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二课时) 隆昌市圣灯镇中心学校 梁多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的驳论证的批驳方法。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过程与方法1、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2、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教学难点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设计创意】本节课设计紧紧围绕毛泽东对鲁迅杂文“象匕首,象投枪,直刺向黑暗势力”的评价,杂文像匕首、像投枪克敌制要诀是“稳”、“准”、“狠”,驳论采用一般先驳后立的论证思路,体现“稳”的特点
2、;驳论中抓住敌论的要害,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有一部分而非全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体现了“准”的特点;驳论文的语言尖锐犀利,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富有战斗力,体现了“狠”的特点。本节课深入探究古代有自信力的四类的理解和代表人物,现在有确信,不自欺的代表人物,延伸拓展,结合新时代中国的成就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国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自信前行,并进行思想教育,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满怀自信,努力奋斗,实现梦想。欣赏齐唱我自信鼓舞学生的自信力。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整体感知了这篇课文的论证过程。鲁迅先生的杂
3、文,被毛泽东主席评价为“象匕首、象投枪,直刺向黑暗势力。”无论匕首,还是投枪,要克敌制胜,必须做到“稳”“准”“狠”,鲁迅的这篇驳论文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三个特点,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篇杂文“稳”“准”“狠”的特点。知识链接驳论文的一般论证思路是,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树靶),然后直接批驳对方错误的观点(即打靶),议论文有三要素,直接批驳就分别针对三要素有三种批驳的方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接着作者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即立论),然后再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是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最后,总结得出结论。那鲁迅先生的这篇驳论文是不是按照这样的论证思路来进行的呢?下面请一个同学归纳一下这篇课文的论证
4、思路。 示例:这篇驳论文首先摆出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中国失掉自信力了,然后直接批驳错误观点,他们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接着鲁迅提出正确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采用举古今事例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确,这篇课文是采用驳论文一般论证思路进行的,体现了这篇杂文“准”的特点。下面我们具体来研讨这篇课文的论证过程。讲授新课研讨第一部分(12段)齐读第1、2段。思考: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这些是什么论据?明确:树靶:摆出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摆出敌论据:两年以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
5、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教师补充:两年以前,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不到三个月就占领了东北三省,那时候国民党统治者是什么态度?盲目自信;不久,看到日本侵略的野心越来越大,国民党政府又是什么态度?请求调停;现在,日本侵略华北、华东,亡国灭种的威胁近在眉睫,国民党政府又是什么态度,消极逃避。2、揣摩语言的讽刺,体会副词“总”、“只”、“一味”分别写出了什么情态?明确:“总”字,写出了国民党政府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情态;“只”字,写出了国民党政府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一词,写出了国民党政府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情态,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具
6、有强烈的嘲讽意味,富于战斗性,体现了“狠”字的特点。研讨第二部分(35段)齐读第3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直接批驳的?敌论的要害是什么?明确:作者先批驳对方的观点,信“地大物博”,信“国联”,不是自信力,是他信,失掉的是“他信力”;然后,求神拜佛,也不是自信,而是“自欺力”,发现着“自欺力”。敌论的要害是什么?他的论据不能证明他的论点,这里对方用了什么样的逻辑方法来自圆其说,这叫“偷换概念”。鲁迅正是准确的抓住了敌的论要害,鲜明地指出他的论据不能证明他的论点,采用了什么批驳的方法?驳论证的方法,体现了一个“准”字。2、这里作者仿照“自信力”,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这叫仿拟的修辞方
7、法,也同样极具讽刺意味。这样仅仅改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增强了战斗力,再次体现了鲁迅杂文的“狠”字。(三)研讨第三部分(68段)1、齐读第68段。学生讨论:作者树立的正确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的,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学生交流汇报:作者的正确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采用举例论证: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现在: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作者把他们比喻为中国脊梁。 2、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数量多不多,从哪里体现出来,除了四类还有省略号,现在这类又何尝少呢?3、第8段作者明确总结了敌
8、论的错误原因是什么?明确: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也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这也体现了杂文的“准”。研讨第四部分(9段)齐读第9段。最后作者总结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明确:有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中的“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是什么意思?理解这句话含义。明确:“状元宰相”是指国民党反动政要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是指当时还处在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群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讨论中国人有没有自信力,不要去当时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写的报刊杂志,要看当时还处在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革命群众,他们就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
9、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这两个说法都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再次体现杂文“狠”的特点。小结鲁迅这篇杂文,完全体现了象匕首、象投枪、直刺敌人心脏,做到了“稳”、“准”、“狠”的三个特点,按照驳论文,先驳后立一般论证过程,体现了杂文“稳”的特点;抓住敌论要害以偏概全,进行了准确的批驳,体现了杂文“准”的特点;这篇杂文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富有战斗力,体现了杂文“狠”的特点。深层探究“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明确:“埋头苦干的人”: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如:李时珍、毕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
10、蒲松龄、华罗庚、袁隆平等。“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鲁迅“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变图新的人。如:玄奘、鉴真、商鞅、王安石、谭嗣同延伸拓展课文说在20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科学家,如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陈景润他们是体育健儿,如邓亚萍、王楠他们是抗击”新冠肺炎”的英雄们,如86岁高龄抗战在”新冠肺炎”第一线的钟南山他们是飞天英雄杨利伟七、总结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护士培训上岗
- 如何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 体检中心客服礼仪培训
- 泵站设备采购协议
-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教育
- 建筑工程安全保障合同
- 数据分析支持外包合同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买东西的学问》说课课件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健康游戏我常玩》说课课件
- 医疗耗材销售年终工作总结
- 航空运输安全检查制度
- 生死场读书报告
- 化工产品代加工协议模板
- 施工升降机专项施工方案
- DB11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 广东开放大学期末网考机考题库及答案-现代企业管理
- (招聘面试)河北信用社招聘笔试真题
- GB/T 44357-2024石油沥青性能等级评价试验方法
- DB65-T 4814-2024 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水、土、种子富集技术规范
- GB/T 10069.3-2024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
- 精装修专业交叉作业协调管理措施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