个人经验和感觉不同,而有不同判断结果,有很大局限性。 定期取样化验换油法:定期测定一些换油指标(如黏度、酸值、水分及污染度、腐蚀性),与规定的油液劣化指标进行比对,一旦一项或几项超过换油指标,就必须换油。 检验周期:一般运行条件的液压装置,在运转6个月后;苛刻运转条件的液压装置。在运转1-3个月后。 换油指标:不同的介质不同,都有标准规定:例如L-HL普通液压油换油指标见SH/T 0476-1992;L-HM抗磨液压油换油指标见SH/T0599-1994 优点:科学性好,可减少由于油液原因导致的系统故障,又能充

8、分合理利用油液,减少浪费。在具备化验条件下,应尽量采用此法。换油注意事项: 换油时应将油箱清洗干净,再通过120m以上的过滤器向油箱注入新油; 输油钢管要在油中浸泡24h,生成不活泼的薄膜后再使用; 装拆元件一定要清洗干净,防止污物落入;油液污染严重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消除。五、污染及其控制1、污染物种类 在液压工作介质中,凡是油液成分以外的任何物质都认为是污染物。主要有: 固体颗粒物、水、空气, 微生物、各种化学物质 系统中以能量形式存在的静电、热能、放射能及磁场等2、污染物来源 系统内部残留(如液压元件、油路块、管道加工和液压系统组装过程中未清除干净而残留的型砂、金属切屑、焊渣、尘埃、锈蚀物

9、和清洗溶剂等) 系统外界侵入(如通过液压缸活塞杆侵入的固体颗粒物和水分,以及注油和维修过程中带入的污染物等)。 系统内部生成(如各类元件磨损产生的磨粒和油液氧化及分解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等)。3、油液污染对液压系统的危害 颗粒污物堵塞和淤积引起元件故障 加剧磨损,导致元件性能衰降 加速油液性能劣化4、污染度及其测量方法: 污染度是评定介质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于固体颗粒的污染物:用单位容积油液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表述油液的污染度,即油液中固体颗粒污染物的浓度; 对于其它污染物(如水和空气):用水含量和空气含量表述污染度。 污染度表示方法(2种): 质量污染度(mg/L) 颗粒污染度【单位体积

10、油液中所含各种尺寸范围的固体颗粒污染物数量,颗粒尺寸范围可用区间(如5m15m)或大于某一尺寸(如5m,15m)等表示。 污染度测定方法 重量(或质量)分析法 显微镜计数法 显微镜比较法 自动颗粒计数器法 滤膜(网)堵塞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图像分析法 污染度等级标准:为了便于液压油液污染度的描述、评定和控制,需对油液污染度等级进行规定,污染度等级标准种类:(1)SAE749D【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污染度等级标准,以颗粒浓度为基础( 按100mL油液中,在5个尺寸范围内的最大允许颗粒数。划分为0 6共7个污染度等级】(2)NAS1638【美国航空学会污染度等级标准,颗粒浓度(5个尺寸范围),00

11、、012共14个污染度等级】(3)ISO4406:1999【国际标准化组织污染度等级标准: 当采用自动颗粒计数器测量油液污染颗粒时,采用三个数码表示油液的污染度等级,共30个等级。例如污染度等级18/16/13:第一个数码18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2m的颗粒数等级;第二个数码16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5m的颗粒数等级;第三个数码13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15m的颗粒数等级; 当采用显微镜测量油液颗粒时,用两个数码表示油液污染度等级,缺少的一个代码以“”表示,例如-/16/13(4)GB/T14039-2002【我国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标准,对GB/T 14039-1993 修订而来】

12、(4)GB/T14039-2002【我国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标准,对GB/T 14039-1993 修订而来】 当采用自动颗粒计数器测量油液污染颗粒时,采用4m,6m和14m三个尺寸范围的颗粒浓度代码表示油液污染度等级,每个代码间用一条斜线分割,代码总数为30个,例如污染度等级18/16/13:第一个数码18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4m的颗粒数等级;第二个数码16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6m的颗粒数等级;第三个数码13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14m的颗粒数等级; 当采用显微镜测量油液颗粒时,按照ISO4406:1999进行计数:第一部分用以“”表示,第一个代码用5m的颗粒数确定,第二个代码

13、用15m的颗粒数确定,例如-/16/13。5、典型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我国机械行业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于1985年制订了典型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指标典型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表6、污染控制的具体措施一、液压泵概述功用: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液,机械能液压能原理:容积式基本构成:定子、转子、挤子;密闭腔;配油机构类型:2.2 液压泵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参考文献:张利平编著:液压泵及液压马达原理、使用与维护,化工出版社,2009)图形符号:主要参数:额定压力ps (MPa)、最高允许压力pmax、排量V (mL/r)、额定流量qs (L/min)、公称转速ns(r/min)、驱动功率P(kW)、容积效

14、率v、总效率、自吸能力 (各种泵不同)产品铭牌上一般都有这些参数工作压力p不是额定压力ps ;最高允许压力受泵本身构件强度和密封性能等因素的制约理论流量qt等于排量V(取决几何参数)与转速n的乘积实际流量q小于理论流量qt驱动功率P(kW):自吸能力:在额定转速下,从低于泵以下通大气的开式油箱自行吸油的能力,自吸能力大小的表示:吸油高度(500mm)或者吸油真空度(0.03MPa)表示。自吸能力受到气穴气蚀条件限制安装使用:应按制造厂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配管、灌油、操纵,避免长期在最高转速和最高压力下工作,一般不许超载使用。常见故障:不输油或油量不足,压力不能升高或压力不足,流量和压力

15、失常,噪声过大,异常发热和外泄漏pq60P 二、常用液压泵及其使用与维修1、齿轮泵齿轮泵是以啮合原理工作的壳体承压型液压泵,它是液压技术中结构最简单、价格最低、产量及用量最大的一种液压泵分类:外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其中外啮合泵应用最为普遍,且这种齿轮泵中大多采用一对参数相同的齿轮结构原理3个关键问题困油问题(卸荷槽)泄漏问题(间隙补偿)径向不平衡力(缩小压油口)渐开线外啮合齿轮泵结构原理图1壳体;2传动轴;3主动齿轮;4密封工作腔;5吸油腔;6油箱;7从动齿轮;8压油腔图3-5 非对称矩形卸荷槽结构及尺寸齿轮泵轴向间隙的自动补偿原理径向不平衡力用平衡槽平衡径向力或缩小压油口典型结构图4-2

16、 具有浮动侧板的齿轮泵结构图1、4-浮动侧板;2、3-垫板; 5、6-密封圈;7-后盖; 8-壳体; 9-前盖CB-F系列中高压齿轮泵(20MPa)三片式结构用浮动侧板实现轴向间隙自动补偿轴向间隙控制在0.030.04mm;径向间隙控制在0.130.16mm.CB-F系列,榆次液压有限公司产品外形图常见故障(4个)及其诊断排除方法常见故障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值压力升不上去振动噪声大诊断排除方法张利平编液压技术培训读本H:P25表3-4(1)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故障原因(9个)排除方法 原动机与泵的旋转方向不一致纠正原动机旋转方向泵传动键脱落重新安装传动键 进出油口接反按说明书纠

17、正接法油箱液位过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补充油液至最低液位线以上转速太低吸力不足提高转速达到泵的最低转速以上 油液粘度过高或过低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液 吸入管道或过滤装置堵塞造成吸油不畅清洗管道或过滤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吸入口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高造成吸油不畅按产品样本及说明书正确选用过滤器 吸入管道漏气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坚固(2)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值故障原因(5个)排除方法 转速过低,未达到额定转速按产品样本或说明书指定额定转速选用原动机转速系统中有泄漏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 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连接螺钉松动适当拧紧螺钉吸入空气检查管道各连接处

18、,并予以密封、坚固吸油不充分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坚固;若入口过滤器堵塞或通流量过小,清洗过滤器或选用通流量为泵流量2倍以上的过滤器;若吸入管道堵塞或通径小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泵入口通径的吸入管;介质粘度不当则应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介质(3)压力升不上去故障原因(6个)排除方法 泵吸不上油或流量不足 按(1)解决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设定压力太低或出现故障 重新设定溢流阀压力或修复溢流阀 系统有泄漏按(2)(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值)解决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连接螺钉松动按(2)解决吸入管道漏气按(2)解决 吸油不充分按(2)解决(4)振动噪声大故障原因(5个)排除方法 泵与原动机同轴度

19、差 调整同轴度齿轮精度低 更换或修研齿轮 轴封损坏更换吸油管路或过滤器堵塞疏通、清洗油中有空气排空气体2、叶片泵的使用分类及原理叶片泵是一种以叶片为挤子、壳体承压型液压泵,其构造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都介于齿轮泵和柱塞泵之间。 分类:单作用(变量)和双作用(定量)结构原理: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图1传动轴;2转子;3定子; 4叶片(后倾);5泵体; 6配油盘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图1定子; 2转子;3叶片(前倾); 4配油盘;5泵体;6传动轴应注意的4个问题:单作用叶片泵通过改变转子中心和定子环中心之间保持偏心距e 可制成变量泵;但双作用泵只能制成定量泵单作用叶片泵泵轴会受到不平衡作用力;但双作用泵不

20、会为使叶片顶部可靠地和定子内表面相接触并改善受力状态:单作用叶片泵叶片槽沿旋向后倾;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槽沿旋向前倾(国外泵倾角)为了改善泵的性能:双作用泵的叶片有子母式、阶梯叶片式、柱销叶片式等多种结构形式单作用叶片泵转子叶片槽的后倾双作用叶片泵转子叶片槽前倾典型结构图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实物外形图(YBX系列,阜新液压集团公司产品)图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图1-壳体;2-衬圈;3-定子;4-泵轴;5-转子;6-流量调节螺钉;7-控制活塞; 8-滚针轴承;9-滑块10-限压弹簧;11-压力调节螺钉用单联变量叶片泵构成双联变量叶片泵(V系列,康百世机电(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图 外反馈限压式

21、变量叶片泵结构图1-壳体;2-衬圈;3-定子;4-泵轴;5-转子;6-流量调节螺钉;7-控制活塞; 8-滚针轴承;9-滑块10-限压弹簧;11-压力调节螺钉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图1转子; 2限压弹簧; 3调压螺钉;4定子5流道;6反馈柱塞;7流量调节螺钉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YB1系列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图1-左壳体;2-左配流盘; 3-右配流盘;4-右壳体;5-泵盖;6-传动轴;7-定子;8-转子;9-叶片YB1系列双作用叶片泵实物外形图(浙江台州先顶液压有限公司产品)优点(6个)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排量较大单作用叶片泵可制成变量泵,并可双向变量,特别是定子结构简单的压力补偿

22、型变量泵定量叶片泵可制成双作用或多作用的,轴承受力平衡,寿命长多作用叶片泵的流量脉动较小,噪声较低与柱塞泵相比,自吸能力较强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均可制成双联泵甚至多联泵(两个或多个单级泵安装在一起,在油路上并联而成的液压泵),从而满足液压系统对流量的不同需求主要缺点(4个)抗污染能力较差单作用叶片泵的转子承受单方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轴承寿命短双作用或多作用叶片泵的定子结构复杂受叶片与滑道间接触应力和许用滑摩功的限制,变量叶片泵的压力和转速均难以提高,而根据叶片外伸所需离心力的要求,其转速又不能太低,故实用工况范围较窄常见故障现象(6个)及排除方法常见故障现象(6个)泵不输油或无压力流量不

23、足压力升不上去外泄漏振动噪声大异常发热排除方法H:P34表3-9(1)泵不输油或无压力故障原因(11个)排除方法 原动机与油泵旋向不一致或传动键漏装纠正转向或重装传动键进出油口接反按说明书选用正确接法 泵转速过低提高转速达到泵最低转速以上油粘度过大,使叶片运动不灵活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油箱内油位过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补充油液至最低油标线以上 油温过低使油液黏度过大加热至合适黏度后使用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吸入管道或过滤装置堵塞造成吸油不畅拆洗、修磨泵内脏件,仔细重装,并更换油液 吸入口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高造成吸油不畅清洗管道或过滤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 小排量泵吸力不足向泵内注满油

24、吸入管道密封不良漏气检查管道质量和各连接处密封情况,更换管道或改善密封(11)系统油液过滤精度低导致叶片在槽内卡阻按产品说明书正确选用过滤器(2)流量不足故障原因排除方法转速未达到额定转速按说明书指定额定转速选用电机转速系统中有泄漏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由于油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适当拧紧螺钉吸入管道漏气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故障原因排除方法吸油不充分:油箱内油面过低补充油液至最低油标线以上;入口过滤器堵塞或通流量过小清洗过滤器或选用通过流量为泵流量2倍以上的过滤器吸入管道堵塞或通径小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油泵入口通径的吸入管油粘度过高或过低选用推荐粘度工作油变量泵流量调节不当重

25、新调节至所需流量(3)压力上不去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泵不上油或流量不足同前述排除方法溢流阀调整压力太低或出现故障重新调试溢流阀压力或修复溢流阀系统中有泄漏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适当拧紧螺钉吸入管道漏气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吸油不充分同前述排除方法变量泵压力调节不当重新调节至所需压力(4)外泄漏故障原因(3个)排除方法密封件老化更换密封进出油口连接部位松动紧固管接头或法兰螺钉密封面磕碰或泵的壳体存在砂眼修磨密封面或更换壳体(5)振动噪声过大故障原因(6个)排除方法吸油不畅或液面过低清洗过滤器或向油箱补油有空气侵入检查吸油管、注意油箱中液位油液黏度过高适当降低

26、油液黏度转速过高降低转速泵传动轴与原动机轴不同轴度过大调整同轴度至规定值配油盘端面与内孔不垂直或叶片垂直度太差修磨配油盘端面或提高叶片垂直度(6)异常发热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油温过高改善油箱散热条件或使用冷却器油黏度太大选用合适液压油工作压力过高降低工作压力回油口误接接到泵入口回油口接至油箱液面以下3、柱塞泵的使用分类原理柱塞泵的其构造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处于各类液压泵之首。它的挤子是柱塞,并依靠柱塞在专门的缸体中往复运动吸或压排出液体,壳体只起包容、连接和支承各工作部件的作用,是一种壳体非承压型液压泵。 分类:轴向柱塞泵【直轴式(斜盘式)和斜轴式)、径向柱塞泵 直轴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应用最为普

27、遍(重点介绍此泵)原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改变斜盘倾角可制成变量泵三对典型摩擦副:柱塞头部与斜盘;柱塞与缸体孔;配流盘与缸体端面。这些摩擦副的关键零件均处于高相对速度、高接触比压的摩擦工况,其摩擦、磨损情况直接影响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工作压力高低以及使用寿命。直柱塞头部与斜盘现通常为面接触型式;在柱塞头部加放滑靴作为平面支承(柱塞与滑靴滚压包球工艺铰接)压力油引入油室产生与柱塞腔推力的静压平衡,并形成液体润滑压油过程靠斜盘推动柱塞强制缩回;非通轴泵的吸油过程靠回程机构(集中弹簧、钢球和回程盘)强制柱塞外伸困油现象及三角眉毛槽(卸荷减振槽)困油现象及配流盘上的卸荷减振槽典型结构图4-7 C

28、Y系列非通轴斜盘式手动变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图1传动轴; 2法兰盘;3滚珠轴承; 4泵体;5 壳体;6-中心弹簧; 7-球铰;8回程盘;9滚柱轴承;10斜盘;11调节手轮;12锁紧螺母;13上法兰;14调节螺杆;15销轴;16刻度盘;17变量活塞;18变量壳体;19下法兰;20滑履;21柱塞;22缸体;23配流盘;24压油口;25骨架油封非通轴斜盘式手动变量轴向柱塞泵实物外形图变量方式分为两大类:由外力或外部指令信号调节的变量机构手动变量机构手动伺服变量机构以泵的输出参数为指令信号实现自动调节的变量机构恒压变量泵恒功率变量泵恒流量变量泵功率适应控制变量泵优缺点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优点:具有可逆性

29、,一般既可作泵,又可作马达可无级变量,利用斜盘的摆动实现流量和方向的变化压力高,压力可达50MPa;排量大,最大排量通常在500mL/r,有的高达1400mL/r变量动态特性好,响应时间可达0.2s效率高,容积效率可达95%以上,总效率可达90%以上。相对于斜轴式泵噪声小通轴泵可实现与阀组合,多泵串联结构紧凑,功率密度大(单位功率重量轻)。主要缺点结构一般比齿轮泵和叶片泵复杂抗污染能力较差非通轴式泵因采用大轴承支承缸体结构,外形、噪声较大,不能串联,故使用范围受到影响柱塞泵(CY泵)常见故障(5个)及其排除方法 常见故障(5个)建立不起压力或流量不足外泄漏振动噪声过大异常发热回油管回油过多 排

30、除方法H:P43表3-14(1)建立不起压力或流量不足故障原因(19个) 排除方法电机转向接反或电磁换向阀安装错误调换或改正。泄油管泄油过多 拧开泄油管目测判断,泄油如呈喷射状,则说明效率降低油液中进水或混有杂质油液中进水呈乳白色,劣质油呈酱色或黑色柏油状,换油进油口上安装滤网或滤网堵塞选用目数较粗大的滤网或干脆拆除进油管道上漏气或有裂纹 涂黄油检查,发现声音减小,说明管道漏气,更换密封件或管道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油箱内油液不足按油箱要求加足管道、阀门或管接头通径尺寸不当按说明书要求测量后改进进油管过长、弯头过多进油管长度应小于25m,弯头不超过2个泵与原动机同轴度超差停车后用手旋联轴器应手感轻松

31、且有轴向间隙,否则应调整同轴度,消除干涉溢流阀设定压力不当或阀及执行元件内泄漏过大调紧溢流阀或换阀试验,油缸内泄漏过大,则活塞杆呈爬行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泵已磨损修理是否电磁换向阀不换向调换油液粘度太大或油温太低更换较低粘度的油液或将油箱加热电器部分有故障由相关人员处理缸体铜层脱落或有大小轴承损坏,或有柱塞滑靴烧损现象 检查并更换配流盘与泵体之间有脏物,或配流盘定位销未装好,使配流盘和缸体贴合不好拆解泵并清洗运动副零件,重新装配故障原因排除方法变量机构偏角太小,使流量太小、溢流阀建立不起压力或未调整好加大变量机构的偏角以增大流量,检查溢流阀阻尼孔是否堵塞、先导阀是否密封,重新调整好溢流阀系统

32、中其它元件的漏损太大检查更换有关元件压力补偿变量泵达不到液压系统所要求的压力:变量机构未调整到所要求的功率特性 重新调整泵的变量特性。当温度升高时达不到所要求的压力降低系统温度或更换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漏损过大的元件。(2)外泄漏故障原因排除方法密封圈老化拆检密封部位,详细检查O形圈和骨架油封损坏部分及配合部位的划伤、磕碰、毛刺等,并修磨干净,更换新密封圈轴端骨架油封处渗漏: 骨架油封磨损更换骨架油封传动轴磨损轻微磨损可用金相砂纸、油石修正,严重偏磨应返回制造厂更换泵的内渗增加或泄油口被堵,低压腔油压 超过005MPa。骨架油封损坏清洗泄油口,检修两对运动副,更换骨架油封,在装配时应用专用工具,

33、唇边应向压力油侧,以保证密封外接泄油管径过细或管道过长更换合适的泄油管道(3)振动噪声过大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泵内未注油液或未注满重新注油泵一直在低压下运行上高压510分钟排空气油的粘度过大,油温低于所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更换适合于工作温度的油液或起动前低速暖机运行油液中进水或混有杂质(劣质油呈黑色) 换油吸油通道阻力过大,过滤网部分堵塞,管道过长弯头太多减少吸油通道阻力 吸油管道漏气 用黄油涂于接头上检查并排除漏气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液压系系统漏气(回油管没有插入液面以下) 把所有的回油管均插入油面以下200mm。 泵与原动机同轴度差,或轴头干涉及联轴器松动产生振动重新调整同轴度005mm;停车后手旋

34、联轴器应手感轻松。 油箱中油液不足或泄油管没有插到液面以下 增加油箱中的油液使液面在规定范围内。将泄油管插到液面以下(但要防虹吸!)未按“推荐管道、阀门或管接头通径尺寸”配管改正油箱中通气孔或滤气器堵塞清洗油箱上的通气孔滤气器系统管路振动设置管夹,减振。注意:若正常使用过程中泵的噪音突然增大,则必须停机!其原因大多数是柱塞和滑靴滚压包球铰接松动,或泵内部零件损坏请制造厂检修,或由有经验的工人技术员拆解检修三、各类液压泵比较及选用国内外液压泵主要生产厂液压泵选型步骤及使用的主要注意事项:首先根据主机工况、压力高低、功率大小和系统对其性能的要求来确定泵的型式:一般工作压力p21MPa,选用齿轮泵和

35、叶片泵;当工作压力p21MPa,宜选柱塞泵若主机为行走机械,原动机为内燃机,宜选外啮合齿轮泵和双作用叶片泵。若系统采用节流调速回路或通过改变原动机转速调节流量,或系统对速度无调节要求,可选定量泵或手动变量泵,此时手动变量泵一旦调定就相当于定量泵。若系统要求高效节能,则应选变量泵。恒压变量泵适用于要求恒压源的系统;限压式变量泵和恒功率变量泵适用于低压大流量、高压小流量系统;电液比例变量泵适用于多级调速系统;负载传感变量泵适用于随机调速且功率适应系统;双向手动或手动伺服变量泵多用于闭式系统。多执行元件系统,各工作循环所需流量相差较大,应选多联泵供油。在室内和对环境噪声有要求的主机,应选用对噪声有控

36、制结构的产品:例如内啮合齿轮泵和双作用叶片泵。基本参数的计算选择额定压力的选择:泵的额定压力应为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的1.21.5倍。排量、转速和流量的选择:在系统所需流量已知的情况下,液压泵的排量应与转速综合考虑。首先根据系统所需流量qv(L/min)和初选的液压泵转速n1(r/min)及泵的容积效率v并按下式计算排量参考值,Vg 1000qvn1v然后根据标准确定公称排量Pi2ti2ti 根据选定公称排量和系统所需流量,反算出泵的实际转速n,在选用时尽可能接近产品的额定转速。 对于定量泵,最终选择的泵流量qP尽可能与系统所需流量相符,以免功率损失过大。 电动机驱动功率的确定:分四种情况 当液压

37、泵在额定压力和流量下工作时,可按照液压泵产品样本中的液压泵的驱动功率,来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若液压泵在其它压力和流量下工作,电动机的功率可由左式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如果液压泵的驱动功率变化较大,则应分别算出各工作阶段所需功率,再按右式算出平均功率Pcp,然后确定液压泵的驱动功率。电动机在短时间内超负荷运行,电动机的功率只要比上述计算出的平均功率大,且其中最大功率不大于电动机额定功率的125倍即可。 对于多联泵,第一联泵应比第二联泵能承受较高的负荷(压力流量);多联泵总负荷不能超过泵的轴伸所能承受的转矩。pq60P P cP ni1ni1(kW) 泵的类型、转速、容积效率、总效率、自吸特

38、性、噪声等因素,通常在产品样本或手册中均有反映,应逐一仔细研究,不明之处应向货源单位或制造厂咨询。 在使用中,排量一定的液压泵,为了提高其功率,应尽量提高其工作压力和转速,但其提高受到材料强度、摩擦副、轴承寿命、气蚀、噪声等的限制。 泵的最高压力与最高转速不宜同时使用,以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在满足负载要求前提下,压力大小要适当,以提高容积效率 虽然产品技术规格表中标明了容许的转速范围,但最好是在与用途相适应的最佳转速下使用,不得超过最高转速,转速不宜过低。2.3 液压马达的使用及故障处理一、液压马达概述功用:执行元件,液压能(输入压力和流量)连续回转机械能(输出转速和转矩),传动轴带动工作机构

39、旋转。基本构成(与泵类似):有定子、转子、挤子;密闭腔、配油机构原理:容积式二、工作原理: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工作原理1斜盘;2缸体;3柱塞;4配油盘;5传动轴 工作原理:低速马达:径向柱塞式(曲柄连杆式五星轮)液压马达意大利引进的NHM型曲轴连杆式五星轮液压马达结构图1曲轴;2壳体;3、9圆锥滚子轴承;4配流盘;5端盖;6柱塞缸;7柱塞;8连杆;10轴封构成:主要由曲轴1、壳体2、圆锥滚子轴承3和9、配流盘4、柱塞缸6、柱塞7、连杆8等零件组成。NHM型曲轴连杆式五星轮液压马达结构图曲轴;2壳体;3、9圆锥滚子轴承;4配流盘;5端盖;6柱塞缸;7柱塞;8连杆;10轴封原理:当

40、经配流盘4的高压油进入柱塞缸6时,在柱塞7上产生液压推力P,该推力通过连杆8作用于偏心曲轴1的中心,使输出轴旋转同时,配流盘4随之一起旋转,当柱塞位置到达下止点时,柱塞缸6便由配流盘接通马达的排油口,柱塞便被曲轴向上推,此时,作功后的油液通过配流盘排回油箱。各柱塞依次接通高、低压液压油,各柱塞对输出轴中心所产生的驱动转矩同向相加,使马达输出轴获得连续而平稳的转矩。改变液压油供油方向可使液压马达反向旋转;如将配流盘转180装配,也可以使马达反转。特点:噪声低、效率高、可靠性好的特点,是国内注塑机行业的首选产品。三、类型特点:按额定转速的不同,液压马达分为:高速(转速高于500r/min)小转矩(

41、仅几十Nm几百Nm)马达:齿轮式、叶片式、轴向柱塞式等结构:与同类型的液压泵类同工作原理:可逆,但因两者使用目的不同,结构上存在许多差异,一般不能直接互逆通用;特点:转速高、转动惯量小、便于起动与制动、调节灵敏度高等优点,但输出转矩小,拖动低速负载时需加设减速装置。低速(转速低于500r/min)大转矩马达:一般为径向柱塞马达排量大、转速低,输出转矩大(可达几千Nm几万Nm),可直接与其拖动的工作机构连接而不需要减速装置,但其体积较大。 按排量是否可以改变:定量马达、变量马达 五、主要参数:额定压力(MPa)、排量(L/min)、额定流量(L/min)、输出转速(r/min)、输出转矩、输出功

42、率(kW)、容积效率、总效率(各种马达不同)产品铭牌上一般都有这些参数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转矩;马达转速取决于排量理论输入流量小于实际输入流量 安装使用:应按制造厂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配管、罐油、操纵避免长期在最高转速和最高压力下工作一般不许超载使用。六、各类液压马达比较及选用常用液压马达的类型与特性比较表 选用:通常按已确定的液压马达结构性能参数(如排量、转速、转矩、工作压力等),从中挑选转速范围、总效率、容积效率等符合系统要求,并从占用空间、安装条件及工作机构布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后,择优选定。液压技术的一般用户,通常不自行设计液压马达。七、国产液压马达产品概况排量:2.5750 mL/

43、r 压力 :7 40 MPa 转速:1504000 r/min(齿、叶、轴向柱塞) 生产厂 四川长江液压件有限公司;榆次液压有限公司;上海高压油泵厂有限公司;济南液压泵有限公司等宁波:八、液压马达故障(5个)分析与处理转速过低和转矩小转速过高内泄漏大外泄漏大噪声大1、转速过低和转矩小故障原因(4个可能原因) 排除方法(1)液压泵供油量不足:(7条) 原动机转速不够找出原因,进行调整 吸油过滤器滤网堵塞清洗或更换滤芯 油箱中油量不足或吸油管径过小造成吸油困难加足油量、适当加大管径,使吸油通畅 密封不严,有泄漏,空气侵入内部拧紧有关接头,防止泄漏或空气侵入油的粘度过大选择粘度小的油液液压泵轴向及径

44、向间隙过大,内泄增大适当修复液压泵变量机构失灵检修或更换(2)液压泵输出油压不足 故障原因(4条) 排除方法液压泵效率太低检查并排除液压泵故障溢流阀调整压力过低或发生故障检查溢流阀故障,排除后重新调高压力油管阻力过大(管道过长或过细) 更换孔径较大的管道或尽量减少长度油的粘度较小,内部泄漏较大检查内泄漏部位的密封情况,更换油液或密封(3)液压马达泄漏:故障原因(2条) 排除方法 液压马达结合面没有拧紧或密封不好导致泄漏拧紧接合面检查密封情况或更换密封圈 液压马达内部零件磨损,泄漏严重检查其损伤部位,并修磨或更换零件(4)液压马达损坏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配油盘的支承弹簧疲劳,失去作用 检查和更换支

45、承弹簧2、转速过高(供油量过大所致)(4条) :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液压泵原动机转速过高更换或调整变量泵流量设定值过大重新调整流量阀通流面积过大重新调整超越负载作用平衡或布置其他约束3、内泄漏大故障原因(5条)排除方法 配油盘磨损严重检查配油盘接触面并修复 轴向间隙过大检查并将轴向间隙调至规定范围 配油盘与缸体端面磨损,轴向间隙过大修磨缸体及配油盘端面 弹簧疲劳更换弹簧 柱塞与缸体磨损严重研磨缸体孔、重配柱塞4、外泄漏大故障原因(4条)排除方法 轴端密封损坏,磨损 更换密封圈并查明磨损原因 盖板处的密封圈损坏更换密封圈 结合面有污物或螺栓未拧紧 检查、清除并拧紧螺栓 管接头密封不严 拧紧管接头5、噪声大故障原因(9条) 排除方法密封不严,有空气侵入内部检查有关部位的密封,紧固各连接处液压油被污染,有气泡混入更换清洁的液压油油温过高或过低检查温控组件工作状况联轴器不同心校正同心液压油粘度过大更换粘度较小的油液故障原因排除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