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四班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班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材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沟通,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育学生书写干净、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
2、式计算:9681456 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老师想考考大家。 老师出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卡,让学生边读题,边说出答案。 6030=35070=24060=14020=27090=56080=42070=32080= 同学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学们今天上午交上来的问题。
3、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92根跳绳,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决吗?(9230) 为什么用除法?(这道题是让我们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你估量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 9230,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老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你会算吗? 出示学习指导: 1、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2、同桌沟通,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样算? 2、让学生上台板演竖式,并说出笔算的方法。 学生在说完笔算方法后,追问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3、出示问题二:学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牵大手,安全常相伴20
4、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让学生独立解决,独立笔算后汇报。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要看前三位) 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商“6”,“6”应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巩固内化 1、用竖式计算。 6020964014020 xx03058580 2、改错题(看书上的83页) 3、问题三:一个足球2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笔算阅历?说一说笔算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 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
5、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5、问题四:学校组织学生秋游,共有师生280人,如果每辆车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辆车? 四、全课总结。 小学四班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2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四班级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思维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不能灵活运用,所以在教学时,老师应做
6、好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了解烙饼的方法和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小学四班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3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
7、是整数1,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
8、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讨论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个0.1 0.07里面有()个0.01 4个()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说出24、375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
9、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小学四班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知道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2.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标杆与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什么是1平方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0、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1平方米=(_)平方分米 3平方米5平方分米=(_)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_)平方厘米 1500平方厘米=(_)平方分米 二、学习新课。 1.谈话引入 计算一般物体的面积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今天我们要学习计算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2.公顷的认识. (1)老师谈话:计算土地的面积有平方米和公顷.1平方米有多大,大家都知道了,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那么1公顷有多大呢?咱们去实际测量一下. (2)实际测量. 带领学生到操场,先量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土地,
11、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说明这么大的土地是1平方米. 再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提问学生这块土地有多少平方米?让学生在这块土地四周看一看,这么大是100平方米.然后老师说明100个100平方米这么大的土地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3)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回到教室,老师提问,唤起学生的想象 刚才在操场第一次围出的正方形有多大?它们的边长是多少? 第二次围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面积有多大?(老师板书:100平方米) 1公顷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100个) 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你是怎样推想出来的?(100100=10000) 老师板书:1公顷=100
12、00平方米. 老师说明:教室的面积一般有50平方米,200个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2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30000平方米=(_ )公顷. (4)练一练. 4公顷=(_)平方米50000平方米=(_)公顷 3.教学例题. (1)老师说明:丈量土地时,一般用米做长度单位来丈量,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之后,再换算成公顷. (2)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提问 长方形面积怎样求? 怎样由平方米换算成公顷? 由学生列式计算. (3)练一练. 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全体学生在本上做,由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
13、.订正时,提问学生怎样想的?已知正方形边长,可以求出什么?怎样换算成公顷? 三、巩固反馈。 1.课内练习. (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_)平方米.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的宫殿,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合(_)公顷. 2.课后练习. (1)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它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 (2)7公顷=_平方米60000平方米=_公顷 (3)一个飞机场新建一条跑道,长250米,宽80米.占地多少公顷? 板书设计: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例.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25012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
14、顷 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 土地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小学四班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在活动中培育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直线、射线和角的含义;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
15、教学、三角板、小组讨论表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孩子们,现在的你们已经了解了许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都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发现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知识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请孩子们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图片(有明显的太阳光,建筑物的线条很明显),学生仔细观察。 师:这图是从生活中拍摄的,很美吧。我们今天探究的数学知识就藏在这些图里面,画面上藏着许多的线,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划一下你找的线。(生比划) 师:你比划的是哪些线?(请2-3名学生说) 二、探索沟通,解决问题 1.复习线段 出示有线段图,从图中抽象出线段。 老师:刚才有孩子找到了这些
16、线,这种线的名字叫什么?线段。 老师:孩子们仔细看看,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有两个端点,是直直的,有的线段长,有的短等等。 2.学习射线 老师:还有的孩子找到了这些线(出示太阳光图,除去颜色抽象到射线)这种线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射线,认识射线的特征 3.学习直线 老师:刚才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的线段和射线,还有一些曲线。可是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找不到的线,却在我们数学王国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位神秘的朋友呢? 出示直线,动画延伸。 在自己本子上画一条直线。 4.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老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他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 接下来就需要大家一起仔细观察,讨论找一找他们三线的区别和联系,活动之前请大家听清楚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请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把报告单上的填完。 填好后小组团结探索找出三种线的区别和联系。 报告单: 关于角,你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