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1页
2009-2022历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2页
2009-2022历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3页
2009-2022历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4页
2009-2022历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甲、乙两个仓库共有货物102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3吨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则甲仓库原有货物( )吨。 A.31 B.37 C.70 D.71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货物调出后甲仓库的货物是乙仓库的2倍,则乙仓库现有货物为总量的三分之一,甲仓库现有货物为总量的三分之二,根据货物调出方式逆推求得甲仓库原有货物。乙仓库现有货物10

2、2(12)34吨,则甲仓库原有货物342371吨。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甲仓库原有货物x吨,则乙仓库为(102x)吨。根据甲是乙的2倍,可得x32(102x3),解得x71。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容易判断甲仓库原有货物大于乙仓库,因此大于总数的一半51,排除A、B选项;甲减去3后是2的倍数,排除C选项。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大小判断,甲仓库的存货大于乙仓库,甲、乙总共有102吨,因此甲仓库的货物大于51,排除A、B两项。甲调出3吨货物后是乙的2倍,即(甲3)是偶数,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D

3、。2.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事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传播者,而且在国家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命题,还是一个治理命题。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促进媒体融合 B.媒体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信息传播 C.媒体融合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D.媒体在国家治理中应承担主要责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首先要梳理文段结构,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首句和尾句均在说明推动媒体融合之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选项,选择恰当的一项。文段首句即提出观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密

4、切相关;后文说明了媒体对于国家治理的作用;最后再一次总结说明媒体融合对于国家治理的意义。文段主要说的是国家治理与媒体融合的关系,A项表述正确。B、C两项脱离了“国家治理”这一话题;D项的“承担主要责任”不能由原文推出。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观点媒体融合发展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推进作用,然后具体阐述媒体对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因此”总结,媒体融合不仅是传播命题也是治理命题。文段结构为“总分总”,文段主旨句为首尾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点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于国家治理很重要,引出

5、“媒体融合”这一话题,后文分析媒体对信息提供传播和国家治理有重要作用,尾句通过“因此”总结,媒体融合不仅是传播命题还是治理命题。“不仅仅还是”,更多强调是媒体融合是个治理命题。首尾呼应,故文段重点强调“媒体融合”对于国家治理很重要,对应A项。 B项,信息传播对应的是“因此”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信息技术发展”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D项,文段话题为“媒体融合”而非“媒体”,偷换概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人民日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3.干部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_,是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学 B.才华

6、 C.才干 D.才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解答本题需要首先阅读题干句子,然后结合所给词语的侧重点进行排除,选择与语境最相符的一项即可。“才学”侧重于学问,“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艺方面),“才干”指办事的能力,“才智”侧重于智力。根据文段中的“干部”“实践”“锻炼”可知,“才干”填在此处最恰当。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干部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才学”侧重于学问;B项“才华”一般指文采;D项“才智”侧重于智慧。在工作实践中不一定能提高“学问”“文采”和“智慧

7、”,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才干”侧重于办事的能力,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得到提升,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4.在我国,野外迷路时,下列辨别方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树木年轮较密的一侧是南方 B.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南方 C.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侧是北方 D.蚂蚁的洞口朝向的一侧是南方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野外迷路时,往往可以借助周围环境来辨别方向。在我国,树木南面的年轮较稀疏、北面的较密集;树木靠南面的枝叶较茂盛,靠北面的较稀疏;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面,干燥光秃的一面是南面;也可借助蚂蚁洞穴来识别,蚂蚁的洞口大都朝南向。B、C、D项说法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

8、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树木在阳光充足的一面生长旺盛,年轮较宽且排列稀疏。我国处北半球,南方向阳,所以在我国年轮较宽的一侧是南方,年轮较窄的一侧是北方。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以采用常理法和排除法作答。在我国,一般向阳的一方是南方,因此光照充足,树木长的比较茂盛,而向北的一方生长相对缓慢,且向北的一面容易滋生青苔。B、C两项方法正确,不合题意。蚂蚁洞口选择向阳的一面,可以保持干燥,方便出入,和人类选择屋门向南的道理相同。D项方法正确。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朝南的一面受阳光照射较多,形成层原始细胞分裂也较迅速,径向生长加快,年轮也较宽。而朝北的一面,年轮则明显狭

9、窄。故本题选A。5.某高中只有文科班和理科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理科班人数比文科班多。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下列说法必定为真的是: A.文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文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B.理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理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C.文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理科班的女生总人数 D.理科班的男生总人数多于文科班的女生总人数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已知条件可知:男女;理文。 由于高中只有文科班和理科班,可以转化成男(理+文)女(理+文),即:男理+男文女理+女文;同理可以转化为理(男+女)文(男+女),即:男理+女理男文+女文;+可得:2男理+男文+女理2女文+女理+男文,去掉相同项可知2男理2女

10、文,即男理女文,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由题干可知,男生分为:文科男和理科男;女生分为:文科女和理科女。理科班分为:理科男和理科女;文科班分为:文科男和文科女。题干中男女,可写为:文科男理科男文科女理科女;题干中理科文科,可写为:理科男理科女文科男文科女;可得:2理科男理科女文科男2文科女理科女文科男,两边同时消除同类项可得:理科男文科女。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文科班”“理科班”“男生”“女生”等概念,并指出男、女生和文、理科班的人数比较,可以将题干的人数情况用不等式表示出来

11、,并经过相应的运算得出结论。由题干可得:理科班男生+文科班男生理科班女生+文科班女生;理科班男生+理科班女生文科班男生+文科班女生。+后可得,理科班男生文科班女生,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无法得出。故本题选D。6.冰冻的肉类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这是因为: A.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 B.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C.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D.水和冰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冰冻的肉类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这是因为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水能够较快的将热量转移给冻肉,使其更快解冻。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热传递是指温度差引起的热能

12、传递现象。水和空气的热传递主要依靠热传导和对流,又因为热传导是由于大量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而使物体的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因此热传导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碰撞的次数越多,因此温度传递的就越快,热传递性就越强。而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所以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当然比空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小,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的更强,能较快地将热量传递给冻肉,使肉类更快解冻。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以采用猜测法解答。题干说的是温度的传导问题。B、C两项说的是密度和化学成分,这两个显然和温度传达无关。答案只能从A、D里选择。液体水的分子间距比气体空气小,能够较容易地传递分子的热

13、运动,因此冷冻的肉类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故本题选D。7.如图所示,高尔夫球在力的作用下从水平地面的M点飞到N点。忽略高尔夫球在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高尔夫球从M点到达N点前的动能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忽略高尔夫球在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则在这个过程中,高尔夫球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高尔夫球的飞行轨迹为抛物线,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半程,前半程,高尔夫球的高度逐渐升高,其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后半程高尔夫球的高度逐渐降

14、低,其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故高尔夫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由于高尔夫球在到达最高点时仍有水平速度,故高尔夫球的最小动能不为零,只有B项符合。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物理学中力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二步,分析原理。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利用“机械能=动能+势能”,可以根据重力势能大小判断动能大小。高尔夫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高尔夫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高尔夫球由MO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逐渐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增大;高尔夫球在O点达到最高点,水平速度不为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高尔夫由ON时,重力势能

15、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因此,选择B选项。8.恳求:要求 A.复杂:嘈杂 B.恪守:遵守 C.动机:动力 D.妥协:协调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恳求和要求都有要求别人做事情的意思,二者为近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复杂指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嘈杂指声音杂乱喧闹,二者并非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恪守和遵守都有依照规定行动而不违背的意思,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C项:动机和动力都指引发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D项:妥协指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

16、争执;协调指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二者并非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对比B、C两项,题干中“恳求”比“要求”更郑重,程度更深;B项“恪守”也比“遵守”更郑重,程度更深,C项“动机”和“动力”程度上没有明显差别,因此择优选B项。故正确答案为B。9.京剧脸谱采用不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其中白色用来表现: A.忠勇侠义 B.刚烈正直 C.粗豪暴躁 D.阴险奸诈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D项正确,京剧脸谱中,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如曹操、赵高。A项忠勇侠义一般用红色来表现,如关羽、姜维、常遇春;B项刚烈正直一般用黑色来表现,如包拯、张飞、李逵等;C项粗豪暴躁一般用蓝色或绿色来表

17、现。 故正确答案为D。1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题干图形,前后项之间的构成元素有相同点,考虑顺推规律的话,则应选择中间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与三个矩形相接的图形,但选项中没有这样的图形,则应转变思路,数量性均无明显规律时考虑一笔画,发现题干图形均是一笔画图形。题干图形均是一笔画图形,只有B项符合。故本题选B。11.20102014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最多的一年比人数最少的一年多了()亿。 A.0.31 B.0.34 C.0.65 D.1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定位表格可得,2010-

18、2014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最多的一年为2010年,8.36亿人;最少的一年为2014年,7.36亿人。故二者之差=8.36-7.36=1亿人。 故正确答案为D。12.4 7 10 13 () A.15 B.16 C.17 D.18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此数列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求项为。故正确答案为B。13.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频占据了我们的视线,从毒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事件,无疑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困惑;曾经轰动全国的抢盐事件,更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一种冲击。很明显,这些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但是最为严重的影响,莫过

19、于这些社会热点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不断扩散,并由此引发的公众的困惑和不安。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 B.批判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混淆了公众的视听 C.揭示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的实质 D.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作者的意图倾向,实质仍是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明确文段写作思路。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后的内容应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正确选项应是对转折后内容的准确表述。文段先指出近年来频发的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接着以“但

20、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热点事件不断扩散引发的社会不安。故作者的意图是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A项表述正确。B项是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影响的阐述,非重点,排除。C项,文段并未提及负面效应扩散的实质,排除。D项,文段意在强调要对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而非提醒人们要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以“毒奶粉事件”“抢盐事件”为背景指出社会热点事件会给社会秩序与社会生活造成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影响,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重点句,即社会热点事件产生的负面效应扩散会带来最为严重的结果。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主要论述

21、对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扩散的负面影响很大,意在抑制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后文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进一步强调这些热点事件的不断扩散引发了公众的困惑和不安,故作者的意图是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对应 A 项。 B 项:混淆视听只对应文段中的“困惑”,而文段中除了“困惑”,还有“不安”,表述片面,排除。C 项:“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的实质”在文段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 项:“甄别社会热点事件”偷换概念,文段

22、重在强调防止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扩散,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文段出处】科学普及与社会热点事件的效应扩散14.人们在厨房做菜时,如果不小心把水滴进热油锅中,常常会发生溅油的现象。这是因为()。 A.水与油一起加热产生了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B.水密度比油大而沸点比油低,会在油面下迅速汽化 C.油在加热情况下与水相溶,更容易蒸发而产生气泡 D.水在加热时对流速度加快,与油发生摩擦而产生了热量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且其沸点比水的大,所以水滴入热油中,水被瞬时加热,超过了水的沸点,会沸腾,将油溅起来,就产生了“溅油”现象,故B项正确。溅油现象属于物理现象不是化学反应,故A项错

23、误。水分子和油分子由于表面张力差别太大,互相不会融合。水分子在油里面是以滴状形式存在的。换句话说,油水互不交融也不会产生摩擦,故C、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所以水沉入油中并缓慢接近锅底。又因水的沸点小于油的沸点,遇热时水先沸腾并蒸发成气体向上弹出,带出油和未完全蒸发的水珠,发生溅油现象。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生活常识法解答。根据生活常识,清洗油渍用洗洁精,水和油是不相溶的,两者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排除A、C两项。B项“迅速汽化”可以产生“溅油”的效果,而D项不能产生这个效果,排除。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且其沸

24、点比水的大,所以少量的水进入到多量的高温油里,水便爆发性地汽化蒸发。这样,周围的油被带得飞溅起来,由此就产生了“溅油”现象。 故本题选B。15.国内有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春季出生的孩子比冬季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更高。有人据此推测,这是由于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更大一些,而年纪大的孩子往往更成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判断的是()。 A.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更多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机会 B.教育部门规定,小学生必须在当年9月1日前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 C.老师也会倾向于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D.其他研究发现,成绩好的孩子普遍善于独立

25、思考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春季出生的孩子比冬季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更高是因为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更大一些,而年纪大的孩子往往更成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论据:无。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优先考虑削弱论点,即春季出生的孩子成绩更好,学业成功的概率更高不是因为春季出生的孩子更成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更多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机会,说明获得更多关注和学业上取得成就无关,否定了论点的因果关系,否定论点,可以削弱,当选;B项:教育部门规定,小学生必须在当年9月1日前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

26、说的是小学的入学年纪,与春季出生和冬季出生的学生相比,哪个季节出生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获得学业成功的概率更高无关,无关项,排除;C项:老师也会倾向于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与春季出生和冬季出生的学生相比,哪个季节出生的学生成绩更好,获得学业成功的概率更高无关,无关项,排除;D项:其他研究发现,成绩好的孩子普遍善于独立思考,说的是成绩好和是否善于思考的关系,但是与出生的季节无关,无关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在小学阶段,春季出生的孩子比冬季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更高。论据

27、:这是由于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更大一些,而年纪大的孩于往往更成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得到老师的关注不意味着在学业上一定有更多取得成就的机会,说明获得老师关注并不是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具有削弱作用。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了小学生入学的年龄规定,但这只是一项年龄的规定,也存在着可能有晚一年入学的情况,即无法确定究竟冬季出生的孩子年龄大还是春季出生的孩子年龄大,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老师也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与题干讨论的“为什么春季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28、,但是并不确定“独立思考”在提升学习成绩上发挥了多大程度的作用,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反驳题干判断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判断,即“有人据此推测”后面的内容。要反驳该判断,可以说明当年入学的孩子们中,并非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更大。题干判断:由于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更大一些,而年纪大的孩子往往更成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因此春季出生的孩子比冬季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更高。 A项,指出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更多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机会,说明孩子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题干判断,但由

29、于是“不一定”,反驳力度较弱。 B项,指出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在当年9月1日前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说明当年入学的孩子们中,绝大部分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小于在冬季出生的孩子,直接否定了题干的推测,有力地反驳了题干判断。 C项,指出老师也会倾向于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与题干论述的春季出生孩子为何更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无关,不能反驳题干判断。 D项,指出成绩好的孩子普遍善于思考,与题干论述的春季出生孩子为何更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无关,不能反驳题干判断。 故本题选B。16.丰富:贫乏() A.体贴:粗犷 B.精美:丑恶 C.拘束:随意 D.振奋:冷静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题

30、干词项构成反义关系。分析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丰富和贫乏为反义词。 A项,体贴的反义词是冷淡,粗犷的反义词是温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精美的反义词是粗陋,丑恶的反义词是美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拘束和随意为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振奋的反义词是颓废,冷静的反义词是焦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17._农业教育,_新型职业农民,_农技推广、服务推广等一系列举措,将促进农民科学素质提高、农村科技队伍壮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发展 培育 强化 B.加强 培训 建立 C.创立 培养 加强 D.发展 培训 加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

31、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根据词语的习惯搭配及此处的修饰对象“农业教育”,排除搭配不当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结合此处的句意及句中的“新型”,再根据词语的含义,排除与语境不符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四步,验证第三空。第一空,“创立”与“农业教育”搭配不当,排除C。 第二空,由“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型”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新事物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用“培育”恰当,排除B、D。 第三空,填入“强化”亦与“农技推广、服务推广”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搭配“农业教育”,A项“发展”B项“加强”均与“教育”搭配得当,符合文意。C项“创立”指初

32、次建立,一般搭配“体系”“基金”“企业”等,一般不与“教育”搭配,排除C项。 第二步,再看第二空。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帮助新兴事物成长”这一含义。A项“培育”侧重于养育,有帮助新兴事物成长的意思,符合文意。B项和D项“培训”侧重于“训练”,强调使已有事物进一步发展,不体现发展新事物,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D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强化服务”为常用搭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C中的“创立”往往搭配基金、企业等,一般不与“教育”搭配,排除C选项。 第二空,“培训”是传授知识技能等使能力水平得到提升,而“培育”是指培养教育,使其发育成长,符合“新型职

33、业农民”不断成长的特点,故“培育”更恰当,排除B、D两项。第三空验证,“强化服务”为常见搭配。故正确答案为A。18.如图阴影部分是一块由8块相同的正方形草皮围成的草坪。已知草坪的外圈均铺有一圈小石子带,小石子带的总长度是48米,则该草坪的面积为()平方米。 A.48 B.72 C.81 D.96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设每块正方形草皮的边长为a米,则小石子带的总长度即为下图所示红色线条的总长度,即大正方形周长+白色小正方形周长=3a4+a4=16a=48米,解得a=3米,则平方米。故正确答案为B。备注:本题小石子带的宽度忽略不计,否则无法求解。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中的平面几何类

34、。 假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x,则小石子带的总长度为4x+12x=16x=48,x=3。草坪共8个小正方形,总面积为338=72。因此,选择B选项。19.“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一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具有()的功能。 A.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 C.减小噪音 D.涵养水源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山上如果有多种植物,在雨水多的时候它能储水。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又由于森林中植物

35、蒸腾作用巨大,不断向大气中散失水蒸气,此时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ABC项错误,净化空气、过滤尘埃、减小噪音都是森林的功能,但是与题意不符。D项正确,涵养水源功能是森林所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题中正体现了森林的这一功能。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诗句前两句“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意思是森林具有水库一样的功能,而水库具有储蓄水源、调节水流的能力;后半句“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是由于构成森林的多为木本植物,其根系多为直根系,这样的根系可以抓住土壤,使土壤流失减少从而使更多的水分积蓄在土壤中,体现

36、了“吞”的作用;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改善气候并增加自然界的水分循环,森林从地下吸收大量水,再通过树木树叶的蒸发,回到大气中,因而森林上空水蒸气含量要比无林地区上空多,所以在大面积的森林上空,空气湿润,容易成云致雨,增加地域性降水量,体现了“吐”。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答。注意题干关键词“有雨吞”“无雨吐”,显然与水有关,选项中与水有关的只有D项,由此确定答案。A、B、C三项错误。这三项都是森林的作用,但是题干中并未体现。 D项正确。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题干

37、中“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形象地体现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故本题选D。20.该市居民各项活动占用时间最多的是( )。 A.工作时间 B.个人生活必需时间 C.家务劳动时间 D.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表格第2列,全市占用时间最多的活动是个人生活必需时间,共670分钟。21.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冰雹通常出现在( )天气。 A.春日的阴雨 B.夏日的雷暴 C.秋日的晴朗 D.冬日的寒冷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可以用关键词法解题。我们知道,冰雹是一种极端的灾害天气。阴雨连绵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都不会出现冰雹,A、C两项可以排除。B项“雷暴”看字眼也是一种极端灾害天气,正确的可

38、能性比较大。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系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有时可达10厘米以上。冰雹多发生于夏季或春夏之交的雷暴天气。冰雹常砸坏庄稼,威胁人畜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故本题选B。22.乡村的美丽在于历史记忆,千百年来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镌刻着一圈圈生命的年轮。 A.养成 B.形成 C.造成 D.变成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由文段中的重点提示词“历史记忆”“千百年来”可知,乡村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都是经过了长时间发展积淀,B项“形成”指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或发生某种情况,符合文意,当选。 A项“养成”常搭配“习惯”,强

39、调培养使之形成,与“空间”“风格”搭配不当,排除;C项“造成”指招致或引起,常搭配不好的结果,带有消极意味,排除;D项“变成”强调前后不同状态的对比,无法体现时间的积淀,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23.服装店三月份男装和女装销售额共8000元,已知三月份女装销售50件,每件100元,则男装销售额为( )元。 A.1000 B.2000 C.3000 D.4000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男装销售额为8000-50100=3000元。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由女装每件售价100元得,女装销售额为501005000(元)。由总销

40、售额为8000元得,男装销售额为800050003000(元)。因此,选择C选项。24.李先生驾车外出,用导航计算得知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是20 km,路途中经过测速点时,他看到车内记速表显示为60 km/h,半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导航显示路程是33 km。由此可以判断: 李先生驾车的位移是20 km。 李先生驾车的位移是33 km。 整个路途中,李先生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经过测速点时的瞬时速度是60 km/h。 A. B. C. 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位移、路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考生需要熟知运动过程中的这些物理概念,并根据题干确定所求的位移、平均速度、

41、瞬时速度的量。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因此李先生驾车的位移为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20 km,正确,错误。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其公式为平均速度= 。因此李先生驾车的平均速度为200.5 =40 km/h,错误。瞬时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因此李先生经过测速点时的瞬时速度是60 km/h,正确。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运动。第二步,分析命题。位移表示的是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所以汽车的位移是20km,正确、错误。李先生驾驶的平均速度为

42、路程/时间,即33/0.5=66km/h,错误。车内记速表记录的是瞬时速度,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25.春耕前,农民向田里施用草木灰主要是为了给农作物补充( )元素。 A.钾 B.氮 C.磷 D.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草木灰肥料因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所以凡是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一般含钾612%,其中90%以上是水溶性,以碳酸盐形式存在;其次是磷,一般含1.53%;还含有钙、镁、硅、硫和铁、锰、铜、锌、硼、钼等微量营养元素。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26.某企业四月的营业额比三月的营业额多 ,五月的营业额比四月

43、多 ,则三月的营业额比五月的营业额少: A. B. C. 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中没有给出营业额的具体数值,只知道五月比四月多 ,四月比三月多 ,可将三月的营业额设为特殊值,根据比例关系得出五月的数值,那么所求为 。为方便计算,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分数,可设三月的营业额为9,则四月的营业额为(1+ )9=12,五月的营业额为(1+ )12=16。所以三月的营业额比五月少(169)16= 。故本题选D。27.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施救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B.商场中绿色的消防安全标志用于表示安全和疏散通道 C.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生效时,所在区域的中小学校

44、应当自动停课 D.隔夜茶指放置时间超过6小时的茶,其致癌物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常见的生活常识,难度不大,可直接判断作答。本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A项,煤气中毒为一氧化碳中毒,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一般应先通风,A项说法错误。B项,我们在商场中经常见到绿色的消防安全标志,其通常指示的是疏散方向或安全出口,B项说法正确。即本题选B。 A项说法错误。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首先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病人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B项说法正确。影院、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都设有消防安全标志,标志的颜色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红色的是消防设施器材标志,黄色的是警告

45、标志,蓝色的是指示标志,绿色的是安全和疏散标志。C项说法错误。暴雨黄色预警代表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时无须停课;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时,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停课。D项说法错误。隔夜茶一般是指茶叶浸泡超过12小时以上,或者是搁置了一晚上的茶。隔夜茶的致癌物含量会显著增加属于谣言,但其长时间放置后,茶水中的微生物含量确实会增加,饮用后可能会影响人的肠胃健康。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消防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边框、图像为主要特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构成的标志,用以表达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消防安全标志中,

46、不同颜色都代表不同的含义。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火灾爆炸危险,绿色表示安全和疏散途径,黑色、白色用于文字。所以,B项说法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关闭煤气气阀,并及时将病人转移至室外或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再实施抢救措施。B项正确,消防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边框、图象为主要特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构成的标志,用以表达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共分为三种颜色,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火灾爆炸危险。绿色:表示安全和疏散途径。C项错误,暴雨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雨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是第二级别,所在区域的中小学校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御措施即可。D项错误,隔夜茶一般是指茶叶浸泡12小时以上,或者是搁置了一晚上的茶。隔夜茶被误认为会致癌的主要原因是有可能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但茶叶本身富含维生素C和茶多酚,反而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