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哈姆莱特(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哈姆莱特(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哈姆莱特(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哈姆莱特(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莱特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西方谚语第一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话是文学品评的方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这部杰作就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结合名著导读部分);2、把握哈姆莱特的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3、通过戏剧冲突和精彩的对白把握典型人物形象;4、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性格特点。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英国文

2、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李尔王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01知人论世莎士比亚及其成就英国人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因为那一天是他的生日。莎翁对自己作品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鲁迅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马克思称“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本琼斯称“时代的灵魂”,“不属

3、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哈姆雷特全名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又名王子复仇记。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中的哈姆莱特。 世界前100名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和传说人物,哈姆莱特排名第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哈姆雷特人类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莎士比亚及其成就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

4、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哈姆莱特新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叔侄(杀父仇人)母子(母嫁仇敌)波洛涅斯雷欧提斯奥菲莉娅国王帮凶,女友之父女友,帮凶之女朋友,帮凶之子主要人物霍拉旭挚友这是一部五幕剧。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二幕: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克劳狄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大臣波格涅斯。03故事梗概 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

5、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04故事情节1、概括文本的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不要作声!谁来了?”) 与霍拉旭密谈逃回丹麦的经过,计划报仇。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 嘲讽奥斯里克,受命比剑。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 与雷欧提斯比剑,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矛盾冲突的设计安排,可分为以下三种:一、人

6、与人之间的冲突。二、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三、内心冲突。概括文中的矛盾冲突有哪些?哪个是主要冲突?哈姆莱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夺位之仇)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杀父“害”妹之仇)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冲突)(主要冲突)人物形象品 评思考: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哈姆莱特是冷静理智、聪明机智的。是一个高贵、优雅、勇敢的王子。一个同情他人,人文主义者是忧郁、迟疑不决的。 理想与现实永远冲突着。 深受天命思想束缚 哈姆雷特外貌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而又一再延误行动的忧郁的王子。 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是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忧郁、犹豫是他性格中的

7、两大特征。 现在一般用“哈姆雷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 William Shakespeare小结: 人物各具性格特点:克劳狄斯:阴险毒辣 “脸上堆着笑的万恶的奸贼。” 波洛涅斯:昏庸老朽,谄媚逢迎。 奥菲莉娅:天真柔弱,单纯多情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 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哈姆雷特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 、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