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美学思想_第1页
孔子的美学思想_第2页
孔子的美学思想_第3页
孔子的美学思想_第4页
孔子的美学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的美学思想第1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二、基本特征1、以德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2、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3、以耕读传家为治家之本4、以义利合一为基本价值追求5、以宗法为基本家族制度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思想7、以直观意象为基本思维方式第2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延伸思考:全球化的问题一、文化帝国主义二、文化认同危机(文化无根)三、更多文化冲突四、对精英文化带来挑战(娱乐、平面)第3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一、重视人、表现人是基本动力二、以城市文化为基本形态(与农业文化区别

2、) 1、开放型的动态文化 2、公德意识、集团意识 3、法制为基本准则三、理性的科学主义传统(工具理性、病毒)四、重视学术民主(中国文化专制)第4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孔子的美学思想一、审美/艺术:“仁”的实现途径1、何谓“仁”三种理解2、艺术是实现“仁”的主观修养(雍也)3、艺术在教育上的作用泰伯、阳货4、孔子的唯美政治理想先进5、补充知识:何谓审美见文论教案第5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二、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1、孔子对艺术的规定:美善统一A、述而和八佾:欣赏韶乐(雅与俗)B、“礼”“乐”与“仁”:阳货、八佾

3、2、“美”是形式,“善”是内容:文质统一 雍也3、孔子最终审美理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卫灵公4、美+善/文+质=“和”晏婴(左传昭公二十年)“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第6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三、孔子论“兴”、“观”、“群”、怨“”1、“兴观群怨”的提出:阳货2、对“兴观群怨”的理解兴:感发意志(朱熹)不平则鸣、司马迁观: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群:群居相切磋(孔安国)二人传怨:怨刺上政(孔安国)短信和社会歌谣第7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四、“智者乐水,仁者乐山”1、该说的提出:雍也2、为

4、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朱熹)3、前秦的“比德”观屈原桔颂、梅兰竹菊、陶渊明、白杨树第8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五、墨子的“非乐”1、墨子简介2、墨子为何“非乐”:民本思想的一种展示3、对乐记和乐论的反对4、墨子的唯物思想“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长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先质而后文”。伤逝、孔乙己、杜甫、陶渊明第9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六、现实关照:工具理性与知识分子道德缺失一、工具理性1、理性是否完美?理性、感性、恋爱2

5、、工具理性二、知识分子命运1、何谓知识分子?2、中国社会的工具理性与知识分子道德缺失(80年代食堂问题) a体制内知识分子 b“擦边球”现象 c物欲和权利的包夹推荐书目(美)爱德华赛义德: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七、孟子、荀子思想举要一、孟子核心思想1、孟子简介。亚圣2、孟子的政治思想:仁政、民本/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孔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3、孟子的伦理思想:明人伦“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6、。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滕文公上后世的畸形发展: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宋明理学:“天理”另一种声音: 魏晋时期:自然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名教: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 ) 第11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伦理纲常与社会现状:过犹不及:卫慧上海宝贝、木子美遗情书、凤姐、刘云超行为艺术(以丑为美)原因:窥视欲 媒体与空虚的合谋 犀利哥 小月月 时代的无聊有价值的儒家伦理: 父为子纲 罗中立父亲(19

7、80) 夫、妇之“和” 金婚、苏淳海萍与宋思明海藻、革命之路第12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4、孟子的心性观:性善A、孔子“内圣外王”:仁、王道孟子“内圣”B、“仁/善”为人性之本:“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表现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C、人的内心修养: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宋代理学家朱熹云:“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失其本心者,学者所当深戒也。” 耳朵大有福、老大的幸福、蜗居养浩然之气公孙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滕文

8、公下D、孟子心性思想影响了宋明理学:“性”、“静”、“德”5、论语与孟子两书异同同:1、每篇都无中心,篇章之间和各节之间都如此,取开头两三字。 2、都以尧舜禹汤周的后继者自居。 3、都有解释经书的意味和倾向。异:1、论语细载孔子容貌,孟子中无。 2、论语为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风格不一;孟子多出自手,风格统一。第13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二、荀子核心思想1、简介2、荀子的人性论: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 性恶篇、周易(冶容诲盗,漫藏悔淫)3、以“礼”节“恶”化性起伪: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9、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性恶篇(同庄子思想)“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4、法“礼义生而制法度”:礼是法的雏形,法是礼的规范化。法家(法术势):韩非、李斯 法律策略权势5、人定胜天 “制天命而用之”天论6、重视“学” 劝学第14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孔子内圣外王孟子和子思 内圣荀子 外王第15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八、儒学的发展之汉代经学1、秦代焚书坑儒,尚法家。2、汉初尚黄老之学,有利修养生息。 刘邦初不好儒,后略转变。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武

10、帝置五经博士(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以今文经学为主。今文经:战国以后父子师徒口传、隶书古文经:秦以前,六国古文写,大篆古文经的发现:汉景帝鲁恭王孔壁中、汉成帝向歆父子在国图。今古文之争:文字、内容、训诂的差异。但目的相同即弘扬儒家思想5、汉末王莽“托古改制”,立刘歆为国师,立古文经博士。政治化6、统一经学的努力:A东汉章帝,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班固白虎通义B东汉末年,郑玄综合百家,融古今一体,统一经学。第16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汉代经学的特点1、政治化、宗教化2、神秘化、谶纬化经学的后续发展: a经学在汉代末年的非正常发展,导致儒学中衰,魏晋玄学盛

11、行。“三玄”:老、庄、周。超越儒家名教。 b南北朝时期,佛家成熟,三教鼎立 c隋唐时期,三教和谐,科举推动儒学经典化唐太宗:颜师古五经定本、孔颖达五经正义此时期特殊性:以儒家为基础,兼容三家。为宋明理学奠基。第17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文化与政治一、何谓文化?文学、艺术、宗教、神话、科学、历史二、文化与政治的相似性1、集体意识2、对人影响三、差异性1、外延不同2、文化具有传承性四、文化与政治幻象五、以文学为例,看文化与政治 审美意识形态第18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九、儒学的发展之宋明理学一、产生背景:政治背景:想象共同体文

12、化背景:历史必然 1、韩、柳张载 2、佛道夹攻二、理学的发展:1、周惇颐(开山,融三教)无极、太极、人极、性、静、天道2、二程(程颢、程颐)”理“为本体、性即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洛学3、张载”气“为本体、理一分殊 、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 关学(关中之学)4、朱熹(南宋)理、以理统气、存天理灭人欲 闽学5、陆九渊(南宋)结合思孟与禅宗:心即理(心高于理)心学三、鹅湖之会:方法论的分歧地点江西信阳(上饶)、主张朱熹(格物穷理)、陆九渊(发明本心)第19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四、阳明心学:陆九渊的继承代表人物:王阳明核心思想:心即理(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段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学问大旨五、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王艮李贽:赤子之心(七十老翁何所求)六、总结:理学为儒学发展的最高形态首先,以儒为本,兼容三家其次,本体理或心、气再次,方法格物致知、极物穷理或致良知最后,目的内圣外王七、利弊:利哲学;弊意识形态化第20页,共21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9分,星期二十、儒学的发展之明清实学一、背景社会: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危机(理学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